不依國主則法事難成!
但在這東南半壁,封疆大吏七州總督胡汝貞卻同樣擁有頭一晚做了個夢,第二天就能把它實現的偉力。
他的職權是總督吳州治、南直隸、章州治、閩州治兩廣等處軍務。
這個總督之位本就是大昭朝堂為了應對空前嚴重的倭亂而特設,權力之大,在整個大昭歷史上屈指可數。
在轄區范圍內,為了確保軍事行動的后勤保障,如糧餉籌措、民夫征調等等任務可以完成,他有權監督和干預七州的行政事務。
連地方上的巡撫、布政使等官員在軍務上都需要全力配合他。
而且為了解決龐大的軍費開支,朝廷還賦予胡汝貞極大的財政靈活性,允許他調用地方財政收入,甚至自己開辟新的財源。
想干大事找他幫忙再合適不過。
“能多養活萬萬人?此言當真?!”
就當王澄大體跟胡柏奇說明了自己掌握的一條通天大道后。
對方一身吊兒郎當的衙內氣息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手握重權的威嚴霸氣,有如實質的官威讓海風都為之一靜。
赫然已經引來了胡汝貞本人的關注,甚至降下一絲意識落入兒子體內。
胡汝貞雖然是一位三品心學儒士,但理學那一套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不是不能用。
借子附體幾乎沒有任何消耗。
也不怪他反應激烈。
如今戰亂天災導致人口流散、農田荒蕪,軍糧的供應本就是關乎東南海防的頭等大事。
推廣一種高產、耐旱、不挑地方的作物,對于穩定后方、支援前線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他又如何能不上心?
王澄的態度也一下子恭敬了不少:
“總督大人,自然是真的。
不過,這些高產作物都是宴夫人的信眾發現的新大陸特有品種,咱們手里現在只有玉米種子。
據說這種高產糧食經過新大陸土人數千年時間不斷篩選、馴化,才從一種野草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最好的那些都是用來獻給神的祭品,那片陸地上甚至還有剝皮之神、玉米神這種奇特的鬼神。
神州一半以上的土地都適宜種植耐旱、耐貧瘠的玉米。
咱們可以先開發丘陵山試種,必定能大幅增加糧食產量。”
王澄沒有說的是,玉米與紅薯、土豆共同構成“高產作物組合”,曾經可是支撐一個農業帝國的人口從1億暴漲到4億。
帶清可沒有那些現在科學育種技術,這玩意傳進來時是什么樣,過了一兩百年還是什么樣。
所以不需要額外培育,現在它們就已經是高產作物了。
胡汝貞接過王澄遞上的一顆沒有脫粒的完整玉米棒仔細端詳了一陣,敏銳意識到了它背后代表的意義。
目光漸漸充滿熱切。
雖說由龍女宴夫人和天妃一脈主導,辦成了這件事情她肯定拿大頭,但只要規模足夠大,惠及的百姓足夠多。
也足夠他胡家吃到飽。
甚至就連他從三品晉升到二品都不是完全不能想一想。
比起虛無縹緲的長生不死,這確實可以稱得上是神道職官的堂皇大道!
王澄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成了:
“為什么簡簡單單一句:‘我的榮光不會獨享,我吃肉,你們也跟著我一起吃肉’就能團結起那么多的死忠?
利益才是最強的驅動力啊。”
有一位封疆大吏幫忙就跟創業者拿著優質項目找投資一樣。
雖然需要分潤好處,卻能利用投資者的資金、人脈、勢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成績,占領市場。
甚至還有余力組織人手進行品種改良,農藝摸索。
地班職官農人稍微轉型就是農業學家、水班職官鹽人轉型之后就是化學家。
夜香郎則是化肥巨頭,原始階段的堆肥必不可少.等等都能幫糧食產量不斷提升,直到達到工業時代的水平。
反正最后都少不了他們那一份好處,參與推廣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與此同時。
王澄和沈月夜同乘一輛馬車,在大批五峰旗精銳護衛下走在平湖港附近的鄉間。
“人口數量、構成、民意傾向;固定建筑面積、功能;農田面積、地點、歸屬、類型.”
手握靖海王之寶,一系列和領地相關的信息浮現在他們的眼前。
整個東海國九藩島在王澄眼中都變成一個數字化的模型。
讓王澄和沈月夜輕松洞察到別人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才能獲得的精準數據,比起大昭的魚鱗圖冊靠譜太多。
根本不用擔心那些地方豪族會隱匿土地、人口,從技術層面斬斷土地兼并的鏈條。
就算是更先進的“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在燮理陰陽面前也顯得有些冗余。
動動手指就能效仿“太閣檢地”完成對全國的土地丈量人口普查,親自出面自然是還有別的事情要辦。
矮小枯瘦的倭人平民在路邊跪了一地,在五峰旗派駐的莊頭帶領下,用蹩腳的大昭官話高喊:
“王爺萬歲!王妃千歲!”
其中一些沒有及時投靠的小豪族都在心中惴惴。
瀛洲島大約73%是山地,適宜耕作的平原,如關東平原非常有限,限制了農業的規模和總產量。
而且各家大名的稅收比例都極高,通常在“五公五民”到“六公四民”之間,即收成的50%到60%要繳公。
但在某些時期或地區,甚至可能高達“七公三民”(70%)。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稅率是針對“石高”這種標準產量的固定稅率,而不是總收成的比例。
也就是說如果遇到大豐收,實際比例會低于40%;如果歉收,農民則需要繳納固定數量的糧食,負擔會變得極其沉重。
王澄當時想讓陸云塵幫他算一算“讓一個人保持在既餓不死又富不起來,只能賣力干活的狀態需要多少錢”可不是說笑而已。
各個國家的統治者都差不多。
“算好了土地產多少糧食,百姓吃多少,按照餓不死、余不下的標準制定稅賦。”
“百姓餓不死就不會造反,余不下家底就沒錢讀書、習武、就職神道職官,也就沒有機會跨越階層。”
“只能一代又一代的種田,供養達官貴人享受,讓他們一代代都當人上人。
然后一邊剔牙一邊告訴他們,你們還不夠努力!”
王澄除了檢地推廣高產作物,還準備在這座九藩島上借著殖民地的低人權優勢,還有自家基本盤掌握的絕對武力搞上一波大的。
“來人,把告示貼出去吧。”
請: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