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爺,有宋公明之風!
這場雨下得很及時。
特賞雙眼花翎,意味什么?
不是意味趙大人頭上的野雞毛從一根變成兩根,都是大人裝什么雞毛嘛,而是意味趙大人完全獲得朝廷和皇上高度的肯定!
兩江總督他也沒兩根雞毛啊!
對此,趙安很感激,還真就父子同心,要不然老太爺怎么知道野兒子這會需要來自父愛的最大支持。
千言萬語不如一根雞毛。
“陳老之憂,亦是諸位之憂,也在情理之中!然,圣旨在此,皇恩浩蕩!”
裝上雞毛的趙安高高舉起圣旨,讓那明黃之色照耀整個二堂,“皇上賞我這雙眼花翎,賞的不是我趙有祿個人,賞的是我在安徽辦的差事,賞的是我鼓勵工商、造福地方的方略,賞的是我對諸位的推心置腹,賞的是我這顆赤子之心!”
說話間,趙安環視四周,目光灼灼,“今日本官所言興工商非是一時興起,更非權宜之計,而是上承皇恩,下應民心,中興本省必由之路!
即便日后朝廷委派巡撫,我趙有祿亦會以這項上人頭和這雙眼花翎擔保必將今日所言執行到底!
今日之事,我也會詳細稟明皇上,陳清此事關乎安徽民生經濟之利害.我相信,只要我等做出實績,讓安徽百姓得實惠,讓朝廷府庫得充盈,此等利國利民良策,絕無中途廢止之理!”
“大人之言,鏗鏘有力,如撥云見日!”
陳老爺子臉上的皺紋如同菊花舒展,胡須微顫,深深一揖到底:“小老兒先前愚鈍方有此一問,然這會心中大石徹底落地,我陳家布行愿唯大人馬首是瞻,參評馳名商標,入駐工商產業園,傾盡家財亦要追隨大人將這興商事業做成!”
“吾等亦愿追隨大人!”
“愿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有了德高望重的陳老爺子帶頭,又有圣旨花翎的絕對權威背書,堂下商人最后一絲疑慮徹底煙消云散,紛紛起身表態,聲浪可謂一浪高過一浪。
趙安看在眼里甚是滿意,這些人雖然只是安慶一地的富商工坊主,但他們的經濟實力卻占了安徽半壁江山。
因為,安徽的精華在皖南,即皖南重商,皖北重農。
無法大力發展農業,只能大力發展商業,以商帶農,形成產群效應,方能于短期內快速提升百姓生活水平,打造出緊緊圍繞在他趙大人四周的安徽商業集團。再與江浙“財閥”一合流,不敢說馬踏紫禁城,搞個東南互保綽綽有余。
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今日這藩司二堂,便是日后各省通電獨立的夯土。
“馳名商標評選與工商產業園籌備事宜即日啟動,由藩司衙門宋經歷總攬,諸位可推舉代表共同商議細則!此外.”
趙安話鋒一轉,聲音陡然提升,“本官深知以往商事之困,不僅困在思路,更困在環境。諸多利好之策往往到了府縣一級,便卡在了胥吏衙役之手,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吃拿卡要,推諉塞責,甚至欺行霸市,巧立名目盤剝商民者,絕非個案!
此等蠹蟲,乃本省工商發展之大敵,亦是本官之大敵,不除不足以平民憤,不除不足以暢流通,不除不足以興工商!”
三個“不除”,令得在場商人感同身受紛紛點頭,做買賣的哪怕是豪商也怕那胥吏,因為這幫人成事不足,壞事卻綽綽有余。
新任藩臺大人有此清醒認識,無疑是商人之福,百姓之福。
趙安將眾人反應一一收在眼底,之后斬釘截鐵宣布:“故,本官決定于布政使司衙門之下,特設安徽全省商務督辦署,此署獨立于原有六房體系,由本官直接統領!”
“商務督辦署”五個字一出,滿堂皆驚,因為這是一個聞所未聞的機構。
其實按趙安的想法這機構就是由一省之長親自領導的某某小組,不光光是抓權,更是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
老宋適時上前一步,展開一份文書,詳細解釋道:“諸位,督辦署暫設督辦、稽查二處。督辦處負責統籌全省工商發展事宜,解釋新政,協助解決諸位經營中遇到的普遍性難題;而稽查處,則為重中之重!”
說到這,老宋也學趙安的樣子加重語氣,“稽查處將廣設申訴信箱于各府縣碼頭市集,并派專員定期巡查暗訪。凡有商民遭遇地方官府胥吏無故刁難、拖延辦事、敲詐勒索、索要賄賂、違規收費等事,皆可匿名或實名向督辦署投書申訴!
趙安接過話頭,不無嚴厲道:“一經查實,無論涉及何人,官至幾品,吏至幾等,定嚴懲不貸!輕則革職杖責,追索贓款;重則流放抄家,以儆效尤!且,查實之后,將對申訴者給予獎勵,并為嚴格保密!”
言罷,大手一揮,“本官以頂戴性命擔保以上所言句句為實!”
老宋最后總結道:“總之一句話,趙大人親設的督辦署就是一把懸在那些貪腐胥吏頭上的利劍,是專為保護諸位正當經營、暢通政令而設的,今后諸位在安徽經商遇到不公無需再忍氣吞聲,找督辦署即可。”
趙安點了點頭:“閨女出嫁被婆家欺負了有娘家出頭,本官就是諸位的娘家人,不管誰被欺負了,本官都替他出頭!”
稍頓,輕聲一笑,“不過諸位若是不在理可千萬別找本官,省得別人說本官是個貪官糊涂官,好比閨女嫁過去不孝順公婆,天天欺負小姑子還不讓丈夫碰,那這娘家可不好意思出頭。”
堂下頓時哄笑起來。
笑聲中,趙安的形象不斷拔高。
“青天,趙青天啊!”
一位做茶葉買賣的商人激動得老淚縱橫,“若是早二十年有這督辦署,有趙大人這青天在,我何至于被那幫稅吏盤剝得幾乎家破人亡!”
“有了這督辦署,有趙大人替咱們撐腰出頭,大伙心里就有底了,就敢放心大膽地投銀子做生意了!”
一位年輕的工坊主興奮地揮舞著拳頭,下定決定要響應趙大人號召,把自家的織機從五十張提高到一百張。
“大人洞悉商賈之苦,我等自不能讓大人失望!”
陳老爺子捻須長嘆,眼中滿是欽佩,繼而對眾人道:“諸位,我等若再不竭盡全力,對得起趙大人這番苦心?”
得到的自然是眾人積極且正面的回應。
不怪商人反應空前熱烈,不是趙安的赤誠之心打動他們,而是趙安的系列舉措比之前所有的優惠、許諾都更能打動他們,因為這直接解決了他們最深切的痛點和恐懼——不公正的待遇和無法預期的勒索。
而這,就是趙安總結的四個字——“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的確定性,遠比一時的稅收優惠更重要。
而商稅,從來都不是固定稅,而是地方官府的一個“自由稅”,確保給戶部的那份固定蛋糕以外,各級地方官都會以各種名目收取亂七八糟的商稅,這就令得中小商人苦不堪言。
朝廷打仗、救災賑濟,甚至官員宴壽都要商人捐輸報效。
大清朝還從來沒有一個官員如趙安這般重視工商業,重點發展工商業,甚至不惜以二品大員身份為商人們撐腰護場。
這要傳到京里,那些迂腐的御史說不定都要上折子參趙安了。
安慶工商懇談會定下的不僅是安徽大力發展工商業的基調,也讓趙安個人威望在這一刻再上一個新臺階。
便是那位借故跑到徽州的老宗師也大大不如。
正當趙安在安慶大刀闊斧推行工商新政時,其發跡之地揚州府也給他送來了一場“及時雨”。
包括揚州府學在內的260名揚州童生被府學教授馬副校長“打包”送來安慶,推薦信中馬副校長美其名曰:“支援趙大人就是支持安徽,支持安徽就是支持朝廷。”
揚皖一家親!
看著眼前一張張雖帶些旅途疲憊卻難掩青春朝氣、眼神中透著好奇與期盼的年輕面孔,趙安也是大喜過望:“此真雪中送炭也!”
高興之余對陪同的安慶知府宋嘉問道:“科舉之路狹窄,能躍龍門者幾何?天下之大,又豈止做官一途?正需此等讀書明理、通曉文墨之人,充實基層,辦理實務!”
言罷,對同樣出身揚州教育界的老宋低語道:“這些人就是我等的子弟兵!”
子弟兵什么意思?
老宋明白,便如那隨項羽南征北戰的江東子弟一樣,都是心腹親信、打斷骨頭連著筋的。
兩百多名揚州童生的到來大大解決了趙安人手不足問題,于是立刻下令將藩司衙門后街一處剛剛清退的官邸打掃整理,掛上“安徽政務培訓學堂”的嶄新匾額。
學堂內宿舍、膳堂、講堂、活動場一應俱全。
所有學子統一安排住宿,兩人一間,窗明幾凈,被褥嶄新;伙食標準向藩司衙門書吏看齊,保證每日有葷有素;每月還發放足以購置筆墨紙硯及零用的“助學津貼”。
趙安自任總教習,由老宋及藩司、撫衙六房經驗老練、業務精湛的老吏員擔任專職教員。
培訓內容絕非科舉空談性理的八股文章,而是完全針對安徽現實需求的“干貨”,比如戶房老吏專門給學子講授錢糧征收新法、戶籍管理竅門、最新制定的商貿稅則詳解。
刑房書辦則結合案例給學子們講解《大清律》中與工商、契約、債務、產權相關的條款及民間糾紛調處技巧。
工房師傅則傳授工程估勘、物料采購、質量查驗等實用技術;兵房官員介紹驛傳運輸流程、大宗貨物護送、工坊倉庫安全護衛事宜.
為了讓這些學生盡快上崗工作,趙安更是親自上陣教授,然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在大堂之上縱論天下大勢、安徽機遇,講授他的“工商富省”、“實務為先”、“服務地方”理念,深入剖析即將推行的各項新政細則,包括“馳名商標”、“工商產業園”,以及商務督辦署的重要性。
“同學們!”
趙安語氣充滿激勵:“今日之安徽,正處百年未有之變局,正需諸位發揮才智,于這實務之中開辟新天地!
諸位只要學好本事,辦好差事,一樣能得本官賞識,獲本官拔擢,前程未必不如那科舉正途!還望諸位珍惜機會,潛心學習,早日成為我安徽政務之骨干,棟梁之材,也成為本官的左膀右臂!”
能到安徽來的童生在揚州肯定是科舉無望,前途渺茫的,忽有此得官得吏機會哪個不高興萬分?
又見趙安這個現任安徽布政、前揚州教授對家鄉子弟如此重視,不僅提供優厚的食宿條件,更親自授課,講述如此新穎而實在的內容,無不感激涕零,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一些學子在給親人的信中甚至將趙安視為再生父母和人生導師,內心充滿知遇之恩和效死之力。
雖然學子們還沒有投身于安徽各級機構,但一個揚州黨的雛形顯然已經形成。
黨魁自然是趙安這個前教授。
這一日,趙安百忙之中過來講課后,眾學子竟自發聚集起來恭敬地向他行弟子禮,齊聲道:“謝大人教誨!”
“免禮,免禮!”
看著和自己年紀差不了太多的年輕人們,趙安心中甚是歡喜,哈哈一笑,擺手道:“以后在這學堂之內,同學們不必如此拘禮,更不要叫我什么大人。”
眾人一愣,不明所以。
趙安笑容可掬,朗聲道:“我既是這培訓學堂的總教習,你們便都是我的學生,以后,你們就叫我校長,這樣聽著親切!”
言罷,鄭重寄語眾學子:“記住,進了這個門,你們就是我趙有祿的學生,要努力學習,互相砥礪!
出了這個門,你們就是官場中人,是我趙有祿的下屬,一定要謹守規矩!我希望將來安徽各州縣的干吏能才,皆出自此學堂!安徽的大小官員都能喚我一聲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