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89章 安南軍南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蘇澤從兵部離開的時候,從角落里鉆出了一個怨恨的年輕人。

  鄧以贊被張居正安排來到了兵部,也是戰戰兢兢了一段時間,生怕遭到趙貞吉的報復。

  特別是今日,趙貞吉來兵部開會,鄧以贊還以為趙貞吉會向兵部施壓,給自己小鞋穿。

  可最后鄧以贊發現,趙貞吉根本沒有記得他。

  趙貞吉作為當朝閣老,自然不會在意一個小小的翰林。

  趙貞吉犯不著專門讓人去為難鄧以贊。

  但是比起打壓來,更讓鄧以贊感到屈辱的是無視!

  這種無視才是最誅心的!

  今日兵部忙碌非凡,趙貞吉來兵部議事。

  以鄧以贊的級別,是無法列席會議的。

  他看著蘇澤從議事大堂里出來的時候,嫉妒之色就更濃了。

  不就是比自己早登科一屆嗎?而且蘇澤不過是二甲,自己可是一甲榜眼。

  但是自己現在就在兵部打雜。

  鄧以贊又將一些歸因于蘇澤贊同張元忭的原因。

  目光送走了蘇澤,鄧以贊回到自己的公房。

  其實張居正對自己的門生還是不錯的,鄧以贊被分到了兵部武選司觀政。

  這一方面是因為他是榜眼的關系,另一方面申時行就是武選司郎中,張居正也有讓申時行考察鄧以贊的想法。

  面對申時行,鄧以贊的姿態就比較低了。

  鄧以贊知道申時行是張居正看中的門生,也知道申時行官運亨通,自然不敢怠慢。

  看到鄧以贊去拍馬屁,武選司的其他官員臉上都露出鄙夷之色。

  這位觀政的榜眼郎,是出了名的眼高手低,武選司的基礎工作是一點不愿意做。

  整日里都在公房中高談闊論,議論朝政,干擾其他人干活。

  眾人都只盼著他能早點結束觀政,離開兵部。

  相比之下,張元忭在工部就受歡迎多了。

  張元忭選擇去的是工部營繕司。

  營繕司主司萬敬,是蘇澤的好友,他正在主持修造直沽煉鋼廠,張元忭來到工部,緩解了他營繕司人員緊張的困境,萬敬發現這位狀元郎在實務上,上手非常的迅速。

  萬敬對著張元忭說道:“狀元郎,這直沽煉鋼廠,是為了直吳鐵路公司專門建設的,主要產能就是供應直吳鐵路的鐵軌。”

  張元忭不解的問道:“萬郎中,為何要設在直沽?”

  萬敬說道:

  “這煉鋼廠和其他產業不一樣,需要大量的煤和鐵,所以運輸是首要考慮的事情。”

  “京畿煉鋼廠通過山西供應煤和鐵,已經吃掉了這些地方的運輸資源,如果繼續在京畿設廠,反而是會互相拖累。”

  “可為什么設在直沽,直沽也沒有煤礦鐵礦啊?”

  萬敬笑著說道:

  “直沽沒有煤礦鐵礦,但是山東和遼東有啊。”

  “煉鋼廠設置在港口,海運的煤礦鐵礦可以直接送入廠中,這甚至要比直接在煤礦鐵礦邊上設廠的運輸成本還要低。”

  “另外煉鋼廠設在了直沽,日后出產鐵軌也可以直接裝船,運到江南建設吳淞鐵路。”

  張元忭連連點頭,原來設廠光是選址就這么多的東西要學,更不要說是建設工廠后的事情了。

  一想到這里,張元忭更是覺得選擇工部是來對了。

  對于這個年輕的狀元,萬敬是非常的重視。

  這些年來,萬敬日益發現,這建造工廠也是個相當深奧的學問。

  工廠怎么選址,怎么組織生產,更不要說大量的技術細節了。

  萬敬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發現這方天地如此廣闊,可他卻很快發現,能和他討論這方新天地的人只有蘇澤一人。

  工部的其他同僚,要么是學識不夠,要么是能力不夠,能跟上現在的建設進度就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就更別想和萬敬討論具體的事情了。

  所以張元忭這個狀元出身,又好學又聰明的下屬,讓萬敬十分的重視,他將自己這些年來的經驗全部教給了張元忭!——

  “董事長,直吳鐵路那邊要求召開董事會,商討直沽煉鋼廠入股的事務。”

  李文全疲憊的揮揮手,表示自己知道了,可是他的助理繼續說道:

  “倭銀公司那邊董事們都在催促,朝廷讓公司去內陸城市收購淘汰廢棄佛郎機炮,這成本太高了。”

  “好幾位董事都建議董事長向陛下上書,請求允許我們倭銀公司,直接向官辦鑄炮廠購買佛郎機炮。”

  聽到這里,李文全又是一陣子頭疼。

  他也沒了好脾氣,對著助手說道:

  “這幫家伙都是昏了頭了嗎?竟然要逼迫朝廷?讓兵部將最新的火炮賣給倭人可好?”

  李文全這一次態度強硬的說道:

  “此事無須再議了!告訴他們,朝廷允許我們倭銀公司販賣佛郎機炮,朝中已經有頗多異議了!”

  助手見到李文全發了脾氣,也不敢多說,只好退出去,將李文全的話帶給其他董事。

  李文全長長嘆了一口氣。

  前幾個月的時候,李文全是何等的得意。

  倭銀公司的董事長,直吳鐵路籌委會的會長,在那個時候,民間都在討論,當今大明的財神爺,除了戶部之外,就是李文全能掌控的財富最多了!

  那個時候,李文全自然是春風得意的。

  他從倭國帶回來大量的白銀,立刻成為了京師權貴們的座上賓。

  但是很快,李文全就發現,管理倭銀公司和直吳鐵路實在是太難了!

  倭銀公司第二次歸航后,就提出要從工部直接購買佛郎機炮,這幫董事都已經被利潤沖昏了頭腦!

  李文全是清醒的。

  倭銀公司的籌備,李文全是全程參與的,他也明白蘇澤的本意。

  倭銀公司不僅僅是追求利潤的公司,也是需要承擔一部分職能的。

  若非如此,朝廷為什么要給倭銀公司特許權?

  李文全也沒有像其他股東那樣沖昏頭腦,而是非常清楚的明白,如今的倭國白銀貿易就是撿錢,只要是個商人能安全航行到堺港返航,就能賺大錢!

  倭銀公司的成功,并不是倭銀公司自身多厲害,而是設計出倭銀公司的蘇澤厲害。

  如果沒有蘇澤提議開埠,那大明的海上貿易就不會發展這么快。

  如果不是蘇澤提議建造大明水師,大明的造船技術也不會進步這么快,也無法批量制造前往堺港的商船。

  如果不是蘇澤提議大明水師巡航東洋,租借濟州島打擊海盜,堺港航線也不會這么安全。

  甚至可以說倭銀公司的套利模式,都是蘇澤給設計的。

  有時候李文全想,就是放著一頭豬在他這個位置上,倭銀公司也能賺錢。

  越是這樣,李文全就越是謹慎。

  所以當蘇澤表態,反對工部直接鑄炮佛郎機炮賣給倭人后,李文全就立刻和蘇澤保持一致,反對這些貪婪的董事們。

  李文全開始思考蘇澤的用意。

  很快他又喊來助手。

  “草擬一份董事會上的提案,我們倭銀公司要向內陸城市拓展商站,建立商行出售沿海的商品。”

  助手疑惑的看向李文全。

  李文全說道:

  “讓董事們將目光放的長遠一點!如果僅僅靠著白銀貿易,倭銀公司的利潤能維持多久?”

  “我們第二次出售佛郎機炮的價格,已經要比第一次出售低了不少了,倭國這些大名,最后能拿出多少白銀來購買火器?”

  “我們大明內陸地區,才有更加廣闊的市場。”

  “打通一條商路,商站就能穩定給倭銀公司帶來利潤,這些才是我們倭銀公司的壓艙石。”

  “當然,也不是要直接深入內陸,我們可以從長江開始,先從長江逆流而上,在沿岸的大城市建立商站。”

  聽到這里,助手也松一口氣。

  如果只是在長江沿岸建立商站,似乎還真的可行。

  長江是能行船的,倭銀公司的海船可以在吳淞口換成適合長長江航運的船,通過長江這條黃金水道向內陸地區運送商品。

  李文全的這項提案,最終還是獲得了董事會的通過。

  沿著長江水道,向大明的內陸地區建立商站,這其實也是有利可圖的事情。

  沒辦法,海洋貿易也不可能永遠增長下去。

  奧斯曼人和佛郎機人打仗,今年的遠洋貿易已經沒有增長了。

  而今年的海洋貿易還能繼續繁榮,主要還是南洋和倭國市場的開拓。

  可這樣的增長也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

  相比之下,大明內陸省份的百姓,似乎更具有購買力。

  最終,李文全的提案通過,倭銀公司將沿著長江水道,在九江、漢口、宜賓建立商社,用這些商社來收購府縣城和衛所殘留的佛郎機炮,販運棉布、肥皂、鋼鐵制品等工業品,交換這些佛郎機炮。

  處理完了倭銀公司的事情,李文全又來到了直吳鐵路的籌委會。

  這一次李文全又一錘定音,確定了直吳鐵路聯合工部,出資建設直沽煉鋼廠的方案。

  這家煉鋼廠由直吳鐵路出資六成,工部出資四成外加技術,建成之后,雙方各占據一半的股份。

  但是直吳鐵路不參與煉鋼廠的具體運營,只接受每年的分紅。

  直沽煉鋼廠所產的鋼材,也優先供應給直吳鐵路使用,等到直吳鐵路完工之后,再討論煉鋼廠股份的問題。

  江南代表剛開始的時候自然不太樂意,他們原本想要將煉鋼廠建在吳淞口,但是李文全一個靈魂發問,就讓這些代表閉了嘴。

  “除了大明工部之外,還有誰能建造這樣規模的煉鋼廠?”

  這些代表才想起來,煉鋼廠的技術含量極高,如今整個世界上,能夠建造這種超大型優質鋼材煉鋼廠的,好像就只有大明工部了。

  也就是說,直吳鐵路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

  經過李文全這么一頓噴,這些董事也終于清醒,最后通過了這份決議。

  反正投資建造煉鋼廠,也是為了生產鐵路需要的鋼材,等到直吳鐵路建設完畢,大不了將股份賣出去好了。

  李文全開始懷念自己在澎湖殖拓的日子,這倭銀公司的董事長真不是人干的!

  李文全剛剛抱怨完畢,又有兵部官員過來拜見。

  李文全只能強撐精神接待,原來是兵部希望花錢,雇傭倭銀公司能夠運送一批糧食和武器去廣西。

  這樣的請求,李文全自然無法拒絕,連忙答應下來。

  可這樣一來,倭銀公司下個月的經營計劃又要大改,李文全只好喝下一杯濃茶,打起精神從原本緊張的對倭貿易運力中,再抽出一部分租給兵部。

  三月二十五日,大明京營安南軍在京師誓師,太子朱翊鈞親自出席儀式,贈送統軍陳璘軍旗軍令。

  安南軍合計五千人,下設騎兵一衛、步兵兩衛、炮兵一衛。

  而這一次出動平叛的,除了安南軍之外,還有廣州的兩千狼兵。

  所以安南軍進行了擴編。

  朱時坤也獲得了提拔,單獨負責帶領一路偵查總旗。

  誓師的時候,朱時坤見到了站在皇太子身邊的兄長,又高喊“大明萬勝”,就踏上了前往直沽的路。

  安南軍兩日行軍到了直沽,然后就在水師的安排下登船,一路南下前往廣州城。

  不過朱時坤登船后,又接到了新的命令。

  他的偵查總旗到了廣州之后不下船,要繼續坐船前往廣西欽州一座名叫防城的小港口。

  偵查總旗直接從防城港先行進入廣西打探情況,為大軍入廣西搜集情報。

  這樣一來,朱時坤就要坐足足一個月的船,幾乎要跨越大明整個海疆。

  軍令如山,朱時坤只能接下命令。

  四月二十日,欽縣的防城漁港突然開進了一艘大船。

  洪武年,朝廷就在廣西欽州設置巡檢司。

  在成祖年間,欽州改土歸流完成,欽州改為縣,屬于廣西南寧府管轄。

  經過大明近兩百年的治理,防城港早就已經沒有夷狄的風俗,就和大明普通的漁港差不多。

  防城港只是一個漁村,無法容納大船靠岸,所以朱時坤整個偵查總旗又乘坐小艇,這才登上了防城港的土地。

  當登上土地的那一刻,朱時坤第一次覺得腳踏實地是這么幸福的感覺。

  朱時坤立刻下令休整,今日休整完畢后,偵查總旗就要北上進入廣西的西部山區。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