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12章 熱血難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隆慶五年,二月。

  報館之中,羅萬化的座位空著。

  這些日子,羅萬化都在為了《樂府新報》的事情忙碌著。

  羅萬化聽了蘇澤的建議,準備擴編《樂府新報》的編輯部,寫出幾篇有深度的文章來,沖高《樂府新報》的銷量。

  但是這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煩。

  原因也很簡單,沒錢。

  按理說,《樂府新報》是大明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又有官方機構訂報的保底收入,不應該缺錢。

  但是享受了官報的好處,《樂府新報》也要承擔官報的義務。

  作為官報,《樂府新報》就要和邸報一樣,盡量覆蓋大明的主要城市。

  如果放在京師、直沽、江南等城市來算,《樂府新報》自然是盈利的。

  可如果算上其他城市,《樂府新報》就只能算是盈虧平衡了。

  而且作為官報,羅萬化也不愿意和《商報》等民間報紙一樣刊登廣告賺錢。

  再加上《樂府新報》給的稿費也是最優厚的,報紙張數也是最多的,所以報社賬戶上一直沒有多少盈余。

  面對編輯不足的問題,羅萬化也用到了蘇澤當年成立報社的時候的辦法——白嫖。

  他靠著自己狀元的身份,在京師同年中還真的網羅到了一些同年。

  羅萬化首先拉來了同年的探花趙志皋。

  除此之外,還有二甲進士于慎行,他通過館選也留在翰林院為官。

  除了兩位翰林之外,羅萬化還拉了五名在六部都察院中任職的同年,還真的就將這個編輯部搭起來了。

  這下子就連素來自詡人緣好的沈一貫都不理解了。

  見到羅萬化不在,沈一貫一邊喝著茶一邊說道:

  “子霖兄,一甫兄平日里都不參加同年的聚會,竟然能拉這么多人幫他干活?”

  蘇澤笑著說道:

  “肩吾兄是不是不理解,為什么那些同年不要薪水,也愿意給一甫兄白干?”

  沈一貫連連點頭。

  能讓人甘心給自己干活,這是蘇澤的“拿手絕技”。

  沈一貫大概是以為羅萬化得了蘇澤私傳的“秘笈”,也學會了這個本事。

  對于這個本事,沈一貫自然也是很羨慕的。

  蘇澤笑著說道:

  “肩吾兄不要想太多了,一甫兄能聚集這么多同年,還是出于公義二字。”

  “公義?”

  蘇澤問道:

  “你知道一甫兄忙著的這篇文章是關于什么的嗎?”

  沈一貫搖頭。

  蘇澤正色說道:

  “一甫兄正在寫房山縣礦工的報告。”

  “自從房山重新開礦之后,官礦私礦日益火熱,但是房山縣的礦洞事故不斷,當地官府還多次隱瞞事故。”

  “一甫兄和幾名同年潛入房山縣,房山官礦挖掘不當,發生了燃氣爆炸,一下子死了十個礦工,當地縣衙不僅幫著礦監瞞報,沒有上報工部,還將幾個準備去京師告狀的死者家屬給抓進了大牢。”

  “官礦尚且如此,私礦就更可怕了。”

  “房山一座私礦奴役礦工,將二十三名礦工囚禁在礦山挖礦。”

  “為了防止礦工逃跑,這家私礦的礦主喪心病狂,用繩索將礦工捆住,后來這座礦洞發生燃氣爆炸,二十三名礦工本有機會逃生,卻因被繩索所困全部葬身礦內。”

  “房山的縣令得到消息,也只是關閉這座私礦,根本沒有追責礦主。”

  沈一貫聽到這里,也忍不住拍桌道:

  “豈有此理!天子腳下,朗朗乾坤!房山縣竟然發生這樣的罪行!”

  沈一貫接著說道:“等等,子霖兄,你的意思是,一甫兄能讓同年不要薪水幫他做事,就是因為他要在報紙上宣揚公義的?”

  蘇澤點點頭。

  蘇澤這幫同年,還算是官場新人。

  用原時空的話說,這些人“血還是熱的”。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羅萬化挑選的這些同年,也都想為天下做點事情。

  報紙能成為戰場,刀筆可以作為武器,用來揭露這世道的不公,為不平而鳴,為死者伸冤。

  蘇澤點點頭,沈一貫也嘆息一聲。

  他和羅萬化不是一類人,無法用這種理想主義來聚集同道,看來羅萬化的辦法他是學不了了。

  說完了羅萬化的事情,沈一貫又說起了武監的事情。

  這次兵部倒是沒有帶上蘇澤。

  對于此沈一貫憤憤不平的說道:

  “子霖兄給兵部獻策,兵部卻直接上來摘果子,兵部當真是不厚道!”

  蘇澤倒是不在意。

  兵部的打算,蘇澤自然很清楚。

  兵部想要通過武監生掛職的機會,著手解決京營的問題。

  之所以不喊蘇澤,是不想要讓蘇澤再占功勞了。

  整頓京營這件事,蘇澤也知道阻力有多大。

  既然兵部愿意帶頭沖,蘇澤自然也不會和他們搶功勞。

  但是無論如此,蘇澤也是武監的教務長,計劃也是他提出來的,首倡之功也是跑不了的。

  沈一貫湊過來說道:

  “子霖兄的意思,是等兵部出了問題,你再出手嗎?”

  沈一貫擊拳說道:

  “也是,子霖兄料事如神,定是算定了兵部會遇到麻煩,到時候再請你出山,那兵部就要出讓更多了!”

  “子霖兄當真是好計策!”

  蘇澤無語的看向沈一貫,自己都沒說話,沈一貫就腦補了這么多計劃,他問道:

  “我在肩吾兄心里,就是這樣的人嗎?”

  沈一貫連連點頭,蘇澤也懶得解釋了,他反問道:

  “肩吾兄,你鴻臚寺里沒有公務嗎?”

  沈一貫立刻說道:“有啊!對了,我來報館,就是請子霖兄幫幫忙的!”

  蘇澤后悔自己多嘴。

  沈一貫說道:

  “朝鮮國主又遣使者來京,說是倭寇海盜又猖獗起來,甚至有零星倭寇渡海滋擾朝鮮本土,更是有大量倭寇在朝鮮附近劫掠商船。”

  “朝鮮國主請求我大明發水師助其剿倭。”

  蘇澤問道:

  “王鴻臚怎么看?”

  沈一貫說道:

  “大鴻臚自然是認為應該出兵,朝鮮我大明藩屬國,而且倭寇滋擾海上貿易,也有我大明商船被劫掠,不應該坐視不理。”

  “那有什么難處嗎?”

  沈一貫說道:

  “兵部、禮部和戶部都反對。”

  “兵部說是水師剛剛歸航,現在水師學堂新建,又有新船下水試航,此時騰不出手來幫助朝鮮。”

  “戶部的意思也差不多,又說遠航耗資巨大,總不能我大明幫著朝鮮護航吧?”

  “禮部的意思也差不多,而且朝鮮通政署傳回來的情報,登陸朝鮮的只是零散倭寇,朝鮮國書故意夸大倭亂的規模,也有借著我們大明幫助其保護商路的意圖。”

  蘇澤點頭。

  朝鮮通政署的情報應該是真實的。

  隆慶五年,是倭國內部局勢最混亂的時候,也就是倭國各派打成一鍋粥的時候。

  武田信玄正在“上洛”,一邊和上杉謙信對峙,一邊組織包圍網,阻擋織田信長的擴張。

  這個時候,倭國是不可能進攻朝鮮的。

  所以前往朝鮮的倭寇,最多就是一些沿海大名組織的搶劫團,不可能和朝鮮國主說的那樣,是倭國要入寇朝鮮。

  至于倭寇海盜泛濫,這也不是今年的事情。

  也是現在的商業活動更頻繁了,所以報告遇到海盜的記錄也更多了。

  但實際上,隨著大明商船的升級換代,加上不少商船也開始武裝,總體上倭寇對于大明商船的襲擊還是減少的。

  可朝鮮的商船卻還是很落后,于是朝鮮商船成了倭寇海盜的重點目標,甚至倭寇囂張到藏在朝鮮港口邊上,等著朝鮮商船出港就襲擊。

  而朝鮮的那點水師也沒什么戰斗力,根本沒能力保護自家的商船。

  這才有了朝鮮國主向大明求援。

  “所以肩吾兄要我幫你什么?”

  沈一貫摸頭說道:

  “子霖兄,朝鮮國主求援這件事你怎么看?”

  蘇澤直接說道:“倭寇滋擾的是朝鮮,如果讓水師每次都從萊州出海,那怕是船還沒開到,倭寇就跑了。”

  沈一貫也點頭。

  他和大鴻臚王世貞的態度一致,也認為大明應該出手。

  但是具體要怎么幫,他也沒有具體的辦法。

  正如蘇澤所說的,大明和朝鮮隔海相望,等大明艦隊開拔,倭寇海盜早就跑了。

  至于那些登陸朝鮮的流寇,總不能派大明軍隊去朝鮮剿匪吧?

  也正是因為鴻臚寺拿不出具體方案,所以在和兵部禮部戶部的對陣中,一直都處于下風。

  聽完了沈一貫的話,蘇澤隨口說道:

  “這還不簡單,如果朝鮮要大明幫忙,那就讓大明在濟州島上建立軍港,由朝鮮人負責軍港的補給和俸祿,大明派駐一支艦隊在此,專門打擊倭寇海盜。”

  沈一貫愣了一下說道:“子霖兄,這濟州島可是朝鮮國敏感的地區,大明要駐軍,有折辱上國風范?”

  蘇澤不屑的說道:“朝鮮是我大明藩屬,藩屬國求援,大明自當伸出援手,這是出兵的‘義’。”

  “可若是只顧‘義’,不顧大明的利益,由大明出兵出錢保護朝鮮,那就丟了‘利’。”

  “朝鮮既然要大明出兵,自然也要付出點什么,這又不是大明搶奪濟州島,何損上國風范?”

  這下子沈一貫眼睛亮了。

  濟州島,是位于朝鮮半島南側偏西海域的島嶼,是朝鮮最大的島。

  這座島位于大明、朝鮮、倭國之間,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元代的時候,濟州島作為攻打倭國的跳板,元朝兩次東征日本,濟州既是中轉站,也是造船之地、牧馬之地。

  朝鮮國主也知道濟州島的重要性,多次討要濟州島,元庭自然不理睬,反而在濟州島上建立了都護府。

  元朝滅亡后,明太祖朱元璋也重新控制濟州島。

  但是朝鮮這一次為了收回濟州島,趁著元明交替的時機,動員全國兵力奪回了濟州島。

  緊接著朝鮮又迅速向大明稱臣,朱元璋失去了占領濟州島的理由,然后大明開始禁海,就再也不提濟州島的事情了。

  其實此時的濟州島,也是一個荒島。

  因為朝鮮也效法大明執行過禁海令,還將濟州島的百姓遷回朝鮮本土,只在濟州島設置軍衛戍守。

  而朝鮮國內武力廢弛,濟州島軍衛也逃亡嚴重,現在的濟州島成了海盜、走私販、商人的聚集地。

  倭國海盜以濟州島為跳板,劫掠朝鮮的商船,也可以說是朝鮮咎由自取。

  既然如此,蘇澤提出要求大明水師駐軍濟州島,并且由朝鮮承擔軍費,也是理所當然了。

  沈一貫連連說道:

  “妙哉!我這就去將子霖兄的提議告訴大鴻臚!”

  倭國,九州島。

  “黃博,黃兄,我們接下來怎么辦?”

  飄落到倭國的黃文彬和朱俊棠,兩人被島津家的武士發現,立刻稟告給了島津氏的現任家主島津貴久。

  島津貴久立刻命令武士將兩人送到了島津家的城堡里,并且盛情款待了他們。

  黃文彬和朱俊棠謊稱是隨船的讀書人,沒有說明自己的真實身份,島津貴久還是將他們奉為上賓,但是不允許他們離開島津家的城堡。

  黃文彬和朱俊棠卻沒有絲毫的高興,島津貴久是被吊在京師城門的島津義弘之父,大明水師也下達了命令,只要是島津家的船,無論是戰船還是商船一律擊沉。

  總而言之,島津家就是大明的逆賊,自己被逆賊禮遇,那返回大明要怎么辦?

  而且島津家如此善待兩人,肯定是不安好心。

  為了不暴露身份,兩人以兄弟相稱呼。

  黃文彬也嘆息說道:“朱兄,為今之計只能韜光養晦,找機會逃出了。”

  倒是朱俊棠卻絕望的說道:

  “黃兄,我們可是在倭國的土地上,要怎么逃出去啊?”

  黃文彬說道:

  “朱兄,其實我懂倭語。”

  “啊?”

  朱俊棠驚訝的看著黃文彬,這些日子島津貴久都是通過漢人翻譯和他們交流,黃文彬竟然懂倭語?

  黃文彬說道:

  “朱兄知道,我之前在通政司,當時擔憂會被外派,就學了幾門外語。”

  “這倭語也沒什么難學的,這些日子我都在偷偷聽消息。”

  原來如此,怪不得黃文彬隱瞞自己會倭語,原來是為了方便竊聽。

  島津貴久有時候當著他們面和下屬用倭語交流,卻不知道都被黃文彬聽了去。

  黃文斌說道:

  “我聽到的消息,如今島津家日子可不好過啊!我大概知道島津貴久禮遇我們的原因了。”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