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83章 大漢的忠臣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陽儀其實挺會說話,把公孫度抄作業說得像是尊奉了劉備的命令一樣。

  “尊奉朝廷政令,自然算是順民……可公孫升濟不是朝廷之臣啊。”

  劉備看著陽儀搖頭:“未經朝廷授命,私領遼東太守,私授官職,這可不是良臣所為……但有功當賞,你回去轉告公孫升濟,讓他自來臨淄領受封賞如何?”

  劉備可沒忘記,當年刺殺劉虞導致母親傷重去世,就是公孫度擔任冀州刺史時的事。

  而當初那個被丟出來交代的執行者孟岱,就是公孫度的手下。

  當時公孫度因管教不嚴被免職,成了白身。這兩年,又突然在遼東崛起,這背后肯定有人投資。

  投資公孫度的人是誰,其它人可能沒概念,但劉備很清楚,必是袁紹。

  袁紹名聲已經臭不可聞,不可能再站在臺前,沒人會再追隨一個上了奸臣傳的叛逆。

  隱身幕后投資公孫度,是袁紹僅有的選擇。

  袁紹主動消失的時候實力并沒有大損,無論是其岳父劉放,還是外甥高干,亦或是袁紹自己在冀州拉起來的部曲,都是極有實力的。

  能在袁紹最慘的時候依然追隨袁紹的,要么是鐵桿,要么是不得不追隨,意志也是過硬的。

  雖然劉備不齒袁紹的人品,但不得不承認,袁紹是有能力也有魄力的。

  塌頓多半也是得了袁紹的投資。

  “衛將軍,吾主鎮守邊地,又有烏桓作亂攔路,恐難親至臨淄……陽某為來青州,跨海歷經艱難,幾度險死于風浪之中,不可再使吾主行此險途。”

  陽儀態度恭敬,但話里有話:“吾主并不急于封賞,也不在意官位顯爵,只是想為大漢盡力罷了。不過,衛將軍曾設懸紅取丘力居首級,如今丘力居已伏誅,衛將軍可愿守信?”

  這意思其實就是……私自授命又如何呢?

  遼東天高皇帝遠,大軍難以通行,幽州又有烏桓作亂,劉備現在沒法派兵攻打遼東,幽州一時半會也很難對付遼東。

  公孫度確實殺了丘力居,那劉備就不可能直接把公孫度視為叛逆,畢竟這是劉備自己發的懸賞,而且還有王政殺張純封爵的先例在前。

  陽儀來臨淄的目的就是這個——只要朝廷不把公孫度視為叛逆,那公孫度盤據遼東就會被天下人視為合法的。

  不僅會被視為合法,還會使得天下人以為公孫度是劉備的同盟……

  因為人家明面上是完完整整的在抄作業,甭管這作業是不是那么回事,反正是照貓畫虎畫了一遍的。

  而且,為了守信,劉備還得給人家把懸賞兌現了。

  這不是公孫度在向朝廷請封,這是袁紹給劉備的升遷禮——上了奸臣傳之后,袁紹的手段竟從陰謀變成了陽謀。

  每個人都是會成長的。

  劉備想了一會兒,問道:“公孫升濟誅滅烏桓賊丘力居,自該得此懸賞。但陽先生可知一億錢足有千車,既然有烏桓阻路,要如何送去遼東呢?”

  是啊,一億錢有三百多噸……

  而陽儀只帶了幾個隨從來。

  這要是能把錢送到遼東去,那可比讓公孫度來臨淄困難多了。

  “無需送去遼東……吾主雖非朝廷授命之太守,但卻有尊奉朝廷之心。遼東偏遠,人丁稀薄,路途艱險……但吾主拳拳公心,再難也要將賦稅納入朝廷。”

  陽儀顯然是有備而來:“此懸賞一億錢,便請衛將軍抵為遼東稅款……吾主得知陛下受傷,特向陛下獻上白虎毛皮與百年山參,以表寸心。”

  好手段。

  劉備心里暗贊了一句。

遼東以前確實是地廣人稀,但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這些年中原動亂,從黨錮時期開始,就不斷有士人逃往遼東。

  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中原天災人禍不斷,遼東天高皇帝遠反倒是平穩一些,又有大量閑置土地,成為了落罪避難之人的首選。

  就連關羽最初都是打算逃奔遼東的,只是半路在涿郡遇到了劉備。

  包括青州這邊,管寧、邴原等名士及其弟子,以及不少因左沅清算殺戮而逃離的士人,也都逃向了遼東。

  眼下的遼東郡,無論從人口還是地盤來看,都可以視為一個州。

  遼東本是從漢武帝時期的‘漢四郡’演變而來,玄菟、樂浪、帶方三郡都受遼東轄制,昌黎也還沒有單設為郡,而是是隸屬遼東的縣。

  其地域涵蓋遼東灣、遼河平原,以及朝鮮半島北部,實際面積本來就有一個州那么大。(差不多相當于遼寧加整個朝鮮)

  由于地處邊疆,與異族戰事頻繁,幽州財政向來都是赤字,總體算下來是要倒貼軍費的。

  青、冀二州每年要調撥兩億多錢補充幽州財政,其中調撥給遼東的就有一億錢左右。

  而現在,遼東卻要交一億錢的稅……

  這誰見了都得說公孫度‘治理有方’啊……

  公孫度在遼東就是明著抄劉備作業,下模仿棋,擺明了是等機會,等劉備犯錯或是內部出狀況。

  同時,用烏桓、鮮卑、三韓等異族搞事情……以袁紹的本事,想把那些胡人忽悠瘸太容易了。

  但就算劉備清楚明白的知道對方的打算,卻完全沒理由對付公孫度。

  人家主動納稅,主動進貢,尊奉朝廷政策,遵從劉備之前的指令……

  而且不計私利,不問官爵,治理遼東也頗有成效,把原本需要朝廷補貼的虧損郡變成了上交大量稅款的盈利郡……

  誰能說公孫度不是忠臣?

  如果劉備以遼東為敵,必然搞得天下皆反。

  ——在天下人看來,如果像公孫度這種‘忠臣賢士’都要挨揍……其它郡可遠遠不如公孫度呢,那不就意味著無論如何都會被劉備弄死么?

  那就全都造反唄。

  再說,劉備現在也沒法出兵遼東,路途確實太遠,眼下還不是平定遼東的時候。

  同樣的,如果劉備不承認公孫度控制遼東的合法性,那將來恐怕就沒人愿意向朝廷交稅了。

  這就是公孫度派陽儀來臨淄的原因。

  “公孫升濟有心了……不過,遼東乃幽州屬地,當以州牧劉伯安主政才是。如今有烏桓作亂,公孫伯濟既有忠君之心,當助劉伯安平定幽州討滅胡虜,總不能一直讓遼東道路不通啊。”

  劉備接受了這個結果,但仍然沒有松口,沒有直接給公孫度任何官職或名分,只讓公孫度接受劉虞管理。

  “衛將軍說得是,吾主亦想討伐烏桓……”

  陽儀拱手說道:“只是朝廷并未下達討伐烏桓之令,幽州劉使君又對東胡有寬撫之意,吾主不敢隨意興兵……吾主遣陽某來此,就是為了請天子下詔,平定烏桓之亂。”

  請詔?

  劉備聞言差點就罵了臟話。

  這要是換成其他人,多半就得上當了。

  現在可不能下詔討伐烏桓……

  如果下了詔,哪怕是讓徐榮或鮮于輔為主將,公孫度都能以‘朝廷詔令’為憑,公然向幽州各郡出兵‘援助討賊’。

  就像劉備當年做的那樣,奉詔討烏桓嘛,不管主將是誰,作為援軍奉詔討賊總是沒錯的。

  ——公孫度想打哪兒,就可以讓塌頓先去哪兒……

  塌頓‘寇邊’,公孫度‘平亂’,平著平著就能把各郡都平到公孫度手里去,不管弄死誰都可以是塌頓干的,公孫度甚至是在‘收復失地’。

  這不是養寇自重,這是官賊一體黑白通吃。

  劉虞對異族是持招撫態度的,而且確實招撫了鮮卑和烏桓。

  如果劉備以朝廷名義下詔討塌頓率領的遼西烏桓,公孫度必然會幫著塌頓把事態擴大到鮮卑烏桓全都叛亂的程度,也把詔令放大到“討伐東胡”,然后公然對付與東胡親善的劉虞。

  公孫度甚至能利用徐榮鮮于輔等人,因為徐榮等人對東胡并不是招撫態度——徐榮和鮮于輔當初差點被鮮卑人干掉,王門也差點被烏桓人干掉,幾人的舊部都是因東胡而大損,和胡人有仇的。

  劉備肯定是不會請詔的。

  但無論如何處置,都只會對公孫度有利。

  有塌頓做雇傭兵,有公孫度暗中搞事,又有袁紹的指點……劉虞不擅長軍事,鮮于輔和徐榮也很可能被陰。

  公孫度確實擅長抄作業,這就是劉備曾經用過的招數。

  這種陽謀確實膈應,劉備索性也膈應了公孫度一把:“幽州牧伯乃先帝授于劉伯安,且劉伯安多年任事有功,陛下正有加其為大司馬之意……幽州事務,公孫伯濟應當從命于劉伯安才是。”

  陽儀搖頭笑了笑,躬身道:“自當謹遵陛下之意。”

  其實陽儀來臨淄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雖然劉備沒上任何當,公孫度也仍然不是朝廷的官,但朝廷卻不能說公孫度是叛逆——既然不是叛逆,那四舍五入就相當于朝廷默認了公孫度割據遼東。

  劉備只能讓徐榮盡快回右北平,并交代徐榮以固守盧龍塞為主,只要不讓烏桓入塞就行,免得中了公孫度的圈套。

  為了避免幽州有失,張郃也將從渤海率軍北上,以便隨時支援幽州。

  劉備也給劉虞去了信,希望劉虞重視軍備,對鮮卑和烏桓的政策也最好重新商議,盡量以分化為主。

  但此信沒有得到回應。

  劉虞有他自己的理念,而且劉虞以前一直都是劉備的上級……現在估計多少有點‘見不得劉備苦,也見不得劉備富’的心態。

  劉備想讓劉虞幫忙很容易,但想讓劉虞聽從自己的意見改變施政方式卻是很難的——劉備發出的不是指令,而是建議,就怕劉虞產生逆反情緒。

  除了幽州,豫州也有狀況。

  袁術在干掉劉寵后也向臨淄派了使者,這次派來的是南陽人楊弘。

  楊弘是弘農楊氏的旁支,目前是袁術的長史。

  楊家和荀家差不多,也是一族好幾支,分散投資于各方。

  而且楊弘和陽儀居然是類似的路數……

  劉備剛發了討伐劉寵的詔令,而袁術讓張闿弄死了劉寵……這大概也是張闿不再隱藏身份的原因之一。

  這事算不算袁術尊奉詔令為國鋤奸?

  袁術雖然在南陽等地搞了很多事,但他還真就是一直遵守詔令的……

  干掉闕宣的是袁術部下紀靈。

  武裝追稅的時候袁術也沒搞破壞,還很配合,甚至都沒幫與他相熟的汝南豪族。

  雖然私自占據南陽,在南陽和董卓對毆了將近一年,但袁術從來沒有招惹過劉備的地盤。

  眼下詔令討伐劉寵,袁術又是“積極響應”……

  這怎么也得算個忠臣吧?

  而且,袁術和董卓之間的事兒屬于‘私人恩怨’,董家和袁家那可是滅族之仇,而且董卓向南陽出兵同樣也沒得到朝廷允許。

  楊弘代表袁術來臨淄,就是想要個名義,他是來狀告董卓謀反的。

  這顯然是因為南陽那邊孫堅扛不住了。

  劉備還是了解袁術的——打得過的時候,袁術肯定是不會‘告狀’的……

  董卓的部隊得了秋收的新糧,再度向南陽大規模出兵。

  孫堅估計是缺糧了,已經撤離了魯陽。

  但劉備希望董卓和袁術一直打下去,當然不會讓袁術如愿,便告訴楊弘,此事是董、袁兩家的私人恩怨,自己無能為力。

  只能在道義上支持袁術為袁家族人報仇,但報仇這種事沒法假手于人……

  反正劉備就當個啦啦隊,對袁術和董卓之間的恩怨提供除了支持以外的一切支持。

  至于奉詔討伐劉寵,劉備表示這是袁術身為破虜將軍應盡的本分,但也確實是大功,朝廷會論功行賞。

  但是,論功行賞之前,袁術必須先進入大漢軍事學院進修,否則不算大漢正規軍——不是正規軍,那當然得不到正規的功勞……

  劉備倒是給楊弘提了要求,讓其回去之后要求袁術把張闿送往臨淄,那是襲擊長公主劉華的兇手,就算有功也得先定罪。

  也是在此時,曹操讓呂虔給劉備送了封信,并且讓呂虔退到了任城郡,沒有再去泰山郡。

  信匣里一個字都沒有,只有征東將軍的印綬。

  曹操把將軍印送回了劉備手里。

  見到印綬,劉備沉默了許久,隨后讓張遼回東郡,孫觀回泰山,臧霸回彭城,各自固守關隘。

  沒幾天便有消息傳來,曹操的部隊進駐了陳郡。

  李乾和呂虔一起逼降了巨野的陳朔。

  曹操拿下了劉寵和陳宮的‘遺產’。

  其后不久,兗豫兩州傳出了大量豪族被殺的消息。

  汝南、陳郡、山陽、濟陰等地,只要是與應劭和陳宮等人有關聯的家族,大多全家被戮,仆從土地皆被收編。

  大片土地成為了曹操的軍屯,曹操還在每個郡都設了典農校尉,潁川各豪門也大多因此分了贓。

  不僅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人名下田產飛漲,李乾、荀彧、樂進、程昱、丁沖、史渙等曹操親信也全都成了超大地主。

  李乾家中甚至占據了半個濟陰郡的土地,離狐、乘氏、句陽、成陽等縣都成了李家產業。

  曹操這倒確實是在打土豪分田地,但卻分給了另一些土豪。

  徐州,陶謙又開始重操舊業了。

  嗯,就是打劫……

  但不是打劫黔首,而是打劫流亡土豪。

  從左沅清洗青州,到曹操清洗兗豫,有很多豪族逃向徐州,大多都落到了陶謙手里。

  說起來,陶謙也算是在響應劉備和曹操,配合為盟友清除隱患嘛……

  大家都是大漢忠臣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