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13章 行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沛國,沛縣。

  沛國也稱大沛,沛縣就是小沛。

  小沛緊靠彭城國西北部,在行政區劃上屬于豫州,但地理位置和實際經濟圈更靠近徐州,是兗豫與徐州之間的大門。

  秦漢南馳道(兗豫徐馳道),以及泗水河道,經小沛、彭城一直延伸到下邳、廣陵,在生活軍事經濟等方面,小沛實際上是與彭城國一體的。

  眼下,彭城王劉和正在小沛館舍中避難。

  目前駐扎在小沛的部隊,是曹操與李乾。

  曹操領了討逆將軍,自然是要討叛的,曹昂在給劉協當伴讀,曹操必須努力工作掙點表現。

  沒辦法,曹操現在只有這一個兒子。

  曹操將手里的文書遞給李乾:“右將軍傳了份招標令,以昌豨為標,詔以征東將軍為酬,把廣詔天下討賊之事做成了買賣……”

  “若早年能有這等公平買賣,乾亦不至于碌碌至今,此事對乾而言實是善政……”

  李乾嘆了口氣:“可現在昌豨已于彭城打出了天子旗號,其自稱齊王,且看起來兵馬極多。按斥候回報,其中軍甲胄數千,兵戈精利,已非尋常賊人,一時間恐難以擊破。”

  “昌豨背后肯定有人暗中指使,要不然他怎能弄到數千甲胄?”

  曹操點頭,轉身問彭城王劉和:“昌豨舉大王旗號稱帝作亂,大王可知昌豨為何能有這般軍勢?”

  劉和愁眉苦臉的搖頭:“不知啊……孤在彭城未做任何事,但那賊獠竟無緣無故以孤的名義作亂,實是不知為何……”

  劉和確實是倒霉,他在彭城老老實實當了四十年的王,誰知道竟會被昌豨盯上。

  前幾年黃巾大亂,張饒領青州黃巾入彭城國,當時劉和也是逃到了小沛。

  彭城豪族大戶大多也逃到了沛國,而流民則大多逃往了譙郡,曹操那時候就在譙郡蕭縣收攬兵馬。

  而劉和那時幫助救濟了不少避難的族,在士人中名聲極好,但當時也給曹操帶來了不少困擾——劉和帶著那些豪族從小沛回彭城后,試圖找曹操索回已被收編的農奴。

  曹操那時候沒理他們,所以這兩年曹操在豫州東部名聲不怎么好。

  而劉和因救濟士族名聲不錯……這大概也算邀買人心。

  這次昌豨入寇彭城國后,以劉和的名義打出了天子儀仗——可劉和根本就不在昌豨手里,而且劉和壓根不認識昌豨。

  與闕宣稍微有點不同,昌豨一開始在泰山打出的是‘齊王’旗號,不是一來就直接自稱天子的,而是自稱王。

  攻入彭城后,昌豨打出了劉和的旗號,算是‘另立新君’,可劉和已經及時跑路去小沛了——新君本人壓根就不在彭城,這是真正的君主離線……

  眼下,昌豨還是自稱齊王,以劉和為帝,在彭城縣打出了天子儀仗,而昌豨本人的旗幟是‘大司馬’和‘齊王’……搞得很像那么回事。

  反正這黑鍋就這么硬扣在了劉和頭上。

  劉和現在很惶恐。

  雖然他壓根不在場,但這事已經算是黃泥巴糊褲襠了。

  曹操思索了一會兒,又看了一眼愁眉苦臉的劉和,招手帶李乾出了館舍。

  避開劉和后,曹操與程昱、李乾商量:“若我等挾彭城王假意投奔昌豨,以此得獲昌豨信任,或可一舉將其誅滅,兼并其兵馬……”

  程昱眼前一亮:“將軍妙策!但將軍無需自行險……將軍名聲在外,昌豨恐也難信將軍。”

  “不如令別部假以昌豨之名攻小沛,擄走彭城王投奔昌豨,也免得將軍落此惡名。”

  “別部投奔昌豨,將軍在外攻彭城,使別部趁昌豨不備將其斬之,待其部混亂無首,便可借彭城王之名驅其部曲投奔將軍。”

  程昱直接基于曹操的設想給了個解決方案。

  “這……擄彭城王為禮詐投昌豨?”

  李乾稍微有點猶豫:“可別被彭城王看出來啊……”

  程昱微微搖頭:“他最好別看出來,要不然他就只能殉國了……”

  “就這么辦……只是,讓誰為別部去投昌豨呢?”

  曹操見程昱認同,也堅定了信心:“此人需得機巧善變,還得武藝精湛,又要得到昌豨信任……我不僅要取昌豨的兵馬,還要借此得知昌豨幕后之人。”

  “任城有一豪俠名為呂虔,有勇有謀,又與泰山賊相識,或可使呂虔做此別部行間。”

  程昱主動承擔了任務:“呂虔與我有舊,我與其同去,定能成事。至于幕后之人,只要能得獲昌豨信任,自可查到。”

  曹操點頭:“善!”

  既然朝廷發了招標令,若能除掉昌豨,對程昱而言就是最快的進身之階,當然,對呂虔也是如此。

  彭城東邊,呂縣。

  “……昌豨自稱齊王,舉了彭城王為帝,人馬兵甲比之闕宣猶有過之。”

  劉備也在與臧霸孫觀等人商議:“你等與昌豨有舊,可愿假意投奔昌豨,從內而取?”

  “昌豨與我等并無交情……自從我等做了朝廷官職,便與泰山各部斷了來往……”

  臧霸有些猶豫的說著:“若右將軍需要行間,我倒是可以派人潛入,但我與嬰子怕是很難得到昌豨信任。”

  “若我以不服調遣縱兵劫掠為由論你二人之罪,且徐州上下皆圍攻你們呢?”

  劉備知道臧霸有點推諉,半警告半認真的說道:“宣高得了州學山長之位,徐州士人定皆不服。若我也與宣高不睦,你等被圍攻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昌豨不至于連這都不信吧?”

  這可不是虛言,而是事實。

  臧霸要是再推諉,那可就真屬于不服調遣了……縱兵劫掠也沒冤枉。

  如果失去了劉備這個靠山,臧霸真得自求多福了。

  “我等愿從右將軍之令。”

  臧霸低下了頭。

  “別故作委屈……你應該知道我是在給你斬獲大功的機會。”

  劉備盯著臧霸的眼睛說道:“宣高,我不想因小過而亂大事,你也罷,陶恭祖也罷,皆有其過……我也不妨直言,我不在乎過往誰對誰錯,誰能助我,誰就有功無過。”

  這就說得很耿直了,這世上本來也就是這么個道理。

  “某明白了,請將軍下令論我之罪。”

  臧霸看來是懂了:“但我若欲投昌豨,需得交個投名狀……將軍,能否斬陶使君麾下張闿為投名狀?”

  “為何要斬張闿?”

  劉備問道。

  “張闿兩個月前劫掠華縣,屠了上千鄉民,那些鄉民皆是我往日親友鄉鄰……我派人去了華縣才知此事!”

  臧霸咬著牙說道:“這段時間臧某使人查了張闿,乃知引黃巾攻瑯琊的也是此人,泰山梁父尉諸葛珪也死于張闿之手!”

  “張闿此獠乃陶謙所部,陶謙與闕宣一同劫掠了華縣……將軍,我知道這世上沒有誰對誰錯,前些時日也不是臧某不愿奮戰效力,而是臧某查得這些事后,不愿與此等賊獠并列!”

  “將軍,某對天發誓,絕無虛言!”

  臧霸看起來確實沒胡說,這年頭可不會隨便對天發誓。

  “竟是張闿殺了諸葛珪?!”

  劉備臉色也變了,隨后又覺得不對:“等等,張闿兩月前屠了華縣,還專挑你的親友鄉鄰殺戮?……那這張闿,恐怕不是陶恭祖的人啊,這更像是故意在挑撥……”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