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陳家志出了辦公室一趟,拿回了昨天的供港清單,各類蔬菜大約是65噸,也即同興泰相比前段時間的日銷40噸大幅提高了50以上。
陳家志記得最多時,同興泰曾有過日銷近百噸的記錄。
但那是市場極度缺菜,63號檔還沒建立,江心菜場僅有供港一個市場渠道時的數據。
如今靠譜鮮生渠道多樣,市場又不缺菜,同興泰能日銷65噸已是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也證明夏有車盡了全力。
在香江綠葉菜類的市場份額穩定占比在10以上,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陳家志查看著清單明細。
菜心、芥蘭、芥菜、生菜、油麥菜、小白菜、上海青……每一樣菜的價格都普遍要比檔口價高上35毛/斤。
呃…如果這次不給同興泰調價,差價就是57毛/斤。
像菜心,供同興泰仍然是45元/件,而在63號檔,則是25元/件,每斤相差7毛。
這個價格差,其實陳家志并不擔心夏有車玩脫了。
他看得出來,夏有車是特意借這個機會釋放善意,有意讓同興泰少賺錢,以回報上次協助同興泰爭搶香江的優質客戶。
而且,最近靠譜鮮生加強了品控管理,夏有車應該能感受到蔬菜品質的變化。
只要品質始終穩定優秀,利潤最高的高端客戶就很穩。
整體上同興泰至少不會虧。
這份善意陳家志收下了。
而且他也為同興泰準備了一份禮物:改良版的大利生菜,不過還要等兩個月時間陳家志才會放出來。
如此,合利農場每日供港的收入仍然會有1617萬港幣,給菜場提供了更深厚的保障。
再加上內地市場,以及江心菜場的產出,靠譜鮮生在珠三角的日收仍然有接近30萬元的水平。
對普通菜場來說,利潤率也是比較可觀的水準。
這就是前期工作做的牢的好處。
比如市場調研,讓靠譜鮮生的蔬菜品類分布更合理,市場供應少的菜,靠譜鮮生就多,市場供應多的菜,靠譜鮮生就少,這樣既能賣得快,又能賣出相對高的價格。
其次則是手工和品質,雖然犧牲了一些產量,但整體市場競爭力卻變強了。
放下手中的清單,陳家志又給自己泡了杯濃茶。
隨即拿出技術部撰寫的質量標準體系修改,他已斷續改了三天。
方學林時年三十多歲,也有中專學歷,又在植保站工作了幾年。
其本身有工作經驗,同時也具備學習能力。
組織撰寫的靠譜鮮生基地種植指南、靠譜鮮生無公害蔬菜企業標準、靠譜鮮生蔬菜綠色有機栽培模式基本框架沒問題。
看得出來,其還與各個場長進行了深入溝通,把以往菜場曾種過的蔬菜,以及各種模式都羅列了出來。
比如荷蘭豆的起壟栽培,還特意提到了起壟要東西走向,以方便藤蔓中下部位進行光合作用,從而提高產量。
還有雞腿芥蘭、黃瓜和絲瓜的授粉、茬口期的規劃安排……諸如此類羅列的很詳細。
乃至他還看到了‘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看上去這不僅是一份質量標準體系,還是案例展示。”
陳家志想了想,決定把案例這部分單獨摘出來,僅供核心人員內部傳閱。
畢竟這些都是干貨。
他也看到了有關西方國家的農殘標準,方學林還特意標注了信息來源。
像日本方面,則是由青果株式會社等合作企業提供的。
還有些則是通過出入境檢疫局核實的信息。
陳家志在這里標注了下:進口國政策隨時會變動,需要隨時通過網絡、報紙、人際網絡、相關展銷會等來獲得信息。
喝了口茶后,陳家志又補了句:最好能直接通過客戶獲得信息。
進口國政策信息這條很重要。
隨著中國蔬菜出口與日猛增,以及加入世貿組織等事件,農產品出口關稅壁壘會逐漸演變為技術壁壘。
簡單說,也就是從收稅變成農殘、抗生素檢測等因素。
在轉變初期,國內很多蔬菜企業都難以適應。
如果靠譜鮮生能提前適應新的趨勢變化,對快速積累客戶、擴大出口有極大的裨益。
另外,則是農殘和抗生素檢測設備。
方學林選擇了從日本進口,也是通過青果會社的渠道聯系的設備廠家。
從日本進口設備還有一個好處,未來小鬼子作妖時,還可以通過設備公司進行一定的公關。
“這方學林考慮得還挺全面。”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方學林一個技術研究型人才能做到這一步,是下了功夫的。
陳家志認為他具備經營管理能力,隨即把電話給江心菜場打了過去。
一杯茶的功夫,方學林就來了。
“老方,質量標準體系我看了,做得不錯,需要修改的地方我都標注了。
我準備把你從技術崗調成管理崗,以后技術部和檢測中心都由你管,有沒有問題?”
“沒問題,老板。”
知道這是升職加薪的機會,方學林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在公司呆了也差不多兩年了,他清楚公司的發展有多快,那不是一年一個腳印,而是一步三五個臺階。
陳家志又說:“行,質量標準體系這套你近期抓一下,檢測設備就買青果會社推薦的這套,我會讓采購部協助你。
至于苗圃的事,我會讓紀松接替你的位置,你們交接清楚。”
方學林應下。
隨后陳家志又把修改好的文件交給文員打印出來,又通過傳真發給了方學林。
這種方式比較麻煩,陳家志想通過電腦直接傳送,但他不會,公司也沒人會。
處理完這些事,陳家志看了下時間,已是早上九點過,人一放松下來,就有些疲倦了。
而在分揀車間找到李秀時,其也還在忙著清點單據。
陳家志走了過去,說道:“秀,這些都可以交給專人做,回去休息了。”
李秀頭也沒抬,“馬上,我也是學你,抽查一部分。”
陳家志見她看得入神,轉身去冷庫拿了點荔枝,自己吃一個,李秀吃一個。
等了一會兒,李秀才看完,“走吧,家志,回去睡覺。”
陳家志又給她剝了一顆荔枝,“你還知道困啊?”
李秀白了眼,“這不也是和你學的么,看你那么累,我也不好意思偷懶。”
陳家志作驚愕狀,“哇塞,這你也能怪到我頭上哦,我可從來沒說你少干活了,這個鍋我可不背。”
走到車門前,李秀突然問:“家志你吃早飯了沒?”
“虧你想起來了。”陳家志說道:“李才給我回來時帶了腸粉,吃過了,你看你,都困成啥樣了,今天你可不準熬夜了。”
“家志,我感覺配送業務沒受到金融危機影響,除了價格低點,生意好像越來越好了。”
“我費了那么多心思,這不應該的么,我說讓你不要在熬夜了,你黑圓圈都出來了。”
“你不也在熬么?”
“我習慣了日夜顛倒。”
“我記得才結婚的時候你可喜歡睡懶覺了,用腳踹都踹不醒。”
“你都說了是以前嘍。”
“我也可以熬夜。”
“不準。”
“那家志你也不能熬夜。”
“秀啊,你覺得我可能不熬夜么?”
“你是老板,你說了算,當然可以不熬。”
一路拌著嘴,陳家志開車也不困了,就是感覺李秀也沒那么聽他的話了。
熬夜有什么好的。
陳家志突然想著要不生個二胎,剛好豆豆也快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
從玉菜場。
氣壓有些低。
楊健尊守在辦公室,良久后,劉云帆拿著一份傳真文件走來,從肢體上就能看出十分忐忑不安。
“董事長,客戶還是不愿支付剩余貨款。”
楊健尊一把搶過文件,看了眼,“其他的呢?”
劉云帆抿著嘴說道:“聯系不上。”
楊健尊兇橫的瞪著他,“聯系不上?!”
劉云帆緩緩點頭,吞吞吐吐的說道:“據了解到的信息,有三個客戶破產了,還有兩個客戶跑路了,另有兩個客戶一直聲稱菜不符合合同要求……”
事情逐漸在往更壞的方向演變,金融危機的威力超乎了從玉眾人的想象。
如果給楊健尊重來一次的機會,他寧愿早點轉向內銷,就算慢性失血,也好過現在又被捅了一刀。
這一刀非常狠。
匯率的突然變化讓蔬菜出口亂套,不僅是出口價格下跌和訂單減少,前期達成的交易有很多也回不了款。
國外的法律懲罰很嚴,一般公司不敢亂來。
但都破產跑路了,還怕你法律懲罰么?
楊健尊清楚有些錢收不回來了,這給菜場造成了嚴重的虧損,也會給接下來的菜場經營造成了災難性困擾。
此刻,他恨死了眼前的劉云帆,如果沒有他力勸,說不定他已經轉內銷了。
“劉云帆,你被解雇了。”
“我……我…”
“解釋沒有作用,所有人都知道是你力主出口,你簽下的東南亞訂單也最多。”
劉云帆原本還想爭取再多聯系一下,說不定能多收回些貨款。
然而,即便再收回一些錢又能如何呢?
如今,關注東南亞的人都知道,這場金融危機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說不定還會波及香江。
再爭取也只會是自取其辱。
劉云帆很難受,如喪家之犬被人掃地出門,與當初激情入職從玉時形成了鮮明對比。
他不由想起幾個月前給房少華打電話時的意氣風發。
“房少華,你遲早會后悔的,呵呵呵”
劉云帆的笑嚇壞了同樣在等班車的路人,紛紛離遠了些。
他毫不在意,心里還在想房少華此刻可能正在滬市嘲笑他。
劉云帆的離去并不能解決從玉的困境,反而讓氣氛更加冷峻。
“賬上還有多少錢?”
“董事長,還有一百多萬。”
楊健尊的問題很快就得到了財務的回答,“但好幾家供應商都在催付款,生產部也在催著買農藥,近期是病蟲害高發期,另外,這個月馬上要結束了,還得發工資……”
一樁樁要花錢的事擺在了眼前。
出口賺錢現金流穩定時,這些對從玉都是小問題。
如今積攢在一起,即使要不了從玉的命,也將嚴重拖累從玉的發展。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楊健尊忍痛選擇了在香江大降價以擴大銷量,跟著又尋求在內地擴大市場。
當晚,楊健尊出現了江南市場。
自從做了董事長后,他就很久沒到批發市場賣過菜,但經驗仍在。
當他看到穿著襯衣西褲皮鞋賣菜的銷售員時,忍不住低聲痛批了一頓。
“難怪踏馬的賣了這么多天沒有起色!”
“就你這穿著打扮,是來菜市場相親的么?”
從玉的蔬菜報價相對市場均價并不便宜,但楊健尊認為從玉的品質值這個價。
就像鳳凰和雞一樣,即使鳳凰進了雞窩,它還是鳳凰。
只是似乎買賬的人不多。
很多人聽了價格轉身就走,也有人留下了鄙視的話語。
“做夢還沒睡醒啊,我花這價格買你的,還不如再添點去63號買”
楊健尊感覺有點耳熟,隨即問銷售員,“63號也有賣菜心么?”
銷售員點頭道:“63號就是靠譜鮮生的檔口,也是全市場葉菜價格賣得最高的檔口。”
一靠近63號檔,楊健尊就感受到了不同。
裝貨的三輪車絡繹不絕,貨車上站滿了卸貨的人,生意很好,有點像是他夢中的場景。
檔口內人雖多,但看得出很整潔有序。
“老板,要買什么菜,我們這兒有樣品,擺著的都有。”
楊健尊在檔口邊上才站了片刻,就聽收銀桌前的人在喊他,他抬眼看去,微微愣了愣,現在賣菜的銷售員都得這么帥了么?
只見收銀桌前的兩個男子一個面容俊朗,膚色微黑;另一個按著計算器的男子也是儀表堂堂,一表人才。
楊健尊走了過去,所謂樣品雖然品相極好,但量少,以楊健尊的經驗,這說明不了什么。
然而,他環視一圈,只看到裝菜的人,沒看到有打開的菜。
“能不能開箱看下貨。”
“可以呀,當然可以。”
陳家志來勁了,好久沒遇到要驗貨的客戶了,這意味著又來新客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