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云南還沒有供港蔬菜基地,如果元謀能做到,那就是全省第一個。
陳家志畫出的這塊餅很有誘惑力,晚上喝酒時他難免和馬明等人多喝了幾杯。
幾人也都是酒桌上的常客,戰斗力不俗,但江心菜場一方也不差,雙方你去我來,好不熱鬧。
一番熱戰之后,安排妥了馬明等人后,陳家志上了車,易定干和不喝酒的李明坤也都在。
易定干醉醺醺的說:“老李,你去了元謀后,還得繼續堅持原則哈,說不喝酒就不喝酒。”
李明坤回道:“你先管好你自己,再說了,我是去做工作的,不是去喝酒的。”
不過他看著上車的陳家志,先是摸煙點煙,又說:“如果真有需要,我也是能喝一兩杯的。”
易定干瞪大了眼,“你?”
“不就是一杯水嗎,硬著頭皮也能喝下去。”李明坤信誓旦旦的說道。
陳家志信他這話,李明坤在喝酒上很有原則性,但也不是一根筋。
他打開捷達車的窗戶,感受著夜晚的自然風,又借著酒意和李明坤、易定干閑聊著菜場和育苗場的工作。
剛好菜場又迎來一批高價菜,形勢大好。
次日。
微風和煦,晴朗天氣下的菜場景色很美。
陳家志和彭謙、紀松、洪中走在田間小路上,身邊是正在割小白菜的菜工,菜畦上散落著剝掉的黃葉爛葉,鋪了一層。
“小白菜的抗熱性還是不理想,如果不是移栽而是直播,整齊度也較差。”
洪中說道:“陳老板的意思是還要再找找小白菜的種子嗎?”
“嗯”陳家志點頭道:“還是從日本找吧,雖然貴,但我們是移栽,又主要是供港,承擔得起種子價格。”
當下人工便宜,才給了菜場大面積移栽的機會,如果工價再漲起來,還得是直播。
然而小白菜生產周期短,用種量大,菜價更便宜,種子價格也很低廉。
許多地方品種的繁種條件很差,種子質量也一言難盡,如果是直播,除了小白菜,還能看到各種其它菜的身影,基本都是雜種。
洪中應下。
除了小白菜,他還有從日本引進西蘭花、番茄、胡蘿卜、有棱絲瓜等種子的任務。
陳家志又看向彭謙和紀松,“彭老,小紀,嗯,育苗場也可以試著在元謀做些育種和繁種工作。
種子主要是用來自用,不會對外銷售,嗯,可以做得隱秘些”
彭謙和紀松也都會去元謀,需要兩地跑,但側重點肯定是在元謀。
彭謙原本的研究就是葉菜類育種制種,問道:“是在元謀示范基地里弄吧?”
陳家志想了下,說:“可以半年種茄果類蔬菜做示范,剩下半年時間用來做制種。”
“用不了半年。”彭謙說道:“我查了下元謀的氣候,除了小白菜,其實菜心等蔬菜制種也可以一試,滿足菜場一年的需求應當沒問題。”
“這樣最好。”
陳家志想著,示范基地的面積是不是可以搞大點,或者說和當地農戶合作。
算了,等到了那邊再說。
出發前,陳家志把菜場的工作都安排妥當后,又來到了靠譜鮮生在白云的辦公室。
和陳正旭、李才也溝通了一番。
如今,隨著菜場有了‘無公害蔬菜基地’的背書,配送業務也在節節高漲,不過也有了競爭對手。
很多地方果菜公司、批發市場的大檔口也做起了配送,在機關單位和工廠業務上產生了競爭,但酒店酒樓上靠譜鮮生還占據著絕對優勢。
同樣,在檔口經營上,63號檔口也出現了模仿者,泡沫箱包裝的菜心等蔬菜多了起來。
而且現在的行情反彈也沒有那么猛,今年七八月的行情和去年相比有了些微的不同。
市場的競爭格局產生了些微變化。
陳家志提醒李才要嚴控市場的品質關,品質不達標,及時和菜場反饋,該退貨報廢的絕對不能手軟。
要一直在客戶心中保留63號檔就是經營高品質蔬菜的形象。
同時,在增城、連州等地建蔬菜基地的任務,陳家志也交給了李才和薛軍,可以找股東黃建遠協助,也可以自行去談。
新檔口則因為貨源的緣故,只能再次延期。
等把各項事都捋清楚了后,陳家志才再次帶著團隊前往元謀。
龍川江畔果蔬飄香。
元馬鎮星火村的村官員仲家凱,進了鎮政府大門后直接往鎮長米勇辦公室走去。
在門口他深吸了口氣,敲門而入的同時就開始嚷嚷。
“米鎮長,種子繁育是利國利民的產業,不能輕易放棄啊!”
辦公室里還有其他人,米勇頗為無奈的說道:“仲家凱,基地的事你該去找種子公司!”
“我要能找著人至于天天來鎮上嗎!”仲家凱站在原地,“農場搞了這么多年育種,再過個把月就有大批專家來元謀,今年沒人管理,別到時候人來了連個住宿的地方都沒有”
米勇嘴唇蠕動,想說農場有宿舍,但那宿舍已經成了危房,要是育種家出了事,誰也擔不了責任。
“家凱,你是農場的大管家,以前專家們的吃喝拉撒都是你負責,今年你也要盡可能創造條件,繼續挑起服務科研人員的重擔!”
元謀縣農場就在元馬鎮,縣城北邊,從1981年開始,元謀縣農場就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種子公司元謀基地’。
此后每年9月到到次年4月,全國各地科研的專家都會匯聚元謀,為的便是南繁加代育種。
仲家凱從19歲時便被中國農科院育種家遴選進入團隊培養,至今已有十多年。
然而,隨著國企改革大潮,‘中國種子公司元謀基地’如今陷入了無人管理的狀態。
但按照慣例,每年秋末,內蒙古、黑龍江、青藏地區的科研單位和育種家就會如候鳥般再次來到元謀。
大管家仲家凱很急。
“米鎮,我計劃籌集資金修建專家樓,給來往的科研人員提供住宿。”
辦公室里只剩下了兩人,米勇驚訝道:“你從哪去籌集資金?”
仲家凱咬牙道:“村委出一部分,找村里人再籌集部分,剩下的我自己補上,我這些年跟著專家組,也攢了些錢,應該夠了。
等樓修好后,我也只收專家們水電費,先把人給留下來,人留下來,才能有產業。”
這十多年里,仲家凱和種子結緣很深,與各方育種家并肩勞作,各類科研課題讓他迅速成長。
良種繁育、作物栽培、植物生理、昆蟲病理、生物統計等等都悉數掌握。
而育種制種基地的存在也給村子帶來了實惠,是縣城周邊最富裕的村子之一。
仲家凱能小有家資,也多依靠了育種產業的發展。
不過要想建專家樓,也頗為吃力。
米勇手指敲著桌子,想起一事,趕緊找出份文件。
“對了,家凱,農業局從廣東拉來了投資,總投資200萬,計劃是做蔬菜育苗,農場那邊能做嗎?”
“能,肯定能!”
一聽到200萬的投資,仲家凱沒有猶豫,直接就應下,200萬,已經算很大的投資了,就按育種科研課題來算,都至少能搞幾十個了。
“米鎮,這項目可一定要拉過來啊!”
“有點難,不好搞。”米勇沉吟道:“按局領導的意思,這家廣東來的企業是種菜的,除了育苗,縣里更希望他帶動蔬菜產業的發展,把他放在能禹鎮更合適。”
能禹鎮就實打實的在龍川江畔,成昆鐵路經此并設元謀站,108國道也經此,同時還有能禹農產品批發市場、縣農機廠等等 這都是米勇聽局領導分析的,他又原原本本給仲家凱說了一遍。
“能禹能種菜,我們元馬同樣可以,而且農場也同樣有蔬菜育種制種!”
仲家凱大腦飛速轉動,當下農場雖然以玉米、小麥、青稞等育種制種為主,但蔬菜也同樣不少。
“米鎮,你可一定要爭啊!”
“我們星火也有很多優勢,村民都有十來年的育種制種經驗,在技術上能禹拿頭和我們比,育苗、栽培、管理,隨便哪樣我們都占優勢!”
米勇瞪了一眼:“你別沖我嚷嚷,有本事沖局領導嚷嚷去。”
仲家凱說道:“行,我和你一起去局里,一起去找領導,再不行,你讓我和要來投資的老板見面,我當面和他說!”
米勇自無不可,當面撥通了馬明的電話,仲家凱確認傳達到位后,也在琢磨該怎么打動投資商。
他回去找到了做蔬菜育種的專家,也咨詢了制種的企業。
掛掉電話后,農業局馬明嘆了口氣,和一把手葛啟華聊了此事。
“聞到肉香味,一個個的都湊上來了。”
葛啟華笑道:“農場的條件也還不錯,選上來,讓陳總自己決定吧。”
馬明只能點頭,他本來想把項目放在能禹鎮,他就是從能禹出來的,自然念著舊情,但擋不住盯上的人多。
兩天后,陳家志帶著人到了元謀,一下車后就感受到了當地的熱情。
農業局會議室里,幾個縣里準備的備選點都放在了陳家志面前。
馬明也逐一進行了介紹,都在縣城周邊,財政、交通、水電等在全縣都屬上乘。
陳家志、李明坤、彭謙、紀松等人都聽得很認真,接下來還要實地去看。
從馬明的介紹上來說,能禹的蔬菜產業更成熟。
然而,在實地考察過程中,星火村的仲家凱展現了更高的熱情,并拋出了誠意。
蔬菜制種也需要種苗,種子公司比農民更懂科技力量。
去星火,育苗場能更快獲得訂單。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