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33章 達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馬明到花城后,先是和有關部門進行了會晤,隨后才聯系了陳家志。

  當天就去江南和越秀等市場進行了考察,也見到了靠譜鮮生的63號檔口。

  恰逢行情大漲,一行人親眼看到了檔口葉菜熱銷的場景。

  除了葉菜,市場里的茄果類蔬菜也很暢銷。

  也得知了各種蔬菜的價格。

  這是和在產地賣菜完全不同的場景,第一次主動走出來的馬明深有感悟。

  首先便體會到了品質和包裝上的差距,由于冬早蔬菜的特殊性,以及運力限制,元謀蔬菜更注重耐儲運性和豐產,始終把品質放在最后。

  以前大棚蔬菜不發達時,元謀的菜很有市場,坐等客商上門,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人還沉寂在過往的輝煌中。

  然而,進行過調研的馬明在上次和陳家志交流后,又特意進行了調查。

  去年冬天和今年早春上門的客商果然少了許多,西北沒什么變化,但東北和華北的客商卻大幅減少。

  一切都在朝陳家志所說的方向發展,所以馬明頂住內部的壓力,帶隊來了花城,親眼看一看市場風向。

  從市場到菜場,從檔口到冷庫,馬明感覺收獲良多。

  “這趟沒白來,看到了自身的問題。”

  同行的副領隊趙澤高說道:“馬局,有些是硬性困難,看到了也很難解決。”

  “我知道你想說什么,運輸限制嘛。”馬明指著正在打包的一箱蔬菜,“但包裝、大小分級、品種分類等也是我們現在能做的,再說了,交通條件也在改善嘛。”

  陳家志就在一旁,也聽到了兩人的討論,但沒多嘴,只是依舊在對蔬菜的包裝分級、冷庫、泡沫箱廠等做著介紹。

  隨著又帶著一行人進了會議室,菜場一方除了他,還有彭謙、紀松、方學林三人,倒上茶水后,便開始了交流。

  “陳總,沒想到你在花城的生意做得這么大,后生可畏啊!”

  “見笑了,馬局長。”陳家志笑道:“說破天了,也還是種地的農民。”

  “半年銷售額上千萬元,你這個農民可不一般吶。”馬明沉吟道:“我也就不繞彎子了,縣里同意我來呢,一來是考察學習,二是也是帶著政策過來招商拉投資。

  上次在元謀能禹農批市場碰到你,想必元謀也有吸引陳總的優點。”

  馬明觀察了下陳家志的表情,跟著又介紹了當地能給出的政策,土地、補貼,以及行政上的支持。

  總體來說乏善可陳。

  元謀此時也比較窮,給不出太多有利的條件。

  馬明也有些忐忑,只能又提了提當地的氣候、人力等各種優勢。

  聽了片刻后,陳家志喝了口茶潤了潤嗓子。

  “馬局長,從交通上來說,元謀當下對我確實不具備吸引力。”

  “但是呢,元謀的干熱河谷氣候條件,極為適合十字花科類蔬菜的種子繁育,也非常適合新品種引進和種苗培育。”

  “對對對!”

  馬明當即笑道:“元謀種子產業發展歷史悠久,中國種子公司在元謀就有基地,主要進行玉米和小麥的冬繁制種,每年產量上千萬斤。”

  陳家志又問:“那蔬菜的育繁制種規模呢?”

  馬明遲疑了下,如實說:“蔬菜方面稍微要差一些,但也有科研機構在做這方面的研發,不過陳總你放心,元謀當地有很多的本地蔬菜品種”

  陳家志才不信,凝聲道:“相比菜場,其實我更愿意在云南經營種苗項目。”

  “種苗?”

  “對,集約化、工廠化的育苗。”

  陳家志用了個高大上的詞,馬明、趙澤高等人哪聽過這詞,一個個欲言又止。

  “蔬菜工廠化育苗主要是指采用穴盤育苗的方式,給種苗生長提供適宜條件,并進行批量生產的方法。

  它可以精量播種,一次成苗,具有傳統土床育苗不可比擬的優勢。

  我們菜場也有育苗場,等會兒可以去看看,條件相對簡陋,但也能做個參考。”

  陳家志簡單解釋了下,眾人明白了大意。

  趙澤高不太看好:“工廠化育苗成本不低吧,而且老百姓也習慣了傳統的床土育苗方式。”

  陳家志在心里腹誹,可能生產和管理部門也習慣了傳統的育苗方式。

  馬明也問:“陳總可否談談這種育苗方式具體好在哪些地方。”

陳家志斟酌了下,說:“傳統育苗用種量多,另外,夏季育苗受高溫、暴雨、干旱,冬季、晚秋或早春受低溫等因素的影響,種苗容易出現爛種、爛芽、爛根、燒根、燒苗、閃苗、老化苗、戴帽苗、秧苗徒長等等現象  而工廠化用苗出苗率和成苗率都很高,根系發達,定植后成活率高,種苗生長更健壯,養分積累多,抗性強。

  比如江心菜場的葉菜類蔬菜秧苗,定植后緩苗期短、生長快、抽薹晚。

  諸如此類的優勢很明顯。”

  頓了頓,陳家志又說:“而且,我們會引進國內外的優良品種,進行育苗基質的篩選和組配,同時對蔬菜砧木資源進行收集和篩選,并采用嫁接技術,進一步提高種苗的豐產性和抗性。

  同時前期也會建立示范種植基地,結合給農戶提供免費種苗的方式進行推廣。

  只要種苗能給農戶帶來切實的利益,特別是隨著高檔蔬菜種子的引進,農戶自行育苗的風險增加,工廠化育苗的推廣很有前景。

  整個項目的投資不多,示范基地和育苗場一共兩百萬元。”

  馬明一邊聽一邊在筆記本上做記錄,聽到兩百萬元時略微點了點頭,有這個數回去就能有交待了。

  他又看了看筆記本,引進新品種、育苗基質、嫁接技術等等都被他做了重點標記。

  滿滿的突出了兩個字:科技。

  作為元謀蔬菜產業的見證者,馬明深知種植技術的突破也是元謀蔬菜產業的功臣。

  他拍了拍桌子,“好,就這個項目!”

  陳家志說:“馬局,雖然元謀很好,但我也去呈貢考察過,昆明在交通和經濟上的條件更有優勢。”

  馬明失笑道:“陳總,可不帶你這樣開玩笑哈,元謀的蔬菜種植可是排全省第一,又有氣候優勢,昆明可沒這么大的市場。”

  陳家志說:“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后沒有,如果能打通南方市場,昆明的蔬菜增長潛力不比元謀差。

  當然了,元謀的優勢也很明顯,氣候條件更好,產業更成熟。”

  聽到這,馬明明白了。

  “陳總,你還有什么條件直說吧,能爭取的我一定爭取!”

  陳家志笑道:“也不會讓馬局為難,云南的茄屬野生植物資源很豐富,育苗場需要這些資源,所以想讓局里在有需要時牽橋搭線。”

  “嗨,陳總,你嚇我一跳。”馬明說道:“這事簡單,包在我身上。”

  跟著,雙方又進行了一些細節性的交流和溝通。

  郎有情妾有意,這個項目就大差不差了。

  陳家志也沒想地方政府給多少幫助,地方也給不出多少實質性的補貼,但也能解決很多障礙。

  對這個項目來說,最好還是自身有盈利能力,這才能長久,才能共贏。

  達成了合作意向后,陳家志又帶著馬明一行人去了育苗場,算不上高大上,但穴盤苗的長勢很不錯,移栽效果也很好。

  從育苗場返回時,又恰逢供港的車輛裝車出發,有人問一車能賣多少錢。

  得知一車要管五六萬元后,又引起了陣陣驚嘆。

  陳家志適時的又畫出一塊大餅:“馬局,等條件合適,育苗場在元謀的示范基地也可以變成供港基地。”

  馬明、趙澤高等人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