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觀。
宮殿之外,一眾北地來的可汗跪倒在了地上,頭叩在地上,不敢多發一言。
不遠處的廣場上,還有著被抓住的謀反的他們的子弟在哀嚎著。
雨水落下,沾染了衣襟,可他們依舊保持著跪著的動作,不敢挪動一分。
聽著不遠處的哀嚎聲,這些跪倒在地上的可汗們,對于這些給他們惹禍的子弟,心中如何想的,就不知道了。
相比于殿外的肅殺氛圍,殿宇之中的氣氛就沒有那么緊張了。
李爽坐在自己的王位之上,正看著賀拔岳的那份文書。
斛律金站在一旁,心中沒有那些殿外的可汗們那么忐忑,不過也沒有外表看起來那么云淡風輕。
他很清楚,一場暴風雨就要來了。
這場暴風雨下,北地的局勢就要大變了。
不過,操控著這場暴風雨的李爽卻沒有動靜,直到李守田從殿宇之外走了進來,給出了一個明顯的信號。
曾經威震北地的夏王已然薨了!
李爽終于開口道:
“讓他們進來吧!”
殿門打開,一股風吹進了殿宇中,搖曳了燈火。
一眾跪久了的可汗們艱難爬了起來,走進了殿宇之中。
見到李爽之后,他們紛紛請罪。
“天可汗,我等有罪,沒有管好子弟,以至于他們犯下如此大罪,萬死!”
一眾人前來之時,已然商量好了。
棄車保帥!
他們打算犧牲這些子弟,保住自己部落。
“諸君何罪?”
李爽緩緩開口,話語之中沒有一點憤怒之意。可如此,他們才更加害怕。
一眾可汗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斛律金站出來,拱手請罪道:
“臣乃大可汗,這些部落都是由臣管轄。今出如此大事,實乃臣之罪責。”
李爽聽了,道:
“斛律金,你本來統帥三萬騎吧?”
斛律金回道:
“是這樣的!”
“削為一萬騎!”
這一聲令下,殿宇之中,眾人悚然。他們都想要看看斛律金此刻是什么樣的表情,可他們都不敢抬頭去看。
殿宇之中,沉默了許久,斛律金才開口道:
“臣謝過天可汗!”
“這件事情,就如此吧!”
一眾可汗聽了這話,很是震驚。他們沒有想到,李爽就這么將這件事情放下了,甚至連懲罰都沒有。
他們走出了殿外,看著那些已然被拖走的人,看著廣場上的刑具,心中空蕩蕩的。
再回首,身后的殿外大門緩緩關閉。
李爽似乎什么都沒有說,可似乎什么都說了。
殿宇之中,斛律金全然沒有一眾可汗想象的那么難受,反而一臉笑意。
“大王,臣謝過大王了!”
看著斛律金如此模樣,李爽笑道:
“怎么,你不想要知道那兩萬騎本王如何安排么?”
斛律金一臉關我屁事的模樣,絲毫不在意。
“行了,你下去吧!”
“諾!”
斛律金屁顛屁顛走了,愉悅之意不加遮掩,從頭到腳洋溢著輕快的步伐、
李爽看著他模樣,搖了搖頭,看向了一旁,道:
“三叔!”
“臣在!”
“本王欲仿漢之舊制,分五部都督,統帥這兩萬騎。你從咱們李氏之中,挑些精明強干之人,準備去北地吧!”
李守田有些錯愕,不過很快明白了過來。這些年,李爽身邊的隊伍越來越龐大,可處在李爽身邊核心位置的,一直是當年太平寨中的李氏族人。
“諾!”
李守田說完,提醒道:
“大王,賀拔岳臨死之前,倒是說出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李爽問道:
“你是說賀拔允那邊的事情?”
李守田一愣,拱手道:
“大王英明!”
“賀拔岳的兩個兄長,賀拔勝太過精明,不容易被擺布,倒是賀拔允,優柔寡斷,會被其所影響。”
“大王,一旦賀拔允有所變化,巴蜀的局勢恐有變故,要寫信提醒陳留王么?”
李爽擺了擺手,道:
“我那義兄不知情,就是最好的事了。至于其他的,本王自有安排。”
“諾!”
江州,北府城。
湘東王蕭繹帶著三萬大軍,溯流而上,與王僧辯會和。
而后,大舉進攻江州城。
蕭繹的信心十足,為鼓舞銳氣,還在梁軍面前說冬日之前,進入成都。
不過戰事比蕭繹想象的要艱難。
在己方的水軍沒有擊敗江州的水軍,從而封鎖長江沿岸,孤立江州南府城后,蕭繹便只能老老實實的先打北府城。
從漢末到如今,江州的主城之所以從北府城變成了南府城,便是因為戰爭和動亂。
北府城容易受到攻擊,導致了這座城的規模和人口不斷的縮小,本地百姓和江州的官吏遷徙到了軍事上更不易受到攻擊也更加容易防守的南府城。
王思政進駐江州之后,進行了一番改變,將北府城完全改造成了一座軍事堡壘。
梁軍初時不以為意,認為王思政只帶著五千兵,加上巴蜀易手不久,城中應該士氣低迷。
這也是蕭繹敢夸口冬日在成都與眾將士共飲的原因。
可真的進行攻打,蕭繹才發現江州雙城都是難啃的骨頭。
大帳之中,蕭繹顯得有些不耐煩。他因為自幼患有眼疾,導致了一目失明。因此,在蕭衍的一眾兒子之中,蕭繹并不受待見,早早就被扔到了江陵這等遠離建康的偏遠之地。
這也造成了蕭繹的性格偏執,容易猜忌他人。
王僧辯走進了大帳之中,蕭繹很是激動,問道:
“如何了?”
王僧辯搖了搖頭,道:
“我等將勸降書投進了城中,可王羆不為所動。”
蕭繹聽完,對此并不在意。
“這老匹夫心硬,那跟著他的那些人呢,難道沒有愿意歸順本王之人?”
王僧辯還是搖了搖頭,道:
“王思政早就將江州本地的百姓都遷到了南城之中,如今在北城之中都是王思政、王羆從關中帶來的士兵。他們父母兄弟多在關中,不會輕易投降的。”
王思政將自己帶來的兵馬放在了最為緊要的北府城,次一等的從巴西來投的豪杰則放在水軍之中,江州的士兵則全部放在了南府城中。
如此安排,能夠最大程度保證江州雙城能守下去。
蕭繹聽完,怒道:
“我等近五萬大軍,連一個小小的江州城都攻不下,難道本王要成為他人的笑柄了么?”
王僧辯聽了,心中不是滋味。
攻城之戰,耗的是人命,這么多將士死在北府城下,可這位湘東王最關心的居然是自己的名聲?
事實上,前期一系列的攻城手段都沒有取得效果,蕭繹才想要勸降。
可惜的是,勸降也沒有效果。
至此,蕭繹已經拿這座城沒有辦法了。
王僧辯清楚,一系列手段沒有效果,那就只能慢慢磨了。
磨到最后,看誰先撐不住。
不過較之其他的城池,江州雙城的確比較麻煩。
“大王,急取不可得,當緩緩圖之。”
蕭繹聽了,按耐下心中的急躁之情。對于王僧辯,蕭繹還是挺看重的。
南梁以宗室為統帥,統攝軍權,但往往會配上一名能打的大將。王僧辯的本事,蕭繹是知道的。
“如此,有勞王將軍了!”
“諾!”
王僧辯走后,蕭繹的眼中閃爍著寒光,道:
“但愿成都那邊能有所變化。”
“阿斗泥死了么?”
府中,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南梁密使,賀拔允聽聞了這個消息,卻心中早有了預料。
“他是如何死的?”
南梁的密使開口道:
“說是在上林觀之亂中為了護衛大野爽而死,大野爽為示其忠義,還追封了他開府儀同三司。”
賀拔允聽了,苦笑了一聲。
“我那三弟巴不得見大野爽死了,如何能護衛他?”
“賀拔公說得是,夏王乃是策劃此事的主謀。大野爽如此,恐怕是為了安撫您與太尉。”
賀拔允聽了,面容更加肅然,看向了南梁的密使,問道:
“你們想讓我如何做?”
“賀拔公如此問,我就直說了。夏王原本是想要刺殺大野爽,若成,大事可定,否則,亦當讓我等引您和太尉歸梁。”
賀拔允聽了,沉默了。
南梁的使者見此,繼續說道:
“巴蜀漢中之地,上上下下都是與賀拔公一路走來的生死兄弟。大野爽的人如今都在江州,只要賀拔公能在成都舉義旗歸附,巴蜀之勢可變,倒時,漢中依舊是賀拔公的。”
賀拔允聽了,問道:
“你們打算如何處置陳留王?”
南梁的密使一愣,他顯然沒有考慮過這事,而他的上邊也沒有交代過。
事實上,賀拔允若是真的起事歸梁,他的上司李神軌還用梁國這邊操心么?
“陳留王依舊是陳留王!”
賀拔允如此說,南梁的使者心中一動,拱手道:
“賀拔公放心,我這就將此事稟告湘東王!”
李神軌如何處置,賀拔允想要放在府里供起來還是送到建康養起來,使者一點都不關心,他在意的是,賀拔允同意起事了。
南梁的使者離開,賀拔允卻沒有一點欣喜之色,口中喃喃道:
“韓陵……破六韓拔陵,你們騙得我好苦啊!”
“阿鞠泥,你兄弟的事我聽說了,你不要傷心了。”
屋中,李神軌和賀拔允喝著酒。
關中的訃告送來,李神軌見了,第一時間找了賀拔允,想要安慰他。
兩人說著,喝起了酒來。
相比李神軌,賀拔允在旁,喝得是心不在焉。
“大王,你真的相信我阿斗泥是護衛秦王而死的么?”
李神軌聽了,拍了拍賀拔允的肩膀,道:
“大王說什么,就是什么,你就不要多想了。”
顯然,李神軌對其中的事情,也有些猜測。賀拔岳的性子,李神軌是知道的。畢竟,從六鎮起事時,李神軌就認識賀拔三兄弟了。這么多年了,李神軌平日里也從賀拔允口中說起了許多關于他兩個兄弟的事情。
賀拔允聽了,舉起酒杯,喝了一口酒,道:
“那這事就過去了!阿斗泥是自己找死,是成是敗,旁人也說不得什么!”
李神軌聽了,一愣。可很快,賀拔允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看向了李神軌,目光灼灼。
“大王,若有一人殺了你的阿父,這仇你是報不報?”
李神軌不知道這話什么意思,開口道:
“殺父之仇,自然要報!”
賀拔允點了點頭,又問道:
“若有人讓你在自己殺父仇人的手下效命多年,而你居然不得知,這算不算大恨?”
李神軌已然察覺有些不對,問道:
“阿鞠泥,你父賀拔度拔不是戰死的么?”
賀拔允又喝了口酒,似乎要將滿腔的愁緒抒發出來,道:
“的確是戰死的,可他又因誰而戰死?誰才是那場大亂的罪魁禍首?”
賀拔允站了起來。隨著他起身,屋外走進來一隊賀拔允的部曲。
“大王,你就待在這里吧!我不會傷你的,事成之后,大王還是大王!”
說完,賀拔允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只剩下了李神軌在后,大喊著:
“阿鞠泥,不要做傻事,回頭是岸啊!”
陳留王府。
“先生,賀拔允忽然去了軍營。”
韓陵的身邊,一名侍從從賀拔允的府中緊急趕了回來。
韓陵放下了手中筆,看向了眼前這名跟隨他多年的人,問道:
“陳留王呢?”
“陳留王進府之后,就沒有出來過!”
韓陵聽聞,點了點頭,道:
“我知道了!”
這名侍從有些擔憂,問道:
“先生,事態緊急,若賀拔允決意謀反,我等可沒有足夠的兵力與之抗衡。要不,先避一避吧!”
李神軌部下這些年來都是由賀拔允統帥的,他在軍中的威望極高。李神軌不在,賀拔允便是絕對的統帥。
相較之下,韓陵雖是李神軌的謀士,為他出謀劃策,但手中沒有兵權。
“哪里都不能去,一旦離開了,成都中有心人趁機為亂,大局便不可收拾了。”
“可真王……”
韓陵的侍從情急之下開口,卻遭到了韓陵凌厲的目光注視,對方瞬間低下了頭。
“你下去吧,告訴底下的兄弟,去賀拔允的府外,趁機將乘陳留王救出來!我若是死了,爾等便聽從陳留王的吩咐。”
“真……諾!”
一股寒風吹進了屋中,韓陵想起了往事,感嘆道:
“賀拔允,你終究還是走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