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80章 如意,念珠,法問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南朝風流,名都建康。

  有皇城北依于兩山之間,金瓦紅墻,巍峨輝煌。

  內城地勢,要略為平坦,極為繁華,房屋宅邸,酒樓宮觀,鱗次櫛比,湖水風光引得文人名士流連不去。

  外城地勢更廣,有名聞天下的秦淮河流過,兩岸花樓招展,鶯鶯燕燕,二十四橋橫架水上,徹夜燃燈長明。

  每有江湖豪客,慕名而來,爭風吃醋,好勇斗狠,總有千百個理由,刀劍相向。

  或者相約較技,只為揚名,以作晉身之階,好投入世家麾下,討上一份食客之位。

  今日風光晴好,河道最窄處,有一條條長繩連接兩岸花樓。

  長繩上掛滿燈籠,縱然是白晝之時,還未燃燈。

  燈籠上印花飾金,做工之精巧,也足以讓人停足觀賞。

  宋子仙外貌宛如中年名士,頭戴方帽,身穿白衣,五綹長須烏黑水亮,手托一件黃銅如意,站在一座木橋上,仰首觀賞燈籠。

  忽然,兩個劍客從花樓中飛身而出,腳踏懸空長繩決戰,引得陣陣驚呼。

  水面上的百余燈籠倒影,都在快速搖晃。

  水波涌過,把一切景致沖淡。

  驀然,一滴艷紅的血,落入水波之中。

  決戰者中,有一人喉頭飆血,從長繩上跌落水中。

  勝者在繩上哈哈大笑,對四面拱手。

  兩岸有些游俠、惡少,也不管相不相識,紛紛揚聲招呼。

  勝者志得意滿,回向花樓,卻在踏上欄桿時,身形一僵,胸前衣衫撕裂,涌出一股血箭來,也倒了下去。

  宋子仙左手撫須,臉上露出淡笑。

  仿佛那落水二人,臉上驚愕、痛毀的表情,才是他想要觀賞的花色。

  “小生就是喜歡看見別人露出這種難以置信的神色呀。”

  “那你還真是有病!”

  木橋另一端,走來一個氣勢肅穆的濃須漢子。

  他身穿錦袍華服,紅綢花綾,但頭頂無帽無冠,任憑長發披肩,胸前掛著一長串念珠,左手也掛著一串小念珠。

  這顯然是個篤信佛門的居士,也正是南朝三大世家,蕭家家主的伯父,蕭舍心。

  “好好兩個游俠,將來未必不能有些用處,你以目光擾亂他們氣機,讓他們都使出神來一筆,卻又都錯失性命,真是浪費。”

  蕭舍心撥動念珠,“你從零陵郡入侯家,也有多年了,怎么還是這樣江湖匪類的做派?”

  “侯家雖修魔道,到底是世家風范,那也是精心挑選,哪里會這樣當街隨便害人?”

  侯家家主侯天淵,如今乃是南朝大司馬大將軍,但他年輕時,曾經出任湘州都督,獲封零陵郡公。

  宋子仙,當時就是零陵郡第一高手,通吃黑白兩道,勾結江湖勢力,養寇自重,中飽私囊,儼然有割地稱王之勢。

  但養寇自重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侯家玩剩下的把戲。

  侯天淵上任之后,不出半年,就將宋子仙收服。

  傳聞,這二人之間曾經約戰七次。

  宋子仙三平四敗,從此投身侯家麾下。

  因為這樁敗績,他無緣南朝六宗之列,但也是得道數十年的大高手。

  侯家晚輩見他,全都要口稱叔祖,執禮甚恭。

  “蕭居士教訓得太對了。”

  宋子仙輕笑一聲,不與他計較,直入正題,“登萊山集的消息,蕭家也該聽說了。”

  “一個外表年輕的得道者。”

  蕭舍心泰然自若,“不管他真正年歲如何,卻果然有幾分年輕人的習氣,太氣盛了。”

  “不但招惹蕭家、慶圣寺,疑似斬殺侯家麾下沈明來,而且還是立身在登萊山集這樣的地方。”

  宋子仙笑道:“這么說,慶圣寺也會派一位大師出手?”

  蕭舍心只道:“有我們兩人同去,還不夠嗎?”

  宋子仙捋了下胡須:“蕭居士,別開這種玩笑。”

  最近數十年里,但凡有哪個得道者,破壞某項默契。

  那么,那些維持默契的人中,至少都會有三個得道者,同時登門勸解。

  主要是有先例。

  孤身一個得道者登門勸解,說不定就會被晚輩設計斬殺。

  兩個得道者也不夠保險,必須是三個。

  而且,這三大得道者中,還不會有那種僥幸突破未久、功法頗有缺漏的人。

  都得是積年老怪,廝混紅塵,能進能退能追,修為打磨圓融的大高手。

  “慶圣寺的意思,確實不會有哪位大師出手,但他們請出了一個戴家人。”

  蕭舍心緩緩說道,“當年戴家余孽逃竄到北朝,也算是受了慶圣寺的照拂,才再度壯大起來。”

  “如今,慶圣寺有意與我們南朝世家加深盟好,當然也要戴家表示一下,以防將來懷恨在心,暗中使些絆子。”

  宋子仙點頭道:“原來如此,這是要先把話放到明面上說開呀。”

  “但是當年,戴法興能夠踏入得道境界,有大半都是靠運氣,戴家后人成就的得道,實力如何,能與我們比肩嗎?”

  蕭舍心提起此人,神情有點難看,卻又有點佩服。

  “你還記得,當年被黃山祖師追殺的那個人嗎?”

  “錢塘災雁,法問刀?”

  宋子仙猜到什么,“此人當年未入得道,卻能在黃山派追殺之下,一路逃到登萊山集,名聲大噪,但最后傳聞,不還是被黃山祖師殺了嗎?”

  “難道你要說他沒死,他就是戴家人?!”

  蕭舍心微微點頭。

  “說他死的,只是江湖謠言,另一點,你也說錯了,他被黃山派追殺時,未入得道,但被黃山祖師追殺前夕,其實已經跨過那一線。”

  蕭舍心撥動念珠,“就是因為這個,當年我們蕭家花了大力氣,幫他掩蓋行蹤,想要拉攏他。”

  要不是當時慶圣寺來信提醒。

  法問刀這個戴家余孽,指不定都要混進蕭家內部了。

  宋子仙心中想笑,想想卻也覺得凜然。

  如果當初,法問刀接受的不是蕭家拉攏,而是想混進侯家,只怕侯家也難以發覺。

  當年戴家也善于用刀,可此人的刀法中,沒有半點戴家功法的影子。

  情報中,明明說他是白馬寺叛徒,先后又在五臺、九華、少林等地,研習刀法武功。

  等成名于錢塘江沿岸時,他的刀法,已經與魔功渾然一體。

  就好像,這幾家佛門武學,本來就該是魔功。

  這件事,讓在佛門信眾層面上一直與慶圣寺相抗的幾大名寺,清譽大跌。

  “十多年過去,也不知道他的修為,已經到了哪一步。”

  宋子仙是個過來人,知道在剛入得道的那段時間,是突飛猛進的好時機。

  只要有足夠多的功法資糧,高手切磋指點,甫入得道的幾年,能抵得上未來幾十年光陰。

  法問刀出身戴家,熟識佛門多派功法,又被黃山祖師追殺過,還是慶圣寺的盟友,他的修行資糧,可太豐富了。

  “還好,這回他是要跟我們聯手作戰。”

  蕭舍心鄭重道:“但萬一他搶先釋出善意,成功拉攏那個神秘人,對我們也未必是好事。”

  宋子仙一驚:“不錯,你我不該耽擱了。”

  得道高手足以踏水過海,御風過崖,能夠直行穿過荒漠,履及雪山不寒,氣息綿綿不絕。

  當此時代,普天下沒有任何載具,堪與他們雙足相媲美。

  二人商議甫定,即刻邁步,離開橋上。

  在建康密集的人群中,兩道身影忽閃忽現,而大眾幾無察覺。

  只有少數高手,隱隱有感,想到最近收到的消息,心中了然。

  “這是要去登萊山集啊。”

  “等那位神秘高手,被趕出來之后,不知道會不會留在南朝,若是有機會,請來家中供奉……”

  “吩咐下去,用一切手段,密切關注,看那位高人,何時被勸出登萊山集!”

  蕭、宋二人,此時已經遠在建康城外。

  從建康到登萊山集,多見山水城池,少有荒蕪之地。

  他們走了小半天,已經抵達沈明來那座莊園的后山上。

  此時天色還在下午。

  日頭氣候,正在一天中,最熱最烈的時候后。

  山上的樹葉、草地,都被曬得油綠,發出鮮活的氣味。

  “你們來了?”

  山崖上,法問刀負手而立,身著金線黑衣,腰配名刀,側身向后看來。

  宋子仙微訝:“你怎么知道,我們會從這里入登萊山集?”

  “沈明來戰死在此,我猜你們會先到這里看一下。”

  法問刀看對面還要再問,豎起一根手指,抵在唇前。

  “噓!別急著問太多,先仔細感受一下吧。”

  宋、蕭二人蹙眉,凝神細察。

  從山上俯瞰城鎮,他們很快感覺出來。

  有一道常人不可見的氣息,如同青色云煙,滾滾而沸,飄向天空。

  宋子仙道:“此人……”

  “他故意放出氣息,在等我們。”

  法問刀低聲道,“我來的挺早,本來想先見見他。”

  “但看這種氣勢,總感覺孤身見他,不太好呢。”

  “還好你們來的不算晚。”

  法問刀拍拍刀鞘,邁步道。

  “走吧,我們下山一起‘勸勸’他。”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