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八十七章 謀亂內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殺貪養望,發財歸心。

  華夏數千年來的各種損招兒,夠蕭奉先學一百年了。

  從表面上看,趙孝騫提的法子居然還是特么的陽謀,反正你就說殺貪官錯沒錯吧,皇帝殺貪官算不算為民做主吧。

  道理拿到天王老子那里,皇帝也是理直氣壯,貪官殺了,百姓高興了,感激涕零天子仁德,國庫也充盈了。

  除了貪官,所有人都是贏家。

  現在用在遼國,耶律延禧順便還能把欠大宋的巨債還了。

  蕭奉先震驚了,契丹民族有聰明人,但不多,除非系統學習過中原的文化和兵法權謀。

  蕭奉先只是做人油滑,但若論聰明,還真談不上,至少趙孝騫提出的法子對他來說,簡直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原來國庫想增加收入,居然還能這么玩……

  中原國度果真深不可測,官家隨口說一個主意,都仿佛是他畢生無法企及的高度。

  “官家高瞻遠矚,臣欽佩得五體投地啊!”蕭奉先當即拜倒。

  看吧,人不算聰明,但做人卻很聰明。

  不管此刻蕭奉先所謂的崇拜多夸張,至少趙孝騫看著心里很舒服。

  這家伙天生就是混官場的料,難怪真實歷史上的蕭奉先,干了那么多天怒人怨的事兒,耶律延禧對他的信任器重卻一如既往。

  有這一手馬屁功夫,倒血霉了也不可能混得太差。

  “欽佩倒不必,我也是為了討債……”趙孝騫嘆了口氣,道:“數百萬兩,對一個國家來說數目不大,但對我大宋來說,意義很重要,明白朕的意思嗎?”

  蕭奉先笑道:“臣明白,為的就是爭口氣,官家要讓大宋的子民知道,當年大宋蒙受的種種屈辱,如今官家要親手幫子民們討回來,也好長一長大家的心氣兒,對剛即位的官家來說很重要。”

  趙孝騫笑了:“你是個伶俐人兒,朕的心思你看得很清楚。”

  “官家言重了,臣豈敢妄自揣測天意,不過是想為官家分憂罷了。”

  趙孝騫點了點頭:“此事就交給你和蕭兀納了,總之,努力勸說耶律延禧把曾經拿了的給朕吐出來,不接受分期付款,他若窮得揭不開鍋,朕可以幫他出主意搞錢。”

  “官家放心,此事包在臣身上,一定說服耶律延禧老老實實把錢吐出來。”

  頓了頓,蕭奉先小心地道:“臣還有一問,不知官家打算何時北伐,滅了遼國?”

  趙孝騫嗯了一聲,

  道:“朕剛登基不久,國內還有許多事情尚待處理,再說大宋連年征戰,國庫確實有點緊張,待過一兩年,大宋恢復了元氣后,朕會發起北伐,下一戰將徹底滅了遼國。”

  蕭奉先喜道:“官家北伐之日,臣必為官家掃清遼國上京的障礙,迎王師入京。”

  趙孝騫眨了眨眼,道:“在此之前,有個事情你辦一下……”

  “官家請吩咐。”

  “耶律延禧當年還是皇太孫的時候,有一段黑歷史,如今也該拿出來晾一晾了……”

  “什么黑歷史?”

  趙孝騫神秘一笑,道:“當年宋遼剛啟戰時,耶律淳為主帥,耶律延禧為副帥,與我王師對峙交戰,耶律延禧曾被我宋軍活捉過,在宋軍大營里當了一陣子俘虜,此事你可知道?”

  蕭奉先倒吸一口涼氣,兩眼赫然睜大:“這,這這……竟然是真的?”

  “你聽說過?”

  “耶律延禧登基時,上京有過類似的傳聞,說他有過不光彩的經歷,曾是宋軍的俘虜,不過后來耶律延禧大怒,下旨徹查,殺了一大批散播傳聞的人,這個傳聞才漸漸平息下去……”

  “臣那時隱約聽過這個傳聞,當時臣將信將疑,以為是朝中不滿耶律延禧即位的人故意造謠,沒想到居然是真的,他果真當過宋軍的俘虜?”

  趙孝騫微微一笑:“千真萬確,這貨當年可是個實實在在的敗家紈绔。”

  “兩軍交戰,氣氛緊張之時,野地里的兔子都要夾著腚走路,他居然帶了一百來人擅自出營圍獵,嘖!朕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這貨咋想的?”

  “最后這貨連同一百來名親衛,被朕麾下的一名廂軍將領活捉了,那名將領因此立下大功,耶律延禧在我宋軍大營足足關了兩個來月,才被釋放。”

  當年的消息被耶律洪基壓得很死,蕭奉先顯然并不清楚,頓時驚愕地道:“明明活捉了他,為何要放他走?”

  趙孝騫嘆了口氣,道:“朕也不想啊,但耶律淳給得太多了……”

  蕭奉先:“???”

  “耶律淳遣使談判,遼軍退出拒馬河南岸大營,并且送上一萬匹戰馬,奉送方圓四百余里的廣袤肥沃的土地,以此為條件,來交換耶律延禧一人,換了你是朕,你答不答應?”

  蕭奉先理解,并尊重,毫不猶豫地點頭:“臣似乎也沒法拒絕,這條件太誘人了。”

接著蕭奉先若有所思,喃喃道:“難怪當年那一戰,遼軍敗得那么慘,兩軍沒怎么交  手,遼軍便莫名其妙退回了拒馬河北岸,一萬匹戰馬也來不及帶走。”

  “當時兵敗的消息傳到上京,很多朝臣都覺得詭異,這場敗仗實在太不可思議了,至今仍有朝臣上疏,要求徹查其中內幕。”

  “原來一切都是交易,都是為了換回耶律延禧,這就說得通了。”蕭奉先說著,臉上露出恍然之色。

  接著蕭奉先突然一怔,望向趙孝騫:“不知官家今日為何提起此事?”

  趙孝騫悠悠地道:“北伐雖然要遲一點,誰叫朕最近有點窮呢,但是,北伐雖遲,正義不會遲!”

  蕭奉先:“…………”

  趙孝騫表情一變,滿臉惡意地笑道:“這件事朕告訴了你,你回上京后可自由發揮,爭取做到人盡皆知,也好教遼國的臣民知道真相,看看他們的皇帝是個啥貨色。”

  “若是遼國人皆知他們的皇帝曾經被敵軍俘虜過,以后朝堂上,耶律延禧說話恐怕沒那么管用了吧?”

  “再加上遼國搞得天怒人怨一塌糊涂的變法……嘖!朕都為耶律延禧捉急!”

  蕭奉先赫然睜大了眼。

  砂仁豬心啊!

  好歹毒的計!

  轉念一想,蕭奉先立馬認清了自己的陣營。

  我特么是宋臣啊,所以,此計怎么能叫歹毒呢?明明是高明至極!

  “官家……高明!臣五體投地,五體投地啊!”蕭奉先當即便夸張地拜倒,伏首山呼。

  趙孝騫哈哈大笑。

  明知蕭奉先這貨的馬屁夸張又虛偽,但他聽著還是很開心。

  就像女人親熱時她們嘴里胡亂叫什么baba,老公,乘客,病患,壞學生,水管修理師傅,門房大爺等各種身份。

  假不假?

  當然是假的。

  開不開心?

  來,摸著良心說實話。

  遠在遼國上京的耶律延禧大概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派了個使臣入宋,結果大宋皇帝和遼國使臣聊了幾句天,便合起伙來把他往死里坑,給他制造了一場大麻煩。

  大宋眼下雖窮,但正義不能遲到。

  兩國交戰的手段,不止是在正面戰場上,還有許多隱秘的戰場在互相交鋒。

  趙孝騫要的是遼國內亂,越亂越好。

  君主昏庸,朝廷腐敗,軍隊懦弱,對大宋來說都是利好消息。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有光彩的,不光彩的手段全都可以用上。

  反正耶律延禧身邊有兩個內鬼,他自己又有現成的黑歷史,不用白不用。

  啊,不對,不是黑歷史,是他的來時路。

  與蕭奉先對酌議事后,趙孝騫將他送出殿外,并令禮部侍郎和鴻臚寺卿款待他。

  蕭奉先千恩萬謝地出宮了。

  當然,趙孝騫也特意叮囑了禮部侍郎和鴻臚寺卿。

  款待歸款待,不要太慣著蕭奉先了,這貨好不容易來一趟大宋汴京,欣賞體會一下風土人情可以,但過分的要求不能答應,比如青樓狎妓,欺男霸女什么的。

  是的,青樓去不得,給錢也不行。

  如今還在大行皇帝的國喪期,舉國禁樂禁嫁娶,蕭奉先敢在這個時候逛青樓,照樣按大宋的國法辦。

  天氣轉涼,已近中秋。

  最近邪得很,故人扎堆來見,重逢一場又一場。

  第二天,鄭春和來稟報,李清臣回京了。

  趙孝騫設立監察府后,設監察大夫和左右丞,這三人便組成了監察府基本架構。

  而李清臣,則是趙孝騫親自指定的監察右丞。

  本來還在真定府當通判的李清臣,接到趙孝騫的調任旨意后,立馬交接了真定府的政務,南下趕往汴京上任。

  回到汴京,人還沒回家,李清臣首先便來到宮門外求見。

  二人也算是曾經的同事,趙孝騫任真定知府時很不稱職,基本就是個甩手掌柜,若不是李清臣幫他打理,以通判的身份代掌知府之權,真定府還不知會亂成啥樣。

  嚴格來說,當年趙孝騫是欠了李清臣的人情的。

  聽到李清臣回京,趙孝騫當即驚喜而起,急忙下旨召見。

  不久后,李清臣穿著官服,來到福寧殿,入殿后頭也不敢抬,對著殿內西側的桌案跪了下去。

  “臣,真定府通判李清臣,拜見官家。”

  等了許久,桌案后不見動靜,更沒人說話,李清臣漸漸露出幾分惶恐不安之色,仍保持伏拜的姿勢不敢動。

  良久,一道人影蹲在他旁邊,不解地朝前方空空如也的桌案望去,附在他耳邊困惑地道:“邦直兄,這張破桌子有啥值得拜的?你跟它有感情了?”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