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橙子超市正式進軍華北市場。
為此,拜倫和侯毅提前花了兩個月時間,逐個城市奔走,專門拜訪各地中樞司的負責人。
老話常說,沒人脈別開超市,這話其實很有道理。
超市行業有個特點,每個地區都有本土主力品牌,且稅收與地方直接掛鉤。
即便依托森聯集團的雄厚背景,貿然進場不會有人明面上找麻煩,但暗地里的阻礙肯定少不了。
盡管拜倫是燈塔國人,在人情世故的拿捏上,卻絲毫不遜于本地人。
所以,直到協調好各方利益,拜倫才一口氣在燕京、津門、龍城等地敲定了61個超市選址,這步子邁得不可謂不大。
可他也是沒辦法,大老板催得緊,總嫌他開店速度太慢。
畢竟現在業務模式和盈利邏輯都已跑通,確實沒必要再慢悠悠地擴張了。
由于橙子超市的待遇優厚,每次橙子建工剛在待裝修門店掛上施工牌子,當地的打工人就會立刻圍上來詢問招聘事宜,生怕動作慢一步,工作機會就沒了。
每當這時,橙子建工的工作人員都會耐心解釋道:招聘分線上、線下兩部分,兩類渠道各招一半的人。
之所以這么安排,是考慮到只接受線上招聘,對三四十歲、不擅長電腦操作的求職者不公平。
只搞線下招聘,又會對習慣線上獲取信息的年輕人不公平。
與此同時。
Uber華國與快的打車的競爭愈發激烈,但雙方都極為克制,針對老用戶的營銷活動,始終保持著每周僅發放一張12元無門檻優惠券的策略。
原因也很簡單,經過多輪交鋒,馬立云逐漸意識到,單純砸錢沒有意義。
雖說砸錢能夠擴大市場容量,但如何守住市場份額仍是個難題。
就像桃點點,前后投入近60億現金,好不容易拿下日均2000萬的訂單量,卻很快發現訂單流失率高得驚人。
這說明桃點點在用戶留存和商家維護上的“內功”還沒修煉扎實,用戶稍作對比,扭頭又回到了筷跑外賣的懷抱中。
正因如此,馬立云在與Uber合作時,特意為其制定了一套成熟的應對方案,核心就兩點:
穩扎穩打!
絕不貪功冒進!
另一邊。
橙子支付和致富寶、微信支付,在線下同樣打得難分難解。
其中,微信支付的地推人員心里有數:Pony哥和森哥關系不錯,雙方還能和平相處,但面對致富寶,他們的攻勢就凌厲多了。
微信支付在雙十二大促前夕推出了“支付完成搖一搖,贏立減紅包或免單”的活動,使得活躍用戶數量猛增。
致富寶不甘示弱,也推出了類似的“簽到領紅包”活動,試圖搶占線下付款場景。
可用戶很快發現,打開致富寶時很容易卡頓,而微信支付和橙子支付卻從沒有這種問題。
從而導致致富寶的推廣效果并不明顯,補貼一停,感情歸零。
不妨設想一個場景:早上8點45分,距離上班只剩15分鐘,你在地鐵口排隊買包子豆漿。
為了省幾毛錢用致富寶付款,結果頁面卡頓半天,后面的人不停催促,老板也面露不耐,這樣尷尬的體驗,可沒人愿意反復經歷。
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數用戶沒意識到卡頓是致富寶的問題,反倒覺得是自己手機跟不上時代、內存太小了。
受此影響,橙子手機的月度出貨量居然還漲了幾個百分點。
當天下午,蘋果在官網的銷售鏈接中,首次上架了搭載天工A200處理器的iPhone6和iPhone6Plus機型。
消息一經公布,海內外蘋果用戶都倍感震驚。
要知道,蘋果上一次采用其他芯片公司的產品,還得追溯到iPhone3GS時代。
顯然,在對比過自家A8芯片與天工A200的性能差異后,庫克最終決定:推出部分搭載天工A200處理器的機型。
促成他下這個決定的關鍵,還有第三方調查機構的數據,橙子科技的手機出貨量已經超過蘋果,僅在中高端市場的總銷量,就達到了1億臺。
庫克很清楚,再不做出改變,等到2015年,蘋果連營收都有可能被橙子科技超越。
想到這里,他立刻拿出手機,給陳延森撥去了電話。
盡管天工A200性能強勁,但與蘋果系統的適配程度并不高,他想提供相應的芯片核心架構與規格要求,讓天工科技為蘋果定制一款專屬處理器。
當然,蘋果A系列芯片的下一代產品,研發工作也會同步推進。
庫克的想法很明確:主動引入外部競爭與壓力,才有可能倒逼研發中心拿出更先進的處理器。
否則,團隊很容易喪失進取心,陷入技術停滯的狀態。
滬城外環邊上,一座回遷小區內。
因為緊挨著廣蘭路,又靠近張江軟件園,成了不少年輕人租房的首選。
3單元401室。
張瑞站在廚房門口,不可置信地反問道:“你說多少?”
蹲在水池旁收拾工具的師傅,理所當然地說道:“上門費80元,一瓶疏通劑380元,我給你用了兩瓶,總共840元。”
“380元一瓶?電話里你明明說‘380元加上門費80元,保證幫我搞定’,怎么現在變成一瓶疏通劑就要380元了?”
張瑞的聲音瞬間拔高,被氣得渾身發抖。
更何況廚房堵塞的下水口,現在只是下水比之前稍快一點,依舊很慢,明顯沒徹底疏通。
“你什么意思?想賴賬?”
師傅猛地站起身,語氣強硬,帶著幾分兇狠地表情質問道。
“你都沒疏通好,我憑什么給錢?”
張瑞也來了脾氣,硬著頭皮回懟道。
“那是因為你用的疏通劑太少了。”
師傅聳聳肩,一副“我早說過”的模樣,他頓了頓又說:“我估計再用兩瓶,效果會更好。”
再用兩瓶?
那又是760元!
張瑞臉色漲得通紅,他怎么也沒想到,疏通個下水口這點小事,竟然要花近兩千塊。
這跟搶劫有什么區別?
可840元都花了 突然,張瑞腦中靈光一閃,指著師傅手里的瓶子問:“你這疏通劑是什么品牌的?”
“噥,德國的大牌子,質量好得很。”
師傅拿起一瓶空罐,遞到他眼前。
瓶身印滿德語,張瑞一個字也看不懂。
但他立馬想起,拼唄最近剛更新了“拍照識物”功能,而且拼唄國際上,有來自93個國家的商品,說不定就能搜到這款產品。
他趕緊掏出手機,點開拼唄,啟動了掃一掃功能。
一旁的師傅見狀,心里暗自冷笑。這疏通劑是他從網上隨便買的便宜貨,外包裝是找人定制的假標簽,品牌、配料表、廠家信息全是編的。
想比價?
做夢!
他干這行,最喜歡坑張瑞這種只會死讀書的小白領。
果然,不到兩分鐘,張瑞就把空罐還給了他。
網上查不到任何信息!
“怎么說?是現在結賬,還是再買兩瓶疏通劑接著弄?”
師傅愈發有恃無恐,追著問道。
“不用了!你沒幫我疏通好,頂多給你.200元。”
張瑞腦子很清醒,知道自己被坑了,絕不肯多花冤枉錢。
“200?你這是打發叫花子呢?”
師傅一邊陰陽怪氣地說,一邊從工具包里抽出扳手,拎在手里把玩,眼神惡狠狠地盯著張瑞。
他很有經驗,像張瑞這樣的上班族,通常嚇唬兩句就會乖乖掏錢。
“就200,不同意我就報警,讓巡檢員來評理。”
張瑞咬著牙,寸步不讓。
師傅見狀,知道再僵持下去沒好處,只得悻悻罵道:“行行行!200就200,算我倒霉!”
說著掏出手機,亮出了收款碼。
張瑞很清楚,就算真把巡檢員叫來,自己多少也得付一點錢,沒必要多折騰。
他掃碼轉了200元過去。
師傅收了錢,立馬換了副嘴臉,拎起工具包哼著小調,笑嘻嘻地走出了401室。
對他來說,200塊也不少了。
那兩瓶疏通劑成本還不到5塊錢,這種無本買賣做著別提多爽。
與其浪費時間,不如抓緊時間,去找下一個“冤大頭”。
樓道里傳來師傅得意的口哨聲,張瑞聽得氣都快炸了,可氣歸氣,問題還得解決:廚房下水管堵著,他連飯都沒法做。
再找一個師傅?
萬一又是個坑人的怎么辦?
剛才那個人,是他在某個神奇的網站找來的。
之前他也打了好幾個通水管工人的電話,上門費從80元到150元不等,感覺都不怎么靠譜。
張瑞拿著手機回到沙發旁坐下,點開斗音,想找找有沒有其他解決辦法。
他在搜索欄里輸入“廚房下水口堵住了怎么辦?”,點擊搜索后,頁面立刻彈出了一大堆相關視頻。
他隨手點開幾條,評論區里全是同病相憐的人。
“艸!我找的疏通師傅,一瓶疏通劑收我380元,足足用了六瓶才通,結果沒兩天又堵了!”
“俺也是!自己不會弄,從桃寶買的下水道疏通神器,屁用沒有!”
“一瓶疏通劑才幾塊錢,他收你380?你還真付錢了?”
“不付能咋辦?總不能一直堵著吧!”
“標記一下,等你老了,賣你保健品。”
突然有一條評論吸引了他:“你們為啥不用筷跑的鄰里修?是自營業務,上門費50元還能抵扣維修費,保證疏通好。”
下面立馬有人追問:“鄰里修?靠譜嗎?”
鄰里修?
沒聽說啊!
張瑞微微皺了皺眉,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打開筷跑APP,搜索“鄰里修”。
還真彈出了專屬頻道頁!
頁面介紹得很清楚,“鄰里修”是筷跑的自營業務,所有維修師傅都與筷跑簽訂了正式勞動合同,和平臺上的保潔、保姆一樣,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才能上崗。
上門費也和斗音網友說的一致,是五十塊,而且能抵扣維修費,承諾徹底解決問題。
抱著對筷跑和陳延森的信任,張瑞撥通了服務電話。
“下水管堵了?小問題!根據堵塞難度,維修費大概100元到200元,只要不是外面的管子堵住了,我都能幫你搞定。”
接電話的是鄰里修師傅,大包大攬地說道。
“那如果是外面的管子堵了呢?”
張瑞多問了一句。
“要是室外的管子,您找物業就行,他們有義務免費修,這屬于物業的責任范圍。”
師傅笑著解釋,沒半點含糊。
“行,我住在川沙小區3單元401室。”
張瑞報了地址。
“好的!您小區離我們站點不遠,我十五分鐘后到。”
師傅干脆利落地回應道。
掛斷電話后,張瑞又在“鄰里修”的頻道頁上翻了翻,發現這項業務的覆蓋范圍遠比他想象的廣。
從各類安裝需求,到管道疏通服務,再到家電與家具維修,幾乎涵蓋了日常居家的所有需求:
安裝類:裝空調、裝智能電視、裝馬桶、裝浴柜、安吸頂燈、組裝實木床;
疏通類:通下水管、通馬桶、通地漏;
維修類:修理油煙機、電風扇、洗衣機。
簡直包羅萬象,日常遇到的大小問題,似乎都在對方的服務范圍之內。
沒過多久,門外傳來一陣輕緩的敲門聲。
張瑞連忙起身走到門口,拉開了房門。
門外站著一位五十多歲的男人,穿著橙灰相間的工作服,左胸醒目地繡著“筷跑鄰里修”的字樣。
“您好,我是鄰里修的工作人員,這是我的工作證。”
男人先打了聲招呼,隨即掏出工作證遞到張瑞面前,讓他核對。
朱慶國,鄰里修水電維修中級工程師。
“朱師傅,在你之前,我還找過一個師傅,他用了兩瓶疏通劑,可沒什么效果。”
張瑞領著朱慶國進了廚房,邊走邊說道。
“管道里有沒有掉異物進去?”朱慶國問道。
“應該沒有,我估摸著是前幾天吃火鍋,倒的火鍋底料里牛油太多,凝固堵了。”
張瑞回想了一下說道。
“噢,那問題不大。”
朱慶國說完蹲下身子,打開隨身的超大工具包。
他先取出一個可伸縮的工業內窺鏡,伸進下水口查看,確認管道里全是凝固的油脂和水垢后,又拿出一臺高壓噴射機。
接好水管、啟動噴槍,水管里立刻傳出“噗噗噗”的聲響,就像便秘多年的人,猛地一瀉千里。
足足沖洗了三分鐘,朱慶國關掉機器試了試。
自來水“呼呼”地順著下水口鉆進管道,下水道徹底通了。
這就好了?
張瑞看著朱慶國手里的專業工具,再想到前后還不到四分鐘就解決了問題,眼睛都直了。
“這種油脂堵塞都是小問題,您給100元就行。”
朱慶國收起工具,又遞過來一張服務確認單。
100元?
比預想中還便宜!
張瑞痛快地簽了字,不僅在線上付了尾款,還特意給朱慶國打了五星好評。
朱慶國收起工具包,臨走前又多叮囑了張瑞兩句:“下次倒火鍋底料記得先濾掉牛油,倒點熱水沖一沖,管道就不容易堵了。”
張瑞點點頭,望著對方下樓的背影,不由地在心里補了一句“臥槽”。
這鄰里修的師傅,看上去又專業,效率又高。
事實上,“鄰里修”業務才剛上線三天。
在正式上線前,平臺專門安排了三個月的培訓期。
目前這項業務僅覆蓋一二線城市,累計已招募了1300名水電維修工與家電維修工。
但“鄰里修”的訂單量卻格外驚人,這也是朱慶國修完就匆匆要走的主要原因。
同一個小區里,還有兩單安裝吸頂燈的活兒在等著他。
像這樣跑一趟小區,順利的話能賺三四百塊,雖說忙點,但干得踏實。
這幾天,他每天的收入都不低于1500元。
此時,他剛下樓,手機就響了,是平臺派來的新訂單提醒,看了眼地址,就在隔壁小區。
鄰里修的優質服務,很快在斗音、小紅書、今日頭條和快手等平臺上傳開了,口碑一上來,業務量就更多了。
同一時間。
高偉林帶領著森聯資本的并購小組,大步流星地走進了廬州利民制藥有限公司的總部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