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桃花鎮。
利民制藥有限公司總部,董事長甘利民站在一樓大廳門口。
一陣蕭瑟的冷風吹過,他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外面雖冷,他卻沒敢回辦公室。
在他看來,森聯資本能看上自家的制藥公司,多半是因為利民總部在廬州,方便對方后續管理。
要知道,在華國,擁有藥品生產許可證的制藥公司超過6000家。
像利民這種小藥廠,主營生產滴眼液、維生素和消炎止痛藥。
一看就知道,餓不死,但也賺不到什么錢。
所以,當接到森聯資本的電話,得知對方有收購意向時,他沒多想就答應了。
“甘總。”
穿著黑絲襪和包臀裙的女秘書輕聲提醒,同時朝不遠處的工廠入口指了指。
甘利民順著方向看去,只見一輛奔馳S600和三輛商務MPV依次駛入,在門口被保安攔下登記。
“真是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他小聲嘀咕了一句,隨即帶著秘書快步上前,沒一會兒就到了大門口。
“甘總!”保安連忙打招呼。
甘利民瞪了他一眼,沒說話,徑直走到奔馳車的右后排。
看到車里的高偉林后,他立刻堆起笑容問候道:“高總,實在不好意思!下面的人不懂事,讓您久等了。”
“沒關系。”高偉林推開車門走下來,語氣平和地說道:“畢竟是制藥廠,安全性這塊不能馬虎。”
他是港島人,不過這幾年一直在內地工作,普通話比四年前流利了不少。
“高先生,快里面請!”
甘利民滿臉堆笑,殷勤地把這位“財神爺”迎進工廠。
高偉林身后,還跟著十幾名隨行人員。
其中有醫藥行業律師、藥學工程師、GMP認證專家,還有市場分析師和財務審計師。
雖說利民制藥只是家小公司,但該走的合規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這也是陳延森一直信任高偉林的主要原因:做事細心嚴謹,既講規則,又懂變通。
甘利民引著高偉林一行人往研發中心走,腳下的大理石地面被保潔擦得锃亮,甚至能清晰地映出人影。
自古以來,開藥鋪的就沒窮人!
說到底,一盒普通藥品的成本才幾個錢?
研發中心在三樓,電梯門剛打開,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就飄了出來。
走廊兩側的玻璃展柜里,整齊擺放著利民制藥的主打產品,瓶裝滴眼液、鋁塑板包裝的維生素片,以及各式消炎止痛藥。
“高總請看,這是我們去年剛升級的滴眼液生產線,用的是無菌灌裝技術,雜質占比能控制在0.1以下。”
甘利民放慢腳步,拿起一份品宣資料,一邊翻頁,一邊緩緩介紹。
高偉林瞥了一眼,微微點頭。
他很清楚利民制藥的底細,可整天搗鼓出來的,全是最基礎的常規藥物,壓根就沒什么核心技術。
當然,同行們大抵如此。
甘利民見狀,以為唬住了高偉林,又領著眾人往研發實驗室走。
幾名身穿白大褂的制劑研究員正低頭忙碌著,見一行人進來,僅僅是抬頭掃了一眼,便又專注于手上的工作。
俗話說,生化環材是四大天坑專業。
制藥公司賺錢,不代表研發人員的收入就高。
除了行業頭部那一小撮藥企愿意開高薪,像利民制藥這種小公司,研發崗待遇低、工作環境差。
不僅要在高溫、有異味的環境里待著,長期接觸各類試劑,還得倒班或是天天加班,性價比太低了。
因此,就算老板親自過來,他們臉上也沒什么表情。
一個月就掙幾千塊,難道還想讓他們腆著臉湊上去跪迎不成?
“這邊是我們的配方優化區,最近正在調試一款新的維生素復合制劑,打算增加鈣元素的吸收率,要是這款產品能順利上市,下半年的營收至少能再漲一成。”
甘利民指著一臺精密檢測儀器,笑著說道。
高偉林輕輕一笑,沒說對也沒說不對。
他是財務出身,對于甘利民的這番說辭,他不知道是否正確,但他帶著專業的評估團隊。
專業的事,自然就該交給專業的人去判斷。
隨后,高偉林又帶著人陸續參觀了中試車間、生產線、配料間、灌裝間、壓片間和倉儲區,一圈下來,最后才回到辦公樓。
甘利民等高偉林一行人在會議室坐定,便立馬拿出了利民制藥的財務與業務報表,上面詳細記錄了公司的營收、利潤、負債和固定資產等關鍵數據。
高偉林把材料轉交給審核人員,自己則坐在原位,陪著甘利民喝茶閑聊。
不知過了多久,一名財務人員悄悄走到高偉林身邊,在他耳邊報了個數字。
等高偉林聽完,才不緊不慢地對甘利民說:“甘總,如果利民制藥提供的數據無誤,我這邊可以出4600萬,全資收購。”
利民制藥一沒核心研發實力,二沒強大的銷售網絡,唯一能值點錢的,也就幾條生產線、廠區地皮、廠房和實驗室里的設備。
“高總,您該不會是在跟我開玩笑吧?別的先不說,單是廠區的地皮加廠房,就值800萬了!”
甘利民猛地放下茶杯,不可置信地反問道。
“甘總,利民制藥廠的地勢太偏,根本就不值錢。
至于那幾條生產線和實驗室設備,大部分是六年前采購的,雖然去年升級過滴眼液生產線,但主設備都是舊的,折舊后算下來也就1000萬左右,我給4600萬,已經是很合理的價格了。”
高偉林不慌不忙,慢悠悠回道。
一筆不足五千萬的收購合作,若不是陳延森特意指派他來負責,他都懶得跑這一趟,交給下面的人處理即可。
“高總,就算地皮偏,廠房不值錢,那我公司的藥品生產許可證總該算錢吧?現在想拿個無菌制劑的生產資質多難啊,光申請費用和時間成本都不止100萬!
再加上我手里還有幾個長期合作的原料供應商,供貨價比市場價低5個點,這些都是隱形資產,怎么能不算進去?”
甘利民反駁道。
高偉林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這才慢條斯理地說:“甘總,森聯資本看中的,從來不是利民制藥的研發、市場或是盈利能力,而是它現成的框架,就它目前的狀況,真能賣到4000萬的價格嗎?”
其實利民制藥最值錢的,是手里的藥品注冊批件。
這東西相當于藥品合法生產、銷售的“身份證”。
雖說以森聯資本的實力,想自己拿批件也不算難,但終究要耗時間、走流程。
可一旦買下利民制藥,森聯就能直接借助集團的資金和銷售網絡,在醫藥市場迅速打開局面。
在國內,賣藥賺錢不難,真正難的是藥物研發。
甘利民聽后,心里咯噔一聲,但還是強壓下情緒,快速組織語言,試圖說服高偉林。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僵持著,足足談了一個多小時。
直到看見高偉林臉上漸漸露出不耐,甘利民才沒了底氣,慌忙應下了這個價格。
最終,森聯資本以4600萬的價格,全資收購了利民制藥的全部所有權。
在簽訂股權轉讓意向書后,高偉林坐車離開,而甘利民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4600萬的價格不算高,但相較于利民制藥的真實價值,也算是一個極為合理的報價了。
兩天后,有人意外發現,森聯集團旗下又多了一家名為“橙子制藥”的子公司。
12月8日晚,《武媚娘傳奇》開播,但讓觀眾無語的是,劇中女演員的鏡頭被裁剪得只剩頸部以上,這一操作引得網友紛紛吐槽。
同時,《我是歌手》第三季公布了嘉賓陣容。
影視消費領域也有了新變化:電影票在線選座開始普及,而筷跑開發的自動取票機,也在線下成為團購驗券的主流工具。
此外,朋友圈賣貨的現象愈發泛濫,微商行業進入了發展黃金期。
另一邊。
陳延森走出實驗室,先去食堂吃了一碗牛肉拉面,接著返回碧湖云溪。
這幾天,他幾乎天天窩在橙子生物科技的研發中心,忙著育種選配工作。
郎溪高架上,一輛銀藍相間的邁巴赫疾馳而過。
陳延森靠在座椅背上,目光落在窗外霓虹璀璨的夜景上,心里卻在暗暗思索阿比西尼亞的規劃問題。
萊格吉的執行力確實不錯,但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阻力也不小。
想把中上層的利益分給底層民眾,必然會觸碰一部分人的利益底線,進而引發他們的反撲。
自12月以來,短短不到一周時間,萊格吉就又撲滅了兩場叛變。
要不是白震山在情報里把前因后果寫得清清楚楚,陳延森都要懷疑萊格吉是在借故清除異己了。
好在萊格吉也不傻,他開始大量提拔接受過先進教育的年輕人,讓這群代表中下層利益的普通人,逐步掌控阿比西尼亞的中樞司。
除此之外,他還放寬了對外籍人員的限制:只要在阿比西尼亞工作滿半年,就有資格報考中樞司的管理崗位。
雖說待遇不算高,一個月工資也就1500美幣,但這已是萊格吉能拿出的最大誠意了。
他心里很清楚,以阿比西尼亞目前的國民教育程度,要是不能引進外來優秀人才,根本很難把國家建設起來。
由于阿比西尼亞物價低、人工成本也低,一時間,還真有不少符合標準的歐美和華國商人,動了去那里發展的念頭。
其中有個來自徽安的年輕人叫韓銘濤,得知這個消息后,主動報名參加了杜姆卡的巡檢員考試。
他是退伍軍人,本科學歷,體能還不錯,結果筆試和面試全都順利通過了,成為了阿比西尼亞第一位華人巡檢員。
消息傳回國內,媒體立馬圍繞這件事撰寫了報道,標題格外吸睛:“華人開始卷海外‘鐵飯碗’了?徽安小伙當上非洲巡檢員!”
評論區也很熱鬧。
“千萬別讓齊魯人看見了!”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編。”
“我記得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流行去各個國家當官,所以全球一統的機會要來了嗎?”
“不限國籍嗎?”
“在阿比西尼亞當公務員,他還是華國人嗎?”
面對這些疑問,今日頭條海外分公司主動聯系了韓銘濤。
一番溝通了解后才知道,阿比西尼亞的崗位不要求入籍,只看學歷和個人能力。
這一情況經報道后,不少網友都吵著說要去阿比西尼亞考公。
有人純屬開玩笑,有人卻在偷偷買機票。
然而,外籍巡檢員月薪1500美幣,本地巡檢員卻只有500美幣。
大家不怕工資少,就怕待遇不公平。
不少奧莫羅族、哈姆拉族的巡檢員聯合起來控訴,認為萊格吉的這項舉措有失公允。
在普通民眾眼里,萊格吉漸漸被打上了“賣國賊”和“崇洋媚外”的標簽。
但到了第二天上午,萊格吉通過廣播發表了講話,語氣十分誠懇:“同胞們,我知道大家現在很憤怒,看到外籍公務員拿著3倍于本地人的工資,你們會覺得不公平,會擔心自己的勞動沒有得到尊重。
我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我和大家一樣,畢生目標都是讓阿比西尼亞人過上好日子,但我想和大家一起算一筆關于國家未來的賬,看看我們到底能不能讓國家真正富強起來。”
他頓了頓,繼續說:“大家可能會問,這些工作我們自己人難道不能做嗎?但我想坦誠地告訴大家,阿比西尼亞目前最缺的,是能幫我們快速搭建‘現代體系’的人才。
比如能幫我們建立正規醫療體系的高端人才,能幫我們修建穩定電網、讓高原地區也用上電的工程團隊,能幫我們制定公平稅法的財務專家。
這些人才不是天生的,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教育和實踐積累,而我們本地的這類人才還非常少,短期內只能請外籍專家來‘帶教’。
他們拿3倍工資,不是因為他們比我們高貴,而是因為他們能幫阿比西尼亞解決‘不解決就永遠富不起來’的難題……”
萊格吉的講話很快登上了《泰晤士晚報》和《英格蘭日報》。
這讓歐洲地區的人頗感意外,他們沒想到,非洲居然真的出現了一位頗有遠見的領袖。
招商引資、啟用外籍人士,哪怕背著罵名,萊格吉也堅持要搞經濟發展。
不少歐洲人仔細思考后,也生出了去阿比西尼亞、為當地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的想法。
反正又不用入籍,很多人都抱著玩“養成游戲”的心態,想試試能否改變阿比西尼亞。
畢竟,這世上永遠不缺理想主義者。
而在華國,想去阿比西尼亞考公的人,那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