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55章 2萬畝太小了,2000萬畝還差不多老板,你又要漲工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三萬多平米的湖面上,秋風一吹,滿是細密的褶皺。

  這口兩千多年前開鑿的蓄水湖,至今仍是芍陂鎮的重要灌溉水源。

  “芍陂的水質很好,湖里盛產銀魚、鯽魚、青魚和鳙魚,附近有一家餐廳,瓦塊魚也做得極為正宗。”

  唐立新陪著陳延森在周邊轉了一圈,來到芍陂湖前的八角亭下,笑著介紹道。

  他其實不明白,陳延森為何要費心思成立民營農場。

  兩萬畝土地一年也就五六百萬收益,看著不少,可跟森聯資本的整體盈利速度比,根本不匹配。

  但他雖看不懂,也沒多問。

  他很清楚,哄好陳延森,就像坐上了升職器,將來再進一步,指日可待。

  “晚上還要回廬州,下次再說吧。”

  陳延森笑著拒絕。

  “行!可惜現在是十一月,要是五六月荷花盛開時,還能泛舟游湖。”

  唐立新補充道。

  陳延森微微點頭,不由想起四年前,他和王子豪、萌潔、黃伯翔拉著一箱MP3和MP4來芍陂售賣的場景。

  就在這時,一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不顧巡檢員阻攔,快步朝唐立新沖來。

  可還沒跑出十幾米,就被巡檢員攔了下來。

  “唐先生,您要為我做主啊!”

  中年男人抹著眼淚,大聲呼喊道。

  唐立新眉頭輕蹙,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他抬頭瞥了眼陳延森,見對方帶著探究的神色,暗自嘆氣,頓時明白——這事自己必須要管。

  他扯出一抹淺笑,朝著男人走去,陳延森則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您好,我是唐立新,有什么問題可以跟我說。”

  唐立新不緊不慢地開口道,看上去溫文敦厚。

  “唐先生,陳先生,我家的地被農牧科技租走了,可我沒拿到錢啊!”

  男人見兩人走近,急忙解釋。

  陳延森沒說話,只是直勾勾地看著唐立新。

  要知道,農牧科技早就把錢打給了春申中樞司。

  “張景瑞!”

  唐立新臉色一沉,扭頭朝不遠處一名四十來歲、穿灰色夾克的男人喝道。

  他心里又氣又急:老子親自盯的項目,也敢從中撈錢?

  這春申到底是我說了算,還是你說了算?

  “唐先生,您別急,這里面肯定有誤會!”

  張景瑞暗暗叫苦,連忙上前。

  他轉向中年男人問道:“你是哪個村的?村長是誰?我記得土地租金早就全發到村里了,難道沒給你?”

  “沒給!”

  中年男人應了一聲,接著說:“我這兩年在滬城打工,家里六畝地全讓我弟種了,結果他拿著我的糧本,把租金領走了!我找他要,他還把我打了一頓!”

  說著,他扯起袖子,胳膊上果然青一塊紫一塊。

  聽到這里,唐立新的眉頭瞬間舒展開。

  只要不是貪腐問題就成!

  否則,一旦給陳延森留下壞印象,自己的上升空間可就到頭了。

  張景瑞黑著臉,差一點罵人。

  你弟搶了你的糧本,你去找村長協商,或者去報警啊!

  說話大喘氣,特么的想害死我?

  “你可以先報警處理,要是解決不了,明天來我辦公室。”

  張景瑞壓著脾氣,和顏悅色地說。

  “叫兩名巡檢員,陪他去把租金和糧本要回來。”

  唐立新插了一句。

  “好的唐先生。”張景瑞立即點頭應道。

  陳延森看在眼里,并未出聲。

  以他對農村的了解,眼前這男人多半是沒兒子,連親兄弟都覺得他好欺負,才敢明目張膽吞了租金。

  這種事并不少見。

  人嘛,都是利益動物,欺負的往往就是老實人。

  但這人也挺聰明的,知道抓準時機,跑到唐立新面前告狀。

  想到這里,他來了興趣,主動問道:“大哥怎么稱呼?在滬城做什么工作?”

  “陳先生,我叫李國豪,是個木工。”

  李國豪連忙回答。

  “橙子建工在阿比西尼亞缺木工,有沒有興趣出國打工?每個月底薪一萬起,額外還有八萬以上的獎金。”

  陳延森問道。

  底薪一萬?

  八萬獎金?

  李國豪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后連忙點頭:“謝謝陳先生!我太有興趣了!”

  他在滬城工地每天工資也就220到260元,干一天算一天,一個月頂多五六千。

  這次回老家,本想進朋友的裝修公司包活干,沒想到回家后才發現,親弟弟竟私吞了自己的土地租金。

  他本想著找唐立新告狀,卻沒料到,還能順帶著獲得一份好工作。

  陳延森勾了勾手。

  一旁的葉秋萍立刻會意,從口袋里拿出一盒燙金名片,抽了一張遞給李國豪。

  “你可以打橙子建工的招聘電話,我會幫你打好招呼。”

  陳延森語氣溫和地說道。

  他不喜歡做老實人,卻喜歡雇老實人,這類人做事細心、懂感恩,還肯賣力。

  “謝謝陳先生!”李國豪感激不已。

  唐立新暗自納悶,陳延森為什么要當場雇傭李國豪?

  對方四十多歲,僅僅是一個木工,也沒什么特別的能力。

  “唐先生,我們去那邊走走。”

  陳延森指了指鎮上最繁華的街道。

  “好的,沒問題。”

  唐立新爽快應下,同時給張景瑞使了個眼神,示意他處理好后續。

  一行人沒坐車,慢悠悠地走在鄉道上。

  陳延森卻在盤算:一畝地的利潤也就三四百,這還是豐收年,若碰上大澇大旱,可能還會賠錢。

  難怪種地的人越來越少。

  像李國豪,全家六畝地,不去外地打工還真沒活路。

  四十五歲還能打工,六十歲以上連打工的機會都沒了。

  一路走來,他瞥見街道兩側院子里,不少老人坐在門口,一坐就是一天。

  兒女孝順的,還能吃飽穿暖;要是兒女不孝順,只能在自家院子后面種點蔬菜,自己吃一部分,剩下的賣幾十塊錢度日。

  把這幫人送去阿比西尼亞?

  陳延森暗暗思索道。

  六十多歲的可以不用,但四五十歲的大多是種地、種菜的好手,稍加培訓就是熟練工,而且這代人是真能吃苦。

  想清楚后,他打定主意,回頭就讓橙子農牧科技分公司的負責人,去春申下面的鄉鎮招人。

  半個小時后,陳延森回到車里,跟唐立新揮了揮手,啟程返回廬州。

  他這次回春申,一是為橙子農場站臺,二是向李青松、韓錦恒表明森聯資本對農業的興趣,從而爭取更寬松的土地政策。

  2萬畝的農場太小了,2000萬畝還差不多!

  等他走進御景山莊時,天色已稍顯黯淡,太陽掛在香樟枝頭,泛著暖橘色的光。

  與此同時。

  OCI、CF工業控股和六國化工成為首批進駐阿比西尼亞的化肥企業,與當地中樞司采取聯營模式。

  而且萊格吉連控股要求都沒有,只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把磷肥、鉀肥和氮肥的生產線與工藝留在阿比西尼亞。

  該消息一出,很多工廠老板都動了去阿比西尼亞建分工廠的心思。

  在他們眼里,如今的阿比西尼亞就像八九十年代的東南亞,遍地是黃金。

  哪怕從義烏批發些小家電過去,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此外,當地人工成本極低,綜合稅費最低15、最高25,再加上靠近歐洲市場,簡直是天然的輕工業轉移基地。

  唯一的顧慮是,萊格吉能否保障外商安全,以及政策能否持續。

  但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萊格吉顯然是下定了決心,要把阿比西尼亞帶上一條更富裕的路線。

  畢竟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他還愿意掏出7400萬美幣,補償華國、高麗、歐洲和北美地區的外商損失。

  未來如何不好說,但眼下,阿比西尼亞明顯在朝著開放的經濟市場轉變。

  第二天上午,由于是星期五,陳延森沒去公司,因為廬州總部的大多數項目實行“上四休三”工作制。

  總不能員工放假,老板還加班吧?

  他喝了一碗葉秋萍的養生湯,然后躺在八角亭里曬太陽。

  雙眼微閉,默念一聲,系統面板隨即彈出。

人道薪火:3396078縷  隨著筷跑、云速和橙子手機工廠的員工增多,人道薪火的增長速度也在加快。

  去年同期每個月才六七十萬縷,僅一年時間就翻了好幾倍。

  “加點!”

  念頭剛起,一股紫黑色霧氣便破空而來,鉆入他的眉心。

  這紫得發黑的霧氣能量在他大腦里橫沖直撞,精神數值不斷攀升。

  數息之后,精神數值就從120.45漲到了123.84!

  神識探查的直徑接近54米,精神力控物的重量超過了1100斤。

  普朗克時鐘的天賦時長延長至27秒!

  隨后,陳延森長舒一口氣,緩緩睜開眼睛。他打開移動辦公桌上的筆記本電腦,像往常一樣,先瀏覽了一遍各個項目的核心運營指標。

  緊接著,他點開員工福利體系的PDF文檔,有條不紊地修改起來。

  有些補貼規定早已跟不上現在的生活節奏,就拿飯補來說,每月500元的標準早就相形見絀了。

  他稍作思索,直接在原有500元的基礎上,又加了500塊,將飯補調整到每月1000元。

  內部商城的購物金,從每個月200元提升到400元。

  不過,最讓他犯難的是工廠工作時長和底薪標準的調整。

  目前是兩班倒、十二小時工作制,具體是六小時正常上班,加兩小時午休,再加上四小時加班。

  既要保證產能達標,又要兼顧員工的收入和積極性,還要考慮到人性的陰暗面,想協調一致,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有時候只漲工資,若是配套的管理和監督機制跟不上,就很容易滋生各類隱患。

  他坐在桌前反復修改,直到葉秋萍端著糖水走出來,第一版策略才總算擬定完成。

  “老板,你又要漲工資?”葉秋萍看了眼屏幕上的文檔內容,輕聲問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