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口渡大捷!稅警5團聯手第47師擊潰日寇237聯隊,殲敵逾2000!
消息傳回洛陽,正處在混沌之際的衛立煌猛然驚醒。
幾天沒有洗澡休息的他瘋了一樣沖向地圖,看著狂口渡的位置,口中不斷呢喃:“狂口渡,封門口,邵源.東路軍.”
突然,衛立煌紅著眼睛扭頭吼道:“給我要第15軍與98軍的位置,要快!”
參謀長郭寄嶠立馬拿來文件:“今日的情況很不好,日寇第4旅團與第33師團從陽城南下,橫河鎮7處陣地全部告破,第15軍64師退守橫河鎮,部隊依托工事與地利仍在堅持。”
“第98軍兩個師在橫河鎮東南遭遇日寇猛攻,傷亡慘重,但陣地還在,但是”
衛立煌皺眉急道:“但是什么?”
“43軍失聯了最后一次聯系的時候,趙世鈴軍長回復部隊向云霧山一帶突圍.”
參謀長郭寄嶠嘆了口氣,一個軍消失在大山里只有2個可能性。
一個就是士兵潰散,軍官們帶著親兵找船跑回來。
另外一個可能性就是被日寇圍殲,全軍覆沒。
“要第15軍務必守住封門口,日寇很可能已經從垣曲向邵源進軍,切斷第15軍、第98軍后路!”衛立煌紅著眼睛:“電告沈”
話到一半,衛立煌自己也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命令沈復興。
魏啟東一步向前:“沈總團長有言,衛司令可以直接與他通話,勿要生分了。”
嗯?!
衛立煌有些恍惚,莫要生分了?
這是什么意思?
“沈總團長說了,只要是抗日,便是他的事,豈能因私廢公!”魏啟東不咸不淡地說道。
“慎言!”
衛立煌立馬低喝!
隨后他看了看左右,深吸一口氣對著郭寄嶠說道:“給我接沈總團長。”
后者點頭,但看著魏啟東還是一臉無所謂的模樣,他有些無奈,路過對方的時候低聲說了一句:“莫害苦了沈公。”
說完,郭寄嶠也有些恍惚,怎么沈公二字這么容易脫口而出。
電話很快接通,沈復興那頭的聲音同樣疲憊:“衛長官,這通電話可讓我好等。”
衛立煌無奈:“沈總團長,哎維安老弟,說吧,要什么條件。”
“條件?我聽不懂。”
“這時候,你我二人就不要打啞謎了,第15軍、第98軍的命運,掌握在你的手里。”
電話那頭的沈復興疲憊地搖了搖頭,這衛立煌還是那股子熟悉的味道,把他沈復興也當做軍閥頭子看待了:“魏啟東那小子沒有把我的原話轉告給你?”
衛立煌頓時皺眉,他揉著發脹的腦袋:“維安老弟,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啊。”
“怎么?我開口要濟源縣,你也給我?”沈復興難得打趣。
“一言為定,只要你守住濟源、狂口渡與封門口,我衛立煌欠你一個人情。”
衛立煌一口氣把話說完,然后匆匆告別,似乎生怕沈復興反悔似的。
聽著對方匆忙掛斷電話,沈復興站起身來到地圖前:“這衛立煌,我要濟源做什么?你趁機把中條山、王屋山全拋掉,全軍撤過黃河去?”
前線早就傳來情報,狂口渡那邊數千潰兵直奔濟源而來,沿路甚至還打算搶劫從濟源送往狂口渡的輜重隊。
要不是第19輜重連配備警衛,恐怕第31運輸隊就要被洗劫一空了。
真是兵過如篦,簡直令人發指。
“老王!”
沈復興靠在椅子上,狠狠灌了口濃茶讓自己清醒一些。
“怎么了?目前狂口渡情況已經穩定,5團的后續部隊已經調過去,2個營的預備役補充兵已經抵達濟源.”老王進門就開始絮叨,看起來形勢一片大好。
但沈復興不這么認為,這次中條山會戰,最大的問題就是日寇掌握絕對情報。
那第41團為什么一天穿越中條山脈?
有老鄉帶路啊!
受不了守軍盤剝的老鄉直接當了帶路黨,這讓沈復興甚至不知道如何處置。
就算是濟源,竟然也遭到了日寇的轟炸。
光是兩天內,戴安瀾就抓到了上百名漢奸。
看到戴安瀾發來的請示電報,沈復興只覺得一陣頭疼,怎么處理都是一件麻煩事。
要是直接拉去城南槍斃,有人會叫好,但他們的家族,還有那些被亂兵欺負的百姓就會變成新的帶路黨。
也不利于稅警總團將濟源作為前進基地!
可若是全部放過,那些被轟炸犧牲的將士與民夫又該如何交代?
頭疼之際,王博出了一個主意:全部發配大名。
那邊的清淤開墾工程還沒結束,大片洪水沖擊過后的鹽堿地需要改造,西南聯大農業教授表示:至少需要35年才能完全恢復。
畢竟不是后世,可以直接買沃土改良,現在都是依靠純手工,需要大量人力。
于是乎,豫北的稅警總團從此多了一個口頭禪“發配大名”。
濟源與垣曲是這個情況,那么堅守橫河鎮的第15軍與98軍呢?
還有在夏縣張家坪一帶堅守的第3軍、在張店鎮駐守的第80軍呢?
想到這里,沈復興緩緩開口:“有沒有可能,從狂口渡進軍垣曲,讓第80軍、第3軍他們撤出來?”
老王沉默了.
“沒必要為他人火中取栗吧?弄不好,就要被日寇兩面夾擊,部隊.跑都沒地方跑!”
是啊,一旦日寇從橫河鎮南下,確實有可能切斷西進部隊的后路。
“哎”沈復興嘆了口氣,終究沒有下這個決心:“盡快調集部隊進駐封門口與邵源,建立后勤補給,我們也搬去濟源吧。”
“會不會影響戴安瀾的指揮?”老王有些猶豫。
沈復興搖頭:“我過去不說話就是了,這焦作我呆不住,十幾萬大軍,說沒就沒了,到時候我這豫北之地,就真成了孤懸北隅了。”
“誒”
老王嘆了口氣,他知道沈復興說得沒錯,這山西的平衡一旦打破,原本只是東面、北面受敵的局面就要變成三面受敵。
防守壓力倍增不說,日寇光是將圍剿中條山的部隊送來對峙,這豫北就不可能有一天安生日子。
思來想去,老王還是松口了:“可以,但讓警衛連先去安頓好,等趙戴文發動,或許還有轉機。”
“你覺得,傅作義能不能在北面動一動,吸引一下日寇?”
“您就別想了,他那早就斷了炊,能自保就不錯了,除非從豫北出擊,圍魏救趙。”老王說著來到地圖前,指著邢臺與聊城:“兵分兩路,連續出擊才有希望,但日寇在這里布下十幾萬大軍,除非稅警團全軍出擊,否則野戰.”
沈復興擺手:“我知道,無必勝之把握,無戰略之需求就是浪費將士生命,是犯罪!”
說到這里,老王卻低頭小聲開口:“若是友軍能襲擾日寇運輸線路,或許能拖延日寇步伐一二.”
沈復興看了一眼老王,沒有回答。
兩人頓時沉默,沒有軍餉,沒有彈藥,他們拿什么出擊?
可就在兩人商議的時候,陽城附近的游擊隊動了起來,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引導第15軍撤退,脫離日寇正在形成的包圍圈。
而此刻,正在縣山陣地上激戰的第3軍,卻已經來到了最后的時刻。
日寇不斷在中條山西側收攏包圍圈,衛立煌下令讓第80軍與第3軍相機撤退到黃河南岸,但道路斷絕,日寇環伺,怎么退得出去?
西路軍的危機,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