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了?
無數人腦海中冒出這兩個字。
前面十幾圈,陳向北始終跟在韋伯的車后抵擋著羅斯伯格的進攻,壓根就沒展示出他有任何超車的跡象,甚至于讓人懷疑有沒有這個能力。
結果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陳向北的超車過程絲滑順暢,仿佛不費吹灰之力一樣。
雖然在澳洲大獎賽,陳向北也超越過韋伯一次,可那次紅牛賽車發生過引擎故障,跑著跑著冒黑煙掉落不少位置,并不能算完全體的實力。
這一次的紅牛賽車,性能沒有出現絲毫問題,排位賽名次也證明韋伯的狀態沒有任何問題。
卻依然不是陳向北的對手!
“這就是陳向北真正的實力嗎?”
“我曾以為主場優勢是個噱頭,卻沒想到陳向北擁有如此統治力!”
“已經來到第二了,難道真的要問鼎冠軍嗎?”
“二十歲的分站冠軍,是不是打破F1歷史記錄了?”
“沒錯,按照F1算法維特爾十九歲零十一月拿到分站冠軍,陳向北要比他早幾個月!”
“史上最年輕的分站冠軍會是一名中國車手,我感覺自己是在做夢。”
“那今天你會經歷什么叫做夢想成真!”
看臺上面的中國觀眾已經懵了,當結果遠超預期的時候,帶來的就不是歡欣雀躍,更多是一種不可置信。
一個沒有賽車基礎,更沒有方程式體系的國度,卻橫空出世要誕生一位F1歷史上最年輕分站冠軍,怎么想都感覺有些魔幻。
“磊哥,我有一種預感,北哥真要拿冠軍了!”
HRT車隊P房里面,座位上面看著現場轉播的阿勇,也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可是他這句話剛說出口,就被磊哥打斷道:“還有最強車手阿隆索在前面,別半場開香檳敗人品。”
話雖這么說,磊哥的聲音卻有些顫抖。
其實在他的心里面,同樣浮現出這一幕的憧憬!
“韋伯,到底發生了什么?”
紅牛領隊霍納,有些按捺不住心中怒氣質問了一句。
說實話,后面還有羅斯伯格施壓的情況下,他真沒想過韋伯會輕松被陳向北給超越,否則也不會下達進攻阿隆索的指令。
按照車隊的計劃,韋伯跟阿隆索糾纏,羅斯伯格消耗陳向北的輪胎,最后讓追上來的維特爾“一網打盡”。
正常情況下,這個策略沒有一點問題,紅牛展現出四大新晉豪門車隊的實力,對于賽道局勢走向把控十分精準。
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們唯獨漏算了陳向北這一環!
到目前為止,沒有錄像分析的前提下,霍納跟紅牛策略組成員都沒弄明白,剛才到底發生了什么,韋伯這名老將怎么做好毫無還手之力。
“我……”
韋伯下意識想要辯解一句,可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能說些什么。
就連他自己都沒有弄明白,陳向北為何能走出完美的交叉線超車,并且這條走線好像以往從未見過,像是這位中國新人發掘出來的一樣。
問題是一個新人,還是個從未跑過東海國際賽道的新人,他靠著模擬器發掘走線?
就算能發掘出來,沒有賽道實戰驗證,又怎么確定能成功。
運氣嗎?
如果是的話,那這個運氣太夸張了,就連上帝都在保佑他。
或許韋伯心里面還有一個答案,那就是跟運氣無關。
陳向北憑借著自己的硬實力超越了自己!
只是這個答案,韋伯無法說出來,他自己也無法接受。
其實韋伯認真說起來,也算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他十五歲才接觸卡丁車。放在澳洲這個有賽車基礎,同時本質上就是歐美賽車體系的地域而言,幾乎相當于十九歲才接觸卡丁車佐藤琢磨。
天賦韋伯并不差,可年齡注定了他很難獲得車隊青睞,職業生涯跟霍肯伯格極其接近,也是一路開爛車的車手,直至跑了一百三十場大獎賽,才拿到人生中第一個分站冠軍。
這項記錄,也是被后來的霍肯伯格給超越。
只可惜在他等到了人生中最強的賽車時候,也迎來了職業生涯最強的隊友。
他的名字叫做維特爾。
09賽季老將沒能跑過年輕人,眼睜睜看著維特爾一項項刷新F1最年輕車手記錄,并且被確立為車隊的一號車手。
要是這個時候韋伯承認被陳向北硬實力超車,簡直無法想象紅牛車隊策略組會如何失望,說不定職業生涯都會從此終結。
聽到耳機里面韋伯欲言又止的表達,霍納明白這個時候追問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他隨口道:“還有辦法反超車手北嗎?”
“我盡力。”
“算了,阻擋住羅斯伯格,等待維特爾超上來。”
霍納沒有再要求韋伯執行追擊的指令,因為當說出“我盡力”,而不是“我能做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意味著韋伯自信心跟氣勢已經衰竭了。
車手很多時候贏比賽跟對手,靠的就是那股舍我其誰的氣勢。
沒有這股氣勢,哪怕技術超越對方,最終也會失敗。
更何況至少在東海國際這條賽道上面,韋伯沒有表現的比陳向北更優秀,拿什么去反超呢?
還不如阻擋住羅斯伯格,把希望放在維特爾身上。
身為車隊一號車手,并且享盡了資源跟策略的福利,維特爾才是那個必須做到的人。
否則他就不配目前一切的待遇!
相比較紅牛車隊的震驚,梅奔車隊更多是一種遺憾。
原本布朗GP出售給戴勒姆集團,羅斯·布朗一方面是獲得收益,另一方面是他很清楚隨著F1運動發展,私人跟小車隊會逐漸沒有生存空間,未來將陷入廠隊大戰的環境。
只是從目前現狀來看,這一步決策不能算成功。
無論是簽約車手,還是梅奔賽車本身,都全面不如去年。
客觀來說,羅斯伯格盡力了。
“領隊,下達保胎指令吧,盡可能讓羅斯伯格保持位置完賽。”
測試工程師菲爾特望著走神的羅斯·布朗,開口提醒了一句。
韋伯被超越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陳向北在東海國際賽道不僅僅擁有著強勢的賽車,還擁有著超乎想象的速度。
人要學會接受現實,車隊同樣如此。
目前羅斯伯格還保持著前五的排名,這放在F1里面絕對稱得上滿意的成績,可是之前跟陳向北的鏖戰消耗了太多輪胎壽命,必須要全力保胎撐過最后十圈。
“嗯。”
羅斯·布朗點了點頭,然后通過車隊語音向羅斯伯格下達了保胎指令。
松開語音通話鍵之后,他才用著喃喃自語的聲音問道:“菲爾德,你認為北能拿到中國大獎賽的分站冠軍嗎?”
“機會很大。”
“剛才T7組合彎的超越,感覺已經是現役頂級車手的走線水平,并且這種交叉路線以前從未見過。”
“北能走出來第一次,誰能保證沒有第二次?”
沒有了車隊利益之爭,菲爾特回答的很理性。
“阿隆索要是擋不住的話,圍場內就沒人能擋住了。”
“北身上真是充滿了神秘。”
哪怕距離布朗GP測試車手的身份過去一年多,羅斯·布朗依然能在陳向北身上感受到各種意外跟驚喜。
這個中國年輕人身上的神秘,簡直到了無法解釋的程度!
“第十一位沖到了第二,這股氣勢比澳洲雨戰還要強,恐怕阿隆索擋不住。”
“勝負手關鍵,我認為會出現在維特爾身上。”
菲爾德給出了自己的分析,阿隆索跟韋伯長時間爭斗,輪胎損耗程度要比陳向北更夸張。
另外法拉利賽車的速度,目前實際上排在圍場內第三、第四的名次,次于紅牛、邁凱輪跟HRT。
之所以能做到頭排領跑,完全依靠阿隆索的個人能力,換作其他車手很難做到。
就好比同為法拉利車手的馬薩,現在已經落在后面沒影的位置。
問題是個人能力有上限,到了F1頂級車手這個層面,撐死也就是自帶0.5秒的優勢,不可能做到什么一兩秒的夸張碾壓。
0.5秒自帶優勢,擋不住來勢洶洶的陳向北!
不過后面維特爾同樣一路殺了上來,氣勢某種程度上不弱于陳向北。
再加上紅牛賽車性能跟輪胎雙重優勢,陳向北同樣很難擋住。
現在的懸念,就在于陳向北能多快超越阿隆索,以及維特爾多久能殺到領先位置。
沒有人知道答案,這可能是10賽季目前為止,最具有懸念的一場賽事。
四十八圈、四十九圈、五十圈……
按照奧德托的估計,維特爾確實如同游龍一般,三圈內迅速超越了巴頓跟羅斯伯格。
這兩位車手放棄無謂的抵抗,選擇保胎茍名次。
如果不是陳向北快速超越韋伯,現在維特爾已經在他的車后。
只不過中間是否隔了一個韋伯意義不大,紅牛車隊策略必然會讓他交還位置給維特爾,到時候陳向北就將面臨直面進攻。
前有阿隆索、后有維特爾,2010年前后兩個成績最好的車手,把陳向北給夾在了中間。
中國小子,還能再度創造超越韋伯的奇跡嗎?
“領獎臺位置,或許就是北的極限了吧。”
威廉姆斯爵士搖了搖頭,韋伯跟阿隆索之間存在著一個斷檔差距,陳向北超越不過去阿隆索,并且會很快給維特爾超越。
第三名,就是陳向北主場賽道的最終排名。
“威廉姆斯爵士,北既然能擋住漢密爾頓的進攻,就能擋住維特爾的進攻!”
站在旁邊的艾米莉聽著威廉姆斯爵士的判斷,很不服氣的回應了一句。
面對這種小女生的倔強,威廉姆斯爵士笑著回道。
“我并不是說北能力不夠,他已然做到了超水平發揮。”
“可是比賽沒那么簡單,而是各方面的整體博弈。”
對于這個回答,艾米莉沒有回話。
其實她如今也從青訓學員轉變為職業車手,怎么可能不明白如此淺顯的道理,無非就是嘴硬罷了。
單憑一己之力挑戰四大車隊,終究太難了!
“北,T12號安亭彎,超越阿隆索。”
就在眾人覺得難以做到的時候,陳向北耳機里面響起了布里亞托利的聲音。
幾場比賽下來,花布從未對陳向北下達過技術指令,甚至于他為了吹空調都不愿意來到室外指揮臺。
還是東海春末夏初的氣候宜人,花布才坐在室外觀戰。
結果這一次,他直接指定了一個彎道,讓陳向北超越阿隆索。
“什么?”
陳向北下意識回了一句,他并非沒有聽清楚,而是覺得意大利老流氓在開玩笑。
沒有技巧,沒有方案,就說一句T12號安亭彎超車,這不是在開玩笑是什么?
要是超車能靠車隊指令達成,那還需要什么比賽。
“T12安亭彎是個高速圓弧彎,巨大側向離心力作用下,對于輪胎抓地力要求很高。”
“阿隆索經歷過紅牛兩位車手的連番進攻,并且法拉利賽車胎耗要比HRT更大,輪胎狀態要遠差于你。”
就在陳向北聽著花布發言,認為很有道理的時候。
對方卻話音一轉道:“其實上面這些客觀條件,對于超車都起不到決定性作用,阿隆索的技術差距能夠彌補輪胎差距。”
“真正的決定性因素在于你的人設!”
“說重點。”
陳向北一邊看著后視鏡,一邊催促了一句。
花布這老流氓就喜歡絮絮叨叨的顯擺,后面韋伯卻已經跟維特爾交換了位置,將很快向自己發動進攻。
“重點在于你有著莽撞跟激進的新人形象,阿隆索沒你豁得出去敢玩命。”
阿隆索屬于徹徹底底的技術流派車手,車技方面可謂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強大。
可他有一個特性,那就是理性跟穩重。
無論是塞納、舒馬赫還是漢密爾頓、維斯塔潘,職業生涯都留下無數令人津津樂道的火爆、沖動故事。
唯獨阿隆索,很少去搞出什么刻意開“碰碰車”的故事。
這并不是說阿隆索慫,而是大多數對手不值得他去這樣做。
其中定然就包括還是新人的陳向北!
拼技術流陳向北很難再維特爾的追擊下超越阿隆索,那么就只能走“人性流”。
光腳的還能怕穿鞋的?
別人雙冠王等著拿第三個世界冠軍,怎么會跟你一個區區賽道新人玩“一換一”。
身為經紀人的布里亞托利太了解阿隆索,也非常了解人性。
T12安亭彎大圓弧布局,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術,只需要焊死油門拼輪胎抓地力,然后硬擠阿隆索就行了!
“我明白了。”
陳向北一點就透,這確實是目前唯一短時間內戰勝阿隆索的辦法。
無比堅決的信念,讓陳向北把猶豫給拋之腦后,右腳用力把油門踏板給踩到底,入彎前長直道死死咬住了阿隆索的車尾。
對于中國小子這個動作,阿隆索并不意外,重剎晚入彎是車手北的慣用招數。
很可惜,這對于自己不管用!
阿隆索早已搶占最佳入彎線,并且還略偏向于中心點,可以說卡死了陳向北的全部超車路線,這就是老前輩經驗的厚重。
可是當兩輛賽車入彎之后,輪胎磨損帶來的抓地力下降,讓阿隆索無法保持住中心路線,他只能走常規的循跡剎車路線。
就在這個時候,陳向北一腳油門插入路線,硬生生追上了阿隆索兩輛賽車做到了持平!
“陳向北現在跟阿隆索并駕齊驅,兩個人的彎道速度都非常快,絲毫沒有任何減速的跡象。”
“特別是處于內線的陳向北,這種速度之外G力會把賽車往外推,同時根本就做不到循跡剎車轉向,就好比高速入彎會發生推頭一樣。”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陳向北有可能會沖出賽道!”
“看來年輕人終究沉不住氣,他在重壓之下有些急了!'
李冰直接就給出了結論,別的賽道可能他一個解說還不好妄加揣測,東海國際賽道身為中國賽車從業人員,實在是再熟悉不過。
特別是這個安亭彎,本身就是根據地域命名,無數國內房車手在這里跑過。
站在他的角度,很明顯韋伯跟維特爾交換位置,即將出現的“前后夾擊”場景,讓陳向北做出了冒險決策。
問題是這個決策等同于“自殺”,屬于年輕車手典型的壓迫性失誤!
確實按照正常人的推測,陳向北選擇在安亭彎超車,就是自尋死路的行為。
陳向北自己也清楚,所以他沒打算超車。
而是就這樣保持著極限車速,跟隨著阿隆索并排過彎!
G力的影響之下,兩輛賽車都不斷向著賽道外側移動,并且陳向北側滑速度是要超過阿隆索,放在上帝視角就變成了陳向北不斷往外“擠”阿隆索。
為了避免撞車,阿隆索只能不斷避讓,從循跡剎車最完美的中線位置,一點點的來到了外線邊緣。
相反陳向北從內線位置,一點點的擠到了中線!
兩輛賽車來到出彎位置,意識到情況不對的阿隆索,想要再做些什么反制措施已經做不到了。
擁有更好的出彎路線,更快加速性能的陳向北,毫無懸念率先駛出彎道!
車技敵不過人性,阿隆索在布里亞托利面前,終究還是太嫩了點。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