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可以進站了。”
奧德托對陳向北下達了指令,雖然陳向北只推了兩個計時圈。
但實際算上失誤、暖胎圈、冷卻圈跟回場圈,他已經在賽道上跑了七八圈,輪胎過了抓地力峰值,并且剎車系統壓力很大,沒有留在賽道上浪費時間的必要。
一練對于陳向北而言,差不多算是結束。
“奧德托,我圈速多少?”
陳向北開口問了一句,很多時候速度快慢車手自己能感覺出來,他知道慢不到哪里去。
“1分32秒422。”
奧德托很干脆的告知了答案。
“勉強還行。”
這只是勉強還行?
聽到陳向北的回答,車隊眾人腦海中都不由浮現出,這小子咋能這么裝逼的想法。
難怪其他車隊把他視為賽道公敵,以前身為自己人還沒覺得有多夸張,放在旁人眼中肯定忍受不了。
“梁馳前輩,是不是向北君以前在國內跑東海國際賽道就很厲害?“
旁邊水谷翔悄悄朝著等候進站的梁馳詢問了一句。
他跟陳向北是在本田鈴鹿學院相識,對于國內的經歷沒有接觸,只能通過資料去了解。
不過資料顯示陳向北只在華賽體育有過初級方程式訓練,壓根就沒有提及任何跟東海國際賽道相關的文字,這種熟練程度完全超乎了模擬器范疇,甚至于有些突破邏輯認知!
要知道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模擬器,也就三軸搭配三聯屏,相比較后世的五軸以及環形屏擬真程度,完全沒有辦法相提并論。
水谷翔基本上能確定,陳向北以前在東海國際賽道跑過,并且不止一次!
“不知道。”
梁馳搖了搖頭?
“不知道?”
感受到水谷翔的疑惑,梁馳明白對方癥結所在。
臉上流露出一抹苦笑補充道:“向北這小子抵達東海華賽就訓練了個把月,或許中間有去過東海國際賽道。”
“問題是中國連F4級別賽車都沒有,怎么跑?”
水谷翔是日本人不清楚,中國賽車方程式體系的落后遠超認知。
國際汽聯F4賽車聯賽在15年才正式創立,F3賽事更是到25年都沒有。
陳向北怎么在東海國際賽道跑F1?
聽到這句回答,水谷翔愣住了。
確實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陳向北跑沒跑過已經不是什么隱藏的問題。
中國壓根就沒法跑,哪來的什么基礎!
TF110賽車駛入維修通道的入口,陳向北這次感覺到氣氛有些異常,那便是各支車隊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走出P房把目光朝著自己看來。
這里面有些人是在觀察賽車,他們想弄明白TF110到底有著怎么樣的改進,才能擁有挑戰賽道記錄的速度。
當然,更多人是觀察陳向北。
中國新人太夸張了,跑出了問鼎桿位的練習賽速度,簡直顛覆了世界的認知!
特別是紅色法拉利P房,領隊多梅尼卡利神情有些凝重。
他朝著技術總監科斯塔問道:“馬拉內羅那邊有回復嗎?”
馬拉內羅就是法拉利F1總部所在地,陳向北跑出第一個飛馳圈驚人速度的時候,多梅尼卡利就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當即讓人聯系總設計師通巴西斯。
通巴西斯曾是法拉利傳奇設計師羅伊·拜恩副手,后者退休之后成為了法拉利的總設計師,躍馬王朝時期的冠軍車以及F2007跟F2008這兩輛爭冠車,可以說他都是參與者跟主導者。
憑借著布里亞托利跟特魯利意大利人的身份,HRT車隊目前技術主導方向由之前的豐田集團,轉向由法拉利車隊提供支持。
特別是這次參與引擎調校之后,法拉利技術團隊更是摸到了HRT賽車的核心參數。
說實話,法拉利團隊很震驚,他們萬萬沒想到一輛豐田原型車,居然有著極其優秀的設計功底,簡直如同去年布朗GP賽車的復刻。
兩家日本頂級汽車巨頭,離開F1圍場前都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舞!
只是設計優秀是一方面,實際應用又是另外一方面。
后續賽車模擬器測試,HRT賽車速度確實很快,幾乎理論性能達到了爭冠車的級別。
但依舊在法拉利技術團隊可接受范圍之內。
可陳向北的速度,已經不是爭冠級別那么簡單,屬于實實在在的冠軍車速度。
多梅尼卡利想要知道,到底是法拉利技術團隊沒有參透HRT賽車的核心氣動參數,還是說陳向北真就是一個不世出的超級天才?
“還沒有回復,時間太緊迫了。”
科斯塔回了一句。
通巴西斯又不是神,短短十來分鐘怎么可能弄清楚原因,領隊太心急了。
面對這個回答,多梅尼卡利臉上凝重神情沒有絲毫減弱。
直覺告訴他,法拉利管理層目光短淺,說不定給自己制造了一個強大的對手!
F1賽車耗資巨大,特別是在目前時代金融危機余波影響下,再加上國際汽聯商業賽事運作稀爛,幾乎每一支車隊運營的都很掙扎。
名氣大如法拉利,也就堪堪在盈利線徘徊。
想要分擔運營成本,毫無疑問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尋自己的客戶車隊。
提供給對方引擎,變速箱,甚至于底盤的技術支持。
客戶車隊越多,各種研發費用分攤的就越少,這就是為什么法拉利車隊會積極幫助HRT,特魯利跟老板卡拉班特其實沒有那么大的面子,他們更多是起到一個牽線搭橋的作用。
核心因素,還是在于HRT將成為法拉利的客戶車隊。
就好比后世的法拉利車隊,旗下就有著哈斯跟索伯兩支客戶車隊,甚至于就連還未進入F1圍場的凱迪拉克車隊,也將搭載法拉利的動力單元。
正常情況下,客戶車隊是跑不過主隊,畢竟動力單元需要跟變速箱還有底盤進行匹配調校,這點主隊占據著天然優勢。
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說搭載雷諾引擎的紅牛車隊,就把主隊雷諾給爆中亂爆……
按照法拉利管理層的預計,HRT這種新軍車隊,想要威脅到法拉利主隊,至少存在著兩三年成長空間,亦或者說永遠都威脅不到。
誰能想到,陳向北這一站速度就已經隱約超越。
法拉利引擎技術團隊,親手幫HRT車隊補齊了最后一塊短板!
另一邊的HRT車隊P房,陳向北進站后團隊成員都很興奮。
當然,他們都盡力克制著自己情緒,這還是第一場練習賽,連半程開香檳的標準都達不到,相當于開局就宣布勝利敗人品。
取下頭盔離開座艙,澤野弘樹靠了過來詢問道:“向北君,賽車反饋是什么?”
陳向北開出很快的速度,不意味著調校方案就完美。
很多時候F1賽車調校,需要依靠練習賽一點點的微調,才能做到真正的人車合一。
“尾速太高重剎入彎對于剎車系統壓力很大,練習賽跟排位賽有冷卻圈還能勉強維持散熱平衡,正賽撐不過五十六圈。”
“另外剎車平衡調整為前六后四,我需要保持兩條長直道入彎的減速穩定性。”
陳向北在螺旋組合彎的全曲線循跡制動方式,與這個時代的車手用剎車來主導截然不同,他是用油門主導。
意味著必須要在入彎前重剎,把車速降低到合適的范圍,才能完美匹配他的過彎駕駛方式。
“前剎車系統本就撐不住散熱壓力,你還調整剎車平衡?”
對于陳向北反饋,澤野弘樹感到很棘手,這本就是自相矛盾的方案。
“試試看吧,先調整再找平衡點。”
陳向北也知道自己要求難以滿足,只能通過練習賽不斷摸索改進。
說完這句話后,陳向北就拿著水壺來到奧德托身旁,目光看向監控屏幕。
上面不僅僅有著HRT賽車的數據,還有著其他車隊練習賽圈速,到目前為止陳向北都保持著斷檔領先。
“怎么,來欣賞一下自己的成績?”
奧德托雙手抱在胸前,頭也沒回的問了一句。
“不至于,這又不是排位賽。”
“很好,有自知之明。”
奧德托語氣中終于流露出一絲滿意。
陳向北確實沒有被主場的氛圍跟歡呼沖昏頭腦,自己低估了中國小子的心態。
就在這個時候,特魯利的賽車剛好沖線,屏幕上面顯示出他的圈速。
1分33秒544,相比較自己上一圈提升了1.8秒之多,很明顯隨著油量下降以及受到陳向北圈速刺激,特魯利這一圈推進的厲害。
“奧德托,我這一圈速度多少?”
沖過終點線的瞬間,特魯利就通過車隊語音,朝著奧德托詢問了一句。
“1分33秒541。”
“北上一圈多少?”
“1分32秒422。”
聽到這個數字,特魯利整個人懵了。
說實話剛才這一圈,他完全是按照排位賽的標準PUSH,想著就是追近乃至于超過陳向北,證明自己也能掌控新升級套件以及東海國際賽道。
結果還是慢了1.1秒?
按照F1的隊內標準,兩位車手排位賽差距在0.2秒左右,可以視為實力伯仲之間非常接近。
0.5秒就意味著有著明顯的實力差距。
超過1秒的話,那簡直就是F1吊打GP2!
特魯利怎么都無法想象,自己有一天會慢個新人1.1秒。
陳向北到底怎么跑出來的,玩命去推嗎?
別說是特魯利,就連觀戰的佩雷茲,這一刻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心情。
特魯利算是以單圈速度聞名的車手,如今卻完全跟陳向北不在一個檔次上面。
自己獲得正式車手席位之后,真的有實力挑戰嗎?
“特魯利,一練馬上結束,準備進站。”
奧德托能理解這份沖擊多大,于是乎主動提醒了一句特魯利進站。
依舊沒有回應,奧德托沒再多說什么,默默取下戴著的監聽耳機。
沒過多久,特魯利的賽車開回了維修站,比賽工程師索特迎了上去,幫他解開身上的安全帶。
“特魯利,需要改進哪些調校嗎?”
按照慣例,比賽工程師詢問車手賽道反饋。
只是這一次特魯利沒有立刻回答,他把目光放在正在更改調校的陳向北13號賽車上面。
內心掙扎許久后說道:“按照北的調校方案,更改我的賽車設定。”
當這句話說出口,維修站內包括陳向北在內的眾人,全部把目光看向了特魯利。
確定了一二號車手身份,這一站雙方共享調車數據。
可是讓一名賽道開了十幾年的老將,去全面學習一位一名新秀,絕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
特別是對特魯利這種性格比較火爆孤傲的車手而言。
但這一次特魯利妥協了。
相比較車手的驕傲跟尊嚴,他更想留在F1圍場!
多年的共事經歷讓特魯利無比了解布里亞托利,自己要是跟陳向北出現巨大差距,這名只看利益跟結果的經理,毫無意味會開啟“斬殺”,提前扶植佩雷茲上位。
說不定還會拿這個方案,再從墨西哥電信那里“敲詐”點資金回來。
“特魯利……”
面對這個要求,索特下意識喊了聲他的名字,想要出言制止。
因為賽車模擬器的測試,表明特魯利非常不適應轉向過度的賽車風格。
如果更改調校方案,出事故的幾率將飆升。
要知道很多時候車手提升技術的難點,不在于從零開始的去學習,而在于習慣的改變!
一名開了十幾年的老將,駕駛風格已經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現在去改變就相當于克服本能。
談何容易?
可是索特沒有把制止的話說出口。
他清楚特魯利做出這樣的決定,已經把自己放在了相當“卑微”的位置。
要是還直言他不行的話,簡直就是踩碎他最后的驕傲。
多年搭檔的默契,讓索特做不出如此殘忍的決定。
相比較事故,車手更怕自尊心的粉碎!
“OK,我會更改設定。”
索特點了點頭,招呼著工程師團隊去調校賽車。
陳向北把這一切都看在眼中,沒有什么得意情緒,更沒有貶低特魯利的想法。
在他看來一名車手為了追求速度,寧愿冒著危險去克服十幾年的駕駛本能,反倒是值得尊重的行為。
為什么阿隆索粉絲無數,后世哪怕四十多歲已經不在巔峰期,很多人依舊把他視為最強的車手之一?
就在于阿隆索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里面,一遍遍的改變自己的駕駛風格,去適應F1時代跟規則的變化。
連最基本的超車方式,都從吸尾流抽頭變成了DRS超車。
從始至終,阿隆索一直屹立在巔峰!
人都會老去,上山的人永遠不要去嘲笑下山的神,雖然特魯利的實力放在圍場內跟神差距很大。
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陳向北已經用實力獲得了特魯利的全面認可,證明了自己一號車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