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師組跟車隊工程師進行著賽車設定微調,陳向北跟特魯利兩人沒有趁著空檔時間休息,相反參與到了調校團隊當中,讓自己的反饋得到盡可能的精準執行。
甚至就連第三車手佩雷茲,他都蹲在旁邊觀察學習著。
相比較那些贏在起跑線上的歐洲車手,諸如陳向北跟佩雷茲這樣的賽車弱國車手,更能理解努力的重要性,抓住一切往上攀爬的機會。
下午的二練如期而至,陳向北跟特魯利大致清楚了TF110的上限,就沒有了一練過程中的那種瘋狂推進,而是在各自完成跟賽車的匹配。
陳向北這邊是找尋排位賽調校跟正賽調校的平衡,特魯利則是單純的適應低下壓力調校方案。
要知道很多時候賽車調校,并不是一招鮮吃遍天。
根據賽道的不同會出現偏向于排位賽的方案,以及偏向于正賽的方案。
東海國際賽道彎道類型齊全,超車難度放在F1賽歷里面也算適中,表現看起來沒有什么特別的偏向。
但往往就是這種賽道,平衡跟抉擇就變得尤其重要!
陳向北期望找到最完美的平衡,達成自己在F1的首桿跟登頂,就需要特別精準的微調。
至于特魯利,他的適應過程就比較掙扎,二練階段出現好幾次打滑跟沖出賽道的情況。
曾經的特魯利或許也有著天才少年背景,可是在歲月的蹉跎之下狀態不可避免出現下滑,學習跟適應能力尤為明顯。
更何況他還需要做到改變本能,更是加劇了挑戰!
還好兩千年后新建賽道的優點,那便是賽道本身跟緩沖區的寬度都足夠,能提供給車手小失誤的容錯空間。
要是放在歷史悠久的老賽道或者街道賽,恐怕特魯利的14號賽車已經撞毀了。
相比較HRT車隊的平淡,其他車手在二練很明顯都愈發激進。
其中紅牛、法拉利等四大巨頭車隊,更是朝著極速調校方向發展,他們不愿意“讓”出這個分站冠軍!
要知道前面兩場比賽,紅牛跟梅奔分別拿下一個分站冠軍,同時亞軍讓邁凱輪跟法拉利占據,意味著無論是車隊還是車手積分排行榜,四大車隊都極其接近。
甚至于HRT車隊憑借著雙車積分跟陳向北領獎臺,都已經排名第五,理論上完全有能力去挑戰四大車隊,以及去問鼎冠軍頭銜。
毫無疑問這延續了上賽季末期的混戰場景,沒有一支車隊展現出絕對的“火星車”統治力。
群雄逐鹿,誰都有幾率稱王!
越是這種情況,往往每一個積分都尤為重要,否則就會重現收官站被逆轉,以及1分絕殺的情景。
“庫比卡,穩住2號彎的走線,速度還能再快一點。”
“羅斯伯格,想辦法多吃路肩利用賽道寬度!”
“漢密爾頓,你這一圈非常漂亮,已經跟北的速度不相上下。”
“巴頓,調整下狀態,你應該能更快。”
“舒馬赫,別忘記你才是這條賽道的統治者,而不是新人北!”
各種車隊語音通過無線電波,不斷的傳遞到每一位車手的耳中。
到了這種巔峰對決的情況下,車隊策略組或者比賽工程師,能提供的信息更多是賽道跟賽車數據,以及加油鼓勁的作用,做不到“教”車手如何去開車。
不管是為了成績,還是利益,其他車隊都不想HRT冒頭挑戰地位。
畢竟這個時代同樣有著積分跟排名分紅,HRT多拿錢就意味著被打下去的車隊少拿錢,放在這個金融危機余波影響的時代,將直接降低車隊的競爭力引發惡性循環。
不比后世就算是墊底的車隊,依靠FIA分紅跟預算帽,依舊能旱澇保收活的很滋潤。
二練的時間很快過去,陳向北的圈速依舊穩居榜首,不過卻沒有之前那種遙遙領先,后面幾位車手把時間差距追近到了百分秒。
這個用時表明并非無法超越,更多是保留實力。
結束練習乘坐接駁車返回下榻酒店,大門位置陳向北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身影,她就是斯塔勒的孫女艾米莉。
今天艾米莉不是以往那副偏向于干練風格的中性打扮,而是穿著高跟短裙比較性感火辣的著裝,再加上有一段時間沒見面,第一眼陳向北硬是沒有認出來。
“HELLO,全能車手北!”
見到陳向北從接駁車下來,艾米莉非常激動的揮舞手臂打招呼。
見到這一幕,團隊成員很識趣的自顧自進入酒店,留下陳向北單獨跟她對話。
“艾米莉,你怎么會在這里?”
陳向北邀請了很多人來觀賽,不過并沒有通知艾米莉,而且時間還定在周日正賽。
一方面是考慮到時間緊張,只有周末才是通用假期。
另外一方面,就是陳向北跟艾米莉沒有那么熟絡,讓別人跨國來看比賽有點不好意思。
“我代替爺爺來見證你的主場首秀。”
艾米莉笑著回了一句。
其實早在澳洲的時候,斯塔勒就跟陳向北談及,要前往中國見證他的主場首秀,不過被拒絕了。
拒絕的原因很簡單,斯塔勒身體有些扛不住舟車勞頓。
人衰老很多時候就是一瞬間的事情,特別是斯塔勒放下事業選擇頤養天年之后,陳向北能明顯感到他的精氣神狀態大不如前。
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再去麻煩老爺子,也不想他倒時差飛來飛去,接近八十的年齡坐在電視前為自己加油就挺好。
斯塔勒能理解陳向北的好意,可是主場首秀這個重要時刻,他還是期望能有參與感,于是乎就讓孫女艾米莉代替自己出席。
由于沒有事先通知,艾米莉無法進入維修站工作區域,只好等候在酒店門口。
只是還沒等陳向北回答,艾米莉臉上就流露出一抹神秘笑容,補充道:“我還受到了另一個人的委托。”
“誰的委托?”
“基米·萊科寧。”
萊科寧?
聽到這個名字,陳向北愣了下。
雖然陳向北對于萊科寧極其熟悉,并且對外不止一次打造“跳級雙子星”的IP。
但事實上這屬于陳向北單方面的純碰瓷……
萊科寧壓根就不認識他,雙方也沒有任何的交集,什么雙子星更是無稽之談。
如今艾米莉卻說受到萊科寧的委托,著實有種天方夜譚的感覺。
“很意外嗎?”
“嗯,他委托你做什么?”
陳向北反問了一句,被勾起了好奇心。
“想要跟你跑兩圈拉力賽。”
如果說陳向北之前僅僅是好奇,現在完全可以用震驚來形容。
萊科寧要跟自己跑拉力賽?
“他怎么會有這個想法?”
“當然是因為我啦。”
艾米莉臉上浮現出得意的笑容,開口解釋道:“我已經從福特青訓學院畢業,加入了雪鐵龍女子車隊,算是跟萊科寧成為了拉力賽隊友。”
“說出來很意外,其實早在去年的那場F3墊場賽,萊科寧就已經關注到你了,并且還看了澳洲大獎賽的V字漂移過彎。”
“他很堅信你有過拉力賽職業訓練基礎,再加上知道媒體的宣傳以及爺爺跟HRT車隊的投資關系,說想要認識你跑一場。”
頂尖職業賽車圈子就那么幾十號人,萊科寧跟陳向北確實沒有什么交集,但不意味著對方完全不認識。
相反陳向北跑的那場F3墊場賽,就給萊科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身為目前圈子里面唯一F1跟WRC“雙修”的車手,萊科寧能感受到陳向北的拉力賽真實水平,再加上有艾米莉的介紹,讓他對這個中國新人充滿了好奇。
冰冷的外表,往往很多時候都擁有著一顆火熱的內心,拉力才是芬蘭車手的根基跟傳統。
對于萊科寧而言,后期職業生涯已經變成了方程式是工作,拉力才是生活的模式。
這點從他開“養生車”,卻把精力用在組建拉力車隊就能看出來。
面對這位F1圍場誕生,卻擁有頂級拉力技術的新人,再加上又碰瓷“雙子星”宣傳造勢,很難不吸引到萊科寧的目光。
他真的很好奇,陳向北到底有著怎樣的拉力賽水平。
“好啊,有機會的話可以跑一場。”
陳向北嘴角浮現出一抹深意的笑容。
說實話碰瓷這種行為,早期確實能帶來熱度跟關注度,只是隨著名氣跟實力的增長,卻很容易成為一段黑歷史。
想要洗白的最好方式,就是得做碰瓷主角的認可。
如果萊科寧都認同陳向北是同等實力的雙子星,那媒體跟粉絲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菜鳥可以莽撞,王者卻會愛惜羽毛,這已經成為了歷史定律。
現在的陳向北目標,已經不再是那個滿足于跨過F1門檻的菜鳥,他已經變得野心勃勃,亦或者說雄心萬丈。
陳向北想要成為冠軍,想要成為世界冠軍!
簡單說了幾句話后,兩個人就進入了酒店,陳向北本意是開個房間招待艾米莉,怎么說都是斯塔勒的孫女,不看僧面看佛面。
只是很快他就后悔了這個決定。
雖然陳向北也才年僅二十,但身為重生者他有著兩輩子的記憶,很多時候有著一副少年老成的做派,喜歡簡單直接不廢話。
可艾米莉就截然不同,不到二十的年齡讓她充斥著外國少女的活潑,這跟陳向北以前接觸過的董元兮以及胡凌菲等人完全相反,她們都是屬于偏向于內斂保守的中國女生性格。
簡單點形容,就是嘰嘰喳喳話有點多……
說著斯塔勒的一些囑托,說著自己職業訓練的見聞,還充斥著對于F1賽車的好奇。
陳向北實在是懶得回答太多問題,只好把她托付給了陸曉曼,女人之間應該比較投機。
相比較陳向北的突發狀況,特魯利則是走了他的“老路”,獨自一人坐在小型會議室的投影面前,看著自己跟陳向北的第一視角車載錄像,找尋失誤跟可以改進的地方。
目前特魯利跟陳向北的單圈差距,高達1秒往上。
并且這還僅僅是練習賽成績,排位賽可能會出現天壤之別。
原因是陳向北大概率還能開的更快,特魯利則會超出自己的極限失控!
特魯利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這種隊友帶來的壓力,更沒想到對方還是一年級新秀。
老將的驕傲,讓他不想輸的太難看,至少保持最終成績在0.5秒以內。
不知道從何時起,特魯利的目標都不是贏陳向北,而是變得不輸太慘,著實是有些唏噓不已……
一夜過去,時間來到了周六三練。
這場練習賽最主要的項目是正賽模擬,兩位車手將重載油測試不同輪胎配方,收集賽車在正賽情況下的胎耗、散熱以及穩定性。
考慮到特魯利適應新賽車調校的進度跟壓力,奧德托讓陳向北承擔了更多了的測試任務,給特魯利留出更充足的適應時間。
這就是為什么布里亞托利當初,一定要劃分出一二號車手地位。
當沒有了利益沖突之后,反倒減少內耗兩人能分工協作,甚至于二號車手都能從中受益。
否則按照之前的隊內斗爭情況,數據不共享兩人都得重復做功,浪費時間浪費資源。
圍場內的觀眾已經從昨天的十五萬左右,逼近到了接近滿員的二十萬,目光所及之處除了黑壓壓的人群外,便是各種揮舞著國旗的中國紅。
一切準備就緒,當安全車賽道巡檢結束之后,維修站各支車隊根據賽道交通狀況,一輛輛的從P房發車,避免在排位賽開始前出現任何事故。
對于F1車隊而言,只要有零備件存在,哪怕一輛F1賽車撞成廢渣,經歷一晚上時間就能修復成功。
可周六半天,想要趕在排位賽前修復,難度就陡增,意味著沒有容錯空間。
特魯利這次首先發車,陳向北則加滿燃油換上中性胎后出站測試長距離。
東海大獎賽由于高強度重剎的緣故,對于輪胎的磨損非常大,正常情況下都是采用黃白白兩停,或者黃白一停輪胎策略。
除非排位賽靠后,亦或者想賭安全車出動,才會使用軟紅胎起步。
維修通道綠燈亮起,陳向北一腳油門下去,TF110賽車快速的沖出維修站,駛入維修通道。
伴隨著黑橙配色的13號賽車出站,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呼聲,現場的中國觀眾都非常激動,他們期待見證陳向北的賽道奇跡!
重載油長距離測試沒有太多的波瀾,更多是關注輪胎磨損跟散熱問題就行。
中性胎搭配最硬的懸架,讓TF110賽車對于粗糙的路面幾乎沒有任何濾震效果,有些粗糙跟高低落差的地方,陳向北甚至感覺到后世“海豚跳”的顫抖。
還好年輕人腰不錯,要是換上后世漢密爾頓的老腰,估計得通知車隊調軟彈簧跟懸架高度了。
就在陳向北不緊不慢行駛的時候,突然耳機里面傳來奧德托的提醒。
“北,注意避讓后面的梅奔賽車。”
什么?
聽到奧德托的聲音,陳向北下意識看了眼后視鏡。
發現后面一輛銀色梅奔,如同魚雷一般朝自己撞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