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39 未來車手的搖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陳向北!”

  “歡迎回國,陳向北!”

  “中國第一,亞洲最強車手!”

  “看看這里,車神北!”

  事實證明在狂熱的粉絲面前,棒球帽跟口罩卵用沒有,反而在出接機口的人群中還特別顯眼,只能說電視里面都是騙人的……

  其實認真來說,陳向北能被認出來以及有這么多車迷粉絲接機。

  關鍵原因不在于什么打扮,而在于國內媒體的宣傳。

  澳洲站登臺讓本就小有名氣的陳向北,徹底得到了國家宣傳機器的關注,就連最為黃金時刻的央視七點檔新聞聯播,都策劃了一個關于陳向北的專題報道。

  毫不夸張的說,除了受眾人群可能有些區別,陳向北復刻的曾經選秀爆紅的姚名。

  同樣是國外征戰,同樣是最為頂級的賽事,陳向北出乎意料的做到登臺,并且還讓世人看到他有爭冠的實力跟潛力,預示著中國下一位世界級體壇巨星的誕生。

  這種世界范圍影響力,某種程度上已經超過了劉祥。

  國家級宣傳攻勢啟動之下,陳向北的“輕車簡行”跟偽裝就顯得有點小兒科了,車迷跟媒體們早就通過各種渠道得知,守候在機場等待著他到來。

  經歷過短暫的意外跟震驚之后,陳向北內心里面更多是浮現出感動。

  后世有過一句話,叫做只有出國了,才能更感受家的美好。

  放在這個時代,感受更為頗深。

  冷眼跟嘲笑雖然是讓陳向北更強大的動力,但如果可以的話,誰又不會更喜歡鮮花跟贊美呢?

  “謝謝,謝謝。”

  既然已經暴露身份,陳向北干脆取下口罩,不斷的朝著現場車迷揮手致意。

  “向北,合個影吧!”

  “車神北,給我簽個名!”

  “我買了很多HRT車隊周邊,是你最為忠實的車迷!”

  車隊周邊?

  陳向北聽到這句話循聲望去,這才注意到很多車迷手中拿個車隊T恤、棒球帽、TF110車模、等比例頭盔等等物品,甚至還有自己的人偶娃娃。

  說實話,陳向北知道布里亞托利擔任車隊經理,肯定會想盡辦法搞錢進行商業化運作。

  卻沒有想到他動作能這么快!

  陳向北認知里面,花布這個老流氓短短幾個月時間里面,還得兼顧整合車隊勢力跟人員,組建法拉利運過來的二手風洞,甚至是跟豐田方面進行溝通。

  就算想商業化搞錢,無非就是跟足球那樣,出個棒球帽跟衣服頂天了。

  現在看來,自己遠遠低估了布里亞托利搞錢的欲望跟潛力,這家伙不僅聯絡了南美巨頭,國內“割韭菜”方面同樣沒有放過。

  但緊接著陳向北腦海中又萌生出一個想法。

  這該不會是沒授權的盜版吧?

  當然,陳向北沒時間去查證這些東西,只能突出一個來者不拒,反正誰把東西遞到面前就筆走龍蛇,簽下一個連自己都看不懂的簽名。

  就在這個過程之中,陳向北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龐,他就是張智聰。

  陳向北提前回國的消息,上飛機前只通知了張智聰一人,想著反正抵達了港島,就順路看望一下長輩。

  怎么說華賽體育都是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沒有張智聰的幫助自己不可能這么快進入F1圍場,人總不能忘本。

  只是沒想到,“接機”的人這么多,張智聰根本就搭不上話,費勁力氣才擠了進來。

  “張叔。”

  陳向北驚喜的喊了一聲。

  大半年時間沒見,確實甚是想念。

  “向北,出息了。”

  張智聰笑著回了一句。

  從一個普普通通的高中,到如今響徹全國的體育巨星,張智聰算是見證了陳向北的成長,內心里面可謂是欣慰無比。

  就在陳向北見到張智聰后,不知道該怎么從擁擠的人群中脫身的時候,機場安保見到這種架勢過來維持秩序,算是變相的“解救”了陳向北,并且開辟出一條安全通道。

  來到地下車庫,坐上那輛熟悉比斯開藍的大眾R36,張智聰開口問道:“向北,坐飛機累嗎?”

  “還好,反正躺著睡一覺就到港島了。”

  陳向北坐的是商務艙,確實沒多大感覺。

  “既然狀態還好,那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什么地方?”

  “等到了你就知道了。”

  張智聰笑著賣了個關子,然后駕車朝著西北方向駛去。

  一路行駛,周邊的場景越來越偏僻,開始還能看到村屋,到后面都能看到大片的農田。

  其實港島并不是外界認知的寸土寸金的小地方,事實上存在著大片未開發區域,還保持著城中村或者說鄉下狀態,比如說著名的元朗地區。

  就在陳向北感到疑惑不解的時候,大眾R36停在了一座大門面前,上方招牌寫著“華賽卡丁車俱樂部”幾個大字。

  “張叔,這是……”

  陳向北愣住了,他真沒想過張智聰會帶著自己來到一家卡丁車俱樂部,并且名字還叫做華賽!

  “我開的。”

  “下車吧,進去看看。”

  張智聰拍了拍陳向北的肩膀,就熄火率先推開車門下去了。

  陳向北緊隨其后,跟著張智聰一前一后走進卡丁車俱樂部的大門,遠遠就能聽到里面傳來的引擎轟鳴聲,代表著有人正在進行訓練。

  “向北,處理完東海的華賽基地之后,那時候我心灰意冷決定徹底離開賽車行業,以后就安安穩穩做自己的職業經理人。”

  “但是看到你在格蘭披治大賽上面的表現,我突然意識到華賽體育沒有徹底失敗,它終究培養了中國的賽車團隊,以及發掘了你這位天才車手。”

  “可能是不甘心,也可能老夫聊發少年狂,我創辦的這家卡丁車俱樂部。”

  “曾經好高騖遠想要一步打造出中國方程式賽車體系,現在回過頭來從方程式賽車的起點出發,期望能培養出下一個中國F1車手,也希望能見到下一個陳向北。”

  張智聰用著類似于喃喃自語的方式,說出了自己這番心里話。

  從始至終,他都對華賽體育的倒閉耿耿于懷。

  當年帶著夢想跟激情,想要造出中國的方程式賽車,以及承辦東海F1大獎賽。

  最終結果卻一地雞毛,要不是陳向北的出現,張智聰將淪為一個徹徹底底的失敗者。

  現在他明白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只有從最初級的卡丁車入手,才能一步步創建出真正的方程式賽車體系,以及發掘出那一個個潛在的未來F1車手。

  華賽卡丁車俱樂部,就是張智聰未放棄的夢!

  張智聰的這段話,也讓陳向北感慨萬分。

  沒有誰比他更清楚,中國方程式賽車發展的艱難,哪怕后世出現了周冠羽這位F1車手,實際上也跟曇花一現差不多,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在哪里。

  甚至于在未來可見的十年內,誕生第二位中國F1車手的希望渺茫。

  想要結束這種現象,與其天天想著去搞什么高大上,不如從最初階段的卡丁車做起,這才是方程式車手真正的搖籃!

  邊走邊聊,很快兩人就來到了賽道旁邊,陳向北還在這里看到一位熟人,那便是曾經在東海華賽基地的本田外派工程師伊藤雅治。

  “伊藤,你也在這里?”

  陳向北很是驚訝跟意外的問了一句。

  自從東海一別之后,陳向北就跟伊藤雅治失去了聯系,他本以為這批外派工程師會返回本田總部,沒有想到會出現在港島卡丁車俱樂部。

  “好久不見,向北君。”

  伊藤雅治早已得知陳向北會過來,他就沒有太多意外情緒,滿臉笑意的伸出了聲招呼。

  “本田車隊退出F1,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本田總部取消了方程式賽事部門,伊藤連帶被裁員失業了。”

  “你也知道他會一口流利的中文,再加上原本在華賽體育的時候,就從事著車手培訓相關事務,于是乎我把伊藤請到了港島。”

  張智聰幫著解釋了緣由,伊藤語言不成障礙,這方面經驗又非常豐富,算是卡丁車教練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原來如此。”

  “張叔,你這是打算重建華賽呀。”

  聽著陳向北的調侃,張智聰笑了笑沒有搭話。

  目前一個小小的卡丁車俱樂部,相比較曾經的華賽體育差了太遠太遠。

  有生之年,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再重建華賽。

  “向北,這條賽道全長2.2千米,采用國際標準建造,配備了全部級別的卡丁車。”

  “學員方面我沒有做限制,只要是有天賦的孩童跟少年,不管他是什么身份跟國籍,通通能加入訓練。”

  港島情況比較特殊,相對而言比較國際化,張智聰就沒有把學員身份,局限在國人或者華人身上。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跟賽車運動發展趨勢不謀而合,開放兼容才能打造出最強大的車隊跟車手。

  甚至于周冠羽,他其實都不算中國賽車體系的車手,早早就前往了英國接受職業訓練。

  就在張智聰介紹的時候,現場很多小學員看到陳向北出現,紛紛停下了訓練圍了過來,用著好奇跟崇拜目光打量著他。

  放在目前的中國,可能絕大多數孩童不認識陳向北,還在小學打游戲機的年齡,哪會去關注什么F1賽車。

  可是放在卡丁車俱樂部,陳向北絕對就是學員的偶像跟目標!

  無數小卡丁車手,就想著有朝一日,能像陳向北那樣成為一名F1車手,馳騁在世界上最頂級的賽事之中。

  就如同小時候的陳向北,把舒馬赫當做自己偶像跟目標一樣。

  以至于被董元兮發現自己的賽車愛好,還是因為站在舒馬赫退役海報面前,看了很久很久……

  “向北,這些都是俱樂部的學員,總共有二十六人。”

  “對了,目前圈速最快的是這個小子,今年參加國內卡丁車比賽全勝,并且還保持著俱樂部單曲紀錄,有你當年來到東海華賽基地的影子。”

  張智聰一邊說著,一邊把個十來歲的少年拉到身邊,用著驕傲的語氣對陳向北介紹。

  陳向北順勢看了過去,霎那間覺得這個小孩有點眼熟。

  于是乎開口問道:“張叔,他叫什么?”

  還沒等張智聰回答,這個小男孩就主動介紹道。

  “向北哥哥,我叫周冠羽。”

  周冠羽?

  聽到這個名字,再看看那張隱約相像的臉龐,陳向北當場愣住了。

  緊接著他臉上露出一抹唏噓不已的神情,看來這個世界的時間線跟歷史,終究影響到了國內方程式運動的發展。

  “向北,冠羽開KZ級卡丁車,67秒就能跑完賽道全程,更尤為可貴的是他長距離非常穩定,沒有一般少年學員的沖動跟失誤。”

  “說實話,這種情緒穩定狀態,真跟你以前很像!”

  面對張智聰的夸獎,陳向北有種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的感覺。

  他還沒有把后世對周冠羽的印象,跟眼前這個十來歲的小孩結合起來。

  “不錯,不錯,很厲害。”

  愣神了片刻,陳向北才開口夸獎了一句。

  “另外那個葉一飛進步也很快,今年第一次參賽卡丁車賽事就刷出全場最快圈,天賦跟潛力肉眼可見。”

  “向北,如果不是從零開始創辦卡丁車俱樂部,我都不知道國內有這么多好苗子。”

  張智聰不斷向陳向北介紹著學員,語氣充斥著唏噓跟感慨。

  當初自己要是放棄研發CFR2000,早早從卡丁車俱樂部發展,說不定能發現更多的滄海遺珠。

  中國少年并非沒有賽車天賦,他們只是缺少一個接觸賽車的機會!

  只不過陳向北沒有心情去感慨,他再一次被葉一飛的名字給驚訝到了。

  該不會真有這么巧,他就是后世勒芒冠軍葉一飛吧?

  說實話,相比較周冠羽家境殷實,能一步走到F1圍場。

  葉一飛就沒有試錯的資本,意識到駕駛F1賽車希望渺茫之后,就果斷轉型了耐力賽,造就了一段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

  “張叔,你這次恐怕真要成為中國賽車教父了。”

  意識到極大概率就是后世的葉一飛之后,陳向北似笑非笑的冒出了這句話。

  張智聰本身就有個中國賽車教父的頭銜,只是沒有成功罷了。

  聽到陳向北這句話,他還以為對方是在調侃。

  于是笑著回道:“你小子還把玩笑開到我身上來了。”

  說罷,張智聰把目光看向周冠羽道:“冠羽,你不是有話想要對向北哥哥說嗎?”

  “嗯。”

  周冠羽點了點頭,然后開口道:“向北哥哥,我能要個簽名嗎?”

  “簽名?”

  “沒問題!”

  陳向北還以為要做什么,原來是想要個簽名,他非常爽快就答應了下來。

  剛好在機場的時候,不知道從哪位粉絲順來了支簽字筆,就插在胸前口袋上。

  可是就在陳向北打算簽名的時候,周冠羽卻搖了搖頭道:“不是你的。”

  “那誰的?”

  “我想要阿隆索的。”

  歷史都改變了,偶像卻沒有改變,看來是哥們唐突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