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的RB6是目前圍場內第一快車,再加上韋伯的經驗跟實力都要超過特魯利,北想要超過去很難。”
普羅斯特看著賽道局勢,搖了搖頭解說了一句。
僅僅通過幾回合試探性的攻防戰,普羅斯特就看出來紅牛賽車的性能跟韋伯的老練。
這名澳洲車手,目前正處于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階段,幾乎不會給陳向北任何抓住失誤的機會。
拼絕對速度跟走線能力,陳向北沒有任何勝算。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韋伯雖然沒有拿到世界冠軍,但他在10到12這幾個賽季里面,都屬于標準的爭冠車手,甚至于把冠軍懸念保持到了最后的收官戰。
并且從紅牛車隊退出之后,韋伯還拿到了WEC世界冠軍頭銜,證明了他始終維持著高水平的競技狀態。
陳向北這種上升期階段的新人,不怕那種神一場,鬼一場的車手。
就怕長距離優秀穩定的老將!
密不透風的防守,想要找到突破點很難。
賽道上的局勢,就如同普羅斯特預料的那樣,陳向北跟韋伯玩著貓抓老鼠的游戲,每次咬住車尾想要找尋超車機會的時候,就會被前車給拉開距離。
一遍遍的重復著這段操作!
二圈、三圈、四圈……
陳向北就這樣在韋伯車后跟了八圈,硬生生的跑到了賽程過半,他也沒能上演超車的畫面。
事實上,這就是大多數難以超車賽道的普遍情況,往往比賽中期階段就是跟車“開火車”,拼的就是誰保胎能力更強,到最后看能不能耗死對手。
前半程陳向北那種瘋狂超車景象,反倒較為少見。
“澤野前輩,韋伯比想象中更強,向北君超不過去。”
望著監控屏幕上的跟車畫面,水谷翔有些擔憂的說了一句。
沒有歷史的上帝視角,這個世界大多數人認知里面,馬薩要比韋伯強很多,這可是08年實打實的半分鐘世界冠軍車手。
韋伯職業生涯前些年,最好成績不過排名年度第十。
09賽季依靠著紅牛車隊的崛起,才拿到了車手年度第四的排名。
考慮到韋伯的年齡,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潛力能挖掘,實力也就那樣。
結果萬萬沒想到,陳向北強勢超越了馬薩,卻超不過去韋伯!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主場加成?
“只能說韋伯去年的競技狀態延續至今。”
澤野弘樹畢竟也是日本方程式雙料冠軍,他知道車手的成績起伏,很多時候就是靠著競技狀態跟一股氣勢!
馬薩新賽季揭幕戰就有些速度不對,明顯被隊友阿隆索給全面壓制。
只不過阿隆索太強了,他贏得理所當然,以至于沒人發現馬薩情況有些不對勁。
韋伯則截然不同,這些年排名一直是上升趨勢,并且在07年的紐博格林賽道雨戰中,還上演過混戰中從第七起步登上領獎臺的先例,證明了他雨戰能力不弱。
再算上主場熟練度跟“氣運”加成,韋伯比馬薩更難對付,就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樣拖下去的話,向北君想要登上領獎臺,希望就變得渺茫了。”
“領獎臺哪有這么好登,有些車手跑一輩子都可望而不可即,F1圍場內沒有絕對的菜鳥,向北君的職業生涯才剛剛開始,目光放長遠一些。”
澤野弘樹倒是很淡定,賽前放狠話歸放狠話,比賽中更得講究客觀現實。
陳向北一個才跑兩場大獎賽的新人,登不上領獎臺太正常不過。
能進入積分區,就已經是種勝利!
更何況就算超越韋伯,前面的車手是維特爾、漢密爾頓、阿隆索、舒馬赫,三個世界冠軍跟一個世界亞軍,誰又會比韋伯更弱?
就在兩人對話期間,陳向北的聲音從耳機里面響起。
“奧德托,我輪胎狀態怎么樣?”
“目前處于峰值狀態,不過五圈之內就會步入衰竭。”
“你想怎么做?”
奧德托反問一句,他知道陳向北的意圖,想問清楚具體執行“方案”。
“T15回頭彎,我打算用V字跑法超車。”
V字超車?
聽到陳向北這個回答,室外指揮臺的策略組成員面面相覷。
F1賽車里面確實有類V字走線,卻沒有聽說過誰雨戰中能用出來。
原因很簡單,V字走線注定要拼入彎速度,然后通過極限重剎讓賽車瞬間時速降到一個極低的標準,才能完成類似于調頭般的轉向超車。
否則就直接沖出賽道了。
雨天賽道抓地力驟降,陳向北怎么做到入彎“重剎急停”?
“北,就算是賭博,至少也得五五開的幾率,才有下注的價值。”
“注定會輸的賭局,沒有人會上桌梭哈。”
毫無疑問,陳向北這個所謂的V字跑法超車,就是一場幾乎沒有什么勝算的豪賭。
陳向北想的有點天真了。
“我有五五開的把握。”
陳向北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只能簡單一句概率。
“可是你放棄這場豪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勝算前六。”
“我的目標是前三。”
可能外界都認為陳向北賽前發言是大放厥詞,唯一他自己沒有把這當做大話!
陳向北期待自己能站上領獎臺,甚至于站上冠軍的位置,聽著國歌在F1圍場內響起,讓世界看到中國車手的崛起。
哪怕暫時做不到,他也會為之努力。
“考慮清楚了嗎?”
“考慮清楚了。”
“好,那就證明給我看,你能超車成功。”
奧德托說完之后,就直接掛斷了車隊通話系統。
他從來不是什么保守派成員,相反見證過塞納跟舒馬赫的瘋狂年代,奧德托更向往圍場內的激進跟冒險。
既然陳向北自己做出了決定,那身為領隊跟首席比賽工程師的奧德托不會反對。
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然,奧德托心中還有另外一種期待,那便是他也想看到陳向北站上領獎臺!
通話結束之后,陳向北面色冷酷的看著前方的韋伯,他要開始玩極限了。
只見這個時候陳向北一腳油門下去提速,再次利用尾流緊貼住前車韋伯,兩輛賽車如同要相撞一般,咬合的非常緊!
韋伯賽車尾部帶起來的雨幕,徹底把陳向北的13號賽車給籠罩,能見度幾乎降至到不足十米的夸張程度,無數雨滴從頭盔面罩上滑落。
“中國佬又打算發動進攻了啊?”
“車手北還真是不死心,尾氣沒吃夠,這么喜歡喝臟水?”
“你永遠都超不過去韋伯,記住了,是永遠!”
賽道澳洲本土觀眾非常的猖狂,這種快速跟進準備超車的畫面,幾乎在每一圈都上演過,他們早已變得麻木。
每一圈的結果都殊途同歸,中國新人除了淋一身雨水,壓根就沒有任何超車的希望。
阿爾伯特公園賽道,主場車手韋伯有著碾壓性優勢!
面對澳洲車手的嘲諷跟囂張,以往中國車迷跟陳向北的支持者們,大概率是沒有底氣回懟。
現在情形卻有些不同。
爭冠車手庫比卡贏過,潛力車二代羅斯伯格贏過,世界亞軍馬薩超過,你區區韋伯又算什么,還永遠?
“陳向北,干掉前面的韋伯,證明你才是最強的車手!”
“陳向北,讓這群澳洲佬看看中國車手的實力!”
“加油,車手北,我相信你一定能登上領獎臺!”
兩方車迷爭鋒相對,誰都不愿意服輸,讓整個看臺區域充斥著火藥味。
與此同時陳向北已經穿長直道,跟著韋伯一前一后來到了剎車區,這就是T15回頭彎的轉折點,需要把車速降低到2檔80km/h,才能順利調轉車頭過彎。
這種速度放在F1里面,已經算得上極低速度了。
正因為速度太慢,再加上賽道狹窄的緣故,T15回頭彎只有一條切彎線,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超車的可能性。
韋伯對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彎角非常熟悉,他通過后視鏡看到陳向北變道出現在內側,心里面沒有絲毫的慌張,相反還浮現出一種“嘲笑”。
中國新人真是裝模作樣,T15回頭彎做出超車動作,以為我會上當嗎?
內側過彎相當于直接調頭,正常速度根本就無法完成轉向,除非是降至一種夸張的慢速。
這種近乎于停車的速度,還想著超車?
毫無疑問,陳向北的超車動作沒有絲毫意義,最多就是發泄一下跟在后面十幾圈的憋屈,亦或者自我安慰還沒有放棄。
只是接下來的畫面,跟韋伯想象的有些不同。
傳統剎車點陳向北沒有減速剎車,用著比自己更快的速度入彎,非常簡單的就完成了抽頭動作,估測速度達到120km/h往上。
中國小子這是瘋了嗎?這種速度跟路線,也想過T15回頭彎?
再加上雨戰濕滑的因素,哪怕陳向北想著重剎急停減速,恐怕輪胎抓地力都無法支撐,連正常情況下的鎖死燒胎都做不到,只有沖出賽道一種可能!
難道說陳向北打算“鋌而走險”,復刻在揭幕戰的魚雷方式強硬搶線?
想到這種可能,韋伯臉上流露出一絲冷笑。
自己可不是羅斯伯格那個車二代新手,打算用強勢手段逼迫自己讓出切彎線,只能說中國小子找錯對手了。
沒有絲毫遲疑,韋伯輕點油門略微提速,保持自己車頭能處于陳向北側箱位置。
如果中國小子有變道搶線的想法,韋伯會毫不猶豫把對手給撞出賽道!
“賽道上這一次北的進攻點選擇在T15回頭彎,并且延遲了自己剎車點入彎,速度明顯超過了正常范圍,幾乎無法做到標準切彎走線,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舉動。”
“年輕人,終于還是沉不住氣了嗎?
解說雷德不是賽車手,可他多年解說賽事的經驗,讓他清楚T15回頭彎這種速度過不去。
陳向北強行高速入彎超車,這種行為就跟飲鴆止渴差不多。
看似有超越的希望,實則接下來將迎接絕望!
最終的結果,只會是沖出賽道。
事實上不止雷德這么認為,看臺的數萬名觀眾,維修站上千名賽車從業人員,沒有誰看好陳向北的超車方式。
這就是標準的年輕車手冒進操作,證明陳向北心理抗壓能力沒有想象中強大。
但是接下來賽道上的陳向北,卻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外界認知是錯誤的!
只見這個時候陳向北來到彎心,然后一腳剎車下去猛打方向盤,后輪瞬間出現打滑甩尾的畫面,整輛賽車用著一種漂移的方式完成了急轉向。
更為驚人的是,陳向北搶在了韋伯前面出完,意味著他完成了超車!
這不可思議的一幕出現,讓圍場內無數人目瞪口呆,F1賽車還能漂移過彎的嗎?
事實上,F1賽車確實能漂移。
亦或者說只是馬力足夠大,任何一輛賽車都能完成漂移,F1賽季結束的退役儀式,就是在賽道上畫“甜甜圈”,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漂移。
甚至于在1986年的匈牙利大獎賽,世界冠軍老皮奎特為了防守塞納的超車,就表演了一記堪稱F1史上最傳奇的漂移入彎,成為了賽道上最經典的防守示范之一,被無數F1紀錄片給反復收納。
不過陳向北這種漂移超車的畫面,還前所未有!
“不是,F1賽車還能這樣漂移超車的?”
“這到底是拍電影還是演漫畫,陳向北到底怎么做到的?”
“中國新人運氣是不是有點離譜了,獲得上帝保佑了嗎?”
“運氣個屁,這就是車手北的實力!”
現場各種疑惑跟歡呼聲雷動,很多人都還沒有從震驚中反應過來,這種漂移超車方式完全超乎了他們的認知。
事實上也確實有些離譜,F1漂移超車太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
正常情況下,F1漂移完全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先不說速度損失的夸張,漂移就意味著輪胎“鎖死”,對于輪胎壽命影響不可估量,將直接損失一個進站窗口!
陳向北之所以敢這么做,就在于這是雨天!
濕滑的路面,極大程度降低了賽車的抓地力跟輪胎摩擦力,避免漂移過程中造成的嚴重損耗,這就是天時!
地利則是T15回頭彎的特性,讓韋伯賽車速度也極大降低,否則標準彎道漂移無論如何都比不過走線。
至于人和有兩點,第一點便在于韋伯為了提升自己過彎速度,極致的利用彎道寬度走了外側,給陳向北留出來足夠的甩尾漂移過彎空間。
第二點就在于陳向北有著豐富的拉力賽車漂移經驗,這點是其他F1車手無法比擬的。
F1是成千上萬次挑戰同一個彎道,WRC是成千上萬的彎道過一次。
面對極其復雜跟未知的狀況,拉力賽經驗帶給了陳向北更好的瞬間判斷力跟洞察力。
當天時、地利、人和全部都站在陳向北這一圈,他就能上演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