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055章 亮瞎眼的營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尉來無意針對任何一家企業,我們所做的決定都是出于企業的戰略需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市場消費環境的變化,今后新能源汽車將從政策驅動轉換為技術驅動,因此尉來汽車在今后會有更多技術方面有更多的普惠政策。”

  一套組合拳下來,尉來成了一季度市場最熱的品牌,各大廠商被打壓得抬不起頭了,而因為智駕兜底政策涉及到了某些企業的核心賣點,網上的氛圍變得有些扭曲。

  極端粉絲群體以尉來針對為由,不斷的攻擊尉來車主,而尉來的車主也不是吃素的,雙方吵得是不可開交,檀錦程也不得不出面回應一下。

  有沒有用就不知道了,這也就是2023年,網絡輿論環境已經有了相當的改觀,如果是早幾年,這種被視作打擂臺的行為,尉來的口碑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李兵僅僅是表達了一下沒有與其合作的想法,就導致被罵得不得不改口,間接性的道歉。

  “哎,現在的輿論環境,真的是變了很多。”

  玩互聯網,檀錦程也算是從世紀初就開始的,差不多也有快20年了,20年互聯網的環境變化太大了,尤其是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跟以往的環境幾乎就是天翻地覆。

  “我們也要注意一下輿論環境了,老是這樣挨罵也不是個辦法,必要的時候對一些造謠的大V做出一些反制措施。”

  公平的輿論環境是誰都希望的,但沒有絕對的公平,而絕對的公平也不見得是什么好事兒,某些大V在收了錢之后,什么話都敢說。

  造謠也不在話下。

  “我會讓公關部門特別注意的。”

  周傲最近也見識到了粉絲群體的威力,深感壓力,長期以來,尉來在對待網絡謠言,惡意攻擊方面,通常采用的是傳統的法律途徑和官方聲明,態度相對保守。

  基本上大部分車企差不多也是這個處理方式,現在網絡環境不一樣了,這種處理方式就顯得有些慢了,必須要跟上現在的網絡節奏了。

  BYD在這方面都有行動了,前幾年的特斯拉也有過,不過特斯拉比較走運,隨著尉來與BYD銷量的上升,他們在互聯網上受到的攻擊,突然就變少了。

  “樹大招風,咱們不僅僅要建立起輿情響應機制,另外在宣傳上也要有點改變。”

  從產品宣傳到價值觀輸出,都必須要有一些改變了。

  周傲深以為然,他這個公關部經理,這幾個月是忙得不可開交,以往他不需要像李響一般經常蹲守互聯網的,但是現在不同了,他已經成了繼李響之后,尉來在互聯網上第三個異常活躍的高管了。

  一個季度的騷包,尉來也是到了消除影響的時間點了,不過想要保持低調是不可能了,因為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報季節。

  “也挺好,轉移注意力的最好方式,就是新的熱點。”

  從去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爆增開始,尉來就備受資本市場關注,但是無奈新能源市場的投資熱度退潮了,尉來的市值也很難有一個大的突破。

  進入到2023年一季度,投資的熱潮換成了中特估以及AI,三大運營商與三桶油以及銀行等板塊表現亮眼,AI為代表的計算機,通信,傳媒等行業成了市場主線,占據著市場40的成交量,虹吸效應明顯。

  與TMT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前兩年的主線新能源板塊在一季度表現低迷,陷入調整,失血嚴重,尉來哪怕有資本關注,但市值也很難做到突破。

  一代新人勝舊人,熱點不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表現比較低迷,尉來目前市值維持在1.2萬億至1.3萬億之間,位列全球車企第三。

  排在尉來前面的則是特斯拉與豐田,特斯拉的市值換算成人民幣,差不多是4.5萬億人民幣左右,而另外一家新能源巨頭BYD的市值則是7000億左右。

  特斯拉不說,誰都知道尉來與BYD這兩家車企相對于他們的營收而言,多多少少有些低估了,但是市場熱點不在新能源汽車這邊,也沒有辦法。

  尉來受資本市場關注的原因,除了關注2022年度的營收業績之外,更多的還是尉來各大產品線表現出色的原因,讓資本嗅到了機會。

  “尉來目前的財務結構,其實任何一個業務部分都可以獨立成立一家規模不小的公司。”

  電池業務做到了全球第一,悅馳汽車旗下的燃油車加星河系列,尉來汽車旗下的E系列,L系列,星途系列與埃安系列,每一項業務都做得很不錯。

  唯一有點拖后腿的就是知豆汽車,隨著A00級市場的被擠壓,知豆汽車的銷量始終難以提升,而由于利潤率的低下,雖出口業務增加了,但是虧損卻加大了。

  雖然說尉來沒指望知豆汽車能夠賺錢,主要還是以豐富車型為主,但若是一直這么虧損下去,也不是不可以放棄。

  這就是檀錦程現實的一面,他不會為了所謂的面子工程,或者說所謂的銷量而刻意保持某一項虧損業務,除非這項業務有很好的前景。

  “你得講講故事啊,雖然說你們現在的市值很高了,但不講故事怎么會拉升股價呢。”

  相較于前幾年,已經更名為紅衫ZG的紅衫資本,投資要更加的審慎一些,沈楠彭也要低調很多,公開的活動少了很多。

  紅衫近幾年的投資計劃為“半人馬”計劃,著力于硬科技。

  “講什么故事,不就是想讓我們拆分嘛,別想了。”

  在輝能科技的D輪融資上,檀錦程碰到了沈楠彭,輝能科技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固態電池技術開發商,D輪融資是為了加速產線建設,由紅衫領投。

  檀錦程的巨量引擎這幾年也低調了很多,同樣也是以投硬科技為主,尤其是新能源技術方面,在輝能的投資上,兩家又同步了。

  固態電池是未來電池技術的趨勢,錦新時代自己也在做技術研發,巨量引擎則在外圍配合著錦新時代,做一些投資,目前固態電池量產,樂觀的認為會在2025年,保守一點的則是認為要到2028年才能夠量產。

  哪一年量產,其實對于現在的尉來而言,并不是很重要。

  固態電池的推廣,除了要攻克技術之外,還需要看他們這些新能源巨頭的臉色,巨頭們不配合,技術再是先進也是白瞎。

  “哎,你怎么就不試試呢。”

  沈楠彭嘆了口氣,他與檀錦程合作多年,深知想要說服他有多難,在沒有多少資本的條件下,這位都不會屈服于資本,把公司的控制權以及股份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而以現在檀錦程的地位,想要說服他就更難了。

  尉來股價的低估,A股市場的體量的原因,都讓投資尉來的各大投資機構以及財團,覺得尉來以目前集團整體的形式上市,多多少少有些吃虧了。

  錦新時代或者是埃安團隊,都是可以拆分出來的,錦新時代完全可以作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存在,而埃安系列銷量的快速上升,也具備了新勢力的實力。

  規模即是王道,一級市場里,埃安品牌的估值已經達到千億了,2022年度埃安的銷量高達27萬輛,同比翻倍,一季度也保持著高速增長的勢頭,在主流廠商當中,埃安的同比增長速度長期位居第一。

  高成長性是高估值的關鍵,穩定的高銷量證明了其產品得到了市場驗證,而非PPT造車,資本市場也愿意為速度支付更多的溢價。

  另外獨特的商業模式與定位,背靠尉來,繼承了尉來的造車底蘊,供應鏈體系和品質控制能力,也給埃安系列帶來了更加穩定的基礎。

  “你們打的什么主意我也不是不知道,要我說還是少賺點兒吧,多給需要資金的公司投點兒吧。”

  檀錦程撇了撇嘴,錦新時代有著巨額的現金儲備,根本不需要拆分上市,這些資本大佬也知道錦新時代的大肉是吃不到的,所以他們盯著還需要大量投資的埃安系列了。

  融資,拆分,上市,這幾個過程當中,資本大佬們都可以得到很多的利益,埃安系列就是被他們盯上了。

  “行吧,你再考慮考慮,等你們有這個意向一定要告訴我們。”

  “哦,對了,也祝賀你們。”

  “謝謝,也祝賀你們。”

  “不考慮拆分的吧,考慮一下拆股吧,目前尉來的股價太高了,不利于投資者買入。”

  “嗯,這個我們會考慮一下的。”

  沈楠彭的祝賀當然是指尉來2022年度的營收以及凈利潤,2022年度,尉來營收爆表,是企業自成立以來增速最為夸張的一年。

  由于前幾個月大事太多,這一次的年報沒有提前公布,而是選擇在3月末與其他車企一起公布,尉來選擇公布年報的時間是3月24日收盤之后。

  3月24日下午五點鐘,尉來按之前有的公告準時公布2022年度財報。

  “牛逼啊,這業績簡直就是吊炸天了。”

  萬眾矚目的一份財報,一經公布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主要是尉來這一份財報簡直太過于亮眼了。

  “新能源行業是真的起來了,尉來這個營收能夠排到民營第三了吧,真的是牛逼,1.2萬億的市值還真是低估了啊。”

  尉來集團的營收分為兩部分,其中汽車業務整體營收為4405.92億元,電池業務也就是錦新時代的營收飆升至3285.94億元,整體營收為7691.86億元。

  這個營收,汽車業務方面的營收整體超過另一新能源巨頭BYD有1000億之多,而電池業務的營收,相較于去年則有高達152的增幅。

  去年才剛剛跨越一千億營收的錦新時代,今年有如此大的增幅,得益于原材料的上漲,電池銷量的上升,可以說是量價齊升,鋰電池行業最爽的兩年就是2021年與2022年了。

  而凈利潤方面,錦新時代的凈利潤也從去年的不足160億元飆升至今年的307.29億元,錦新時代賬面上的現金以及等價物凈額從2021年度的120億元飆升至820億元。

  “尉來集團要是說哪家公司活得最滋潤,那一定是錦新時代了,這一年賺的錢,多少公司終其一輩子都賺不到啊。”

  “賣汽車不如賣電池賺錢,果然是如此啊。”

  錦新時代強大的吸金能力,雖然有一定的客觀因素存在,但是也確實讓一眾車企羨慕不已,不僅僅只是錦新時代,包括BYD的福迪電池,寧得時代,國軒高科等等公司,2022年度也都是賺得盆滿缽滿。

  整車業務還真沒有那么的賺錢,拿尉來汽車的營收以及凈利潤來說,高達4405.92億元的營收,凈利潤僅僅只有189.45億元,約4.3的凈利潤率。

  總體營收7691.86億,凈利潤497.37億元,6.47的凈利潤比,在制造業里,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表現都足以對得起尉來龍頭的地位。

  “按照近期民營企業公布出來的業績,整體超過7000億元的只有五家,加上尉來的話就是六家了,這業務股價不漲真是奇葩啊。”

  “主要還是股價太高了,尉來是不是搞一個高送轉啊,也讓我們都參與一下。”

  周五的年報日,尉來全天股價波動并不大,今日收盤價為497.25元,市值1.21萬億元,創業板的門檻加上接近于每股500元的價格,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投資門檻確實是有點高了。

  按100股來計算,最低級別就需要五萬元的投資門檻,對于以散戶為主的A股市場,五萬元的投資門檻并不低。

  “尉來這業績都超過菊花了,好夸張啊,到底誰才是國產之光啊。”

  月中之時,菊花公布了其2022年度的營收,整體6423億元的營收,相較于2021年度6368億元的營收而言,表現穩定,不過相較于其2019年,2020年兩年巔峰之時,營收下滑極為嚴重。

  2019年與2020年,是菊花如日中天的兩年,營收分別為8588億元與8914億元,風頭一日無兩。

  兩家各自不同行業的民營企業,在菊花進入到汽車行業之后,碰撞激烈,雖然雙方在之前幾次交鋒之后,高層之間已經默契的保持著低調,兩家公司的高層也經常出現在同一鏡頭之下。

  但是粉絲之間還是會對比的,尤其是尉來L系列的增程式車型,與賽力斯市場重迭,天然有著競爭的因素存在。

  “運氣好而已,沒看見尉來的主要增長點其實還是以鋰電池為主嘛,鋰電池原材料價格降下來之后,他們肯定沒法保持著這種增長。”

  “就是,單車平均售價下滑那么嚴重,最賺錢的車型也競爭激烈,今年的增長就有限了。”

  懂行的還是不少的,尉來整體營收與凈利潤確實是非常的亮眼,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這個以虧損為主的行業里,尉來能夠拿下整體超過6的凈利潤比,其產業鏈能力還是讓人艷羨的。

  截止2022年度,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商當中,達到盈虧平衡點的只有尉來,特斯拉,比亞迪這三家,燃油車廠商吐槽新能源廠商賣一輛虧一輛,可謂相當的扎心。

  尉來旗下也不是所有的車型都是盈利的,目前虧損的有埃安系列,知豆系列,另外星河系列也沒有達到盈虧平衡點,E系列賺錢能力也一般。

  真正賺錢的,也就是銷量爆增的星途系列以及L系列了,星途系列是以量取勝,而L系列則是真正的現金奶牛。

  L系列2022年度整體營收規模超過450億元。營收占比超過尉來汽車整體營收10,哪怕是全系降價,L系列也能夠將整體毛利率維持在20以上。

  穩定增長的營收與現金流,支持著尉來汽車的研發投入,增程式賺錢的能力也讓市場側目,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布局增程式。

  “沒有必要對比,兩家企業性質不同,都是優秀的企業。”

  尉來亮瞎眼的財報,是周末大家討論的焦點,之前降價與兜底引發的熱議果然被吸引過來,不過卻是還有部分群體拿兩家的營收對比。

  失去了海外市場,是菊花營收下滑嚴重的主要原因,不過檀錦程相信菊花能夠克服這個難關,當自研芯片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營收上升是注定的。

  尉來同樣也是優秀的企業,但是比之菊花,尉來想要大幅度增長,就很難了。

  錦新時代的市場份額,基本已經確定下來,鋰電池基本也進入到產能過剩時期,想要保持高速增長,已經基本不可能了,未來幾年,錦新時代的目前也就是把營收維持在3000億至4000億區間了。

  而總有一天,新能源汽車也會進入存量市場,尉來汽車的增長也是有限的,2022年的增長是現象級的,今后不可能會再有現在這樣的好年景了。

  “別再回應了,回應太多了反而麻煩,我們來研究一下高送轉吧。”

  尉來高送轉的呼聲越來越大,也確實該重視起來了,如果說樂視那般的高送轉是割韭菜行為,但在整體估值偏低的情況下,高送轉其實并沒有什么問題。

  當然,連續拒絕了資本大佬的訴求,高送轉也算是一種平衡了。

  “都說說吧,高送轉定多少比較合適。”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