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052章 “把朋友搞得多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為什么是吉利?

  如果要尉來跟BYD已經證明了自己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能力,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低迷,卻還能夠被市場看好,是吉利在燃油車市場份額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卻依舊能夠保持穩定的增長。

  帝豪熱賣了十幾年,每隔一段時間吉利都能夠推出經典的燃油車型,穩定住市場,從2017年銷量突破100萬輛以來,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

  2022年143萬輛總銷量,除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上升之外,是燃油車依舊保持著一定的增長率,這是極為難的。

  在熱度營銷方面,吉利看似沒有太多的爆點,但是卻能始終出現在消費者的視野里,這一點其實是很難的,看看奇瑞,很長一段時間,似乎就是消失了一樣,雖然他的銷量也不差。

  真正的營銷,并不是持續不斷的搞熱度,熱度太高終會有反噬的那一天,潤物細無聲的營銷方式,讓品牌始終出現在消費者始終能夠注意到品牌,這才是營銷的精髓。

  顯示,吉利在這方面做得很好,無論是技術積蓄,銷量,還是營銷吉利都屬于頂級的,在資本運作方面,也只有尉來能夠跟他比一比。

  因此無論業內,還是消費者,都不會認為吉利會如長城那般出現危機,而吉利去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暴增,也讓大家意識到這家公司的增速。

  從2020年新能源滲透率僅僅只有5.2,到去年22.5的新能源滲透率,這個增長的速度一點都不輸于幾家頭部企業,也遠遠甩開了新勢力。

  原本極克還是被歸于新勢力一列的,說起來吉利這兩年在銷量預期方面,還真有向尉來學習的趨勢,那就是把年銷量預期定的很低,保持低調。

  當年底年報以及銷量出爐之時,可以驚艷了所有人,同時低調的作風也能夠降低競爭對手的注意力。

  吉利與尉來的聯合,雙方共同打造的一款純電轎跑,看點還是十足的,消費者對于銀河E8的期待值還是很高的,銀河E8的顏值不錯。

  雖然還沒有公布正式的定價,但是看定位,應該是介于BYD漢EV,毛豆3之類的,想來價格應該不會很高的。

  “價格上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按照我的了解,應該是會有一定驚喜的。”

  一款預期今年11月份上市的車型,在二月份得到了很高的熱議,因為跟尉來的合作,也有不少消費者跑到檀錦程社交賬號評論區里打探價格。

  檀錦程也不吝宣傳,這款車熱賣了對于尉來也有好處,除了有分成之外,還能夠增加尉來車機系統的熱度,能夠吸引更多合作的車企。

  MINI雖然因為過于小眾,市場熱度有限,但是登陸尉來APP之后,銷量迅速拉升至平均3000輛每月,把MINI全國總銷量拉升超過一倍,這個成績已經相當的優秀了。

  MINI還可以說是合資品牌,有尉來與寶馬的品牌背書,平均每個月超過3000輛的銷量,在市場夠大,有固定受眾的情況下說不難倒也不算夸張。

  但是如果與吉利合作的車型能夠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就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合作伙伴。

  假設銀河E8的銷量能夠再上一個臺階,那可能吸引到的就不止是民營品牌了,包括像是目前跟菊花合作的那些國資品牌,都有可能重新做出選擇了。

  菊花的HI模式,合作的車企目前來說,整體表現都非常的一般,而如賽力斯那般的合作方式,又是很多老牌車企不愿意接受的。

  吉利與尉來的合作模式,算是尉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嘗試,由吉利主導車型,尉來提供車機系統以及后續OTA升級服務,車企不喪失主導權,又能夠得到他們不具備的智駕優勢。

  “真正的商業競爭,并不是懟來懟去,而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大規模的價格戰,除了搶銷量之外,企業之間的互懟也增加了很多,這其中首先引發價格戰的尉來,自然成了眾矢之的。

  感受到了壓力的馬斯克,在推特上不斷的暗諷尉來,被迫跟進的深藍CEO,公開表態某些品牌靠品牌溢價割韭菜,被解讀為暗指尉來。

  傳統車企高管與尉來之間的互懟更是多不勝數,連五菱,哪吒這樣的低端車型品牌,甚至于是經銷商都加入戰場當中,哪怕是大過年里,大家的火氣都是十足的。

  價格戰背后的輿論戰,是燃油車與電動化的技術路線之爭,是直營與經銷商的商業模式沖突,也是用戶群體爭奪之爭,卷入其中的新勢力,新能源巨頭,傳統燃油車企,經銷商,無不都有著自己的利益訴求。

  誰都明白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首當其沖的尉來,雖然銷量以及訂單斷崖式領先,但背后的壓力也不小,某些合資企業對于尉來的投訴,雖然沒有被工信部采納。

  但其他機構也給了尉來不小的壓力,乘聯會,中汽協等等機構,對于價格戰的態度是偏向于不支持的,另外這場價格戰也導致地方ZF在補貼政策上的分化。

  地方ZF出于經濟利益,對于各自產業的支持自然是不在話下,鄂省的政策是最為激進的;當然,也與東風汽車這幾年的頹勢有很大的關系。

  東風汽車之于鄂省的重要性,比尉來之于甬城的重要性要高出很多。

  乘聯會,中汽協對于價格戰持否定態度,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地方ZF的壓力,檀錦程在這一段時間必須把他都給處理好了,因此拉攏更多的“朋友”,就是他做出的決定。

  BYD與特斯拉在一定程度上,與尉來保持著默契,雖然在互聯網上大家懟得比較多,但是涉及到具體的合作上,雙方還是算“朋友”的。

  因為雙方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嘛,那就是搶占燃油車的市場份額,現在又把吉利拉上馬,就屬于是又多了一個“朋友”,以吉利的態度來看,他們還是非常在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

  話又說回來,也不是所有的車企都在乎新能源賽道,日系三強方面,他們對于新能源的態度就很曖昧,雖然他們也搞新能源,但依舊還是以主打燃油車為主。

  如果說日系三強有他們的實力所在,新能源方向又跟我們不一樣,還可以理解他們的行為,但是在歐洲大本營的奔馳與奧迪態度就很有意思了。

  奔馳已經有計劃放棄電動化了,而進度緩慢的奧迪態度也不明,不過奧迪銷量的下滑,跟電動化進度緩慢其實沒有太多的關系,主要還是在失去商務光環之后,奧迪的車型設計就顯得有些老氣了,不太受年輕用戶喜愛。

  奧迪想要改變這個窘境,其實更多的還是要在設計以及品牌年輕化身上做文章,奔馳寶馬這兩家推出的低端車型,雖然被嘲諷為割韭菜,但是確實是很好的迎合了年輕用戶群體。

  “你在寫什么?”

  結束一輪宣傳,11號回到家里檀錦程,一回到家就進了書房,拿著紙筆寫寫畫畫,剛剛把孩子哄睡的顧清清,進入書房的顧清清有些好奇。

  “哎,今年不能再說教育了。”

  每年的兩會,檀錦程都會參加,這些年在提案上,他多多少少有些“滑頭”了,但是今年這種情況,尉來主導的價格戰,讓他不能再滑頭下去了。

  “不能說教育了?誰跟你說的?”

  顧清清也笑了,自家老公每年關注教育,在外界以及媒體面前,收到了不錯的評價,但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就是不想惹事,在無法避免的情況下,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不過,以尉來目前的地位,銷量進入到全球前十,自身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若是再如從前那般,多多少少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尤其是年初搞出這么大的動靜,每年年初都習慣搞動靜的尉來,今年是有始以來弄出動靜最大的一次,以往看在檀錦程年紀不大,加上行業大佬在前,大家能夠容忍檀錦程的滑頭。

  但是到了真正需要他作為行業領導,實際行業積累也夠了的情況下,就不能再如此了。

  “說肯定是沒人說的,該干還得干唄。”

  這事兒怎么可能明說,就如同價格戰一般,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價格戰對于行業的傷害確實是不小,一月份看似有不少車企受益,燃油車銷量也有一定的反彈。

  但其實市場的整體體量是下滑的,因為價格戰的原因,導致很多消費者選擇觀望,另外大量的庫存車流入市場,質量參差不齊,也讓一部分消費者有些反感。

  數字消費時代,消費者越來越理性,加之經濟下行,降價反而會讓一部分理性消費者更加的警惕,尉來這一波雖然收獲了大量的訂單,成為最大的贏家。

  但背后的危機也不是全然沒有,首先就是品牌價值的影響,兩年,兩大體系之內的價格調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尉來的品牌價值,訂單無法按正常交付,也會引來一部分消費者的不滿。

  加之整個行業里跟進式的降價,其實一定程度上也給消費者留下了“新能源汽車不值錢”的印象,短期之內可能會帶來銷量的上升,但長期價值確實是受到了影響。

  當然,這不是尉來一家的問題,哪怕是尉來不降價,其他車企也會降價,特斯拉這些年就不止一次的調整價格,曾經高高在上的毛豆3,現在價格都進入到20萬元區間了。

  當特斯拉在嘲諷其他品牌技術以及品質不行的時候,這種頻頻的降價,也同樣被競爭對手嘲諷只會打價格戰。

  在打價格戰方面,特斯拉絕對行家的存在。

  “那你準備寫點什么?”

  顧清清也有些好奇,一般行業頭部的企業家,大多數會提一些對于自身有利的議案,她相信老公這一次的提案也是如此,就是不知道是哪一方面。

  “關于自動駕駛相關方面的提議吧。”

  智能輔助駕駛,成為智能汽車最大的亮點以及賣點,當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高調宣傳輔助駕駛,各家大大小小的技術突破被無限放大之時,市場將再次陷入混亂。

  第一輪智能駕駛營銷時代,尉來憑借著自身的影響力,檀錦程通過多次親自站臺,硬生生的將輔助兩個詞加入到營銷宣傳語當中。

  加之彼時最大的賣點其實是在電池以及續航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拉扯,也就沒人在意智能駕駛這個詞了,輔助駕駛成為宣傳術語。

  不過,如今的電池技術以及續航里程,早就已經不再是智能汽車的主要賣點了,續航焦慮在大量基礎設施建立之后,也被證明是一個偽命題。

  智能駕駛就成為智能汽車的主要賣點了,賽力斯的鴻圖系列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

  當一項技術成為主要賣點之后,在宣傳上就會眼花繚亂,這是必然的,電池技術為賣點的時代,自燃與否就成了各大車企的主要賣宣傳點。

  每每哪一家的車子,在馬路上自燃了,就會迅速沖上熱搜,尤其是那些流量大戶,而現在呢,雖然自燃事件時有發生,但受關注的程度已經遠沒有那么高了。

  是電池技術進步到已經能夠讓電池不再自燃了嗎?當然不是,電池自燃是一種物理現象,無論技術怎么先進都無法改變這一現象,車輛在行駛過程當中出現事故也是無法避免的。

  但為什么沒人關注了,其實就是因為這玩意兒不再是核心賣點了,各大車企用的都是那幾家供應商的電池,不再是賣點的情況下再互相攻擊已經沒有必要了。

  除非真的是出現重大事故出現。

  當智能駕駛成為主要賣點之后,市場上的營銷宣傳與互相攻擊,就會不斷的出現,如同當初電池自燃一般,吉利選擇與尉來聯造一款純電智能汽車,其實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

  這種現象其實已經有跡象了,某些車企夸大式的宣傳其實已被點名批評過了。

  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就像是乘聯會要求各大車企不要打價格戰一樣,只要沒有立法的約束,該怎么打還是怎么打,大家表面上會給你面子,實際上降起價來,一點都不含糊。

  “哦,你打算推動這個提案啊?這點倒是符合你們的利益啊。”

  顧清清會心一笑,尉來在L2級別輔助駕駛領域,屬于第一陣營,然而在L3級別的,則相對要差上一些,以尉來的營銷風格,也不太可能進行大規模夸大式的宣傳。

  消費者也都不是傻子,尉來一直以來的品牌形象也不允許這么干。

  “有那么一句話,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現在多多少少有些理解了。”

  放下手里的筆,檀錦程多少也有些感慨,一直以來他不想提行業相當的議案,也有一部分原因來自于此,但凡你提到了自身相當的議案,那就必定會考慮到自身的利益。

  這是人性,無法改變,至少在企業經營當中無法改變。

  尉來目前L3領域的研發正在快馬加鞭,但是也需要時間,目前全球范圍內,真正有L3級別的僅僅只有兩家,其中奔馳的激光雷達加5GV2X的硬件感知方案,是全球范圍內唯一一家通過L3法律認證的方案。

  同時,也是唯一明確由車企擔責的L3方案,另外本田的毫米波加攝像頭方案,也是能夠量產的L3方案,這兩家是全球唯二能夠有量產能力的L3品牌。

  國內車企當中,習慣用“L2.99”的方式來宣傳L3方案,技術競爭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感知融合,無圖方案,責任劃分三大領域。

  第一陣營與第二陣營,在技術方面其實還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尉來目前是在推進無圖化方案,在感知融合方面,已經從之前唯一的激光雷達模式,變成了激光雷達與純視覺相結合。

  然而,在尉來看來,所謂的智能駕駛,其實最核心的點是在責任劃分上,把責任劃分明確了,也就不存在什么爭議了,所謂的L2.99的宣傳模式,也就不會存在,同樣也不會被用戶吐槽了。

  而推動立法,則是責任劃分的核心。

  “當明確車企擔責,或者說在立法之前實現車企兜底,那么是不是會更具競爭力?”

  L3是有條件自動駕駛,車企擔責是必須的,所謂的L2.99宣傳,核心其實就是想要避免這點,不過目前現行法律條款不夠明確,大家也沒辦法。

  L2由于是輔助駕駛,在擔責方面,很多都是不明確的,大部分都是用戶監督,對于消費者來說,實際不算特別的友好,如果再在宣傳上出現一些爭議,就很容易產生一些糾紛。

  “你覺得如果我們在立法之前,在一些領域公開承諾由我們兜底,會怎么樣?”

  第二天一早,檀錦程就給了李響一套很是夸張的方案,把李響看得是一愣一愣的。

  “老板,你的意思是兜底,還是先行賠付?”

  兜底與賠付,這兩個詞代表的意義可是完全不一樣啊,一但在立法之前,尉來推出這一套方案,那可就真是一記重錘了。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