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笑了。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他緩緩的開了口。
“那就是不給道祖面子了。
我們這邊也不是泥捏的,不可能他們說什么就是什么。”
聽到天師所說這話,在場眾人里面的擔憂,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雖然來到這里見到張天師,聽到真人一下子就要將各處道觀六成的田產都給讓出去,讓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特別的不舍,分外的難受,無比的心疼。
按照他們所想,那是一點兒都不給朝廷留,甚至于能讓朝廷再給他們一些田,那才是最好不過。
但張天師開了口,出了面,定下了這個道道,那他們這里也只能接受。
且只能接受到最多六成。
這是他們的田,他們四成給朝廷六成,若是連這朝廷都不滿足,那就只能如同真人所言那樣,好好的給朝廷展示一下他們的力量!
讓朝廷放尊重一些,別太過分。
不要以為他們就是好招惹的!
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呢,何況是他們?
不給朝廷展示一點力量,朝廷就認不清江西這邊到底誰說了算!
又在這里,和這些各處道觀主事人說了一些話后,張天師便起身告辭而去。
恭送張天師離去后,這些人也離開了這處房間。
而后三三兩兩會在一起,到各處地方,幾個相熟交好之人,說上一些話,商量出一些對策來……
而返回到房間,遣散了周邊一些人的張天師,身上的仙風道骨,特別出塵的氣質一下子就沒了。
他忍不住用手,在臉上使勁的搓了搓。
神色顯得苦惱,面色也同樣顯得有些疲倦和一些驚疑不定。
這一次的事,真的是出人意料。
是他在此之前,所根本沒有想到的。
原本以為,朝廷說要到江西這邊清丈田畝,他絲毫都不在意。
只覺得,朝廷想要清丈田畝,與他們這邊沒有任何關系。
他們這邊只管過他們超然物外的日子也就是了。
哪能想到,朝廷這邊竟然直接把矛頭對準了他們龍虎山。
要對他們行此等事,真真過分!
朱重八這么一個要飯花子放牛娃當了皇帝,本身就足夠傳奇,本身就有著道祖,在后面庇佑。
才有他如今的成就。
而今當了皇帝,卻突然間就翻臉不認人了,要過來清丈他們這里的田畝了。
此等行徑,著實過分!
他就不怕道祖降下懲罰,令其遭遇厄難嗎?
想起明日就要前去見吳印,與其商談這事。
他同樣顯得心頭沉重。
他知道,對方來者不善。
明天的相見絕對不會愉快。
此人已經擺出了這么大的陣仗,原來更是釋門之人。
要是能輕易松口,那才是怪事。
只怕他這邊,哪怕讓出六成的土地,對方也不一定會松口。
可他這里,卻也不得不抗爭,不得不前去。
必須要和吳印去斗爭,和朝廷相抗!
田產很重要,不僅對尋常道觀重要,對他們龍虎山也同樣重要。
至多只能六成,絕對不能再多。
他清楚地知道,這六成已經是眾多道觀能接受的極限了。
若是讓出來的更多,他們龍虎山這里還好說,可下面的眾多道觀,可就要承受不住了。
若不能扛過這次的危機,將這一次的事情給做好,他們龍虎山損失的,不僅僅只是土地。
更是莫大的威望,是人心之所向。
到了那時,他們龍虎山的威望,必然會遭受到重大打擊!
在地方上,也同樣會遭受到嚴重的影響。
這才是他們龍虎山的根本,比田產還要重要的東西。
這是他所完全不愿意看到的。
也是這次的事情,真正的關鍵之所在。
他盤腿坐下,良久之后閉上了眼。
顯然是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而在他如此做之時,龍虎山這里一樣,顯得很是熱鬧。
很多人都在忙碌,為明日的天師出行做準備。
天師不是尋常的人,是他們靈魂一般的存在。
天師出行,自然也和尋常人出行不一樣,有著諸多講究和相應儀仗。
用來彰顯天師的威嚴和神圣,供人瞻仰。
這一次天師出行,事關道門核心之利益,那自然而然更需要精心的準備。
必須要將各方面的儀仗都給準備好,絲毫都不能出錯。
把最隆重的拿出來,好好的展示天師威儀!
這是一種無聲的震懾,也是他們這邊在天師出行,與那吳印談判之時,用來威懾對方,并向朝廷那邊施壓的一個重要方式。
不僅是龍虎山這里在忙,同時還有著不少的人下山,到各處地方說是天師將要離開龍虎山,下山來的消息。
讓眾多信徒前去一展天師尊榮。
這既是迎接天師,同時,也是迎接福運,祈福消災。
道教在江西這邊,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更不要說是龍虎山了。
早就已經被傳得神乎其,陸地神仙一樣的天師,居然要下山,那這事兒可就真了不得了。
這種盛事,絕對不能錯過!
于是,無數百姓紛紛聞風而動,提前一天,便已經是拖家帶口,扶老攜幼。
在天使將要路過的道路兩旁匯集著。
只等著天師明日經過,能一睹天師真容。
并憑此而獲得福運。
這些來的早的人,晚上直接就在路邊住下,生怕會錯過好位置。
還有很多百姓,那是連夜而動,越匯聚越多。
龍虎山在這邊的影響力,由此可略見一斑。
吳印得到報告,親自到這邊來看了后,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
說實話,連他都有一些吃驚。
但也僅僅只是有些吃驚而已。
龍虎山這邊不甘心失敗,要負隅頑抗,這是在給自己施加壓力,是想要以此來倒逼朝廷。
但可惜,打錯了主意。
這張宇初人還未動,就已經搞出來了這等陣仗。
這對于明日的相見,他變得更加感興趣了。
事情變得越來越有意思。
且看看明日此人能說出什么話,辦出什么事兒!
最終誰能擰得過誰!
第二日,一早龍虎山這邊就熱鬧起來。
天還未亮,就有眾多人匯聚,且早已備齊了種種儀仗。
一身盛裝的張天師,被人護送著走上法駕,經過了一番繁瑣的儀式之后,龐大隊伍這才啟程。
一路下了龍虎山,往吳印所在之地而去……
朱漆貼金,覆青羅銷金帷幔,轎頂飾銀質鶴,又有八卦符的六十四人所抬大轎之上,一身盛裝的張天師盤腿而坐,氣質出塵。
在其前方,玄黃底色,繡金線龍虎圖案,象征天師府“龍虎山“的道統根基與驅邪鎮煞之力的龍旗、虎旗。
代表道教宇宙觀,七星喻天象,八卦喻方位,彰顯法力通玄的七星旗、八卦旗 有“道貫乾坤“文字,用朱漆竿高舉的經幡等諸多旗幟,迎風飄揚。
仿漢代祖天師張道陵所傳法劍,象征代天行法、誅邪破穢的權威的斬邪劍。
為朝廷頒賜的“陽平治都功印”,符箓為天師親書,象征溝通神明特權的玉印符箓,置朱漆托盤由道士捧持。
刻《道德經》的華蓋幢幡寶蓋,護衛左右。
又有道士持銅香爐前行,香煙繚繞,清路凈氛。
提點、提舉這等天師府高級道官,著絳衣道袍,執板隨行。
經師、樂師,持笛、笙、云鑼等,奏《步虛》《澄清韻》等道樂。
數十人地方衛所指派的校尉力士,著鎧甲佩刀戟開道,護衛安全。
眾多地方官府所派,皂隸執水火棍,維持秩序,清退閑雜,。
又有眾多道士,手持符箓,凈瓶,以柳枝蘸水,撒向兩旁百姓。
天師法駕之前,更有道童不斷拋灑花瓣……
整個隊伍長達數里。
沿途百姓紛紛跪拜,恭敬相迎。
有疾病者,或有想要祈福者,更是虔誠的跪在地上,等著道士所降甘霖落于己身。
整個場面極其宏大。
將龍虎山天師府威儀盡數展現。
整個場面宏大莊嚴,甚至于都還有一些官員跪拜相迎……
原本心中還有一些忐忑,覺得事情不太好辦的張天師,此時心中的那一點憂慮,也盡數消除 重新找回了屬于天師府從容與自信。
民意如此,民心所向,天師府威嚴之所在。
上承道祖,下接百姓,別說只是一個區區吳印,便是朱元璋親自前來,也得退避三舍,避讓三分!
不敢真的如何。
龍虎山離吳印所在之地,不過十四五里之遙。
但張天師卻并沒有直接去見吳印,而是乘著法駕,走了足足三四十里之遙,繞了一個半圈。
當見到吳印之時,時間已過正午。
吳印帶著一些隨他前來清丈天幕的人,在他們的臨時住所迎接。
看著張天師興師動眾而來,跟著吳印而來的,一些清丈田畝的官員,眼中神色復雜,心里升起了一些畏懼。
吳印卻是神色淡然,絲毫不慌,平靜以待。
龍虎山的得確很強大,可……能抵得住朝廷精兵否?
做足了禮數,擺足了架子之后,張天師才在仙樂聲中,在眾多百姓的叩拜里,緩緩起身,下了法駕。
前面有人撒鮮花,撒符水開路。
一路清香裊裊……
張天師一路來至吳印跟前,吳印平靜以待。
與其相見打了招呼,不卑不亢。
此等作態,看的不少人眼皮子直跳。
恨不能將吳印,當場給斬了。
竟然敢對天師如此不敬,不跪迎?
不過看看吳印身側,那披甲執銳的將士,終究還是選擇不給這等蠻夷之人一般見識。
道祖自會對他降下懲罰的,今后自有厄運纏身!
張天師揮手制止眾人繼續跟隨,他和吳印,以及少量的龍虎山高層一起進入這處院落……
“這些人便不必進去了。”
進入會客廳之前,吳印看了一眼要隨著張宇初一同進入的四名高級道人,淡淡的開了口。
此言一出,這幾人就面露怒容。
張宇初轉過來,對他們微搖了搖頭,他們便也只好忍氣吞聲退到一邊,不再跟隨。
吳印這邊,除了吳印之外,還有另外兩名跟隨的朝廷官員,一同進入。
吳印和張宇初不一樣,張天師是龍虎山的核心人物,一言九鼎的那種。
而他是代表皇帝來做事。
見龍虎山天師,只他自己自是不妥,需得有人相陪才行。
幾人進去房間之后,有人送上茶水,關上了門。
一時之間,卻沒有人說話,房間里陷入到了極致的沉默里。
如此過了一陣兒后,吳印端起面前香茗,慢慢的喝著。
他是絲毫都不著急。
此時,該著急的人是張宇初。
都已經沉不住氣從龍虎山跑下來主動來見自己了,此時相見竟還來給他擺這些架子,玩這種手段,他豈能吃他這套?
如此過了一陣之后,張天師終究是忍不了,率先開了口。
“吳總督討了一份好差事啊。”
吳印一笑,放下手中茶盞:“不過是陛下錯愛,過于抬舉本官,讓本官來做事罷了。”
“這可不是抬舉,能得陛下如此委以重任,吳總督之才,由此可見。
在清丈田畝之事,必須要做,也值得去做。
陛下一片為大明,為百姓之心,我雖在龍虎山上,卻亦有耳聞。”
“真人有所耳聞就好,不知真人對這事兒如何看?
龍虎山這里,準備在接下來如何做?”
吳印面帶笑容的望著張天師出聲詢問,聲音不急不虛。
但是,所說出來的話,卻句句犀利。
直接了當,不給他任何繞圈子的余地。
張宇初眉毛微微挑了挑。
看了似乎是調整了一些心態,再度開了口。
“龍虎山這邊,自然是遵循朝廷法度,支持清丈。
實不相瞞,自從得知朝廷要清丈田畝后,我這里邊已多次和下方的眾多人商談。
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訴他們朝廷清丈的好處。
所以,最終他們決定,同意拿出六成的土地來,支持朝廷大政。”
“張天師此舉動,的確讓人敬服。
但是……有些事兒天師是不是說錯了?
朝廷這里自有法度,陛下親自做了指示。
除了陛下所賞賜,其余田畝一律清丈。”
吳印咄咄逼人,分毫不讓。
令張宇初神色難看。
沉默片刻后他開了口:“只能六成了,不能再多了!”
吳印聞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