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07章 朱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傳國玉璽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聽到朱應的這話。

  朱元璋和朱標相視一眼,都不由得笑了。

  “小子。”

  “雖然咱承認你在戰場上統兵的確是利害,但你想要開創一國可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

  “哪怕是在大明之外,那些異族番邦看著不強,但也不是輕易就可以拿下的。”朱元璋笑了笑,帶著幾分調侃道。

  “你們終究還是小看了這些年我在大明的積累了。”朱應也是一笑。

  “咱知道你在大明養了一些死士。”

  “之前在北邊對付沈家商隊,就是你麾下那些死士所為吧。”朱元璋仍然是掛著笑容,還有著一幅看透朱應的樣子。

  可是對于此事。

  朱應也根本沒有一點驚訝。

  當初在北平府的事情鬧騰那么大。

  哪怕朱棣想要壓也根本都壓不住。

  傳到了應天自然是沒有意外。

  “那皇上可知我麾下究竟有多少死士?”朱應則是笑著反問道。

  “就算你的酒坊的確是能夠賺取錢財,養兩千死士便是極限了。”朱元璋想了想,說道。

  “讓皇上失望了。”

  “我麾下死士數量足有三萬余眾,遍布大明各地。”朱應笑了笑,說出了死士的真正數量。

  而朱元璋和朱標睜大眼睛,無比詫異的看著朱應。

  “三萬余眾死士?”

  “你如何有財力養這么多?”朱元璋也是不解的看著。

  “昔日定遼東,納哈出有兩處寶庫,被我所得。”朱應笑了笑。

  “難怪。”

  “咱就說當初定下遼東后,為何遼東財力那般少,原來是被納哈出納狗東西藏起來了。”朱元璋也是恍然大悟。

  朱標則是一笑:“你這小子倒也是心思很多啊,竟然都想要在大明之外立國。”

  “雖然你養了這么多人,可想要立國,根本沒有那么容易的。”

  “哪怕之前沒有恢復你身份時,你也是我大明的位極人臣。”

  “你小子竟然還不滿足。”

  “野心不小啊。”

  朱標這話自然是帶著幾分調侃。

  就此番朱應所說的這些話,別說是外臣所言,就算是如朱允熥這等嫡子所言,那也是大逆不道。

  注定會被朱元璋他們所不容的。

  朱應可不是單單的嫡子,而是嫡長子。

  未來大明就是他的。

  所以這些話自然是不會讓朱元璋他們如何。

  “皇上,太子。”

  “你們可聽過,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朱應卻是忽然帶著幾分正肅的看向了朱元璋與朱標兩人。

  “廢話。”

  “當初元順帝那狗東西將傳國玉璽帶走了。”

  “他這是要斷了我華夏皇帝的正統啊。”朱元璋帶著一種憤怒和失望的道。

  朱標也是如此,十分失望。

  昔日朱應北伐功成,破了北元王庭時。

  朱元璋父子都期待著朱應能夠將傳國玉璽給帶回來的,只不過,終究是他們心中所想的一場空。

  元順帝那狗東西早就將真正的傳國玉璽給藏起來了。

  其目的,便是為了惡心大明。

  而這時候。

  朱元璋率先反應了過來,然后睜大眼睛,死死盯著朱應。

  “雄英。”

  “你別告訴咱,你得到了傳國玉璽?”朱元璋睜大眼睛,透出了強烈的期待。

  朱標聞言也是一驚。

  對此。

  朱應一笑,然后右手從袖袍內一伸,再一出來時。

  已然多了一個盒子。

  在朱元璋父子兩人驚駭的目光下。

  朱應緩緩將盒子打開了。

  一尊古樸的玉璽出現在了兩人的眼前。

  饒是鎮定的朱元璋在看到了這玉璽后,也是立刻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快步走到了朱應面前,雙手小心翼翼的將盒子內的玉璽捧了起來。

  當他仔細一看。

  翻轉過來。

  八個大字映入眼中。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朱元璋手握著傳國玉璽,眼睛落在印下,口中也不自覺念出了這八個大字。

  此刻。

  哪怕是老朱,他握著傳國玉璽的手都略微顫抖。

  對于任何華夏皇帝而言,便是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象征,皇權象征。

  “金鑲玉。”

  “和氏璧。”

  “果然是傳國玉璽。”

  朱標也是湊過來看著,看著這傳說中傳國玉璽的樣子,心底也不由得顫抖。

  “傳國玉璽。”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在看到這八個字后,如若我沒有心思,那就奇怪了。”朱應笑了笑。

  “好小子。”

  “這傳國玉璽你從哪里得到的?”

  “錦衣衛都審問了元帝,他都不知道傳國玉璽在何處啊。”朱元璋緊握著傳國玉璽,一邊又看著朱應問道。

  同樣。

  他也是十分好奇。

  如今元帝都還落在了大明的手上,還關押在了一處牢獄之中,有關于傳國玉璽的蹤跡,朱元璋已經讓錦衣衛審問了很多次了,但都是不得果。

  可如今朱應忽然拿出來。

  著實是驚到了他了。

  “狼居胥山,山巔之上。”朱應笑著回道。

  聽到這四個字。

  朱元璋恍然回神。

  “古往今來。”

  “也只有昔日的冠軍侯霍去病打到那狼居胥山。”

  “除了他外,再無他人。”

  “雄英你是第二人。”

  “元順帝此人當真是可恨,將傳國玉璽藏于此山,顯然是帶著心思。”

  “哪怕我華夏漢家的軍隊真的攻至了此地,如若真的到了此山,那也會被功利所激,根本不會想到這山上藏著傳國玉璽。”

  “而且他連他的兒子都沒有告訴,顯然是準備將傳國玉璽的秘密永遠沉下去,讓我華夏的傳國玉璽徹底葬于此山。”

  “這狗東西,想的倒是挺遠啊。”朱元璋捧著玉璽,一邊對著元順帝怒罵不斷。

  “雄英。”

  “你怎么知道傳國玉璽在狼居胥山上?”

  “你就算登上了山巔也不可能知道吧?”

  “元順帝既然做了,那肯定是做的天衣無縫,不會留下痕跡的,畢竟他連自己兒子都沒有說。”朱標目光從傳國玉璽上收回,還是十分好奇的問道。

  對此問。

  朱應自然是不意外。

  如果沒有自己的出現,傳國玉璽也就不會再現世了。

  “或許也是機緣巧合吧。”

  “在登上了山巔后,隱隱間就有著一個聲音在告訴我,在山巔藏有東西,而且對我十分重要。”

  “結果,便挖出了這玉璽了。”朱應笑了笑,隨便編了幾句。

  對于朱應而言。

  面板的存在。

  哪怕再親的人,朱應也不會說出來,這才是他真正安身立命的根本。

  寶箱也是如此。

  傳國玉璽之所以能夠拿出來,這也是因為自己是大明的繼承者,如若不然,朱應根本不會拿出來。

  畢竟原本他心中所想是以傳國玉璽為本,未來在大明之外建立屬于他自己的國度。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如今拿出來也是因為自己是作為大明繼承者的身份,未來大明是自己的。

  如若不然。

  朱應根本不會拿出來。

  當然!

  朱元璋與朱標的口頭認可是一點說未來會將大明交給他。

  但根本還是朱應所掌握的力量,既然他們都已經開口說了未來大明是自己的,那朱應可就當真了,如若以后要是不給?

  那朱應可是會自己拿的。

  不過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真正到了那一步。

  無需朱應自己動手,自然會有人出手替他解決前路。

  淮西!

  徐家。

  沐家。

  還有很多人都是如此。

  想來如今真正怕自己上位的,應該是那些已經在朝堂上掌握不小實力的士族文臣了。

  “標兒。”

  “你看,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

  “蒼天有眼,讓咱朱家大明王朝圓滿了。”

  “蒼天有眼,更是讓咱孫兒還活著。”朱元璋大笑著,無比激動。

  此刻。

  朱元璋眼中所看到的便是這一點關鍵。

  倘若自己沒有將孫兒認回來,那也根本不會有傳國玉璽的歸來,更不會有大明帝國的圓滿。

  要知道傳國玉璽一直都是朱元璋心底的一個遺憾了。

  哪怕工匠防制的再厲害,那也并非是真正的傳國玉璽。

  一飲一啄。

  似乎在此刻也形成了一種閉環了。

  “的確是天意。”

  “這證明雄英一直都得天上的仙神庇佑。”

  “當初死而復生,天降神跡是如此。”

  “狼居胥山上的仙人之音更是如此,大明有雄英,必可迎來更大的強盛。”朱標也是笑著說道,十分認同。

  雖說仙神之事太過玄乎了。

  但朱應卻被仙神之力所救下,當年馬皇后宮中的那些宮人們可都親眼看見了,這作不得假。

  如今再有朱應一說。

  朱元璋父子更加深信不疑。

  畢竟傳國玉璽哦度擺在面前了,除了這個解釋,還有其他解釋嗎?

  畢竟仙神之說在這個時代還是盛行的。

  “這傳國玉璽不能就這樣簡單的拿出來。”朱元璋忽然開口。

  “爹。”

  “你是準備給雄英造勢?”朱標立刻就體會到了意思。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自先秦開始,這就成了我華夏歷代王朝的正統象征。”

  “所以,這玉璽必須是雄英認祖歸宗當日,親手拿出來。”

  “唯有如此。”

  “雄英的威望就可以更高。”朱元璋笑了笑,已然想好了。

  朱標對此,自然是不會反對的。

  如今父子兩人的心思都是一樣的,想要盡可能的彌補朱應。

  同時。

  朱應要是真的在認祖歸宗大典上拿出了傳國玉璽,絕對會影響不小,大漲威望。

  “雄英。”

  “這玉璽你先拿著,咱已經讓禮部去安排了,這幾日就會給你舉行認祖歸宗大典,而且還有驚喜給你。”朱元璋笑著對著朱應道。

  隨之。

  這象征著皇權的傳國玉璽,朱元璋也沒有任何猶豫,再次交還給了朱應。

  從此就可以看出一點。

  在朱元璋心底而言,朱應遠遠比這傳國玉璽重要多了。

  “他們對我是發自真心的。”

  哪怕是朱應心底,此刻也不由得承認了這一個事實。

  血脈。

  難以言說啊。

  再而。

  自己哪怕在民間長大也是如此出彩,這自然是讓朱元璋父子認同認可。

  “再告訴你小子一個消息。”

  “沈萬三那老東西死了。”朱元璋忽然開口道。

  “他一向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會尋死,這一次怎會如此?”朱應頗為意外的問道。

  “哈哈。”

  “標兒你聽聽看。”

  “雄英與咱想的一樣,都了解沈萬三這個老東西。”朱元璋立刻大笑了起來。

  “沈萬三可不是自行了斷的,是被你舅姥爺氣死的。”朱標笑著說道。

  舅姥爺。

  自然是藍玉。

  “那這樣就說得通了。”朱應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藍玉這家伙雖然性格爆了一點,但對你們父子還是忠的,往后對他,壓一壓就行了。”

  “相比于心思深重的文人,藍玉這些淮西將領反而更好用。”朱元璋帶著幾分教導的對著朱應說道。

  “無論文臣武將。”

  “只要有絕對的實力壓制,那就無需多想。”

  “錦衣衛的存在,便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刃,有此在,掌握他們的風吹草動,足矣。”朱應笑著點了點頭。

  看著朱應也認同錦衣衛。

  朱元璋眼中更是一亮。

  “標兒。”

  “看到沒有。”

  “這就是雄英。”

  “比你的眼界可強多了,他知道錦衣衛的作用,更知道沒有錦衣衛會發生什么。”

  “你這小子以前還叫著要裁撤錦衣衛。”朱元璋十分得意的對著朱標道。

  想起以前朱標對錦衣衛那叫一個厭惡,甚至還被群臣頂上成為了取締錦衣衛的籌碼,這也讓朱元璋以前是真的氣。

  一聽朱元璋舊事重提,朱標就是一臉無奈:“爹,你別說了,兒子知道錯了,以前是兒子小看了人心。”

  “雄英啊。”

  “不要學你爹,被一個女人耍了,更是被那些文臣給耍了。”

  “咱活了這么多年,從乞丐到皇帝,就看透了一個本質。”

  “人心難測。”

  “特別是朝堂上,還有天下的官吏。”

  “如果沒有東西讓他們怕,讓他們忌憚,那他們就回無法無天。”

  “元庭亡于暴政,亡于貪官污吏橫行,亡于對天下萬民的無盡欺壓。”

  “咱不希望大明以后也如此。”

  “這些你都要謹記于心。”朱元璋再次對著朱應說道,帶著強烈的期望。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