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吶……”
簡約而雅致的暖閣內,一身兒既輕薄又寬松月白色長袍、露著白皙鎖骨的天啟帝,歪歪斜斜的倚坐在錦榻上,捏著白玉杯索然無味的望著面前的歌舞,漫不經心的說:“你說朕要不要給太師再加個什么官兒啊?”
伺立一側的劉知恩聞言不明所以的問道:“官家,憑白無故的,為何突然想起給威武郡王爺加官?”
他與天啟帝的相處模式越來越松弛了,在沒有外臣的時候,早就不復尋常臣子與皇帝交流時誠惶誠恐、畢恭畢敬之姿,倒更接近于友人間的閑聊。
究其根本,當然是因為他是天啟帝與王文之間溝通的橋梁。
劉知恩曾以為,王文是一棵大樹,他只要抱緊這棵大樹,就能避免皇宮大內的絕大多數腥風血雨。
時間長了,他才驚喜的發現,王文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巍峨大山,只要那座大山不崩,他在皇宮大內的地位就穩如泰山!
大樹還有枯敗之時。
大山焉有倒懸之日!
“這不是好久沒給太師加官進爵了嗎?正好馬上要過年了,可以名正言順的給太師再加幾個官、晉兩級爵。”
天啟帝抿了一口酒水,只覺得寡淡無味:“什么威武郡王,哪里配得上太師橫推八萬里無敵手的蓋世之姿?你覺著給太師晉位為國師,再加淮南王咋樣?”
劉知恩聽后,就覺得腦瓜子嗡嗡的,無語的道:“官家,三思而后行啊,有道是功高震主、封無可封,你這不是逼著威武郡王爺生二心呢嗎?”
他就差明著說:‘魚唇的皇帝,你別搞事情啊!’
旁的皇帝,唯恐功臣再立大功,閑置發配都來不及。
你硬生生往上湊?咋地,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太舒坦了?想找刺激吶?
“你懂個屌……”
天啟帝抿著酒醉瞥了他一眼:“太師這種注定要成仙作祖、流芳百世的人物,豈會看得皇位這種俗不可耐的事物?”
別人都覺得他瓜。
但他覺得自己一點都不瓜,事實上,他覺得自己大多數時候都機智的一匹!
他看得分明,見不得人吃苦、見不得受欺、見不得人死的人,只能做圣人,做不成皇帝……
而應對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早日將其送上神壇,將其供起來。
劉知恩:‘你罵的可真臟!’
他一時摸不清皇帝是搭錯了哪根筋,可總覺得這事兒不合適。
他當然知曉,皇帝早就熄了制衡威武郡王爺的心思……
可皇帝不琢磨那些破事兒,不代表前朝的文武百官也不琢磨那些破事兒。
那些文物大臣,要做成一件大事或許很難,但要壞一件大事,卻個個都是行家里手。
威武郡王爺為了淮南江南的百姓們討一口吃食已經殫精竭慮,沒道理再來防著朝堂上這些明槍暗箭。
他越琢磨這件事越覺得不妥,當下小聲勸說道:“官家,這種事一動不如一靜,不若還是再過幾年再說吧,您正當壯年,往后的日子還長著呢!”
天啟帝自然知曉這太監精在想些什么,他沉默了片刻,忽然扔了白玉拇指杯,像小孩子耍賴一樣的在錦榻上打滾嚎叫:“朕不聽,朕就要現在就給太師加官進爵,哪怕他入京揍朕一頓朕都認,他都兩年多未曾入京了……”
劉知恩:???
‘你小子,指定是有點變態在身上的!’
他服氣的暗自嘀咕道,不過他倒也能理解天啟帝的想法,畢竟像威武郡王爺那種人味兒越來越淡、神味兒越來越濃的絕世人物,整日里聽著他的各種傳聞,卻長時間見不到他的真人,是會令人心頭有些發慌。
天知道他那天白日飛升了!
去年不還有傳聞稱,威武郡王爺在淮南渡了仙凡之劫嗎?
“要不……”
劉知恩試探著小聲問道:“今歲的朝正宴(新年宮廷大宴)隆重一些,奴婢走一趟揚州,代官家邀威武郡王爺入京赴宴?”
“他能來嗎?”
天啟帝不打滾了,斜著眼看他:“去年的朝正宴他不都沒來嗎?還是把穩一些,直接給太師加官進爵吧,以他的脾性,他指定會入京嚴厲的申飭朕!”
劉知恩服了:‘好一個請將不如激將,你是真不怕挨揍啊!’
就在他琢磨著,可不可以將對王文的封賞轉移到其父黃興德頭上時,忽有小黃門躬身快步入內,將一封奏折上表天啟帝:“啟稟官家,西北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天啟帝的神色驀地威嚴肅穆,一骨碌坐起來,伸手道:“呈上來!”
劉知恩躬身走下臺階,從小黃門的手里接過奏折,轉交給天啟帝。
天啟帝打開奏折一目十行的瀏覽了一遍,面色忽然變得似怒似喜。
“啪!”
他重重的將奏折合上,篤定的沖著劉知恩點了點頭:“有法子了!”
劉知恩一頭霧水:“官家,恕奴婢愚鈍……啥法子?”
天啟帝詫異道:“當然是請動太師入京的法子啊!”
劉知恩:‘這年輕人,都這時候了,你還惦念著這事兒?’
天啟帝卻沒給他置喙的機會,直接說道:“你即刻前往揚州,稟報太師,西北有大變,百姓危在旦夕,請太師即刻入京商議應對之法!”
劉知恩瞄了一眼他手里捏的死死的奏章,再抬頭小心翼翼的望著他:“官家,恕奴婢多嘴……拿這么個不明不白的消息去請威武郡王爺入京,后邊恐、恐怕不好交代啊!”
他給了天啟帝一個眼色:‘你確認你做好迎接郡王爺怒火的準備了么?’
天啟帝的嘴角抽了抽,梗著脖子嘴硬道:“怕什么,了不起毒打朕一頓,他還能打死朕不成?”
他當然不能直接把奏折讓劉知恩帶到揚州轉交給王太師。
奏折到了王太師手里,他就直奔西北去了,哪里還會入京!
有些事的確是要時間長了才能看得清楚。
天啟帝后來就時常覺得,自個兒在王太師心頭,估摸著也就跟個小貓小狗一樣……
他并不感到恥辱。
反倒有種滿滿的安全感。
小貓小狗腫么了?
旁人想給王太師當小貓小狗還沒那門子呢!
“來了!”
適時,王文正與龍虎山天師府張天師、閣皂山靈寶宗金平道人,于黃山光明頂黃山府君神廟之前觀禮。
觀什么禮?
自然是茅山上清派掌教混坤真人的仙凡之劫!
混坤真人的修為,原本乃是三位掌教真人當中僅次于張天師一線的高功法師。
但因混坤真人在昔日符箓三宗巴蜀一行當中,丟了一條手臂、傷了根基,導致其修行遲遲不能圓滿,反倒落后于金平真人。
龍虎山張天師,早在天啟元年末,于龍虎山渡過仙凡之劫,成就大天師即地仙之尊。
而金平道人,也于天啟二年年末,于閣皂山渡過仙凡之劫,成就大天師即地仙之尊。
而混坤真人,卻是在天啟三年年尾,才好不容易將自身修為圓滿,可因傷了根基,遲遲不敢渡劫,甚至在暗中安排起了后事,將掌教之位傳與王文……
王文無意中得知此事,哪里忍心老師兄畢生修持化作一場空,便強迫老師兄來黃山渡劫,并且拍著胸脯保證,他渡劫之時必定有如神助!
混坤真人本不愿麻煩王文,但拗不過王文,也只能如他意,將渡劫地定在了黃山蓮花峰。
值得一提,在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相處、這么多的巧合之后,王文與黃山府君吳彥祖之間的聯系,在符箓三宗三位掌教的眼里已經是一層窗戶紙的事情。
只不過略微有點差異的是,張天師和金平道人都以為,王文乃是黃山府君吳彥祖在人間的化身。
畢竟仙神化身歷劫,就和王文前世的公務猿提拔前下基層是一個路數。
唯有混坤真人的猜測比較靠近真相,但也正因為他的猜測比較靠近真相,更加霧里看花看不真切……
畢竟凡人是本體,神祇是分身這種事,根本不玄學!
可他與王文的聯系最為頻繁,他無比的肯定,王文所表現出來的修行常識之匱乏,絕對不是裝的。
這種現象,絕不該出現在一位已然覺醒的仙神化身身上……
隨著張天師一聲“來了”,蓮花峰峰頂之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匯聚出滾滾陰云,陰云之中還有耀眼的雷霆電光在閃爍。
王文不語,只是一味的操控著整個黃山山脈的輕靈之氣,像漏斗一樣往蓮花峰峰頂猛猛的灌。
這可比什么大型、超大型的聚靈陣都來得給力!
直灌得蓮花峰頂的混坤真人,法體像充氣的氣球一樣膨脹起來,驚恐的就要張口叫救命時,只聽到“夸擦”一聲,一道耀眼的青色雷霆沖天而降,精準的劈在了混坤真人頭上。
混坤真人那膨脹的法體,就跟被戳破的氣球一樣一下子就干癟了下去,老臉黢黑、渾身冒青煙。
王文見狀,繼續不語,暗自調動整個黃山的輕靈之氣繼續庫庫的往蓮花峰峰頂灌。
灌得混坤真人干癟的法體,又跟被充氣的氣球一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圈一圈兒的膨脹起來。
“夸擦。”
混坤真人的法體又一下子就干癟了。
王文:“嗯?”
混坤真人的法體又快速的膨脹了起來。
“夸擦。”
混坤真人的法體繼續一下子干癟。
王文:“嗯哼?”
混坤真人:……
張天師哭笑不得眺望著蓮花峰上時大時小的混坤真人:“你們師兄弟倆擱著天雷煉體呢?”
“誰說不是呢?”
金平道人不無羨慕的說道:“上邊有人就是好啊……”
他為了順利的渡過仙凡之劫,不但消耗掉了閣皂山靈寶洞天最后一絲洞天法則之力,還搭進去一大批祖傳的靈寶。
混坤真人倒好,啥都沒準備,就穿了件破布袍子上去,愣是硬生生憑借無窮無盡的輕靈之氣,一波一波的硬抗住了仙凡之劫。
王文裝作聽不見二位掌教真人語氣之中的艷羨之意,佯怒的罵道:“誰叫這老混蛋一聲不吭的就想把茅山掌教的位子扔給我,自個兒跑上祖師臺吃香火?我能不讓他吃點苦頭?”
張天師:“呵呵!”
金平道人:“呵呵!”
兩位掌教真人皮笑肉不笑。
吃苦頭?
這種苦頭,我們也可以吃啊喂!
不過酸歸酸,眼見混坤真人那廂渡劫平穩下來,二位掌教真人心頭也算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
符箓三宗同氣連枝,三宗弟子素來皆以師兄弟相稱,三位掌教真人又都是相交多年、攜手走過末法時代的老友,混坤真人要是折戟沉沙在最后這一道哆嗦上,他們心頭也不會好受。
“說起來,兩位道兄近日可有觀測過星象?”
張天師捋著胡須目不轉睛的盯著蓮花峰封頂,口頭不疾不徐的說道。
“星象?”
王文回過頭望向張天師:“那玩意兒不是一直混亂不清嗎?我上個月還聽我將軍府的高功法師們議論,說紫微星都移動到中天位,還能叫紫微星嗎?”
“先前的確是混亂不清。”
金平道人接口道:“不過四日前,星象似曾有短暫的清明。”
張天師扭頭看向金平道人:“哦,吳道兄也看到了那日的星象?”
金平道人也看向張天師,面色很是認真:“張道兄那日看到的是什么星象?”
張天師沉捋著清須,面色微微有些沉重的搖了搖頭。
金平道人有些釋然的挑了挑眉梢:“我還以為是我學藝不精,分不清是巧合還是真切的天道昭示,既然張道兄也看到了,那恐怕便不是我學藝不精了……”
王文:‘???’
謎語人滾出哥譚啊!
“兩位道兄,能不能體諒一下我這個后學末進?”
他納悶道:“你們那日到底看到了什么星象?”
張天師與金平道人再次對視了一眼,而后先后開口。
張天師:“紫薇星隱。”
金平道人:“熒惑守心。”
一聽到這些專業術語,王文心頭忽然升起一股不太好的預感:“啥意思?”
兩位掌教真人異口同聲道:“江山易主、天下板蕩,乃大亂之象!”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