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52章 轉瞬兩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光陰似快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

  轉瞬就到了天啟三年,冬至。

  這兩年內,如王文所預料中的那樣,旱情非但沒有得到緩解,反倒有從南向北擴散的趨勢……

  好在他做足了準備,又手握黃河與長江這兩條神州大地水流量最為龐大的水龍脈,到底是在老天爺收人的累年天災之下,搶下了幾成糧產,保住了淮南與江南兩地百姓的元氣。

  這也令他王文與他淮南蕩魔將軍府的聲威,在淮南與江南兩地徹徹底底壓過天啟帝和大周朝廷。

  當下的淮南與江南,不知曉當今皇帝年號、不知新朝新政的百姓,大有人在。

  卻無人不知淮南蕩魔將軍府的大將軍,姓王、名文!

  連在揚州,都再無人提及過去王二虎的那些狗屁倒灶的破事。

  這兩年,王文忙得是焦頭爛額,每日都在給以他蕩魔將軍府為中心和以黃山君府的兩套行政體系打補釘,每日都在調控各地的人力物力,每天一睜眼就是兩三千萬張嘴等著他去伺候……

  可以說是沒再沒過過一天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的日子。

  不過這兩年,他雖然忙碌得把自己分成了五六份使,但總體上他過得還算舒心、還算安寧。

  因為這兩年里,他除了每日里絞盡腦汁的跟天災斗法,跟自己那些不爭氣、不成器的手下玩教學之外,再沒有其余讓他分心、鬧心的生物或事情出現。

  天啟帝和秦王默契的維持住了隔江對峙的局勢,默默的消化著各自的勝利果實,沒有整出什么天怒人怨的破事。

  佛道兩家都也都按部就班的恢復著元氣,擴張著自己的影響力,沒有再整出什么步子邁得太大,扯著了蛋的破事。

  各地的妖魔鬼怪也都老老實實的窩在自己的洞府里修行,沒有在他最焦頭爛額的時候,蹦出來鬧幺蛾子,給他找刺激。

  整個大周,無論是凡俗界還是修行界,都在恢復元氣,都在欣欣向榮。

  王文不只一次感慨,倘若日子能一直都這么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那該多好……

  可連他自己都清楚,自己這個想法,只是奢望。

  這兩年里,他花費陰德和功績點,攏共給自己進行了四次提升。

  唯一一次陰德消耗,是在天啟二年的白露時節。

  他花費了足足22000點陰德,提升了自己的陰神境界,在挨了天道大老爺放海式的九道天雷之后,他的陰神境界順順利利的攀升到了鬼仙之境。

  雖說鬼仙只是最下等、最垃圾的仙,但他好歹也算是暫時脫離輪回之苦了……

  同時,這也是他三位一體肉身成圣的修行規劃當中,最先完成的一塊拼圖。

  而剩下的三提升,兩次用在了《九劫歸元體》上,一舉將九劫歸元體從第七重推到了圓滿的第九重。

  另一次提升,他用在了《大海無量神功》上,一舉將《大海無量神功》從第十重推到了第十一重。

  圓滿的九劫歸元體,在經過第八重的四象之力后,來到了第九重的兩儀之力,納陰陽之力于一體,其獨有的陰陽生生不息之力,不但能適應普天之下的所有極端惡劣環境,還具有削減對手攻擊的強度,以及彈指之間斷肢重生的恐怖恢復力!

  王文曾嘗試著單憑肉身之力,與支柏青的游尸之體拳拳到肉的硬碰硬,雖然結果依然是被支柏青全方位的壓著打,無論是肉身強度、反應速度還是力量都遜色支柏青的游尸之體一籌,但支柏青在不動用大招的情況下,也很難破開他的肉身防御了……

  支柏青坦言,他如今的肉身強度,已經到人間界的極限了,足以媲美上古時期那些專精煉體之術的千年大妖,再想更上一層樓,唯有修行大教護教玄功這一條路可走。

  聽它這么一說,王文對自己的肉身強度就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了。

  三位一體肉身成圣修行規劃,2/3!

  至于提升到十一重的《大海無量神功》,則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預料之外。

  第一個預料之外,是這門神功從十重到十一層,整整花費了他七百萬功績點,竟然只將他見神不壞的武道境界推到了大成,而不是直接晉升更高的武道境界。

  第二個預料之外,就是花費了整整七百萬功績點才提升的十一重,竟然還不是這門神功的最高境界!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他要想將這門神功圓滿,至少還得花費二千八百萬功績點!

  為什么說至少?

  當然是因為他不知道,十二重是不是這門神功的頂點。

  倘若這門神功還有十三重……那圓滿這門神功所需要的功績點,還得再加上一億四千萬!

  縱使王文如今手下有已八百陰神、數萬力士陰差,不分晝夜、兢兢業業的跟他三七分賬,他依然每每一想到這兩個數字就覺得肝疼。

  可武道境界的提升情況,又令他不得不希望這門神功還有第十三重……

  因為第十二重的《大海無量神功》,很可能依然無法將他的武道境界推到見神不壞之上。

  極有可能,第十二重只是將見神不壞境界圓滿,第十三重才能將推至見神不壞之上!

  這兩年里,除了王文的個人實力有顯著提升之外,他麾下的實力提升最大的,并不是淮南蕩魔將軍府。

  而是以黃山君府為核心的地祗神體系,以及……周天學宮。

  兩年的時光,在打個盹都能睡上十年八載的仙神時間觀念里,肯定是短得如同彈指一揮間。

  但在王文這個“只爭朝夕”觀念深入骨髓的現代人時間觀念中,兩年時間已經足夠他做很多很多事了。

  在王文的坐鎮之下,中鎮黃山君府地祗神體系,兩年間就進行了數輪重大的調整。

  這些重大調整,細說起來千言萬語。

  但究其根本,就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能者上、庸者下,懶者廢、惡者死,職權不清的厘定職權、人手不足的補充人手,轄區太大的分割轄區、實力太弱的轉換轄區……

  在王文的傾注了大量心血的經營下,中鎮黃山君府地祗神體系如今已經是一個十分完善、健全的地祗神體系,其職能涵蓋生死輪回、風調雨順、水陸暢通、人妖和諧、治安維穩。

  甚至都已經發展到了跟淮南蕩魔將軍府搶業務的地步,好幾次蕩魔將軍府接到某地妖魔作祟的報案,這廂還在匯總案情做背調呢,作案妖魔的頭顱就已經通過中鎮黃山君府地祇神體系的奏報渠道,送到王文的案頭上……

  逼得王文只能繃著面皮,裝作閑逛逛到后勤司,告訴地網殿的情報精英們,他昨夜出去遛彎兒無意間撞到妖魔作祟,就順死了那頭妖魔。

  搞得如今地網殿里那些情報精英,看他的眼神怪怪的,就差沒有直言:‘大將軍,您沒事兒就別出去閑逛了,弟兄們也得吃飯啊!’

  他能怎么辦?

  妖魔作祟這種案件,在蕩魔將軍府是政績,是直接和鎮魔衛的晉升渠道、福利薪資、修行資源掛鉤的。

  在中鎮黃山君府地祇神體系內,同樣也是政績,是和地祇神們的晉升渠道、福利薪資、修行資源掛鉤的。

  他總不能告訴地網殿里的情報精英們說:‘都是一家人、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得一碗水端平,往后這種案件就拼手速,手快有、手慢無吧?’

  他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任由各地的城隍判官、山神土地們,從蕩魔將軍府的將校們嘴里搶肉吃。

  后來他去地網殿的次數多了一些之后,地網殿的情報精英們也慢慢的發現不對……

  怎么明明大將軍連大門都沒出,卻在幾百里之外“隨手”打死了一頭妖魔呢?

  這不對,很不對勁,指定是還有一股“鎮魔衛”勢力在跟咱們這些人搶飯吃?

  這能慣著他們?

  那就卷,都往死里卷!

  一日比一日完善、一日比一日龐大的中鎮黃山君府地祇神體系,將昔日天庭與地府在人間的一攤子事,全盤接了過來。

  涌向黃山洞天的香火愿力一日比一日龐大,出入黃山洞天的陰魂數量也一日比一日龐大,中原、淮南、江南三地的妖魔鬼怪卻是一日比一日難熬……

  三地的老百姓,簡直快要感受不到靈氣復蘇的氣氛了,若不是隔三差五,還能看到一些妖精在將軍府的鎮魔衛們陪同下,進行開墾田地、梳理河道等等工作,他們幾乎快要以為那些遙遠的妖魔鬼怪吃人害人的傳聞,只是以訛傳訛的神鬼志異故事。

  “感謝黃山府君!”

  有人虔誠的跪在城隍廟內,向正中那尊身披金甲、外罩紫袍的威武神祇叩首祈禱。

  “感謝王大將軍!”

  有人用竹籃裝了雞蛋和漿水,追著將軍府的鎮魔衛們,又是哭又是笑的如是說道。

  與日新月異的中鎮黃山君府地祗神體系相比,周天學宮的發展速度沒有那么顯著,卻更加的潤物細無聲。

  天啟二年,曲阜孔家當代衍圣公親赴揚州,當面向王文表達了孔家進駐周天學宮的訴求。

  王文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那位胡須比頭發還長的當代衍圣公,提出了讓當世聞名天下的大儒張載進入周天學宮任教,當代衍圣公答應促成此事。

  同年仲夏,完成了一學年學業的周天學宮一千四百三十二名學子,開啟了第一次環淮南道游學。

  這些學子,在三十六名鎮魔衛班主任的分別帶領下,深入到淮南道各府、縣、鎮。

  他們有的進入衙門跟隨官吏們學習政務,有的走到街頭跟隨走卒學習經商,有的下到田地跟隨農夫學習務農,有的深入深山跟隨鎮魔衛們學習除魔……

  待到秋季開學之日,一千四百余學子齊聚揚州蜀崗周天學宮,引來日月同輝、紫氣東來。

  引得符箓三宗掌教真人,連夜奔赴周天學宮,一口氣收下百余名弟子,直言玄門當興……

  三日后,佛門白馬寺、靈隱寺、興國寺、少林寺四大寺廟十余位高僧大德聯袂下揚州,當面向王文表達了佛門法脈進駐周天學宮的述求。

  王文打開法眼看了看這些大和尚,確定眼前這些大和尚都是身具功德真和尚,但他還是駁回了這些真和尚的請求,并且言明周天學宮除佛門法脈之外一切法脈皆可入……就為昔日江南十府那些無辜冤魂!

  十余位高僧大德無奈退出蕩魔將軍府,于揚州菜市口做水陸道場誦經三天三夜后,黯然離開揚州。

  消息傳出,無數法脈接連登門請求入駐周天學宮。

  有醫家、農家這等流傳有序的學派,也有早已改頭換面的墨家以及隱藏民間多年的陰陽家這樣的法脈,還有世人以為早就斷了傳承的法家和雜家這樣的半學派半法脈……

  王文逐一甄別,擇其良善者、實用者,收入周天學宮,重現昔年稷下學宮之盛況。

  這一年入學的新生,直接在第一屆的基礎上翻了一倍,突破了三千之數!

  天啟帝聽聞周天學宮的盛況,命劉知恩快馬加鞭送來了他的親筆題字,死活拜請王文一定要刻到學宮大門口,讓他跟著沾一沾這青史留名的光。

  王文拿那個越來越沒皮沒臉的滾刀肉皇帝沒辦法,只能默許了天啟帝的請求……

  自此,周天學宮的大門口,多出了兩塊高聳石碑,一塊刻著“仁義禮智”,另一塊刻著“忠孝節悌”。

  天啟二年,夏。

  周天學宮四千四百余學子,開啟了第二輪環淮南江南游學……

  這一次,各地衙門早早的就等候在衙門外,笑容滿面的迎接這些現在惹不起、以后高攀不上的毛頭小子。

  更有無數隱世多年的老怪物,早早就埋伏在沿途,等著拐一名秤心如意的弟子跑路。

  有些老怪物,蕩魔將軍府擋下了。

  還有些老怪物,蕩魔將軍府擋不下。

  王文就接到了一張歪歪扭扭的字條:‘娃兒我帶走了,開學送回來——張永’。

  他能怎么辦?

  他當然只能盼望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絕世劍仙,多拐幾個走啊!

  這一年秋,周天學宮入學的新生,是五千人。

  上到皇親國戚之子,下到販夫走卒之女……同堂求學!

  也是這一年秋,白子墨拿著教案走上了周天學宮的講臺。

  冬至天總是與羊肉更配。

  黃興德與王文父子倆在咕嘟著熱氣兒的銅鍋里涮著現切的羊肉,舉杯慶賀:“希望以后的日子,都能像這兩年這樣平安順遂!”

  (第二卷·百舸爭流千帆競,終)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