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五日后,趙朔的車駕進入呼倫貝爾大草原。
其時正是冬季,但還是不斷有牧民冒著嚴寒主動前來,參拜天可汗的車駕,向天可汗送上禮物。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蒙古慣例了。
這個慣例不是起自成吉思汗,而是窩闊臺。窩闊臺自從繼位后,為了收買人心,特意豎立慷慨仁慈的形象。只要他出行時遇到的,主動送上禮物之人,都會重重賞賜。
某日和林城有個窮人,沒什么財產,就用羚羊角做了一個大杯子,等在窩闊臺出行的必經之地。窩闊臺收下了那個杯子,并且命人賞那窮人一百兩銀子。手下人想這不是傻逼嗎?就再問了他一次,是不是真的賞一百兩銀子。
窩闊臺說,不要對窮人吝嗇我的財富。我今天偏要跟你們做一下對,就賞他兩百兩銀子吧!
還有人獻給窩闊臺幾十個石榴,窩闊臺命身邊人把石榴分了,按照二兩銀子一個石榴的價格付了錢。
當然有人借此謀利。
有個商人獻給了窩闊臺一塊七彩寶石。窩闊臺大喜,慷慨地回贈了數倍于寶石價值的金銀、絲綢和駱駝。
結果,第二年,這個商人又來了。他聲淚俱下地向窩闊臺哭訴,說他在來的路上,整個商隊遭遇了強盜,所有財物包括大汗上次賞賜的珍寶都被搶掠一空。
窩闊臺下令,賜給他同樣豐厚的財物,并派兵護送他回去。
然而不久后,就有隨從向窩闊臺揭發,那個商人其實是在說謊,他的商隊平安無事,他只是想騙取更多的賞賜。
窩闊臺身邊的人都義憤填膺,請求大汗追回賞賜,并嚴懲這個奸商。窩闊臺卻搖頭說:“我們難道要因為一個人的卑劣,而關閉慷慨的大門嗎?我給予他賞賜,是基于我作為大汗的仁心,而非基于他的品行。”
當然,這也僅僅是作秀罷了。當聽說鐵木格麾下有個部落里,因為流傳他要“括民女”的消息而紛紛嫁女時,窩闊臺露出了本性,命手下們糟蹋了整個部落的女人。
貴由的情形也是類似。
雖然他繼位不久就開始西征,但少有的幾次出行中,都重賞了獻禮之人。很多人說,貴由的慷慨要超過他的父親。
但話說回來,趙朔并沒有想做這種秀。
統治者真正的施恩,是施給有需要的人。僅僅施給少數幸運兒,獲得廉價的慷慨名聲算怎么回事?
所以,自從登上天可汗之位后,對于商人獻上的珍貴禮物一概不收。對于普通人獻上的禮物,也只是給予等同市價的賞賜。
在寒冬臘月的草原上,這就很不劃算了。
但是,前來給獻禮之人還是絡繹不絕,趙朔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后更甚。
有的人獻上難得的駿馬,有的人獻上剛剛鞣制好的狐皮,有人獻上精心打磨的匕首,有人獻上寒冬臘月里非常難以釀造的馬奶酒……這些東西有值錢的,有不值錢的,但都代表了他們的一片心意。
沒辦法,幸福是比較出來的。
草原廝殺了一年,廝殺兼大旱了一年,又單獨大旱了一年。
草原上殺了個尸山血海,呼倫貝爾大草原風平浪靜,安享太平。
草原大旱,呼倫貝爾大草原之前就打了很多水井,不用交稅,還每個男丁每個月有一兩銀子的補貼,再加上歷年的積儲,生活基本沒受影響。
一支支賣兒鬻女衣衫襤褸逃入呼倫貝爾的草原人隊伍,和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生活水平沒有提高,但幸福感卻是大大上升的。
還有,趙朔都統治呼倫貝爾大草原四十多年了。
五十歲以下的草原人,自從記事起,就知道自己是趙朔的子民。隨著他們的長大,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他們都感念趙朔的恩德。
如今趙朔為天可汗,統治蒙古五系,近乎半個世界,這些人真感到與有榮焉。
他們主動獻上禮物,表達著對趙朔的愛戴和祝賀。
趙朔對這些禮物,都吩咐手下給予了按照市價的回贈。車隊行的不快,直到十日后,才到了哈爾喀貴城。
坐鎮哈爾喀貴城的鎮海,率領工坊主管孫威,育馬場主管張勇等數十位官員,以及上萬百姓前來迎接。
趙朔在哈爾喀貴城休息了三日后,才招鎮海等人來議事。
孫威首先報告了在工坊的最新進展,純鋅終于提取出來了。畢竟,北宋時期人們就用鋅礦石和銅一起冶煉,制成顏色更好的銅錢了。有了鋅,就能制造電壓更高的原始電池。不過,現在有線電報的距離才十幾米,還遠達不到能夠實用的程度。
關于這點,趙朔也沒什么好辦法。他知道的那些科學道理都教給郭珣了,只能吩咐工坊不要著急,繼續改進。
蒸汽機的研發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還是傻大黑粗,只能用于煤礦內抽水。再加大壓力,安全性就達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
趙朔倒是知道解決辦法,但這個時代沒解決的條件。
孫威他們現在發明的,只能稱為低壓蒸汽機。
要想繼續提高壓力,為了安全就必須進行緩沖,上橡膠了。
但橡膠原產于美洲,似乎還是南美洲,趙朔的勢力遠沒有涉足。就算找著了橡膠,強度也達不到要求。趙朔記得對橡膠的處理有個名詞叫“硫化處理”,具體怎么做就不清楚了。
趙朔還是只能交代孫威繼續努力。
“天可汗!”
忽然,孫威起身,跪了下來,道:“臣年紀大了,管理這么大的工坊,實感精力不濟。郭珣比臣年輕得多,能力更是勝臣十倍。您如今為天可汗,臣有從龍之功,來日必將名垂青史。既然如此,臣為何還戀棧不去呢?請王上允準臣乞骸骨,由郭珣代替。”
趙朔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孫威你有幾個孩子?”
孫威道:“勞煩天可汗掛念,臣有三子二女。兩個女兒都已經出嫁了,三個兒子也都娶妻生子。”
“你那三個兒子,都做何營生?”
“長子就在工坊,只是他才能有限,也就是管一個工坊的料子。次子科舉得中,如今為桓州知府。臣那三子最不爭氣,年輕的時候想入八旗軍,一直通不過考核。四年前都三十了,也就熄了那份心思。我給他娶了媳婦,買了些鋪子收租,也算對他有個安排了。”
“原來如此。”
趙朔微微點頭,道:“孫威你算我的老部下了,如今年紀大了,想頤養天年,這是人之常情,我也就不攔著了。但我們君臣一場,總要給你個交代。”
“這樣吧,你以前不是掛個工部侍郎銜嗎?當時我還沒開始封爵,也只能這么封。現在就封你個公爵吧,在澳洲選一塊周長八百里土地給你。你那老三,考八旗軍沒考上,也別在家里閑著了,去澳州開拓吧。這才是你給子孫留下的真正家業。”
“天可汗,我……”
孫威本來想說,我出身匠人,何德何能能為國家公爵?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他是老實人,覺得趙朔封都封了,再說這話不顯得太矯情了嗎?
咚咚咚!
孫威連磕了三個響頭,哽咽道:“臣謝天可汗厚賜!臣這輩子,跟著天可汗,真是……值了!”
“起來坐下吧,這都是你應得的。”
然后,趙朔又向鎮海看來,道:“鎮海,我們是老朋友了,一起喝過班朱泥河盟的渾水,發過共富貴的誓的。不過,你對趙朔汗國沒有什么功勞,我不能破例封你爵位。”
鎮海站起來微微躬身道:“此事理所應當。”
趙朔道:“不過,立功的機會還是有的。赫兒為蒙古大汗,在斡難河源頭立下了金帳,管理中部草原,協調蒙古五系。我讓牙老瓦赤繼續做了大蒙古國的宰相。怎么樣,鎮海,有沒有興趣再次為相?”
“你為左相,牙老瓦赤為右相。一方面,輔助赫兒處理軍政事務。另外一方面,把和林城重新修好。”
鎮海趕緊叩首,道:“臣求之不得!”
鎮海今年雖然都八十一了,但老而彌堅。在歷史記載中,兩年后,鎮海因為參與諸王叛亂,才被蒙哥賜死,
現在鎮海都投了趙朔十來年了,但他原本的身份太高,趙朔著實不好安排,只是讓他坐鎮北都哈爾喀貴城。
現在趙朔當了天可汗,鎮海終于可以官復原職。
安排好了鎮海,趙朔又向張勇看來,道:“你不會想像孫威一樣,要致仕吧?”
“不會!”
張勇趕緊表態,道:“我喜歡養馬育馬,愿意為天可汗干到死!”
其實,張勇的年紀比孫威都要大上幾歲。不過,孫威覺得郭珣遠比自己適合做這個工坊主管,不好再戀棧不去,以至于耽誤了趙朔的事。
張勇卻是天生喜歡養馬育馬,還不服老呢,渾身上下充滿了干勁。
趙朔道:“那就好。今天既然給孫威封了爵了,也給你封個爵吧。不過,你的功勞比不上孫威,就封你個侯爵吧。”
具體封什么爵位,封在哪里,趙朔就懶得想了。
自然有旁邊伺候的楊惟中記下,并且安排中書省落實。
“臣謝天可汗厚賜!”
張勇也趕緊叩首謝恩。
趙朔擺手示意他重新坐下,又問道:“對了,負山馬和東風馬擴群的情況如何了?”
所謂負山馬和東風馬,是趙朔在十三年前,定下的以后趙朔汗國主要馬匹類型。
負山馬是挽馬,由蒙古的百岔鐵蹄馬、遼東青馬、羅斯森林馬、欽察馬、匈牙利馬雜交而成,平均身高四尺七,平均體重卻達到了一千四百斤。
東風馬也是這些馬種雜交的,不過雜交方向是戰馬而不是挽馬。這種超級戰馬的平均身高是五尺二,平均體重在一千斤左右。
談到這個問題,張勇眉飛色舞,道:“啟稟天可汗,雖然草原遭了旱災,但是撫昌桓三州的災情輕微,我們的馬場沒受到影響。如今,有負山馬二十七萬五千六百匹,東風馬二十八萬四千八百匹。”
“還是要努力擴群。我和蒙古四系定的,是五年后進攻歐羅巴。那時候,負山馬和東風馬能達到多少?”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多了不敢說,每種能達到五十萬匹。當然,光憑我們原有的馬場是不夠用的,天可汗要劃定新的馬場。”
趙朔向楊惟中看來,道:“記下,此事讓赫兒處理,要他當做重中之重來辦。”
“是。”
趙赫現在真正能做主的,就是蒙古中部草原。設置新馬場的事情,當然得趙赫處理。
五十萬匹馬,當然不可能都用上。
三歲以下的小馬,是沒法用的。十五歲以上的戰馬,也應該從軍中退役了。另外,還得留下足夠數量的母馬繼續生產。
趙朔估計,能上戰場的東風戰馬,是十五萬匹左右。
不過,十五萬匹戰馬,夠用了。
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條件,維持三十萬野戰軍的后勤,已經是極限了。趙朔只準備讓趙朔汗國出動十萬到十五萬大軍。
這樣,每個軍士就都有一匹超級戰馬做主戰馬。
不容易啊!
趙朔的馬場在四十年前建立,五年后,就是四十五年了。
四十五年磨一劍,趙朔的超級戰馬席卷歐羅巴計劃,終于到了收尾之時!
鎮海見趙朔有些出神,主動站起來,道:“如果王上沒有其他的吩咐,臣告退!”
孫威和張勇也站起來,道:“臣告退。”
“你們等等。”
趙朔示意讓他們重新坐下,道:“還有件事。我的國度,一直叫趙朔汗國。但是,按照華夏傳統,應該有個正式的名號的。”
“耶律楚材和元好問他們商議后,給了我四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就是趙國。我姓趙,出自春秋趙氏,以姓為國。”
“第二個選擇,我崛起北方,以燕或者魏,為新的國號。”
“第三個選擇和第四個選擇,就是拋下我的來歷以及古代曾經建立的國號。”
“第三個選擇,取《易經》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之意,起名元。象征本朝與以往朝代完全不同,一個嶄新的華夏從本朝開始。”
“第四個選擇,則是取國號為明。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盡屬大明。天下萬國,皆為大明臣妾。”
頓了頓,趙朔向三人看來,道:“我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你們以為,哪個國號合適呢?”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