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18章 儒經,億萬天下盡舜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帳外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帳內趙倜精氣神合一,仿佛和天地融為一體,緩緩向下落筆。

  他并非一時起意要作儒道之經,實在思忖良久時間,卻未及念得該從何處著手才更契符人間之道。

  但剛剛想起此世之虛假,但人事卻真切,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真焉,假焉?心中激蕩有感,便覺水到渠成,冥冥之中的機會出現,可以下筆著書了。

  儒經闡述儒道,而儒道即人道,儒道以人為根本,探討人世之道理,即為人世上秩序興旺倫理得智昌盛安平大事,此乃為宗旨,二者本質合一。

  儒道以人為核心,人即是仁,將仁關愛、推己及人,此視為人道的根本,也是儒家大道的靈魂。

  昔時孔丘提出仁者愛人,認為踐行仁就是對人道的最高遵循。

  與道家追求天道超越世俗,佛家追求超脫意圖涅槃不同,儒道思想聚于現實的人倫日用,主張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路徑,在人世間實現人道的理想,這也正是儒道的實踐方向。

  其中前四條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基礎和內在功夫,后三條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外在延伸和實踐目標。

  儒道之核心邏輯是“自內而外”“由己及人”,強調個人道德修養,此乃是實現圣世,實現人道昌盛的根本前提。

  趙倜筆鋒一點點落下,在這儒經的第一頁上,仿佛凝結了周身所有元氣,此刻人世間的所有鐘靈毓秀,他這一生的所有抱負,所有收獲,所有理想,所有奮斗,所有力量,所有的奮發與圖強。

  筆尖閃爍起無盡的,無法形容的,無形無色無狀,卻又叫人心中能夠感受,既含圣意,又承王道,卻又無為而安的柔和光輝。

  這一刻,恍惚天地有知,宇宙有感,那未可度的無盡虛空,陸地海上的無盡人口,無數之人,霎那之間,全都心中有感,全都不自主,下意識地,朝著大宋之北,燕云之地,幽州這里望來。

  無論在做任何事的,在讀書的,在施政的,在做工的,在農耕的,談論的,爭斗的,敵對的,在戰爭的,在歡笑的,在哭泣的,全都望向這里,全都心中升起了同一個感覺,同一個想法,圣人出世了。

  日出東方,圣人出世。

  此時,大宋京東西路一座大山之中,地上青氣騰起,五彩光芒涌動,瞬間便化成一副奇異骨骼形狀,再瞬間凝出角鱗甲體,然后仰頭噴出白霧之氣,發出一聲似龍長吟,竟然一只威武麒麟問世。

  這麒麟吟過之后,騰云而起,直向幽州之地飛翔而去。

  春秋之時,魯哀公十四年,有人在魯國西部捕獲一只麒麟,麒麟被捕后便即死去。

  孔子聽聞此事,掩面而泣,感慨道:“麟也!胡為乎來哉!麟也!吾道窮矣!”

  “麒麟啊!你為什么要來呢!麒麟啊!我的理想和主張已經走到盡頭了!”

  麟出而死,吾道窮矣。

  因為吾,沒有足夠的力量闡明大道,庇護于你。

  儒家之中,麒麟乃為仁獸,是祥瑞的象征,只有圣君在位、天下太平之時才會出現。

  而當時周室衰微、禮崩樂壞,天下大亂,并非太平盛世,麒麟此時出現遭捕獲致死,是反常且不祥的征兆。

  孔丘之意識,自己畢生追求的“克己復禮”“推行仁政”的理想,即“吾之道”,在現實中已徹底無法實現,故才發出“吾道窮矣”的悲嘆。

  此后不久,孔丘停止修訂《春秋》,再過不多時,便即去世。

  “麟出而死,吾道窮矣”是孔丘對自身大道理想破滅的沉痛哀嘆,是對儒道的重要打擊。

  自此,仿若偽佛,佛所言之末法之年,天魔篡佛一般,偽儒出世,與真正儒道爭奪儒家之名。

  真儒道明明滅滅,漂漂泊泊,延續至如今,世上已然真假難辨,是非混淆,道理不明,盛衰晦暗。

  而眼前,趙倜著儒經,落人道之筆,開篇天地生變,世人心中皆是有感,麒麟再度出世,人道光輝仿若日出晨曦,綻放起無盡光芒。

  他的筆落在儒經的第一頁之上,“唰唰唰”寫著,不多,每一字都閃爍著光芒,似乎在跳躍,在歡呼,在吶喊,在高宣,聲破蒼穹,音動乾坤,不再迷茫,不再彷徨。

  東京城內,皇城之中,趙煦站在福寧宮前,負手北望。

  他蒼白的臉上出現一絲笑容,本來黯淡的神情,現出一抹神采,口中喃喃地道:“好,好啊,圣人出,人道昌,天下定,四海平……八弟,這很好啊,這樣朕就徹底的放心了。”

  此刻,大宋境內許多淫祠野廟紛紛倒塌,里面的泥塑之身,木雕之體,有的毫無征兆化為齏粉,有的燃起火來,片刻燒毀,有的微風吹來,變成塵灰四散,連哀嚎都沒有機會發出。

  就是許多道觀佛寺里供奉的神佛,也有一些在這時自毀而掉,化為煙塵被清風吹得消失而去。

  哪怕文廟武廟之內,也有部分雕像在這一刻塌掉散落,甚至柱上,牌上篆刻之名,也直接碎裂,損毀。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西方,香巴拉佛國之內,一些佛菩薩護法的大殿之中,發出“隆隆”唱佛之音,似在抵抗這無形之中產生的人道之力,但最后還是有不少大殿坍塌于地,仿佛一丘荒冢,早在萬千年前就已經崩毀,之前的一切全都是幻象,夢幻泡影,是存在于過去之時的虛假,映照在當今的影子。

  燃燈古佛大殿,忽然一道青黑色的光在虛無之中亮起,似幽冥之火,似過去的消逝,雖消逝卻又永存不變。

  是靈鷲宮燈,靈柩宮燈,點亮幽冥鬼火,映照逝者的生平。

  燃燈古佛大殿,霎時所有燈火都被點燃,燈火通明,卻又青黑之色,幽幽黯黯,恍恍惚惚,如夢不定。

  似在洗前塵,述平生,照原路,馭幽冥。

  昆侖上方的虛空,忽然裂開了一道似狼牙交錯的巨大裂縫,縫中颶風嘶吼,亂石穿梭,惡霧繚繞,環境極度惡劣,一座殘缺不全的島嶼就在其內漂浮不定,閃著金色的光芒,光芒之中呈現了一股邪氣。

  這時,那島上傳來一聲非人般的嘶吼,似乎金屬嘶啞,劍刃廝磨,又像野獸瘋狂,震得惡霧紛紛散開,亂石粉碎,仿若流星,不似人聲……

  大草原遙遠西北,薩滿教總壇之內,深處一座木殿,忽然發出“轟轟”的怖人聲音,聲音似乎從木殿的地下傳出,震得整個薩滿教廷房屋顫動,天上黑云生出,里面呈現出了無數的鬼臉。

  這些鬼臉在黑云內翻滾,各色恐怖面貌紛紛展現,仿佛來自無盡深淵地獄,或哭或鬧,或嚇或呆,蕩動不停,驚駭絕倫。

  木殿的大門忽然“砰”地一聲打開,從里面沖出一條黑衣昂藏大漢,濃眉虎目,獅鼻闊口,目光震驚地望向東南方向。

  木殿底下的怖人聲音再次響起,大漢聞得后頭上不由蒸騰出滾滾青氣,竟然有角生出,額間太極八卦圖紋路明滅閃爍……

  趙倜這時已經寫完了儒經開篇第一頁的內容,只有十四個字。

  他慢慢提起筆來,眼中神光閃閃,與下面那十四字交相呼映。

  寫的是:蒼生明智秉仁慧,億萬天下盡舜堯。

  蒼生秉慧,人人堯舜!

  人人明智,人人為圣!

  帳外天上一聲霹靂炸開,“轟隆隆”仿佛天崩地裂,又似天斜地傾,更似開天辟地。

  大雨陡然停下,烏云頓時開散,烈陽紅光再度照射,普照天下世間,普照四海,普照八方。

  陽光金燦艷紅,自古來從未有過這般的燦爛的太陽,這般溫暖的光輝。

  趙倜抬起了頭,望向帳外,他的目光穿透大帳簾門,向遠處望去,瞬間似行千里萬里,看到世上千姿百態,看到滄海桑田,人事變遷,古往今來,先民刀耕火種,奮發圖強,為人道,為人族貢獻的每一點光,每一分熱。

  看到天下蒼生的訝異,對圣人出的震驚,對圣人出的慶幸,對圣人出的認同,全都映進他的內心,他感受到了蒼生對圣人出世的種種態度和神情。

  一個大世到來,人道大世到來,人道萬壽,人道無疆,人道永昌!

  “轟”地一聲,趙倜體內法力和內力雙雙巨震,皆沖上了十二重樓第十一層。

  包括之前一直沒有晉升的寒冰真氣,龍象般若真氣,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等等,全部涌進第十一層螣蛇窟境之內。

  然后,根本沒做什么停留,就要往第十二層歸墟眼境界沖去。

  就在這時,趙倜身體猛地一個震蕩動起,他放下手中的毫筆,看向王語嫣:“嫣兒,給我護法……”

  王語嫣用力點頭:“殿下放心。”

  趙倜微微一笑,閉上雙目,忘情世間劫到來。

  大乾,玉州,春雨街杏花巷。

  月子彎彎,星斗滿天,臨近中宵。

  小院房間之中,趙倜下床去收拾地上,想要再點亮一盞燈火。

  他忽然感覺腦中霎時恍惚,似乎無數東西充塞而來,簡直山海呼嘯一般,仿佛便要爆炸炸裂。

  但還沒等他反應過來,辨認清晰,那些究竟是什么,為何雖然山崩海嘯,但卻叫他感覺輕松清明,可轉眼這些東西就消失掉了,無影無蹤。

  他不由身形一滯,宛如失去了最重要的,似乎丟了魂一樣,身心上下都空落落起來。

  怎么回事,為什么再度出現這種感覺?和上回的感覺一樣,但比上回更加清晰,更加強烈,帶給自己更大的震撼。

  良久,他才再次動起,去地中間將殘燈打掃,然后重新點亮一盞燈火。

  新燈燈芯較短,燈火如豆,映照得他的影子于墻上,狹長細窄,比例不一,仿佛曲鏡照射內沒有面貌的人形,甚為滑稽。

  趙倜坐去桌邊,喝一口涼開水,想要休息,卻一點睡意全無。

  他腦中全是之前那種感覺,那究竟是什么?怎么有些覺得也是自己的一些經歷?是自己過往經歷的浮現?

  不,似乎是自己的記憶?自己怎么會有那么龐大復雜的記憶?這不可能。

  莫非是前世?可哪來的前世?到底有沒有?信則有,不信則無嗎?

  子不語,怪、力、亂、神。

  趙倜深深吸了口氣,努力不去想那種感覺,他看向自己雙手,四照神功已然中成了,沒想到居然這么快,竟只用了七天。

  他思想功法之事,半晌卻還是沒有睡意,百無聊賴只好拿過書觀看,卻依然不倦,反而越來越精神起來。

  最后放下書冊,想了想,起身走至墻邊箱子旁,打開其中一口,盛裝羽靈天魔的小水晶棺正安靜地呆在其中。

  趙倜不由嘴角彎了彎,抬手將小棺材取出,轉身回至桌后。

  他將水晶棺放到桌上,透過晶瑩的外壁,模糊中看見一個小小的人兒正躺在里面。

  哪怕自外看不甚清楚,但卻依然可辨那小小的人兒身形乃是絕美,每一抹弧度都無可挑剔,就如同一個睡著了的小公主,沉睡萬年,睡美人一般。

  趙倜瞧了幾息,然后小心翼翼地將那棺蓋打開,謹慎不讓自己碰到棺中一點。

  雖然不是說萬一碰到就像斷手一般,生出詭異,但總是慎重當心一些為好,畢竟烏鴉幾次三番提醒告誡。

  他將棺蓋放到旁邊,然后瞅去里面,只見小小羽靈天魔美得不可方物,睫毛長長如花蕊微帶卷曲,紅紅的嘴唇就似玫瑰花瓣顏色,挺翹鼻子既可愛又調皮,小小臉頰微微泛著紅暈,真就仿佛是睡著,而并非已經死去了幾千年。

  那六翅依舊泛著絢爛的顏色,仿佛天邊的霓彩,叫人只是盯著看上幾息,便會有一些目眩神迷。

  趙倜不由輕輕搖頭,造物之神奇真是無法用言語描述,明明是天魔,卻造得如同人類,這般曼妙美輪美奐,似乎不是魔,而是……天使。

  不知為何,他心中蹦出這么一個詞出來,本來世上并沒有這個詞,但他看見棺中小小的羽靈天魔,便誕生了這個詞。

  趙倜微微靠近水晶棺,呼吸緩慢而悠綿,足足瞧了近一刻鐘左右,忽然感覺困意生出,眼皮漸漸的開始睜不開。

  他不由抬頭,然后左右看看,實在有些懶得動,便直接趴在桌上,沉沉地睡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