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86章 陳默上新聞是最好的安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那些習慣了靠壓榨人力成本牟利的企業主,對著彼岸“新五條”的新聞嗤笑出聲,茶歇時的抱怨里滿是酸意:

  “這不是明擺著攪局嗎?都學彼岸給員工發那么多福利、講那么多權益,企業喝西北風去?陳默站在云端說話,當然不腰疼!”

  在他們眼里,彼岸這套路數簡直是商業倫理里的“異端”,硬生生鑿開了他們靠潛規則維系的舒適區。

  更讓這些深陷短視逐利思維、只看重短期KPI的資本家坐立難安的是,從《彼岸的“新五條”》里,他們嗅到了更危險的信號:這哪里是企業宣言,分明是要給整個華夏商業版圖‘污染’的野心。

  他們怕的是連鎖反應——擔心彼岸的成功會讓無數打工人“人心思變”,要求更多權益;

  擔心消費者被彼岸“慣壞”,對其他企業的服務和產品愈發挑剔;

  更擔心彼岸的擴張會蠶食自己的市場份額。

  于是十月的行業峰會、經濟論壇上,針對彼岸的暗箭開始亂飛。

  有人影射“過度福利是資本游戲”,有人揣測“合規宣傳背后藏著稅務漏洞”,試圖用流言蜚語給這股“離經叛道”的新風向潑臟水。

  10月15日這天晚上,紫玉山莊。

  正好菲甜都在京城,陳默吹響了集合號,兩女像歸巢的乳燕般趕來。

  剛進門的劉一菲還帶著疑惑:“小甜甜,你知道默默這么急叫我們來干嘛?”

  景恬端著剛洗好的葡萄從廚房出來,素手沾著水珠:“他在書房打電話呢,說等會兒看電視?”

  劉一菲瞥了眼腕表,時針剛過六點半:“這時間點看什么電視?”

  “誰知道呢,神秘兮兮的.來嘗嘗這葡萄可好吃了,特意讓人從胖東來捎的,現在那兒火得離譜。”

  “聊什么呢這么開心?”陳默剛聽完許朝軍關于“執劍工程”的進度匯報——月底就能完工。

  他從書房出來時,正撞見兩女湊在一起嘰嘰喳喳。

  “說胖東來呢。”景恬走過去往他嘴里塞了顆葡萄。

  “默默,想死你了!”劉一菲丟下包就撲過來,捧著他的臉“吧唧”親了一大口。

  “無恥!竟然偷襲!”景恬不甘示弱地摟住他的脖子,在另一邊臉頰印下痕跡。

  這早已是他們之間心照不宣的相處模式。

  陳默把動如脫兔的劉一菲打橫抱起,背后還掛著一個樹袋熊,一前一后往沙發走,隨后三人呈“山”字形坐定。

  他打開電視,隨后左擁右抱,一口一個,享受兩女的葡萄投喂服務,很是愜意。

  有道是有菲選菲,無菲選甜,無菲無甜,就選圓圓。

  陳默現在菲甜在懷,圓圓也就算了,畢竟她也已從良成為他人婦。

  時間到了7點,三人看著全國人民都愛看的節目。

  景恬納悶道:“怎么突然想起看這個了?”

  陳默拍掉這妮子在自己大腿上摩挲的小手,“什么覺悟,這是讓你們多了解了解國家大事!好好看,好好聽!”

  難道有驚喜?

  兩女頓時來了興致,可新聞一條條過,全是常規播報,漸漸都有些犯困。

  都7點20了,給陳默也整的不自信起來,不應該啊?沒理由啊?

  就在這時,下一條新聞播報,三人渾身一震,同時坐直了身子.

  「本臺消息:由彼岸集團發起的“培強計劃”首批百家中小企業幫扶工程今日正式落地。

  該計劃通過技術共享、資源對接與合規改造,助力科技創新型企業突破發展瓶頸,董事長陳默親自出席簽約儀式.」

  畫面切到彼岸科技園的簽約現場,全景鏡頭里百家企業代表列隊而立,陳默與企業家代表握手合影的畫面格外清晰。

  「彼岸集團此次并非簡單掛名,而是組建專屬管理團隊駐場幫扶,首創“一企一策”定制化機制,系統性輸出現代管理經驗與生態資源.」

  鏡頭一轉,是某入選企業員工簽署新勞務合同的特寫,那人臉上的笑容透著真切的舒展:“自從成了彼岸的培強企業,公司變了大樣。哦對了,我姓福!”

  「據統計,這批企業經彼岸模式改造后,業務與營收均實現突破。

  預計年內,僅京城地區的培強企業就將新增逾萬個高質量崗位,且薪資福利全面對標《勞動法》標準.

  對此我們專門采訪了彼岸集團董事長陳默關于培強計劃的初衷.」

  畫外音停頓片刻,屏幕上出現了陳默接受采訪的畫面。

  千家萬戶的電視里,這個頂著一張“首富臉”的男人面對鏡頭,聲音沉穩有力:

  “這次彼岸集團實施的培強計劃是新商業時代'改革試驗田'!

  它打破過去西方世界數百年,'資本擴張必伴勞動剝削'的舊邏輯,證明合規經營與技術創新可互為引擎,從而良性有序地發展之路。

  推動培強計劃并非簡單幫扶,而是一場從商業規則重塑到經濟倫理升級的系統性變革——這恰是華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層破題”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身后的彼岸科技園:“互聯網行業發展到今天,敝帚自珍沒有出路。‘開放共享’是數字經濟的全球共識,這與彼岸‘將心比心、生態共贏’的理念高度契合。

  我們輸出的‘彼岸模式’,就是對這一主題的實踐探索,希望能成為可復制的‘樣板間’,吸引更多同行者.”

  最后一句話,他說得擲地有聲:“獨行快,眾行遠。僅此而已。”

  鏡頭從陳默的特寫拉成遠景,人們才看清他站在彼岸標志性的船型建筑前。

  畫面最后定格在彼岸科技園的全景上。

  女人自古慕強,看著屏幕里侃侃而談的男人就在身邊,兩女的身子漸漸軟了下來,跟水做的一樣。

  葡萄的甜香混著曖昧的氣息在客廳彌漫,新聞播報的聲音越來越模糊.

  「下面播放一條簡訊:美國亞利桑那州發生一起列車脫軌事件,該事故造成」

  電視里的報道聲,漸漸被壓抑的輕喘淹沒。

接下來是需要付費解鎖的畫面  一夜無話。

  次日,《經濟日報》頭版刊登評論員文章,標題醒目:《培強計劃:商業向善的華夏路徑》。

  文中盛贊:“彼岸以技術共享、資源對接、合規改造為三大支柱,為中小企業注入發展動能。

  陳默提出的‘從商業規則重塑到經濟倫理升級’,探索出一條合規與創新共生的特色發展道路.”

  央視財經頻道的深度解讀則指出:“培強計劃首次驗證‘彼岸模式’的可復制性——頭部企業開放生態,批量輸出管理經驗與合規體系,既解中小企業轉型之困,又以規模化就業反哺社會,形成‘商業向善’的閉環。

  陳默強調的‘獨行快,眾行遠’,正是新技術革命下發展共同體的核心要義”

  有了聯播的定性和央媒背書,彼岸的培強計劃徹底站穩了腳跟。

  那些剛冒頭的苗頭,一看勢頭不妙,直接掉頭疾跑!

  畢竟前車之鑒猶在眼前,天底下就沒有新鮮事。

  上個月雷軍剛上電視不久,就爆發了輿論大戰,結果兩家企業掌門人被點名談話,其中一家啥事沒有,而另一家某個業務負責人直接被撤,已經不是什么新聞。

  如今沒人敢頂風作案,只能暫且蟄伏,從長計議。

  唯有陳默和上面心知肚明,這不過是一次“任務獎勵”。

  他為國家避免了P0級重大安全事故,投桃報李,自然能得到一次訴求的正向報道。

  讓陳默格外滿意的是,聯播給的時長接近3分鐘,他特意數過,自己的鏡頭足有10秒——比預想的多了一倍。

  再加上央媒的連番報道,簡直是利息超過本金的劃算買賣。

  回過神,陳默打開彼岸音樂,選擇了熱歌榜,開始進行列表循環播放。

  工作的時候,他喜歡聽音樂,這會讓他更快進入工作狀態,音樂會起到一個催化劑的作用,盡管事后往往記不清具體聽了什么。

  但這次例外,第一首歌響起時,他的動作驟然停頓,

“他們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讓愛教我學會忍耐  我愿意承受所有絕望與苦難”

熟悉的旋律刺得他眉頭緊鎖,打開播放器看著里面的歌手.果然是她  歌詞寫得抓耳,可陳默一想到背后的故事,只覺得惡心。

  這是那位“音樂才女”為她的罪犯母親寫的“鳴冤曲”。

  2009年的東北寒冬,被稱為“發不出工資的冬天”,她母親因涉案金額巨大、情節惡劣、毫無悔罪表現被判死緩。

  陳默查了下才發現,原來這首歌去年就有,而且時間點正好是對方一審前才發表。

“我時常想象你再次出現的場景晴天突然下起大雨  沖刷干凈這些年所有委屈.”

  拿著贓款在海外逍遙快活,還在社交媒體上喊冤,卻不見任何行動。

“想要看到你的微笑想要你為我驕傲想要回到你最溫暖安全的懷抱我不要看到你變蒼老我不要再聽說你煎熬給我最后答案  讓這無奈不公畫上句號”

  歌曲結束的瞬間,陳默抄起電話,這次越過陸奇,直接打給負責彼岸音樂的陳彤:

  “通知下去,彼岸系所有影音平臺、賬號,立刻把所有污點藝人拉入黑名單!尤其是這首《最好的安排》,什么東西!”

  “是!馬上執行!”

  掛斷電話時,耳機里的歌正好唱到末尾:

如果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我還在等待那個最好的安排!”

  陳默冷笑一聲:好,那我就給你“最好的安排”。

  他登錄暗網,找到“獵龍團”的懸賞界面。

  此前針對該女發布的“狗級”任務,懸賞100枚比特幣(約400萬人民幣),已被接取146次卻無果。

  他承認低估了對方的“價值”——拿著數億贓款,這點懸賞確實不夠看。

  手指在鍵盤上一頓,他將任務上調至“狼級”:1000枚比特幣,賞金翻了10倍,4000萬人民幣,抓活的。

  他不信,重賞之下還沒有勇夫。

  一周后,國內媒體突發報道:“某音樂才女主動回國投案,精神狀態異常,口中反復念叨‘我錯了,別打我’.”

  10月底,判決結果公布:當事人因洗錢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三罪并罰,涉案贓款贓物被全部追繳,獲刑15年。

  陳默得知消息后,打了個電話:“幫個忙。上天有好生之德,讓她們母女在里面團聚,好好‘共度余生’。”

11月初,東北某監獄內部通報:兩名女囚發生激烈廝打,經查,二者為母女關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