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如約而至。
雷軍親自點將,帶著幾個心腹直奔深圳,要把他看中的“兵”——盧偉冰挖過來。
陳默這邊則延續彼岸的老傳統,趁著假期讓人力和工會那邊帶著中層管理人員加固“精神鋼印”去了,讓彼岸精神在日常管理中更入人心。
正好趁著這段時間,他借機在公司帶著陸奇、李建超和天機閣,制定關于彼岸巡察組的有關事宜。
會議最后,陳默盯著最終方案,嚴肅叮囑李建超:“就按剛才定的計劃執行,但大家要記住,突襲式巡察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看有多少員工敢說實話、反映實情。”
“如果舉報的人太多,不管最后查實多少問題,都說明咱們彼岸的制度出了嚴重BUG。”他敲了敲桌面,語氣加重,“那就是人治取代法治,這是我不能接受的,集團更不能接受。”
“要是發現國內外分公司有員工排著隊舉報的情況,立刻報給我,我倒要看看是哪個環節出了岔子!”
“明白!”李建超沉聲應道。
散會后回到辦公室,陳默叫來特助李段法:“你跟著李建超的巡察組行動,你的任務就是觀察記錄,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單獨向我匯報,不用走常規流程。”
“是!”
十一黃金周期間,處理完公司事務,陳默在BJ與冷寧的父母見了面,正式坦白了兩人的關系。
畢竟在一起好幾年了,讓人家如花似玉的姑娘跟著自己,沒名沒分的總不像話。
只是陳默如今的身份帶來不少不便,就連見家長都得像排班似的,只能趁逢年過節給身邊的紅顏們一個交代。
去年過年見的是萌萌父母,今年十一輪到寧寧,年底則要分別探訪菲菲的父母……
陳默向來是個“說到做到”的人,就連在感情上也一樣——說好了六個,就絕不會因為其他鶯鶯燕燕的靠近,給她們湊成“葫蘆娃”的機會。
其實自從登上財富榜,他遇到過不少搭訕甚至赤裸裸的誘惑。
遠的不說,前段時間有個偷稅漏稅的女星,明明還跟“石頭哥”是一對,出事后竟托人傳話,說只要他肯出手相助,什么要求都能滿足。
陳默對此唯恐避之不及,免得惹一身騷。
10月7日,國慶假期最后一天。
“……時間定了是吧?15號?你們這拖了這么久,是不是該付點‘利息’了……明天就來采訪?這么急……行,有空,來吧。”
掛斷電話,陳默走進書房,拿出一份未完成的稿件繼續完善,嘴里喃喃自語:“應該來得及!”
十一節后第一個工作日,彼岸集團及各大子公司的員工突然發現,自家領導全都不見了蹤影。
隨后,這些“消失”的管理人員要么三五成群聚在會議室,要么獨自躲到角落,打開筆記本電腦戴上耳機,神情嚴肅等待這什么。
上午10點半,所有人的電腦屏幕上幾乎同時出現了相同的影像。
畫面中,陳默端坐在辦公桌前,雙手交叉自然擱在桌面上。
桌面收拾得干干凈凈,一側放著兩本書,一本是《勞動法》另一本是《彼岸員工手冊》,另一邊放著個擺件,上面插著兩面旗幟——一面是國旗,另一面是印著彼岸的logo旗子。
「彼岸各條戰線的同志們,大家好,我是陳默!
相信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與分享,在座各位對咱們彼岸的根基與航向,都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我從不要求大家交什么學習心得、記什么表面筆記——那些給別人看的形式主義毫無意義,真正要做的,是把彼岸的魂刻進心里,融到日常決策的每一個細節里。
今天召集全體中高層,恰逢大家從各條戰線“游歷”歸來,正是想借這個契機,再次把咱們的價值觀與彼岸模式講透、立牢!
一、尊重勞動法,堅持員工權益至上!
我們要打造的是重質重效的反壓榨文化——不是反對加班,而是反對無效耗損;
不是空談福利,而是把業內領先的薪資保障、職業尊嚴,變成每個彼岸人觸手可及的安全感。
記住,員工不是成本,而是企業最鮮活的根基。
二、“將心比心,以誠待人”的共贏生態!
對用戶,要做到極致透明——你的產品敢不敢讓家人用?你的服務經得起放大鏡查?
對伙伴,要算長遠賬——不是誰吃掉誰,而是共同把蛋糕做大。
商業的本質是成人達己,不是零和博弈。
三、技術為矛,制度為盾的創新機制!
技術研發要盯著社會痛點扎進去,而不是圍著資本熱點炒概念;規模擴張要踩著制度紅線走——紅線之內大刀闊斧,紅線之外半步不越。
創新不是冒進,而是帶著枷鎖跳出最穩健的舞步。
四、堅持長期主義與社會責任!
別被短期KPI綁架了戰略眼光——三年能成的事,值得花五年做扎實;
行業規則有漏洞,我們就做補漏的人;
政策需要實踐支撐,我們就做探路的先鋒。
企業越大,越要像老樹深扎根,而不是像浮萍隨波漂。
五、專注文化自信與國家戰略協同!
我們的技術突破要能為“華夏制造”擦亮招牌,我們的商業實踐要能為實體經濟注入活力。
把企業發展嵌入國家戰略的坐標系,這不是口號,而是萬億級企業該有的擔當。
以上這五條,就是彼岸的“新五條”,是咱們這艘巨輪穿越商業浪潮的壓艙石,更是持續前行的源動力。
請大家務必記住:
彼岸價值觀的本質,是“勞動法即信仰”——我們要通過合法合規的制度設計、公平透明的分配機制、普惠大眾的技術創新,重新定義商業倫理的底線與高度。
彼岸模式的本質,是“以員工福祉與用戶價值為雙輪,構建‘自造血高協作強監管’的生態閉環”——員工有尊嚴,用戶得實惠,企業才能長盛不衰。
如果說彼岸目前在各領域取得的成績是看得見的“外功”,那今天講的這些就是藏于內的“內功”。內外兼修,兩條腿走路,才能在現如今百年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中走得穩、走得遠!
今年以來,彼岸的變化有目共睹——陸奇博士的加入,讓我們的戰略執行如虎添翼;上半年各業務線的營收與發展迎來雙雙突破,證明了我們的路走對了。
接下來,陸奇博士將帶領大家在業務戰場上開疆拓土,而我會專注打磨“內功”——校準航向,檢修“零部件”,確保這艘大船不偏航、不松懈。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有件事我醞釀了很久——幾個月前的“培強計劃”,在座很多人都有所耳聞。
如果把華夏商界比作一棟正在建設的大廈,彼岸就要做那個經得起檢驗的“樣板間”。
我們不僅要自己做得好,更要把這套模式的密碼解出來、傳出去。
我堅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帶著“彼岸基因”的企業冒出來——那時候才是真正的考驗:我們能不能保持初心?能不能成為行業標桿的標桿?
能不能讓“尊重人、成就人、服務社會”的商業文明,真正在這片土地上扎根結果?
同志們,萬億規模對于華夏來說屬于前列,在放眼世界,我們連前十都沒進去,所以這遠遠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讓我們守住今天立下的“新五條”,等著看未來商界百花齊放的盛景!
謝謝!」
隨后,這段視頻會議的文字版出現在彼岸集團內網論壇,標題為《彼岸的“新五條”》的帖子被置頂,短短幾小時點贊數破萬,評論超千條。
換作其他公司,領導發這種看似“喊口號”的文章,員工多半不會在意。但彼岸的許多員工是跟著公司一起成長起來的,對文中內容深有感觸。
環境能改變人,彼岸這種“良幣驅逐劣幣”的氛圍,只會讓優秀的人更優秀,且勞有所得。
待遇方面自不必說,集團每個季度還會舉辦內部電子競技比賽,甚至有專門的游戲賽事組委會,成員都是員工中自發報名的游戲愛好者。
比賽項目都是自家開發的項目,比如市面熱門的《榮耀世界》《榮耀傳說》《榮耀對決》和最近大火的《和平精英》等 最終獲勝的前三名不僅有豐厚獎品,獲獎信息還會在各部門的榮譽展臺展示。
由于參賽者和觀眾都是同事,過程中常會碰撞出創意火花,給游戲研發提了不少好建議。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適應彼岸的氛圍,有些人因“水土不服”被淘汰。
就像阿里員工身上會有“阿里味”,彼岸人也有著獨特的精神印記。
這天,開完會的陳默在彼岸科技園廣場上接受來自央視采訪時,路過的員工紛紛投來注目禮。
幾天后,《彼岸的“新五條”》流傳到網上,瞬間引發網友熱議,評論區被刷爆,贏得無數打工人、消費者和創業者的追捧。
然而,在網友們的熱烈追捧中,業內資本家們卻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