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沉浮,恰似叢林博弈,每個卓越的商人,都攜帶著猛獸的基因。
或如虎,自帶王者風范,不怒自威;
或如狼,深諳協作之道,鐵血紀律;
或如狐,善用謀略心智,精妙算計。
然而,商業叢林并非只有這些猛獸,更多的是那些如豺似鬣的商人。
將他們自私自利的本性暴露無遺,面對弱者,展現出欺軟怕硬的丑惡嘴臉,極盡打壓剝削之能事;
遇見強者,則卑躬屈膝、諂媚逢迎,為謀取利益不擇手段,在商業道德的邊緣不斷試探。
但在陳默看來,像老柳這樣頂尖的商人,卻屬于另一類:他是一條變色龍,能隨環境變換不同的保護色。
壯年沖鋒陷陣、如狼似虎;暮年藏于暗處狡詐如狐;現在遠遁國外,隱忍似老龜。
就如那位音樂才女的懸賞,遲遲未有進展,只因賞金未達預期,一旦提高金額,效果立竿見影。
而另一項懸賞,問題卻不在賞金——幾家國際知名組織均已接單,卻因目標深居簡出、難以動手,遲遲沒有進展。
根據情報機構提交的摸排報告,目標目前隱居于紐約富人區,保鏢與傭人皆為其親信,外人難以近身。
他顯然已知自己被“通緝”,平日極少外出,極為低調。
若在富豪區動武,影響太過,勢必引發當地高度重視——投鼠忌器,行動進度緩慢。
陳默理解專業組織的顧慮,畢竟人家可是專業的。
只不過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些組織不是不是陳默以為的投鼠忌器,而是謀而后動。
接下來風云驟變,黑暗中的制裁來的既突然又迅猛 10月下旬,海外。
一名柳姓中年男子在保鏢陪同下外出購物時,遭遇劫匪綁架。
第二天,根據當地媒體報道,XX接頭發生黑幫火拼,一名老人躲避不及被流彈擊中,送進當地醫院ICU進行搶救 第三天,劫匪遲遲未等到巨額贖金,直接撕票。
當天晚上,撕票錄像被送進ICU病房,彌留之際的老人看完,回光返照般目眥欲裂看著帶著口罩的醫護人員,最終死不瞑目。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
生命雖稱無價,卻總被標上價碼,否則那些交通事故、生產事故、醫療事故的賠償金是怎么定下來的呢?
金額的制定其實跟養老金差不多,小的城市給的少點,幾十萬不等,大的城市給的多點,比如滬爺居住的地方就是200萬左右,至于明星、商人那就更貴了。
在陳默看來,老柳一生玩弄資本,最終以十萬比特幣為其“買單”,也算死得其所。
反正這些比特幣留在他手中并無用處,不如拿去做些他自認為有意義的事。
這次完成任務的是紐約五大家族,也就是傳說中的‘黑手黨’,這個組織起源于上個世紀初的意大利移民,距今已有百年歷史。
但實際上動手的卻是新生代的MS13,這是全美最“出名”的黑幫,沒有之一。
黑手黨就像一個‘前輩’負責情報和關系,具體動手則交給‘年輕人’。
兩單先后完成,賞金即時到賬,這是最好的‘廣告’。
令獵龍懸賞板塊迅速成為暗網中最炙手可熱的“流量圣地”,激勵更多組織踴躍接單。
但無數組織過來看著光禿禿的任務看板,有些不適應。
這讓陳默也體驗到產能不足的尷尬.
就像一家公司,光有員工雖然是外包的,但是長時間沒有工作,久而久之公司也就倒閉了。
陳默閉目凝神想了一會,心里有了主意。
如果說之前兩單屬于夾雜個人情感在內的私怨,那么接下來則是因勢利導的ZZZQ。
陳默打開官網,“天網行動”四個大字映入眼簾。
這上面有一份公開的名單,成為追逃追贓工作的重點目標,也稱之為“百名紅通人員”。
這兩年,有一批外逃人員經過國家的努力,通過雙邊執法合作、勸返、遣返等多種方式追回有關涉案人員,其中不乏當時轟動一時的案例。
這份名單上有一個算一個所犯下的罪行都是無法言表的內容,只能說罄竹難書 陳默對癥下藥,將尚未歸案的人員按編號排列、篩選,并按照龍、虎、狼、狗級別分門別類進行劃分,最終批量生成新的懸賞任務。
十月下旬,獵龍團任務列表迎來重大更新——
這次不是只有僧多粥少的兩個,而是整整數十個嶄新的任務。
要知道之前的懸賞被完成,對應完成任務的組織在后面確認收到賞金。
這種即時到賬的貨款兩清,比任何廣告都有效果,這讓獵龍懸賞板塊成為最為火熱的流量圣地。
讓許多專業組織眼睛都綠了,不患寡而患不均。
而這次的大版本更新,量大管飽,讓這些組織負責人大呼過癮,不少團隊甚至暫停其他業務,將獵龍懸賞視作新的主業——畢竟,這比販毒來錢更快。
但這次這些組織發現一個問題,這次的統一要求是,提供信息、追繳資金、遣送人員、配合華夏官方行動為主要目的。
換句話說,沒有什么斬首行動,而是抓活的!
這讓無數‘暗友’紛紛猜測獵龍團團長‘比特俠’的來歷,以前他們以為是一個人,但通過這次版本更新,有許多人覺得對方代表的應該是官方。
畢竟一個人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比特幣。
這些任務的賞金,光比特幣就高達百萬之巨,價值近10億美金。
而且比特幣的價值可不是恒定的而是跟股票一樣。
突然近百萬比特幣消息出現,雖說是為兌現,但也對比特幣的行情造成沖擊,比特幣價格當天大跌10。
虛擬幣領域紛紛傳言“中本聰(比特幣發明者)其實是個華夏人”“莊家在借機出貨”等等言論。
一時間眾說紛紜,但絲毫抵擋不住世界各地的專業團隊接單的步伐。
紐約街頭的槍聲穿透大洋彼岸,當那則關于八旬老人意外殞命的消息傳回國內,輿論場暗流涌動。
起初,官媒的宣傳通稿已備好,試圖以輝煌的筆觸為其商業生涯蓋棺定論,可就在墨跡未干之際,一紙加急指示如寒霜降下,所有精心籌備的報道計劃瞬間被按下暫停鍵。
當夜的新聞聯播末尾,主播用一貫平穩的語調播報:「下面播放一條國外簡訊:紐約發生一起黑幫火拼事件,雙方傷亡情況未知,但有一名八旬老人身中流彈,不治身亡.」
短短數語,像一片輕飄飄的落葉,卻在商界與輿論深海激起千層浪。
表面上看,這不過是故人離世的常規通報,可明眼人都知曉,所謂“人走茶涼”不過是粉飾太平的托詞。
真正讓報道急剎車的,是那塊神秘的匿名U盤——其中記錄的罪證與藏匿資產的龐大數字,讓閱盡風浪的審查人員都倒吸冷氣,這般結局,反倒讓人覺得命運的審判都顯得仁慈了幾分。
暗網上獵龍團消息有關部門早已知曉,其間他們動用技術進行追蹤,卻屢屢碰壁。
暗網的匿名特性與比特幣去中心化的架構,如同兩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加之幕后之人早有防備,線索一路延伸至中東荒漠,便如斷線風箏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趣的是,獵龍團最新發布的懸賞名單,竟與官方“天網行動”的目標不謀而合,這種默契,也讓當局者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
杭州,湖畔大學。
禮堂內,灰綢垂墜,如凝固的哀思,靜默地籠罩著整個空間。
兩側懸著一副長聯,墨跡沉厚,字句鐵畫銀鉤,儼然出自大家手筆:
上聯:拓荒實業掌舵聯想幾番風雨扛旗手下聯:縱論商道俯仰時代一世功過問春秋上方核批:滄海奔流 水晶吊燈將冷光灑在臺下身著深色西裝革履的商界精英身上,有人輕拭眼角,有人若有所思,空氣中彌漫著復雜的情緒。
老馬緩步登臺,皮鞋叩擊地面的聲響在寂靜中格外清晰,他神情中顯得很是悲痛,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里,共同悼念一位在華夏企業發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人物.
他的離去,令我久久不能平靜,這不僅是一個時代的謝幕,更讓我看到企業家精神在改革開放浪潮中跌宕起伏的縮影。
他用一生詮釋了什么叫‘在市場中找路、在政策中辨風、在人情中做秤’,這不是一句企業家精神就能概括的.”
臺下眾人屏息凝神,老馬低沉的聲音在寂靜中回蕩.
“在緬懷的同時,我們也應當以歷史的、辯證的眼光看待華夏商業發展的歷程。
每一位企業家都有自己的時代局限性和歷史背景,他們的成就與爭議,都是市場經濟探索與發展的一部分。
我們既肯定其貢獻,也要從中汲取教訓,這才是對歷史負責的態度。
我們這一代企業人,走過的路、吃過的苦、扛過的壓力,外人難以想象.”
說到此處,他的語氣陡然加重:
“現在華夏商業有一種新的思潮,是我們應該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