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四隊不養閑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從小海子里回來,李俊峰就去了前院東屋。

  妻子董曉娟正在院子里坐著休息,看著李俊峰回來,身后沒人,便低聲問道:

  “你不是說這趟過來賺錢,活好干得很嗎?今天看這情況也不咋樣啊。這地方人太少了,一點也不熱鬧……”

  李俊峰還沒把李建國所說的那個話說給媳婦聽,現在聽媳婦抱怨,心頭也是有了怨氣,但卻沒辦法跟媳婦說,只好說道:

  “北疆就是這樣,人少。人少了才好賺錢啊,要都是像老家那樣人多地少,那咋還能賺到錢?你別想那么多,好好在這里養著就是了。”

  實話說,這邊的生活肯定是比在老家里好的,菜園子大,剛才董曉娟就已經進了菜園子里,偷偷摘了一個黃瓜紐子吃掉了。

  很好吃。

  “我給你說,可能先前說的那些事情做不成,我得在大叔這里干活了。”李俊峰想了想還是決定把事情說出來,“不過這樣也好,我們不用分開了,這地方住得也行,被褥啥的都有準備,比咱在家里用的還好些。”

  “為啥?”董曉娟有些不解。

  “我剛才打問了一圈,山里太危險進不去了,逮魚賣也行不通,現在那個小海子里魚沒多少了,不好逮。另外就是有一定風險,我不一定能賺到錢。

  咱家孩子上學要花錢,咱們來回也要花錢,總不能指著我冒風險。你要沒來,我自己一個人闖一闖也就闖了,現在有你,我覺得還是安穩一些比較好。”

  李俊峰比較會說話,明明是他不敢賭一把,卻把原因歸到老婆身上,董曉娟反倒覺得丈夫有情有義,還挺感動。

  下午開飯,李俊峰和董曉娟兩個不用李龍過來喊就去了后院。炒雞肉,燉魚,就這兩盆大菜,再加上米飯,這就挺豐盛的了。

  對門的陸英明兩口子看到李家過來這么些人,中間過來聊了一會兒,快吃飯的時候離開了,咋留也留不住。

  都是講道理講人情的,別人老家來人,他們肯定是不能打擾的。

  不光沒打擾,陸英明還把自己家晚上弄的小菜讓鐵頭給端過來一份。

  晚上李龍接了明明昊昊回去大院子,給顧曉霞說了這件事情。

  “人這么多,家里活夠不夠啊?”顧曉霞先前就知道隊上大伯哥家里要從老家請人過來干活,只是沒想到這一來就這么多。

  “不夠的話,大哥就不用干地里活了,專門搞拖拉機。反正馬上要割麥了,我大哥肯定要開拖拉機給人割麥的,到時地里的活,老爹和大嫂照應著就行了。”李龍說道:“我時不時的也要回去看看。”

  這人剛來,雖然對脾氣有所了解,但真要看一個人品性能力怎么樣,還是需要長期觀察。

  接下來幾天,每天李龍都要去四隊看看。李俊峰最終決定留下來,倒也沒出李建國所料。現在出去闖哪有那么容易的,況且他還帶著一個孕婦。

  李俊賢挺跳騰,跟著李建國開中耕機倒也用心。陳前進不怎么說話,一開始適應起來比較慢,但干活塌實,倒是李俊峰有點心不在焉,好在讓李青俠給訓了兩回就老實了。

  六七月份,四隊這邊的農活并不算多,除了蔭場,就是地里中耕鋤草,施肥澆水。

  這邊大水漫灌式的澆水李俊峰他們是不太適應的。主要是地塊比較大比較大,一澆就是好幾個小時,澆之前還要在地里打梗子,這活比較費力氣。

  麻煩還在于澆水的時候有些會在晚上,半夜澆水就比較考驗耐力和技術,這都需要李建國帶著他們干。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李俊峰他們干活還是不太行,不過總歸是多了人,比李建國帶著李青俠要好太多了。

  慢慢的,他們干活進入正軌,學校準備放假,李龍也就不經常往四隊來了。

  這時候收購站收的東西主要就是黑虎掌菌。經常有進山的人一麻袋一麻袋的把曬干的黑虎掌菌送過來。黃磊他們收野蘑菇干的,今年也沒漲價,因為先前行情好,價格漲起來了,現在需求量穩定了,價格也就不變了。

  李龍這邊是隨行就市,黃磊他們沒漲,收購站這邊自然也不漲。一般人自然也不會說什么,對他們來來說現在算是買方市場,人家什么價收他們就只能什么價賣。

  偶爾有一兩個經常來賣東西的二道販子覺得這個不正常,但不在這里賣,又沒地方出貨。

  陳紅軍給李龍打來電話也說了目前的情況。現在算是收購站的淡季,一個月的利潤不到收貝母時候的一半,但他倒是挺淡定了,畢竟原來就在收購站干了那么些年,對這些事情還是挺了解的。

  李龍利用去烏城取那些裱好的畫的時機,和陳紅軍見一面,說了說當下的情況。

  那就是等了。作為合作者,李龍也說了自己的收購站,那些雜項都算小項,主要就是貝母、皮子、野蘑菇干。

  陳紅軍這里也收了一些野蘑菇干,量雖然沒有李龍那么大,但也算一個不錯的進項。

  因為不愁銷路,所以陳紅軍這邊相當于是給附近的進山人多了一條致富的路子,名氣倒是越來越大。

  李龍裱的那二十幅畫,他感覺人家技術挺不錯的,這回又帶過來二十幅交給對方。人家那邊依然按規定登記,收訂金,雙方簽字。不過這位師傅說了,這回因為他們有事,所以時間可能會長一些。

  李龍倒不在意,慢慢來唄。他本身就是拿著那些保存在外側容易破損的過來裝裱的。里面的保存的還好,所以不急。

  做著這些雜事,時間一點點在流逝。李龍接到了杜廠長的電話,那邊的藥罐做好了,讓他有空過去看看。

  對于這個李龍是寄予厚望的,所以杜廠長一打電話李龍立刻就過去了。

  農機廠外面的一塊空地上,小四輪拖拉機帶著藥罐子緩緩前進,隨著拖拉機手的操作,藥罐發出了充氣的聲音,軟管一下子變硬起來,然后連接軟管的噴頭開始噴出水來。

  這時候是演示,所以并沒有直接用藥水,就清水來代替。

  李龍和杜廠長以及廠子里一些技術人員圍觀看著。

  “怎么樣?上下都能噴,軟管和噴頭的位置能移動,壓力也足夠。噴頭那里我們用的就是噴霧器同型號的,里面有金屬隔膜,能把臟東西隔開免得堵了噴頭。”

  杜廠長介紹的時候一臉得意:“氣泵也是制式的,看看這壓力多大!”

  壓力的確不小,李龍仔細看了看,感覺到這個藥罐子和記憶里的,沒太大的差別了。

  要說差別的話,那就是這個藥罐的藥水桶不夠大,不像以后的那種可以盛近一噸水的。

  不過想想也正常,哪怕現在兵團已經開始大規模種棉花了,那一個生產連種植的棉花也就是千把畝,可能還不到。太大的罐子,現在還不一定實用,現在這種裝幾百公斤水的就差不多了。

  “挺好挺好。”李龍點點頭,“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好一些,實用一些,我覺得現在就可以生產使用了——對了,請種棉花的人過來看了沒有?”

  “目前還沒有。”杜廠長笑笑說,“在我們眼里,你就是最權威的評判專家了。你自己設計的東西,只要生產出來你能點頭,那就說明能用,所以肯定是先請你來看看了。”

  這話捧得李龍自己都有點臉紅,他急忙擺手說道:“我這里也不好說,說不定有點想當然了。我覺得還是請種棉花的人過來看看,或者說,弄一臺到棉花地里,實地打一打藥,就能說明情況了。”

  “這個……”杜廠長覺得這個的確是有必要的,不過眼下他還真沒時間。廠子里收割機的任務又多了起來,他負責的東西還真不少。

  要不是李龍信誓旦旦的說這個打藥機以后肯定是拳頭產品,他不至于這么上心的。

  “那這樣吧。”李龍猜出了杜廠長的難處,笑著說道,“這臺打藥機子交給我,我來找地方測試,然后給你們一份詳細的測試報告怎么樣?”

  “行啊。”杜廠長自然沒問題。這打藥機的生產銷售有李龍的一份分紅在里面,李龍這么用心是正常的,杜廠長也想著讓李龍去分擔一下這方面的任務。

  “不過這一趟過來我沒帶卡車。”李龍也說出來自己的難處,“所以得麻煩你這邊把藥罐子運到石城那邊去,我再開拖拉機把它拉走。”

  “這個肯定沒問題。今天就有一車貨要拉到石城,捎帶著就運過去了。”旁邊有廠子里的管理層插了一句。

  這事就這么敲定了。

  李龍中午沒有在杜廠長這里吃飯,他還要去二哥那里。

  二哥李安國先斬后奏讓小舅子陳前進到了四隊,而且陳前進明顯就是得到了叮囑,一到四隊就留下來了,絲毫不提去奎屯找姐姐和姐夫事情。

  雖然四隊大哥這里有足夠的活讓他們干,但也不能這么搞啊。

  咋說也得和大哥商量一下,等大哥同意之后再讓過來啊。

  所以李龍覺得有必要和二哥好好溝通一下。

  李安國一家人正在吃中午飯,雪蘋雪琴看到李龍過來都很開心。

  大人的事情不牽扯孩子,所以李龍照例給兩個孩子帶了禮物。現在孩子們已經放假了,李龍給兩個孩子買的新出的洋娃娃和零食。

  沒辦法,現在女孩子的玩具比較少,能批到北疆這邊來的更少,好在兩個孩子都很喜歡。

  陳麗蓉給李龍盛飯,李安國把飯桌上騰出地方來,一邊讓李龍坐一邊問道:

  “咋這時候過來了?這是又和農機廠有事要談了?”

  “嗯。”李龍看著飯桌上就一盤炒豆角,還沒肉,知道自己提前準備的真就用上了。

  他從隨身帶的黑包里取出兩個鋁制飯盒來,里面一盤煮好的羊雜碎,一盤是鹵肉。

  “二嫂,把這個用盤子裝了咱們吃吧。”李龍接過陳麗蓉遞過來盛著米飯的碗說道。

  他猜之所以還有自己的飯,大概率是準備晚上炒來做晚飯的。

  陳麗蓉有些不好意思:

  “我還打算開個罐頭再炒個雞蛋哩。”

  “別客氣,這些應該就夠了。”

  原本已經快吃飽準備下桌的雪蘋雪琴一看有肉吃,立刻就不打算下桌了,乖乖的坐在桌前,慢慢的往嘴里扒著米粒,等著肉來。

  “二哥,前進已經到隊上了。”李龍先通知一聲,“不過你這事……家里地就那么多,不光前進來了,俊峰帶著媳婦來了,俊賢也在,哪有那么多活要干啊?”

  “俊賢到了?”李安國臉紅了紅,“前進咋樣?我也好些年沒見了……”

  “這事是我們做的不對。”端著盛肉的盤子過來的陳麗蓉主動說道:“家里來信說了,不好賺錢。有病也不咋敢治,打出來的糧食交了公糧,剩下的細糧不夠一年吃的,就只能種紅薯,存一窖紅薯吃半年……”

  陳麗蓉有點說不下去了。

  李龍原本準備指責的話有點說不出口了。

  但該說的還得說,他沒去看二嫂,直接對李安國說道:

  “二哥,來人沒問題,你咋說也得在人來之前提前給大哥說一聲。你算算,這來了四個人,就算俊峰媳婦養著不要工錢,三個人一年是不是得掏個兩千塊錢出去?”

  李安國低下了頭。

  原本伸出筷子剛要夾肉的雪蘋和雪琴兩個孩子也感受到了氣氛的凝重,不敢動手了,有點怯生生的看著大人。

  雪蘋以為是自己吃肉讓大人不樂意了呢,她小聲說:

  “小叔,我們不吃了,你們別發火……”

  “就是,我們不吃了……”

  凝重的氣氛被孩子這一句童言給打破了,李龍急忙笑著說:

  “我們不發火,你們兩個趕緊吃。看你們瘦的,明明比明明昊昊要大,現在看著跟他倆一樣重了,多吃些!”

  兩個孩子渾然不知道她們的話讓大人們的那點隔閡消除了不少。李龍對李安國說道:

  “二哥,現在有電話,聯系方便了,有啥事情打個電話說一聲,都是兄弟,有啥不好說的呢?”

  李安國紅著臉連連說是。

  當時他也是在媳婦面前夸下了海口,事后卻又擔心大哥和李龍不愿意,所以干脆先斬后奏。

  現在想來,的確是有點不對。

  “前進活干的咋樣,目前還看不出來。”李龍繼續說道,“你也別怪我這個當弟弟的說話直。后面他干得好,以后年年來我們都歡迎,說不定在這里落戶都行。但要是干得不好,那年底我們就把話說清楚了。”

  “小龍,這個你放心,他要是不好好干,我也沒臉讓他再來了。”陳麗蓉說道。

  這個話題就放在這里過了。有孩子在,李龍也不好多說什么,況且這是自己的二哥,當弟弟的說太多,至少在這個時候,也不怎么好。

  吃過飯,李龍就回去了,李安國要取一些錢讓李龍帶著,說是陳前進的工錢他這里出一部分,讓李龍給拒絕了。

  既然在大哥那里干活,那工錢就是自己和大哥出。

  “二哥,吃飯還是弄些肉吧。兩個孩子正長身體呢,不能虧著。”這也是李龍不要錢的原因之一。

  每回過來李龍都會帶一些東西,這是作為兄弟應該的,他過得好,時不時的補貼一些肯定沒問題,顧曉霞也不會去問。

  但有些時候就比較由心情。二哥做事讓他不爽了,他這次就沒帶太多的東西過來。

  總的來說,這時候工人工資不算低了,到八七年時候,平均工資加獎金已經到百了,當然級別低一些的不到,但級別高一些的加資金超過了。

  但是李安國一家四口,陳麗蓉身體不太好,打零工賺錢不多,還要照顧家里,負擔相對就重一些。

  李龍檢討一下自己,還是沒考慮到二哥家里實際情況。就目前來看,自己的兄弟姐妹里,也就二哥過的算最差了。

  該照顧還是要照顧的。

  回到縣里,李龍換了拖拉機去到石城,把藥罐給拖了回來。

  他打算明天去北面試一試,不過不是去六戶地呂家,而是打算去王明軍的連隊那邊。

  目前種棉花,兵團始終是大頭,在那邊能試驗的好了,推廣起來也方便。

  當天晚上給顧曉霞把這事情說了,顧曉霞說打藥這事情危險性比較大,現在天氣也比較熱,讓他還是注意。

  李龍自然是明白的。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龍就開著拖拉機走了。明明昊昊在院子里由韓芳帶著玩,李龍也挺放心的。

  一路開到王明軍連隊的時候,已經是兩個小時之后的事情了。拖拉機開著速度不快,想快也快不起來。李龍開吉普車開慣了,這時候速度慢下來,還真不適應。

  但新產品的推廣測試,他已經夸下了海口,所以這一趟是必須要過來的。

  王明軍不在,大老陳接待的李龍。

  “連長去地里看莊稼了。”大老陳解釋著,“指導員去團部開會,你這開過來的是啥,咋沒開你的吉普車?”

  “打藥機子。你們種棉花沒有?種的話,給你們實驗一下。”

  “啥?給棉花打藥的?嘿,那可太好了!好幾戶的棉花都長紅蜘蛛了,背噴霧器打藥都打不過來了,連長自己都背著去地里了!”

  大老陳這下子可高興了!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