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丑話說在前頭,賬算在明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龍開著吉普車把李俊峰他們送到了四隊大哥那里。

  李俊峰不提,他的媳婦董曉娟個子不高,不到一米六的樣子,因為懷了孩子,有點胖,頭上包著個拉毛頭巾。

  李俊賢臉上依稀能看出李家人的基因來,個子同樣不高,不到一米七,性格還挺活潑,不時的問一些問題。

  比如院子里的石頭,比如那個跟胖娃娃一樣的擺臺下面怎么還有東西,比如這院子真大。

  陳前進就比較悶一些,個頭和李俊賢差不多,頭發有點亂有點長,雖然也好奇的時不時的打量著四周,但明顯內向,只聽著李龍和李俊峰回答著李俊賢的問題,自己不問。

  按李龍的觀點,要是好好收拾一下,陳前進的顏值略高,不過眼下基本上都算是灰頭土臉,挺狼狽的。

  去四隊之前,李龍給大哥家里打了電話,說了李俊峰他們來了,以及具體的情況。李建國也有些無語,但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李龍的東屋是肯定住不下了,那就只能在老馬號里擠一擠。

  好在老馬號那邊房子多,就算再來幾個人也能住下,最多就是把存糖渣干的庫房騰出一間來,況且現在根本不用騰。

  很快李建國和李龍就在電話里商量好了,李俊峰兩口子住李龍的前院,李俊賢和陳前進住到老馬號。

  趁著他們還沒到,李建國騎自行車去老馬號給老羅叔他們說一聲,把空房子收拾一下。

  所以當李龍開著吉普車到四隊的時候,李建國早就從老馬號里回來了,他在院子里迎接了老家來的這些親戚們。

  在沒有分工干活之前,李俊峰他們目前的身份就是親戚。

  不光李建國在,李青俠、杜春芳、梁月梅都在,迎接儀式還挺隆重的。

  李俊峰他們是晚輩,然后又是一通介紹。梁月梅把李俊峰和董曉娟兩個帶到前院安置,至于李俊賢和陳前進,李建國說等晚上再帶他們去住的地方,先熟悉熟悉這里。

  李俊賢有點自來熟,一看李建國家里有兩臺拖拉機,那興奮勁頭就別提了,直接就跑到小四輪上面,想轉著方向盤開一開。

  這時候小四輪拖拉機還沒方向助力,況且是沒啟動,轉不動,不過他依然興奮。

  隨后又跑下去,來到鏈軌拖拉機上面,這個他就不敢動了,一來是太大,二來他沒見識過,只知道這大鐵牛在老家,就是全大隊也只有一臺。

  還是老貨,這臺明顯要新的多。

  可不敢動,玩壞了咋弄?

  看著這跟孩子一樣的晚輩,李龍和李建國兩個也不好說啥。

  等李俊峰和董曉娟把東西放好了,回到后院,李龍和李建國兩個也差不多給他們分工好了。

  董曉娟肯定是沒辦法干活的,那就在院子里干點雜事,管管菜地,喂喂雞啥的。

  李俊峰和陳前進就跟著李建國和梁月梅在地里干活,而李俊賢看著對拖拉機比較感興趣,那就跟著李建國開拖拉機,打個下手什么的。

  不然的話也安排不過來。

  不過人剛來,怎么說今天算是接風,也不可能當時就把活給安排了。所以人在后院,主要還是說的北疆這邊的生活習慣,每天的作息,以及平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原本我想著俊賢和前進兩個每天早上過來在這邊吃飯,老羅說了,咱們家的人住那邊了,哪用得著跑過來跑過去吃飯?早上就在那邊吃,中和下午干完活,那看在哪里吃都行。”李建國說道:

  “我就答應了。也對,在那邊住著,要跑過來吃早飯,那得早起一會兒。現在活重,多睡一會兒也能好恢復。不過你們兩個在那邊住著,平時有雜活的時候,也跟著干一干。”

  “我懂我懂。”李俊賢笑著說,“大叔,俺眼里都有活哩。”

  行吧,這才到二十歲的孩子能說會道,到了老馬號,應該會讓那些老人們喜歡吧。

  陳前進不咋說話,李龍覺得他應該還在適應環境,所以也沒多問。他和李俊賢兩個看著差不多大,都很年輕,有活力。

  李龍突然感慨起來,和這兩個年輕小伙子比,自己好像在向著中年邁進。

  雖然面相不顯,這時候的李龍看著也就二十三四歲的樣子,其實已經二十七了。

  雖然自己依然活力十足,而且有些方面經驗豐富比毛頭小伙子更好,但誰不想一直保持年輕的十八歲呢?

  感慨完之后,李龍就加入到了討論的行列之中。

  李俊峰知道的北疆四隊是幾年前的,他現在要在李建國這里賺錢,腦子里卻還是想著先前的那些快速來錢的事情。

  “干不了了,”李龍直接一句話就把他的打算給否了,“現在不打葦子了,小海子里也沒那么多魚了。冬天砸冰窟窿一時半會兒也逮不到多少魚。你們過來還是老老實實的干農活吧。”

  李俊峰臉上有些不自然的表情,他先前來過,農活沒咋干,錢沒少掙。這一趟過來原本以為是美差,沒想到失算了!

  “俊峰啊,”李青俠在院子里,頗有些語重心長的說:“先前你們能賺到那些錢,那時候咱家地少,你大叔大嬸子兩個人就能種過來,加上又是冬天,沒啥事情。

  所以小龍能帶著你們去搞那些東西。你想這都過了幾年了?那小海子里魚哪能禁得起這樣逮?早就沒多少了。而且啊,現在養魚的多了,縣里的市場還有老街市場那邊,賣魚的可不少,賣不上以前的價了。”

  “那山里面呢?”李俊峰顯然還不死心。以往跟著李龍去山里打獵弄其他東西,也賺不少錢。

  “這都多少年過去了?”李龍沒說話,李青俠開了口,“要是你提前一個半月過來,你龍叔能送你到山里挖貝母去。只要你下得了那個苦,一個多月也能賺幾百塊,動作快的能上千。

  現在貝母都開花了,你進山能干啥?”

  其實也是有活干的,比如再過十天半個月黑虎掌菌該大規模出現了,只要能在山里跑,也能撿不到。

  但李龍能讓他去干這個嗎?那山里野獸那么多,還有那些不明身份的人。真要出了事,算誰的?

  李俊峰可還帶著個孕婦呢!

  李俊峰頓時就泄了氣。

  李建國這時候開了口:

  “俊峰,我也看出來了,你是不想在俺這地里刨食是吧?原本今天我是不打算把話挑開的。畢竟你們才來,這頭一天說這些事情,顯得俺爺們有些不近人情。

  但是呢,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問這些其他的,那我就給你把話放這里了。你是我侄子,又帶著侄媳婦,還懷著孩子,我這里就算你不干活,住的地方管著,吃也不缺你那一口。

  但是干活呢,你要跟著我干,那就收起那些亂七八糟的心思,在這里好好干,秋里收完,我給你一筆錢,你們安心回去。

  如果你有其他心思,想弄點其他的賺錢,我也不攔你,但到秋里,那你能賺多少是你的本事,咋樣?你看你打算咋選?”

  本身李俊峰不請自來,李家這邊就覺得算是意外。但是侄子,算比較親,不好拒絕。

  來了是真不缺那口吃的。但李俊峰明顯是想著既輕松又賺錢的活來的。

  這種事情,哪那么容易?李家叫人過來是踏踏實實干活的,不是雇了個爺在這里游手好閑的。

  李建國一板臉,李俊峰有點傻眼,李俊賢和陳前進兩個當時就低下了頭,啥話也不說了。

  他們來的時候家長都說過,老老實實的聽李建國的話,在這里踏踏實實干活,賺錢回家,是蓋房還是娶媳婦,那就各自有打算了。

  李俊峰其實一路上并沒有少蠱惑他們跟著自己干,但要想蠱惑住兩個人,至少得說清楚這邊的情況。所以李俊峰夸張了一下,說這邊多么好賺錢。

  他們一開始也是半信半疑的。但到了李龍的大院子一看,看著那吉普車,那拖拉機,那大院子,還真就動心了。

  當然現在的確也動心,但動心是好好干活。既然李建國說了,那錢肯定是有的,就看自己的表現了。

  “也不用這么急的表態。”這時候得李龍打圓場了,“剛來,得緩緩,休息一下再做決定。”

  自家地里需要人干活,李俊賢和陳前進兩個肯定要留在隊里的。至于李俊峰,看他自己了。

  李龍這么一說,院子里的氣氛才又好了起來。李青俠過去取了網說道:

  “俊峰,你還記得當時逮魚賣錢是吧?走,咱們去小海子轉轉,看看還能不能逮到那么些魚了。”

  李青俠本意是讓李俊峰實地感受一下,免得不相信心有不甘。畢竟這些都是晚輩,他也不想晚輩太難堪。

  “走走走,要不累的話都去,我開車帶你們過去。”李龍笑了笑說,“正好弄點魚回來晚上燉個魚湯。”

  “你們去吧,我宰個雞。”李建國說道,“下午飯咱們早點吃。”

  說歸說,畢竟是老家來人,該有的招待肯定還是要有。

  這么一說,李俊賢和陳前行兩個人表情輕松了一些。李俊峰則說去前院給媳婦說一聲然后就去。

  等一行人坐著吉普車到了小海子,發現這里有人正在下網了。

  “轉一轉,換沒人的地方撒兩網。”李青俠提著口袋在前面,李龍他們跟上。

  找了一處相對平靜的水面,李青俠把撒網取出來,捋好后交給李俊峰:

  “會不會撒?還能不能撒?”

  “那咋不能哩?”李俊峰笑了,“那沒事的時候經常在大河里撒網哩。就是大河里魚太少,撒個十來網,能逗個把斤小魚。”

  李俊峰是知道這小海子的魚量的。以前他甚至覺得這里面就是巨大的魚窩,怎么可能有這么多的魚?

  畢竟這附近有好幾個生產隊,這些人不逮魚的嗎?

  后來李龍給他們說了,他們才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是會逮魚吃魚的,他們老家村子靠著河,自然從小就知道逮魚吃魚。

  但這村子里人來源復雜,有些是從黃土高原上來的,有些老家本身就沒什么大的河湖,還有些本地人祖上從甘陜青寧過來的,不吃魚。

  所以這小海子和后面的大海子魚才能這么多。

  要是放老家,這小海子里的魚能堅持一年,都算是運氣好了。

  李俊峰把網重新捋了一下,然后擰腰轉身揮手,網撒了出去。

  不是很圓,但也很不錯了。

  撒網刷的一聲落水,聽著很舒服,李俊峰是老手,并沒有立刻收網,而是一邊等網沉底一邊笑著說道:“那時候魚真多,還有老家大河里沒有的五道黑!那魚可好吃了……”

  感覺到網都沉底了,李俊峰才開始慢慢收網繩。

  偶爾能看到一兩條小小的鯽魚從撒網的網眼里竄出來。這撒網是一指半的,十厘米以下的小魚是網不住的。

  李俊峰覺得這地方不錯,距離不遠就有蘆葦叢,這里是個回水灣子,應該會有魚在這里聚著。

  所以他信心十足的把撒網提了起來,邊提邊說道:“咋說也得逗條大的!”

  他這么一說,大家就都注意了。

  撒網底綱出水,有魚在網里蹦達,李俊峰臉卻黑了下來。

  網線是土黃色的,一眼就能看出來,這里面除了兩條一筷子長的鯽魚和一條巴掌寬的鰱魚苗子,剩下的就是幾條不大的小鯽魚了,有一條頭還卡在網眼里,使勁蹦著,等李俊峰把網提到岸上,那魚猛的一甩尾巴,掙脫出來,跳了兩下,然后就落入水中逃掉了。

  “有魚就好啊。”李龍笑著說,“晚上有魚湯喝了。”

  “我再撒一網!”李俊峰不服氣也不甘心,等李俊賢把魚撿到桶里之后,重新捋網。

  “這里魚真多!”李俊賢有些興奮,“這隨便一撒就有這么些,那以前得有多少啊!”

  “多少?”李青俠笑著說,“以前這里的魚,一到開春,魚不是一條兩條的死,是一坑一坑的死,一渠一渠的死啊!”

  “這么多?”李俊賢眼睛都放光了,他扭頭看向李龍:“小龍叔,你說我們要沒活干的時候,能不能到這里來逮魚?”

  “行啊。”李龍點點頭,“肯定行。”

  “嘿!”李俊賢扭頭沖陳前進笑笑,陳前進很默契的點點頭。

  兩個差不多大的小伙子共同語言還是不少的,以后又是要住一起的,來也是一起來的,那自然沒得說。

  李俊峰再一網撒出來,這回就只有一條巴掌大的鯽魚了。

  他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

  魚果然少多了。

  這時候下網的人已經把網下好,過來打招呼了。

  也姓李,老家河北,來的人算疆二代,比李龍略大,和他們沒在一起玩,人家比較獨,喜歡在自己的圈子里玩,名叫李維剛。

  和李青俠打了招呼后,便和李龍聊了起來,主要是想問問今年打瓜籽的價格怎么樣。

  “我也不清楚,得等到收打瓜籽的人過來再問價,應該和去年差不多吧。”李龍知道打瓜籽的價格至少幾年內會維持著,不會漲起來。

  畢竟消費市場就那么大,現在這價格已經算挺高的了,再漲就沒人買了。

  “今年我們家種了十五畝打瓜,目前看長勢還行。”李維剛笑著說道,“如果還能維持這個價,明年我們就打算多種一些。對了,你家明年種啥?”

  “不清楚,可能種棉花吧?”李龍說道,“我這回去六戶地,看那邊棉花種得不錯,想著這個有棉麻公司收,比打瓜籽保險一些。”

  “種棉花?咋種的?”李維剛有些意外。

  “點播,用薄膜,投入的成本要高一些,不過一畝地好的話收一百公斤,棉花價格兩塊多錢,也行吧。”

  主要是鹽堿地也能種,不像打瓜挑沙地,普通地塊種著畝產就低一些。

  這時候李俊峰又撒了一網,出來兩條小鯽魚和一條大點兒的狗魚。

  “邊上沒啥魚了。”李維剛看著就說道,“我們在那邊下網,一條網能逮個一兩公斤就不錯了。”

  “能逮上大的嗎?”人家主動問話,李俊峰急忙問道。

  “看運氣,運氣好了,能逮條一兩公斤的鯉魚,要是運氣不好,就都是鯽魚。”李維剛搖了搖頭說道,“比不前兩年了。”

  其實也不是沒有魚,主要是經常下網,這魚也聰明了,大魚都跑中間去了。李維剛這種就在邊上下網的,連輪胎都不用的,自然是逮不到大魚。

  不過人家本身也不是為了賣魚,就吃的話,鯽魚已經符合人家的要求了。

  自家人說話還有疑慮,這碰到外人也這么說,李俊峰算徹底死心了。

  網就讓李俊賢接了過去,換了地方撒了幾網。雖然也幾乎全是鯽魚,但他是真高興。

  至少有收獲啊!

  就連陳前進也試了幾網,不過他撒網技術一般,半圓甚至一條線也有,所以就試了三網,就不撒了。

  魚是夠吃了,李龍和李維剛又聊了一會兒,一群人提著魚就回去了。

  而李家明年打算種棉花的事情,開始在隊里傳播開來。上一次李龍說了,有些人不太相信,這次又說了,有些人就開始打聽起來。

  跟風,是必然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