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奎屯開車回來,李龍直接到了四隊。
老娘就在學前班那里等著,教室里傳來了秦紅艷帶著孩子們背英語字母歌的聲音。
“今天過來的怪早哩。”聽到汽車引擎聲音的杜春芳笑著說道,“事情辦完了?”
“辦完了。”李龍坐在了老娘身邊,問道,“他們兩個調皮不調皮?”
“調皮,咋不調皮?娃子嘛,該調皮的。”杜春芳滿臉都是寵溺,“聰明得很!”
行吧,從老娘這里是問不出來啥真實情況了,李龍感覺明明昊昊就是再熊,恐怕在老娘眼里都是好的。
沒一會兒,下課了,孩子們一窩蜂的涌出來。明明昊昊一看到爸爸在,急忙跑過來,一個抱著一條腿,喊了聲爸爸,隨后也不等李龍回答,快速的跑掉和伙伴們玩去了。
花壇子附近的空地上畫著攻城的線,孩子們已經自動分成了兩組,吵著嚷著繼續上次課間未完的任務。
秦紅艷從教室里出來,看到李龍后,愣了一下,然后笑著走了過來。
“你這是來接孩子?有點早了,他們還有一節課。”
“沒事,我在這和我老娘聊聊天,曬曬太陽。”李龍站了起來說道,“怎么樣,我家的倆孩子還聽話嗎?”
“挺好的,挺聰明,學東西很快,比你那時候好學。”秦紅艷說完,自我感覺像是說了個好笑的笑話,自己先笑了起來。
李龍也跟著笑笑,自嘲道:
“我那時候是真不喜歡學習。”
“你也知道啊。”秦紅艷點頭,“不過你那時候要好學的話,現在應該和曉霞一樣,都成了國家干部了吧?”
“有可能。”李龍點點頭。其實現在和秦紅艷不算熟悉,沒啥話說。
“聽說你家要找長工了?”秦紅艷問道,“找好了?”
“你咋知道的?”李龍有些疑惑,這才一天消息就漏出去了?
秦紅艷看了看杜春芳,李龍就明白了。
“家里地多。你也知道,我大哥要開拖拉機,地里的活我老爹老娘能幫的不多。我們家里要種四家人的地,這不找個長工沒辦法干。”李龍實話實說。
“也是。那就找今年一年還是以后都找?對了,明年你們打算種什么?”
“不知道,看情況吧。”李龍說道,“現在主要的肯定還是糧食,四家人的公糧要交呢。剩下的就看行情了。”
話一般說到這里就差不多了,但秦紅艷顯然不滿足,繼續問道:
“你這兩年都在收打瓜籽,難道不繼續種打瓜了?”
“收打瓜籽是別人有需求,我才能收。如果對方今年不來了,我種了豈不是就抓瞎了?咱們這一片打瓜籽的市場需求不大。”
李龍現在有點明白了,秦紅艷肯定是受了某些人的委托來打聽情況了。
“如果口里有采購的活找到我,那我就收。如果沒有的話,那我就不收。這個看市場情況,不穩定的。”
“那你種什么比較穩定?”秦紅艷好奇的問。
“甜菜啊。石城有糖廠,甜菜肯定是會收的。說不定還會種棉花,縣里有棉麻公司嘛,種出來就有人收,價格也還可以。”
“種棉花?會種嗎?”秦紅艷問道。
“我不會,我大哥會啊。”李龍笑笑。
把種棉花的消息漏出去,李龍也是故意的。畢竟打機藥想要暢銷,前提是棉花的種植面積必須足夠大。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四隊這邊還沒人想起來種棉花。
但是只要把這個消息放出去,那肯定是會有人去打聽的。
棉花這種經濟作物,只有更多人種,才能倒逼著技術和產業升級。李龍故意把這個消息放出去,就看能引多少人感興趣了。
秦紅艷不好問太多,因為學生要上課了。她走后,杜春芳小心翼翼的問道:
“小龍,我把雇長工的事情說出去了,不會有啥事情吧?”
“不會。”李龍搖了搖頭,示意老娘放寬心,“遲早是要知道的。再說了,以后干這樣事情的人會越來越多。”
四小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每家地都會在幾十畝往上,野心比較大的可能還會有上百畝。在機械化沒完善普及之前,雇傭長短工干活是趨勢。
李龍就在這里和老娘聊著天,問著她以前家里的事情。
杜春芳很享受這種和小兒子的獨處,絮絮叨叨的把以前自己記憶中的,包括一些神話傳說都給說了出來。
記憶里的一些碎片和老娘的話重合起來,李龍對家鄉和以前家里的記憶有了一定的恢復。
他有點慶幸重活的時間點在八一年。
如果早十年,那可遭老罪了。
學前班放學,明明昊昊背著小書包出來,昊昊還扭頭沖著一個小孩說道:
“羊娃,記得明天還我的呲皮(橡皮)!”
說完和哥哥一起跑向了李龍。
李龍帶著兩個孩子,和老娘一起到吉普車跟前,先把老娘扶上去,杜春芳一邊上一邊說著:“上啥車啊,幾步路……”
說是這么說,其實她還是很享受的。
老一輩人就是這樣,說口是心非也罷,做事別扭也罷,其實是那個環境養出來的。
畢竟他們這一代人從小吃苦,前半生都是在吃不飽飯、各種變動中渡過的。
這臨到老了,生活突然一下子變得幸福起來,而且變化如此之大,他們一時間是適應不過來的。
骨子里因為前半生的苦而養成的節儉甚至小氣、艱苦、忍耐,和現在可以享受、大方、生活美滿的那么一點點不適,就容易別扭。
有些人能適應這些別扭,像李青俠和杜春芳算是好的了。村里還有一些老人,那真是沒苦硬吃,這樣的別扭甚至能延續幾十年。
說代溝也罷,說守舊也罷,無非是時代的印記罷了。
回到大哥家里,李建國不在,大嫂在麥場上。老爹李青俠倒是在,不過他也是才開拖拉機回來。
是的,李青俠已經能開拖拉機了。
李龍把吉普車停在門口路邊,兩個孩子下來就往院子里跑,然后就聽到他們喊著:
“魚,大魚!”
李龍和老娘進院子的時候,看到老爹正從小四輪拖拉機上往下卸著一捆捆的青葦子。
這是要割麥的時候當腰子(和口里的捆麥的草繩類似)的。
當然現在不用,趁著它還青著,直接先放在一邊,等用的時候,頭天晚上澆上水,蔭著,第二天拉著到地里,兩三根并一起踩扁就能用了。
李龍上前和老爹一起往下抱著葦捆子,問道:
“老爹,你是連割帶抓魚?”
“那小海子邊上不就有葦子嘛。”李青俠樂呵的說道:“割了一會兒,我看裝差不多了,就撒了兩網,沒想到還勀()個大的。”
大個頭的是五道黑,也就是河鱸,有兩三公斤的樣子,看著挺兇。
畢竟是吃肉的魚。
明明昊昊兩個不怕魚,但那魚嘴里露出來的牙還是讓這倆孩子沒敢直接用手去戳魚嘴。
“你倆離遠點兒。”這才走過來的杜春芳看到那魚嚇了一跳,急忙提醒著。
大洗衣盆里還有一些鯽魚,明明昊昊就去逗弄這些小魚。
父子兩個很快就把葦捆子卸下來擺好。李龍上去把拖拉機開到車棚下面,然后和老爹一起處理那些魚。
晚上魚湯,分成兩種。大五道黑直接燉上了,按李青俠的安排,這五道黑讓李龍拿回去給家里人吃。
李龍不讓,說這魚現在吃就是最好吃,他拿回去吃也是到明天了,明天中午吃魚就不新鮮了。
明明昊昊吃的肚子圓,好在眼下天黑的晚,可以好好的消消食。
“算一算,再有兩天他們該到了。”飯桌上,李建國說道,“小龍,有俊峰帶著,可能他們會直接找到你院子里去。”
“那明天我送完明明昊昊就不出門了,”李龍說道,“人一來,我接上就送過來。這邊屋子收拾好了?”
“你那東屋收拾好了。”杜春芳說道,“原來就有住的地方,外面有灶。他們想自己做也行,跟著我們吃也行。”
雖然平時不管事,但這時候杜春芳還是有發言權的。這時候梁月梅不好說話,杜春芳可不管。來的人都是孫子輩的,她毫不諱言自己的小氣,住著可以,吃飯也可以,但如果活干不好,她可沒好話。
東屋是大通鋪那種,二哥一家四口都住得下,三四個大小伙子也能住得下。
“你和曉霞的屋子平時門就鎖上了。”梁月梅說道,“我和老娘抽空給你們曬被子。”
吃著大娘挑出來的沒刺魚肉的明明昊昊聽到了母親的名字,抬頭看了看,然后繼續低頭吃。
五道黑的肉很有彈性,魚腹那里的肉只有大刺,大刺一去掉,沾點魚湯吃著就很美味。
這魚是用椒蒿燉的,椒蒿是李龍從山里挖來的野生帶根的,在菜園子里長成了幾棵,然后就變得粗壯起來。
山里的椒蒿長十幾年幾十年,作為草本,李龍見到不少都有一米多高,快成灌木了,味道也很濃郁,燉魚剛好。
吃過飯帶著明明昊昊回去,一家人都很滿意。
老爹和老娘多了和倆大孫子接觸的時間,李建國和梁月梅有啥事情也有商量的人了。有些事情他們和兩老人講不通,反倒是李龍來了能拍板。
李建國在北疆呆了這么多年,思維早就變了,和老爹老娘有些時候想法是不一樣的。但他作為大兒子,有點子愚孝的那種感覺,倒不是事事聽老爹老娘的,主要是習慣講道理。
但有些時候,老人能用道理講通嗎?能講通,社會上就不會流傳“壞人變老”的話了。那老人跑人家地里偷紅薯偷菜,能用道理講嗎?有些人倚老賣老,做壞事都理直氣壯的。
慣的。
明明昊昊也很開心。自小就在大院子里長著,突然一下子有這么多玩伴,別提多開心了。
接下來兩天,李龍都是把明明昊昊直接送到四隊,他就回來在大院子里等著。
呂德海過來了一趟,李龍帶著他去了石城拖拉機廠。
“我存了一些錢,你給的那兩千塊,再借了一些錢,買拖拉機是差不多夠了。”呂德海說道。
“收割機就在拖拉機廠,今天你就可以拉回去。”李龍開車載著他,邊開邊說道,“你們那邊的麥場也開始準備了吧?”
“開始了。知道我要買拖拉機和收割機,已經有好幾家說到時讓我給割麥子了。”呂德海很興奮,“一百多畝地呢!”
還沒開干,就已經有了兩百多塊錢的定單,呂德海自然開心了。
買拖拉機的時候沒多說,現在大家都喜歡大點兒的,十五匹馬力的看著就是比十二匹馬力的好看。
呂德海準備的錢差不多剛夠,加了油也就沒剩下啥錢了。
李龍看著他付的錢里還有一些毛毛錢,就知道這位是真把家底掏空了。
但仍然興奮,畢竟回去就能掙錢了。
奎屯農機廠的工作人員見了李龍后就露出笑容,有一個人把手頭的客戶給處理完,急忙走過來主動問李龍是不是來拉收割機的。
見李龍點頭,就帶著李龍和呂德海一起到了庫房。幾個人一起,把收割機抬出來,然后讓李龍給簽了個收條,這就算結束了。
呂德海不知道李龍和農機廠的關系,還好奇咋這么大面子呢?
李龍沒急著離開,在場子上教呂德海怎么上收割機,怎么操作。這時候人比較大膽,敢試,呂德海也知道這樣的機會不多,很認真的學著。
“回去好好干,不過要注意安全。你自己能不能開回去?”李龍教完后問道。
“能。”呂德海很自信,“這兩天不光湊錢,還專門請人吃了頓飯,借人家的拖拉機開了幾天,熟悉了。”
“那就行,會開也要慢一些。收割機有刀片,別把人傷了。”
提醒了再提醒后,才把不愿意吃飯的呂德海放回去。等李龍回到大院子的時候,就看到鎖著的院門口站在李俊峰等幾個人。
不過看著李俊峰邊上帶著一個懷孕的女人時候,就有點懵了。
他是知道李俊峰有兩個兒子的,這兩個孩子現在應該有七八歲,到上學的年紀了。
李俊峰這帶著的是妻子嗎?
身邊的那兩個年輕人是誰?不是有俊賢,還有一個是誰?
不管怎么說,李龍急忙把車開過去到門口。
李俊峰幾個人腳下都放著包,這時候也有些急了。
看到李龍從車上下來,李俊峰大喜:
“小叔!嘿,我就說哩,你也該回來了!”
李龍問道:
“啥時候到的?這都是……”
“這是我媳婦,曉娟,這是咱小龍叔!叫叔啊!”
“小叔!”李俊峰的媳婦董曉娟捧著肚子叫了一聲。
“這是俊賢,這是前進,陳前進。安國叔家嬸子的弟弟!”
李龍心說好嘛,都來了!
不管怎么說,既然來了,總不能把人趕走,他一一接著對方的招呼,然后開了院子的門,把人讓進去。
等人進去,他再把吉普車開進去,發現李俊峰已經自來熟的到廚房找了水給幾個人倒上了。
“來來來喝水,到小龍叔這里別客氣。”李俊峰還給李龍也倒了一碗茶水。
其他三個人都有點拘謹,主要是這個院子有點大,感覺跟地主老財的一樣。李龍又開著縣里大官坐的吉普車,讓他們感覺不是一個位面的一樣。
“別客氣。”李龍笑了笑說道,“先休息了一下,吃飯了沒有?”
“吃了。”李俊峰負責回答,“下車過來看你家門沒開,知道你們忙,就出去吃了個飯,然后回來等。”
自上一次回去,李俊峰也好幾年沒過來了,李龍這邊的情況變化他略知一點,但不多。李俊山回去說的同樣不多,所以印象還在以前。
“既然吃了,那休息一會兒,咱們就去你們建國叔那里安置著。你媳婦沒事吧?”李龍問道。
“沒事沒事。”李俊峰急忙回了一句。
等李龍去廁所的時候,李俊峰急忙跟了過來,然后小聲說道:
“小龍叔,我聽俊山說你在縣里做生意了,你看我能不能跟著你在縣里呆著?”
李龍有些意外的看了李俊峰一眼,沒想到他事先還打聽過一些事情了。
“咋這樣想的?”李龍反問了一句。
“你看你侄媳婦懷娃娃了,放在隊上,那不是……不方便嘛。”李俊峰紅著臉解釋著。
“你不是有孩子了嗎?咋想著又要了?”李龍也是奇怪。
“有閨女,不就是想著有個兒子能好一些……老家抓這個比較嚴,就想著來這邊躲一躲。”李俊峰面對李龍,不由自主的說了實話。
“搞不成。”李龍擺手,“我有兩個兒子,想要個閨女都不敢要,現在這個抓得比較緊。如果把你們放在縣里,被那些人查到了,那你嬸子國家干部的工作就要不了了。我們算知法犯法明白嗎?”
李俊峰訕訕的點頭,退了回去。
這只是其中之一個理由。李俊峰這趟過來,李龍明顯感覺他油滑了一些,李龍目前的幾攤子事情都有人干,他可不想隨便安插個人,讓原本順利的事情變得復雜起來。
先放在大哥那里干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