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400章 一波三折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實際上,總工想著的高振東,此時并沒有如他所想,在忙活汽車和發動機的事情,這些事情該部署的都部署好了。

  此時的高振東,正在和1201廠搞硬盤的同志們一起,解決他們的技術問題。只是高振東一開始沒想到的是,由此會引出一個和計算機無關的事物來。

  “高所長,我們現在碰到一個問題,我們想盡辦法都沒法解決,只能來求助您了,在這個問題這方面,您是專家。”

  能這么叫高振東的,自然是1201廠計算機外設研究所的同志,此時正在匯報的,正是外設研究所的小高所長。

  “噢?什么問題?我怎么就成了專家了?”高振東笑道。

  “硬盤的磁性記錄材料!”

  隨著小高所長的話,高振東腦袋里好像有一點什么東西跳了一跳,但是又隨即消失無蹤。

  高振東沒有去深究這個事情,該想起來的時候自然會想起來,現在當務之急是解決同志們的問題。

  “磁性記錄材料?嗯……”高振東順著小高所長的話想了一下,突然笑了起來。

  “嗯,那要恭喜你們了,哈哈哈。”

  小高所長臉有點紅,我這兒求助呢,您還恭喜我們?這話聽著怎么感覺味道不對啊。

  直屬領導:恭喜你碰見問題來找我幫忙了。

  這話聽著,誰都覺得好像不那么對勁的樣子。

  好在定下神來,他知道高振東的性格,也不是那種讓人捉摸不透喜怒無常陰陽怪氣的,他說恭喜,倒是真的大半是因為真有什么好事。

  “高所,喜從何來?”不明白就直接問,高所這里,彎彎繞繞的反倒要出問題。

  “恭喜你們的磁記錄密度,又上新臺階啊。”高振東道。

  這……小高所長也笑了,好吧,從這個角度來說,還真是喜事。不過同時,他也不得不佩服高所長對技術的敏銳,自己僅僅說了個磁性記錄材料,他就知道自己這邊的進度。

  就算是所里經常都在找他匯報,但是這份驚人的直覺,依然讓人佩服。

  “對對對,您說得還真是,這件事情的確值得高興。我們記錄密度上去了,就發現現在用的這個磁性記錄材料,跟不上記錄密度的要求了,我們無論怎么努力,記錄密度相比現在的軟盤,也沒有太大的提高。”小高所長道。

  記錄密度的提高,除了和磁頭有關之外,和磁性記錄材料也有關系。

  如果說磁頭是筆,想要多寫字就得把磁頭做小的話,那么磁性記錄材料的尺寸就類似方格本上最小的方格,想要在單位面積的紙上盡可能多的寫字,那么方格就必須盡可能的小但是又要能記錄下整個字來。

  藍色巨人的早期硬盤,數據密度還沒有日后的軟盤高,就是磁頭、機械、磁性材料、磁盤結構等多方面的結果。

  高振東點點頭:“嗯,你們現在用的是鋅鐵氧體材料吧……”

  臥槽???!!

  說到這里,高振東突然就想起來剛才從自己腦子里一閃而過的東西是什么!

  鐵氧體!!!

  而且他也想起來,為什么自己在聽小高所長他們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腦海里總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了。

  鐵氧體是一大類材料的總稱,用處非常多,而且別說國外,就連國內,研究和生產也非常早,對于軍迷來說,這東西還有兩個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用途。

  ——隱身涂料、相控陣雷達。

  鐵氧體材料可以構成隱身涂料里的主要吸波成分,同時也可以做成相控陣雷達的移相器,相控陣雷達最關鍵的部件之一,沒有這東西,相控陣也就控不起來。

  移相都移不了,相控陣自然是鏡花水月。

  一瞬間,高振東的興致就高漲起來,這東西好,能記錄數據,能反雷達,還能做雷達!

  小高所長自然不知道高振東心中所想,點頭道:“對,鐵氧體,但是現在不論是材料的粒徑還是磁、電性能,都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

  高振東沒有讓小高所長失望,樂呵呵的把手一揮:“這個東西啊,你們不用擔心,我來給你們解決!”

  如果說鐵氧體移相器還略顯另類的話,那磁記錄和隱身涂料之間,就有非常高的共通性,至少這兩者的首要要求,就是做小!把粒徑做小,至于粒徑做小了是否會影響到吸收頻率的匹配,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可以有另外的解決方案。

  同時對于磁電性能,兩者之間是有一定的共通性的。

  這件事情對于小高所長他們來說,還真不在他們的專業領域范圍內,純純的材料科學,而這也正是小高所長他們來找高振東的原因。

  誰不知道,高所的本行,就是材料啊。鋼鐵也是鐵,鐵氧體也是鐵,沒毛病。

  雖然這個想法未免樸素過了頭,事實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對于高振東來說,倒也歪打正著,反正他有辦法就是了。

  高振東的話,讓1201廠的同志們徹底放下心,果然,這種事情,找高所就對了,還正好湊到人家的專業方向上。

  “別的還有什么問題沒有?”同志們來都來了,高振東關心的問道。

  “暫時沒有了,這個東西現在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材料和運動精確控制的問題。運動精確控制方面,您這里的三分廠光刻機組的同志正在根據您給的指導,進行直線電機的研發,進度不錯,現在您給解決了記錄材料的問題,我們這邊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

  1201外設研究所的同志們的心情,那不是一般的好。

  別看高所除了重大問題之外,一般不怎么出手,甚至很少出現在1201廠和外設研究所,但是同志們都知道,那是因為他工作實在太忙。

  而且高所不出手則已,但凡是重要的疑難問題,找到他基本上有求必應。

  這也是同志們佩服他的另外一個地方,同志們倒沒有迷信到覺得高振東就什么問題都能手到擒來,他們佩服高振東的,是他對新課題的把握能力。

  只要他準備搞的新課題,就必定有信心、有技術、有把握、有條件能做好,遇見什么疑難雜癥,他這里也能藥到病除,說明他在他發起每個課題之前,對這個課題的前景、問題、疑難點等,有著清晰的認識和把握。

  這一點,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因為高所搞的事情都足夠新,想做到這一點就更難。

  送走1201廠的同志,高振東坐下來在系統里翻找,8次抽獎機會還是有的,但是他不準備走AI的路子,沒估計錯的話,鐵氧體這東西有非常明確的解決方案。

  這個材料能解決好幾方面的問題,8次還是值得的,就這,都得感謝那個“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然就得16次。

  果然,他沒有猜錯,在搜索結果里,高振東甚至看到了一本去年國內印發的《國外科技資料譯叢——鐵氧體材料》。

  之所以說是印發而不是出版,是因為這份資料封面上明晃晃的寫著幾個字,“內部資料”,這自然不可能是公開出版物。

  國內搞這東西果然早,實際上在和隱身涂料聯系到一起的時候顯得很神秘,但是相當多的人,哪怕是60年代的人都接觸過這東西,例如收音機,里面的這玩意兒老多了。

  不過應用方面,這年頭自然想不到隱身涂料上面去,而是無線電、電子電器、射頻等比較傳統的方面。

  不過高振東并沒有在搜索結果里選擇這份材料,搜索結果只能選一個,選這個的話就太浪費,畢竟這是國內去年就有的材料,總不能越搜越回去嘛。

  好在搜索結果足夠豐富,高振東在眾多結果中選定了一份看起來綜合性足夠強的。鐵氧體是一個比較大的門類,綜合性不夠強的話,可能沒法解決所有的問題。

  高振東取出材料,細細的把主要內容瀏覽了一遍,改變了原定計劃。

  他本來是準備找十二機部搞鐵氧體元件的同志,來負責這件事情的落地,但是現在看來并不合適。

  這東西的制備,三軋廠的同志都比他們專業更對口,畢竟根據材料對鐵氧體的發展綜述分析,高振東估計現在十二機部的同志生產鐵氧體材料還是用的燒結粉碎這套法子,用不上。

  這套法子對于十二機部搞點元器件啊什么的倒是夠用了,至少夠十二機部整點收音機電視機什么的用,但是對于高振東的目的來說,首先一個粉碎后的顆粒均勻性和顆粒細度就達不到要求。

  再說了,就算是燒結粉碎,高振東這里可有人比十二機部的大部分同志都強。

  高振東抄起電話,打向了技術處的工藝科。

  “榮國,你來我這里一下。”

  沒多久,高振東剛到三軋廠就跟著他一起奮斗的老班底,劉榮國同志樂顛顛的跑了過來,現在他也是三分廠技術處工藝科的副科長了,干勁十足。

  “總工,您叫我?”雖然現在位置上去了,很多時候也在忙鋼鐵手冊的事情,但是劉榮國還是懷念一開始跟著高振東燒熱電偶電極的日子,那是他工作走上高速軌道的起點,而且新奇味十足。

  “對,有個新東西,交給你來搞一搞。可能用到燒結,也可能用到化學方法,總之,你要把這場仗打漂亮!”可能用到的材料不止一種,需要用到的工藝可能就很多。

  劉榮國知道高振東的習慣,就是愛用一些部隊上的口語,這和高總工的出身有關,現在劉榮國自己都愛上了這種感覺,一下子站得更筆挺了:“保證完成任務!”

  “來來來,我們先搞這個。”高振東抽出一部分資料遞給劉榮國。

  “咦?四氧化三鐵?”

  劉榮國看著這次需要的產物,有點意外。這東西需要這么正兒八經的嘛?要多少,給自己打一個電話,分分鐘就弄過來了,都不需要生產,倉庫里大把。

  聽著他的話,高振東腦袋里突然想起了一個“四仰化三鐵”的梗,差一點一聲“Man!!!”脫口而出。

  好不容易壓住這個沖動,高振東點了點頭:“嗯,你繼續看。”

  劉榮國繼續往下看,這回不是意外,而是驚嚇。

  “啊?這么細?!!!”

  這個四氧化三鐵,是要粉狀的,這倒是不稀奇。

  但是這個“粉”的程度,完全超出劉榮國的所有意料,甚至那個單位都有些陌生。

  nm,一個劉榮國在實際中別說使用了,就算是見都非常少見的單位。

  和高振東上輩子那些商家動不動就吹的“納米材料加持”不同,這東西算得上是真正的納米材料,對于60年代中期的同志們來說有點陌生,自然是一點都不奇怪。

  “對,納米級別的Fe3O4粉。”高振東笑道。

  納米級的四氧化三鐵粉,是他準備試制的多種鐵氧體材料的必備原料,不只是用在某一個單獨的方面,所以在進行下一步工作之前,高振東把這部分給抽出來了。

  這是要作為相關領域的基礎原料使用的,單獨給個課題倒也配得上。

  而劉榮國這才明白,為什么高總工會專門把自己叫過來,同時很正經的布置任務。這東西看材料不難,但是想要作出他要求的形態,就很麻煩了,甚至劉榮國一時間都想不到到底用什么手段才能實現。

  “不用擔心,你按照這個工藝試制就好。”高振東看出劉榮國的擔心,指了指他手上的那份材料。

  劉榮國這才反應過來,傻了嘛不是,這么高難度的事情,高總工哪次不是先給鋪墊鋪墊?就連熱電偶的那個電極現在看來不算難,當時高總工也是給了指導的。

  這么困難的事情,高總自然早有準備。

  他把工藝材料翻開一看,又傻眼了,真所謂是一波三折。

  “化學方法?共沉淀?高總,這東西,我還真沒怎么學過。”劉榮國對這方面,了解一點,但不多。

  高振東把這件事情交給他而不是化工組的同志,自然是有相關的考慮,劉榮國工作年限長,經驗也比較足,而且這個東西還是偏材料而不是偏化工。

  至于化學方面的知識,高振東有的是辦法,一是配人手,二是他自己學。

  “學一學嘛,這里面的操作并不復雜,到時候給你配兩個化學組方面的同志,你自己也要多多向人家學習。”高振東絲毫不以為意,人再笨,還能學不會這些基本化學試驗操作?而且還是一套相對固定的操作,簡單。

  我還沒要你14歲學微積分就已經算是夠對得起你了,高振東突然想起了一個老梗,笑了起來。

  不管高振東的笑是因為什么,但他輕松的笑聲,極大的緩解了劉榮國的情緒。

  對啊,怕什么,學不就完事兒?自己需要學的東西再多,還能比高總工多?就這么點簡單的事情,怕什么。

  “好,我學!”劉榮國自己也知道,對他自己來說,這不論在哪方面,都是一次很好的機會,提升自己的機會。

  “嗯,這就對了。放心吧,不難的。有什么需要,就找廠里要,廠里沒有的,特別是一些不常見的試劑什么的,你找鄭廠長,他會幫你到應用化學部那邊協調的。”高振東樂呵呵的道。

  劉榮國連連點頭,都安排得這么好了,那還等什么?飯都喂到嘴邊了,自己連嚼都不愿意嚼,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是!高總,我馬上去!”

  劉榮國拿著納米級四氧化三鐵粉的生產工藝,離開了高振東弄過辦公室。

  時間緊任務重意義大,得趕緊了,這套材料里,甚至不止一種四氧化三鐵粉末生產工藝,還有些他聽都沒聽說過的東西,水溶性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這特么是個什么東西???

  不過越是沒見過,離開高振東辦公室的小劉同志就越高興,來了來了,當年燒熱電偶電極的感覺,全回來了!

  安排好這些事情,高振東回過頭來,繼續整理手上一套資料。

  因為白熊那兒弄來的石墨水冷堆熱動力部分的啟發,自己利用“故鄉的饋贈”,用相對便宜的價格弄出來的一套火力發電廠資料,雖然不是很深很細,但是依然龐大,讓高振東整理得有些吃力,專業性是一回事,主要是數量大。

  不過曙光就在眼前,高振東并不非常急,情況已經好了很多,不急,不急。

  薄海邊某地,一架購自北方老大哥的米6超重型直升機正吊掛著一坨模擬重物,緩緩向下吊放。

  場地邊緣,幾個帳篷門口站了不少同志,他們都目不轉睛的看著這架龐大的直升機,不知道他們在擔心什么。

  “好!吊放位置準確!準備模擬降落。”一位同志拿著電臺喊道。

  隨著他的指令,米6那龐大的身軀緩緩下降,最終落在一個劃定的圓圈內,只是這個圓圈相對它那龐大的身軀,顯得有些渺小。

  米6龐大的旋翼緩緩停止轉動,米6的機組從直升機上下來,走向帳篷這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