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401章 老戰友的福音和當頭一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感覺怎么樣?”帳篷邊的同志問道。

  “不行,機場是靜止的都已經這樣了,在停機坪運動狀態下,幾乎沒有安全降落的可能。停機坪能不能再搞大一點?”機組的同志手上拿著軟式飛行盔,對帳篷邊的同志們道。

  一位同志看向旁邊穿著軍服的另一位,詢問道:“能不能搞一條更大的船?”

  要更大的停機坪,就要考慮更大的船。

  穿著軍服的那位同志搖了搖頭:“沒有了,這型中登,已經是我們手上最大的艦艇,再大,無論是結構強度還是原始設計,以及能提供的勤務性能和改裝空間,綜合下來難以滿足直升機的備勤需求。”

  直升機可不是能停到船上就能用的,還要改裝一整套維護支持系統和設備,以及零配件和油料。想要用普通船改,結合任務的內容,完全沒有可能。

  同志們也實在是沒想到,看著那么大的一條中型登陸艦,居然很難裝得下這東西。

  “你們別看中型登陸艦大,但是米6也不小,實際上這條船也才3000多噸,長120米,寬不過16米出頭,扣除船尾、艦橋、船頭等位置,能留下的長度本來就不多,寬度也很有限,想要應付一架機長33米,旋翼直徑35米,前后加起來40多米長的直升機,還是太困難了。”這位同志估計是中登相關的,對中登的數據了如指掌。

  “這東西太大了!”看著停機坪上的米6,一位同志嘆道。

  “有沒有其他直升機?”一位同志問道。

  “沒有了,更好的渦軸發動機還在研制,新的機型也還沒確定,我們現在手上最成熟的,就是米4、米4仿制型、米6三種運輸直升機,以及為新一代驅逐艦提前采購準備的卡25反潛直升機。”這位同志對我們的直升機可謂是如數家珍。

  “米4兩兄弟的載重能力就別指望了,在不同的區域,根據溫度的不同,這個載重能力還有可能下降。說得直接點,吊個人啊、107火啊什么的倒是沒問題,但是這次任務的預計載荷還是超出了米4兩兄弟的安全線。”他一個型號一個型號的說過去。

  “卡25也小,又是特化機型,要改裝付出的代價太大,而且共軸雙旋翼用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不合適。要不然我們也不會明知米6這個大個的情況下,還在考慮選用米6去執行任務。”

  從穿著上來看,這位同志應該來自空軍。

  “嗯……我們再想想,再考慮考慮。好在任務時間還早,我們還有時間。”一位同志摸著所剩無幾、在空中飄動的白發,放眼望著停機坪上那架龐大的直升機,無奈的嘆道。

  “振東,你覺得我們有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搞出一架10噸級以上的直升機?”

  聽著防工委領導的話,高振東有些哭笑不得,您擱這兒找我算命吶。

  “發動機搞好了?”高振東問道,雖然沒有參與工作,但是高振東能猜到同志們肯定在考慮相關工作,畢竟手上有米4、米6,米4那個活塞發動機就算了,米6上可是有渦軸發動機的,他就不相信同志們能忍得住。

  “沒有……”領導那頭很干脆:“米6上那臺發動機又大又復雜,我們想要降級仿制很難,工作沒什么進展。大改小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這臺發動機用是能用,但是小毛病不少,也不是非常理想的仿制對象。卡25那個嘛,又有點小。”

  米6上的D25渦軸發動機是白熊的第一代實用裝機的渦軸,第一代嘛,懂的都懂,沒毛病那絕對不可能。

  至于我們在仿制米6發動機這件事情,領導那邊沒有任何隱瞞,多新鮮吶,瞞他干嘛。

  高振東想了想,問了一句:“急用?這東西就算有了發動機,我估摸著三年兩月的也不太容易搞出來。”

  領導在電話里“嗯”了一聲,表示的確。

  “領導,我沒記錯的話,我們曾經尋求過北方的V8A直升機吧?那個就是12噸級的。”V8A,后來的米8,可以說是不錯的好東西,別的好處沒有,但是價格便宜量又足是真的。

  “這架飛機一直在試飛,還沒定型,也就沒簽合同,你知道的,情況有些變化,沒簽合同的東西,現在就不太好辦了。”

  高振東啊了一聲,他想起來了,最終形態的V8A,原本是在65年8月才開始試飛的,現在是65年1月,這架飛機的確是不可能最終定型。

  可惜了可惜了,高振東心里嘆道,這也沒辦法,自己再怎么加速,也不大可能加速到北方同志那邊去,他們絕大部分裝備,依然應該是會延續原有的路子在走,可能有變化,但不多。

  我們未來的陸航很長一段時間的主力啊,比起……

  誒,說到比起誰誰誰,高振東想起來了,想當年……不對,想未來,我們的陸航早期可是三大帝國伺候他一個啊。

  要說適合領導說的要求,還真有個貨,而且還正好能滿足急用的要求,雖然現在也處于未定型狀態,但是實際上定型時間比米8要早,而且性能略強,至少個頭比米8小那么一丟丟,但是最大起飛重量卻大那么一點點。

  那就是:

  千錘百煉出深山,型號占了幾十個,早期海軍艦載空中反潛的獨苗,第一代驅逐艦最早的蜻蜓,來自高盧的歐風名機……

  ——SA321,超黃蜂!

  當然,這里的型號占了幾十個,指的是未定型的或者非正式的,在型號上想和戰斗機的八爺,轟炸機的六爺相比,還是差點意思。畢竟這兩位,都以占領字母而著稱,尤其是老六。

  “領導,哪有上桿子做生意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嘛。”高振東笑道。

  領導在那邊樂了,這小子,不知道又打聽到、或者是想起什么委里的同志沒掌握的事情了。

  “有門兒?有話快說。”

  “我們除了北邊,還有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嘛,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最近幾年的交流,比北邊還多!”

  這么一提醒,領導馬上就想起來了,西方老二!

  “他們?他們有?”還別說,如果他們真有這個級別的直升機的話,的確是很好的選擇。

  至少這種不是非常敏感的東西,他們還是愿意出手的,就算是不出手技術,出口成品也不錯,先解決未來最急需的任務再說嘛。

  高振東笑道:“有的有的,而且我估計愿意賣。他們維持他們的完整軍工業體系,是非常吃力的,他們會盡量尋求一切機會出口他們的武器裝備,攤薄自身成本,讓自己的軍工體系能盡量維持運轉。我們現在和他們的關系也擺在這兒了,我覺得問題不大。”

  雙方連中遠程防空導彈、自導魚雷這類殺傷力和敏感度都大得多的裝備都在交流,一個運輸直升機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高振東知道,高盧人對賣武器,那是異常執著,比其他幾家,少了幾分矜持。

  沒辦法,想要維持基本完整的軍工體系,那是要付出代價的。至于它海對面那個躺平了的五善之恥,不提也罷,那貨是想賣也沒多少拿得出手能賣的,特別是陸上和空中。

  “嗯,你的這個分析有道理,他們的意愿應該很強。到底是個什么樣的飛機?我們的同志怎么沒提起過。”這一點是領導沒想通的,高振東比委里的同志還清楚?

  高振東笑道:“這東西和北方同志的一樣,也是一型沒定型的運輸直升機,但是進度要快一些,所以委里的同志可能看到過但是想不到。我這里的工作也會經常涉及到他們,所以會接觸到他們的一些資料。從資料上分析,我估計最多明年,這個飛機就能定型。比V8A短那么一點點,但是13噸級的,怎么樣?不錯吧?”

  至于到底短多少,高振東沒說,雖然他知道。太詳細了就過了,能說清楚情況就行。基于同樣的原因,型號他也沒說,反正有這個東西。

  高振東的工作,的確是和高盧相關性很大,畢竟出售、交流的絕大部分全部技術和產品,都有他的工作在里面,所以高振東的話,領導并沒有什么疑惑。

  而且西方的人喜歡在研究階段就開始吆喝,把大致數據提前公開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高振東說他分析明年內就能定型,那大概率明年就的確能定型,在這方面,領導絕對相信高振東的結論。

  不出高振東所料,這架飛機的情況,果然引起了領導極大的興趣,他對V8A的情況是非常了解的,畢竟等了那么久,雖然沒到手。

  所以高振東用V8A做比較,他馬上就對高振東說的這個飛機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雖然模糊,但是夠用。

  比V8A還短一點,但是重量級比V8A大了一噸?這簡直就是夢中情機,太合適了!

  領導在心里估計了一下,如果高振東所言不虛的話,這個飛機在改裝的中登上降落沒有任何問題,甚至作出一點點修改的話,第二代驅逐艦都能裝下它。

  而且13噸級的話,載重是絕對夠了,天生的運輸機,就算為了任務做點小改裝也容易。

  高振東補充道:“按照資料顯示,這個飛機還有水上起降能力,作為多用途運輸直升機是非常合適的。”

  還有水上起降能力?那就更完美了!急眼了往水上一停,慢慢展開作業。

  完美!

  “行,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我們去辦。”領導沒有說謝謝,在高振東這里,犯不著,也謝不過來。

  相比他的高興,高振東更高興。

  放下電話之后,高振東一拍手,嘿,陸軍的老戰友這回又得謝我。這個飛機在短期內,在海軍的用處不是很大,畢竟太大了點,特殊任務能用,通用就不行,我們現在還沒有塢登小平板和彈射小平板,超黃蜂這個級別的飛機對海軍來說還是給得有點太多了。

  而陸軍就不一樣了,這個級別的運輸直升機,是主力,某種程度上來說,比CH53、CH47、CH54、米6、米26這類重型或者特種直升機還要重要。

  就算是這次只能買幾架十幾架,但是高振東相信,提前開始仿制,就意味著提前仿制成功,提前十來年到手,就意味著可能提前十來年甚至十多年成功,自己再在材料方面使使勁,想想都為老戰友們高興。

  應化部某研究所,幾位同志正在清點幾個大木箱子,木箱子被緩沖材料保護得非常好,這里面有酸有堿,有毒有害,設備器材,什么都有。

  “這批東西看著稀奇啊,不像是他們十七機部常用的啊。”一位小伙兒疑惑的道。

  另外一位一邊清點,一邊記錄:“你管人家呢,反正他們要了,上級批了,我們就要準備好,按量如期送達。偶爾他們也會要一些這類物資,這么大個部委,用一點不常用的物資,那不是很正常嘛。而且你別忘了,人家十七機部搞冶金,多多少少和化工也是沾邊的,還別瞧不起人家。最近轉到所里來,開展量產化工藝落地的那個生物柴油技術,不就是人家搞出來的。”

  說起這個,這位同志心里都覺得稀奇,這么“化工”的一項技術,居然是那幫打鐵的同志搞出來的,想想自己都覺得臉紅。

  十七機部:非戰之罪,不用不好意思。

  “誒,師父,你說他們弄這些,是用來干嘛的?”小伙子沒忍住,有些冒失的問道。

  他的師父馬上變了臉色,嚴厲的看著他:“不該問的別問!這點規矩都不知道嗎?十七機部請我們把東西送到他們部里而不是直接送到使用單位,這里面的東西你難道看不明白?”

  小伙子脖子一縮,往自己嘴上輕輕扇了一下,得,又麻痹大意了。

  不過,他的師父說到這里,卻是話風一轉:“不能問,但是你可以結合自己學的東西,猜一猜,不過猜了也別往外說啊,不論對錯,雖然我們短時間也沒法確定對錯。”

  我猜的,那就沒問題了。

  小伙子來了勁兒,拿著清單仔細看了一會兒。

  “FeCl2和FeCl3、檸檬酸三鈉、二甘醇、乙酰丙酮鐵、油胺、十八烯、聯氨……好雜啊,無機鐵、有機鐵、溶劑、還原劑等等,我只知道這個最終所需的產物,肯定和鐵有關,別的就看不出來了。”

  他師父滿意的點點頭:“嗯,能看到這一步也差不多了,我還可以看出來,這不是一套工藝的,應該是多套工藝,但是目的都差不多,應該是四氧化三鐵。”

  “這你都能看出來?”

  “多新鮮啊,行了,只能猜這么多了,再多猜不到了。”嘴上說著,不過他臉上的神色,仿佛是在思索著什么的樣子。

  他對這方面很熟悉,甚至就是進行相關研究的。要不然這些東西也不會由他來負責組織裝運,但是即便如此,他只能猜到一點點,但是對十七機部的同志的目的,依然所知不多。

  同志們都在忙,高振東自己自然也不例外。

  他在抽東西,不是抽獎,而是從自己拿到的材料里,把有用的部分抽出來。

  其實這么說也不太對,不叫把有用的部分抽出來,這本名叫《材料隱形》的書,整本書都是有用的,里面對一些典型隱身材料,有制備的基本路線,有些詳細,有些簡略。最逆天的是,甚至有可見光隱身的內容,當然,暫時也不怎么實用就是了。

  高振東知道這里面的東西,為了脫敏,肯定是有相關處理的,但是高振東相信,幾十年后隱身技術哪怕是長得歪歪扭扭的細枝末節,落到現在這個年代就會迎風一晃變成揮向敵人的當頭一棒!

  而高振東要做的,就是抽出當前能用的部分來,而他首先抽出來的,就是雷達吸波的原理部分。

  里面對雷達吸波的原理、吸波材料類型、結構、一些衰減的公式等,都有很清晰的描述,雖然不深,但是作為雷達吸波的啟蒙材料是絕對夠了,能讓西南所的同志們先吃頓飽的。

  都這把年紀了還需要啟蒙,西南所的同志也是找不到地兒說理去。

  這一部分好就好在理論性很強,和時間什么的沒有太大的聯系,一句話,理論分析就完事兒,也不用考慮現在能不能實現,有沒有可能,這些都不用考慮。

  都說了是理論了,理論可能有幾十條路,但是結合到現實可能只有那么一兩條,甚至無路可走。

  所以理論部分的抽取是最簡單的,高振東都不用結合當前的情況,只需要做一件事,把其中諸如“XX在XX年發表論文,對XX理論展開了研究,并提出了XX公式如下”這類敘述去掉,只留干貨就行。

  這一部分本來內容也不是很多,理論簡單,工程困難是常態,高振東抄得也很快。

  把雷達隱身這部分抄出來之后,高振東看著剩下幾個章節的理論部分陷入了沉思。

  紅外隱身材料、激光隱身材料……

  抄還是不抄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