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909我愛BJ天安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唐植桐量了一下醫院病床的長高寬等數據后才跟呂麗嫻告辭去押運處。

  一路上,唐植桐都在琢磨設計需求,尤其是床頭從什么地方開始上仰,是簡單粗暴的中間?還是考慮人體從屁股到腦袋的長度?

  如果考慮人體比例的話,還要對身高數據進行搜集,畢竟每個人的身高及各個部位的比例是不同的,這個比例一定要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路過廣場的時候,唐植桐看到有游客在那邊跟天安門合影,無論是穿著還是精神面貌都要比普通居民好很多。

  世間的規則就是這樣,無論什么時候,肯定都會有人過的安逸,化工原料公司那邊還沒有消息,唐植桐有點期待孟主任那邊能給淘換到什么房子了。

  等來到押運處時,正值午飯時間,院子里的土豆已經被鏟了大半。

  馬薇和付彩云正在財務科吃飯,見到唐植桐進來,立馬停了筷子,站起來打招呼:

  “科長。”

  “唐科長。”

  “今天伙食不錯嘛。坐,莫因為我耽誤你們吃飯。”唐植桐樂呵呵的將自己挎包取下來,一邊打開掏自己的飯盒,一邊瞅了一眼兩人的飯盒。

  “食堂今天改善伙食,燉了土豆,每人都有兩大勺。”談到吃的,付彩云瞇起了眼睛。

  “看來好事都讓我趕上了,你們吃,我去食堂。”唐植桐拿起自己的飯盒,跟二人點點頭,徑直去了食堂。

  食堂的諸位職工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土豆好,既能當菜,還能頂餓,而且免費。

  唐植桐從窗口打了兩勺,駐足掃了一圈就看到了方圓,主動湊了過去。

  別人都在笑,但方圓有些笑不出來。

  “方處,外面打算種點別的?”唐植桐放下自己的飯盒,跟方圓打個招呼,打聽道。

  “嗯,陳大姐請技術員來看了,冰雹打了土豆秧,產量跟不上了,他建議及時收獲,改種南瓜。沒想到今年又跟南瓜杠上了。”方圓笑笑,臉上都是惋惜,這些土豆傾注了押運處很多人的心血,一場冰雹下來,說沒就沒了。

  “是有點可惜,不過南瓜也很好,產量高,而且不用怎么打理。”事已至此,唐植桐只能撿好聽的去說。

  “嗯,只能這樣了,得虧時節還不晚,一切還來得及。還想著秋天再種一次白菜來著,看樣子來不及了。”事實擺在面前,方圓雖然惋惜,但也只能接受,好在還有農場那邊補貼著,日子應該能過得下去。

  “也不一定,今天天氣偏熱,等收南瓜的時候再看唄,氣溫允許還是能種白菜的,最多不結團,但不影響吃。如果氣溫低,咱可以種上一茬蔥,蔥不怕凍,到了冬天蘸點醬油就能當一頓菜,總比什么都沒有強。”唐家在院子里種了多年的蔬菜,唐植桐從小耳濡目染,對各種蔬菜的成長期都一定的了解。

  “嗯,技術員也這么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方圓點點頭,嘆了口氣,有些事非人力能及,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吃完飯,唐植桐回到財務科的時候,付彩云已經離開。

  唐植桐坐在辦公桌前寫寫畫畫,將自己能考慮到的病床參數、需求都記錄了下來,他打算將病床的改進工作繼續交由科研班完成。

  說來也怪,今年的畢業分配遲遲沒有公布,很多應屆畢業生也沒有離校。

  對于這種情況,畢業生也不著急,大家心里很清楚,只要在學校一天,就有大學生的定量,如果分配到地方上,這個定量就很難保持了。

  為什么畢業分配還沒下來呢?

  唐植桐不清楚。

  既然都還在學校,這種免費使用核動力牛馬的機會還是要抓住的,保不齊病床攻關結束,衛生部門眼前一亮,還能再提供兩個留京指標呢。

  下午稍事休息,方圓就帶頭揮舞著镢頭刨開了土豆。

  唐植桐既然趕上了,也不能置身之外。

  土豆還沒完全長成,只有雞蛋大小。

  土豆很嫩,帶著皮兩刀切成四塊,燉起來正好,今兒中午就這么吃的。

  男同志在前面刨,女同志在后面撿,撿滿一筐就抬著去后勤倉庫倒出來。

  雖然土豆個頭小,但耐不住數量多,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押運處食堂大概能在沒有蔬菜供應的情況下撐個十來天。

  土豆刨完,方圓就讓女同志回去歇著了,他繼續帶領著男同志們頂著大日頭爭分奪秒、揮汗如雨的翻地,爭取早日將南瓜種上。

  有領導以身作則,沒有人叫苦喊累,食堂高師傅生怕大家中暑,將食堂為數不多的綠豆都貢獻出來給大家伙熬了一鍋綠豆湯。

  干活干累的同志,去田邊休息一會,喝杯綠豆湯、抽根煙,回去接著干,一時間,押運處的這處菜園子熱火朝天,一點都不比報紙上宣傳的場面差。

  臨近下班的時候,地也刨了個差不多了,馬薇從財務科出來,徑直走到唐植桐面前:“科長,門衛那邊打電話,說有位姓丁的同志找你。”

  “好嘞,謝謝。”唐植桐抬起胳膊擦了一下額頭的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不好干,不僅累腰,汗水還會跟順著眉毛、眼睛、鼻子往下滴,搞的臉上癢癢的。

  跟方圓打聲招呼,唐植桐就這么頂著一腦門的汗,任由被汗水打濕的衣服貼在身上去了門衛。

  丁建輝一看唐植桐這副尊榮,吃了一驚:“你不是在財務嗎?干什么累成這樣?”

  “前兩天下冰雹,把菜園子的土豆都給糟踐了,我們正在騰地方種點別的。”唐植桐笑笑,跟門衛打聲招呼:“這是我朋友,登個記放行吧。”

  “好嘞!”門衛早已登記,聽唐植桐這么一說,放下心來,直接抬起了欄桿,那位持槍站崗的同志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大門外的遠處。

  “你們這地方保衛真嚴格,我剛才被盯的發毛。”丁建輝推著自行車一進來,就小聲跟唐植桐吐槽道。

  “沒辦法,前陣子這邊發生了傷人的案件,所以在人手上做了加強。”唐植桐笑笑,自打馬薇被姓秦的扔的刀扎中以后,火車站這個職工通道的保衛工作做的很到位。

  丁建輝被盯著離不開這方面的原因,還有一個恐怕就是他的這副尊榮了,蓬頭丐面,身上還掛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包,怎么看怎么像那次秦某人的模樣。

  “怪不得,這樣就說得通了。”丁建輝恍然,看了眼正在地里忙活著翻土的押運處職工,他跳過這個話題,直接快進:“小唐,去你辦公室一趟吧。”

  “輝哥,你真沒必要這么客氣。”唐植桐能猜到丁建輝這次來的目的,無非是送東西表達感謝。

  若不是門衛盯得緊,唐植桐甚至想在大門外跟他拉扯會兒,卻又生怕門衛誤會拉了栓,所以只能把他迎進來。

  “桉子,你可以這么說,但我不能這么不懂事,況且,這也是我媽的意思。”丁建輝說這話的時候很動情。

  自打母親知道自己時日不多的時候,就創造各種機會給自己介紹人認識。

  盡管自己很反感,但還是硬著頭皮跟人家客套,信也通了兩三回,卻從來沒有碰到一個像唐植桐這樣能辦事的。

  短短三個月,自己就從一個基層爬電線桿的基層工作人員調到了電業局市局,成了一名科員。

  科員,聽著不高,但位列24級干部中的21、22級,屬于基層干部,這是正兒八經讀滿四年高級中專畢業后的最高待遇,哪怕是放在大學生中,也能位列中等。

  丁建輝很知足,他母親也很滿意。

  時至今日,母親已經病入膏肓,時日不多,丁建輝才終于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對唐植桐這邊的友情非常用心。

  “真是拿你沒辦法,走吧。”唐植桐笑著搖了搖頭,丁建輝搬出了他母親,自己就不好拒絕了,總不能讓她走的不安心吧?

  馬薇是個知趣的,見唐植桐領著朋友進來,倒了一杯水就出去了。

  等馬薇出去,丁建輝才從包里把東西掏了出來,兩瓶幾年前生產的茅子,外加兩瓶肉罐頭。

  “輝哥,我把酒留下,罐頭你帶回去給阿姨補補身子。”丁建輝家里還有三個弟弟妹妹,眼下供應緊張,唐植桐就想折中一下,既讓他安心,還能不影響他生活。

  “不用,家里還有。不瞞你說,我媽這一住院,去探望的叔叔阿姨不少,家里不缺副食。”丁建輝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有一絲若有若無的苦笑,這些探望的人里面就有母親舍下臉皮求的人,嘴上答應的好好的,但都沒有實質性的行動。

  不過,丁建輝理解他們,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當初答應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母親面子上好看罷了。

  同樣,這也給丁建輝上了一課,成年人的承諾啊,有時候只是個過場,不能當真。

  終于,唐植桐還是都留下了。

  丁建輝是卡著點來的,唐植桐收下東西,就到了下班的點兒。

  唐植桐將東西暫時鎖在了辦公桌下方的櫥洞里,收拾好自己的包,和丁建輝一同出了財務科的門。

  出門的時候沒有鎖門,因為唐植桐已經看到馬薇朝財務科這邊走過來了。

  丁建輝要去醫院,兩人在花市大街西口作別。

  唐植桐本來想在路上找個修自行車的合營店,發動鈔能力買幾段自行車鏈和內胎給小舅子做鏈子槍來著,但丁建輝一直陪著,也沒找到機會。

  回到家,唐植桐先把衣服換下來,扔到盆里,在清水里揉搓兩把,直接掛在晾衣繩上。

  “糊弄事,這樣能洗干凈嗎?放到盆里,一會我給你洗。”張桂芳看到兒子的行為后,嘟囔道。

  “嗐,不臟,今天出了點汗,一泡就干凈了。”唐植桐沒當回事,今天才剛穿上的衣服,能臟到哪兒去?再說現在的衣服不怎么結實,若是可勁的揉搓,保不齊洗幾水就破了。

  “越來越懶。”張桂芳不滿著指著兒子笑罵道。

  “你惹咱媽了?”小王同學進大門正好聽到婆婆說丈夫,放下自行車走到丈夫跟前悄聲問道。

  “沒事,嫌我洗衣服糊弄。”唐植桐笑呵呵的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

  “我還以為啥事,一會我再洗一把。”小王同學很自然的說道。

  “得,讓你這么一說,還是我來吧。”唐植桐兩手一攤,這個懶看來是偷不到了。

  “哪有那么嬌貴。餓了,你去做菜,先吃飯。”小王同學嗔道。

  “得令!”唐植桐穿著滿是窟窿眼的吊帶背心一個立正,轉身邁著正步去了正屋,留下在身后咯咯笑的小王同學。

  晚飯后,唐植桐到底還是沒有爭過小王同學,衣服是她洗的。

  小王同學一邊揉搓著丈夫的襯衣,一邊跟丈夫說道:“央廣的楊琳編輯今天給我打電話了。”

  “還是《采蘑菇的小姑娘》的事?”唐植桐坐在書桌前,拿著鉛筆、直尺,忙活著畫新式病床的圖紙。

  “是,但不全是。楊編輯說央廣已經連續四天讀聽眾來信了,都是夸這首歌的。今天收到的信格外多,都是聽了第一天廣播后來信支持咱們的,她讓咱們把心放肚子里,這下穩了。”小王同學說這話的時候,眼睛都笑成了月牙狀,很開心。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滴,咱們還是很有群眾基礎的嘛。除了這個,她還說什么了?”盡管已經預料到是這種結果,但唐植桐聽后還是很開心。

  “她還說啊,群眾來信期待我們再寫幾首歌,楊編輯說,她也盼著呢,所以打電話催一催。”說到這,小王同學笑的更開心了。

  “得,催稿的來了。”唐植桐扔下筆撓頭,聽眾是支持自己的衣食父母,不能得罪,得盡量滿足才行。

  “那你寫不寫?”

  “寫是肯定得寫的。”楊琳那邊給力,唐植桐覺得自己這邊也不能掉鏈子。

  “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有靈感,對吧?”小王同學調皮的給丈夫補齊。

  “讓你這么一說,我還真有了,我哼一遍,你聽聽。”唐植桐想起了今天白天路過廣場時看到的情形,那首《我愛BJ天安門》一下子就從腦瓜里蹦了出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