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千三百四十九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滅霸給無數世界帶去了無數的毀滅和死亡,但沒有一次死亡能給滅霸帶來任何快感……是的,滅霸在屠殺的同時,他的內心無比的痛苦。他不享受那些死亡,甚至可以說是厭惡,滅霸是個壞蛋沒錯,但他對自己的事業,并沒有絲毫自豪或者其他什么正面情緒,不管你信不信,他從來不覺得自己做的這些是正義的。他只是人為,他這么做,是必要的!

  他既不是純粹的邪惡化身,也不是簡單的權力狂人,而是一個堅信自己使命的“救世主“,一個愿意為理想犧牲一切的“殉道者“。滅霸的核心動機源于一個看似理性的前提:宇宙資源有限,而生命無限膨脹,最終將導致文明崩潰。這一觀點并非完全荒謬,它實際上影射了現實世界中的馬爾薩斯人口論與生態危機理論。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中,滅霸向卡魔拉展示了自己的母星泰坦星的毀滅,以此證明若不采取極端措施,所有文明終將走向自我毀滅。

  滅霸的解決方案——隨機消滅宇宙一半生命——雖然殘酷,但在他眼中卻是最“公平“的方式:

  無差別性:不分種族、財富、地位,完全隨機。

  效率性:使用無限寶石,瞬間完成,避免長期痛苦。

  可持續性:為幸存者提供更充裕的資源與發展空間。

  這種邏輯的可怕之處在于其部分合理性。正如現實中某些極端環保主義者主張“減少人口以拯救地球“,滅霸將統計學思維推向極致,形成了一套自洽的“宇宙生態學“。

  滅霸他并非為惡而惡,而是堅信惡行是達成善果的必要代價。

  而滅霸的理想與理念,盡管其出發點和公平性都是為了整個宇宙里所有族群的存亡,但它們確實顯得過于殘忍。從這一視角來看,滅霸仿佛是以一種上帝般的視角來審視世界,他的思考方式超脫常人,達到了無人能及的高度。然而,正是這種高度,使得他的理念在宇宙范圍內難以被理解,除了他那些忠心耿耿的手下,幾乎無人能夠領會他的深意。

  因此,在宇宙中,滅霸始終孤身一人為自己的崇高理想與理念而戰。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漸漸感受到了那種“高處不勝寒”的孤獨。在他的人生初期,滅霸并不在意他人的觀點,而是堅定地踐行著自己的理念,隨機且公平地消滅一半人口,以讓另一半人口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一過程中,卡魔拉的家鄉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先被滅霸毀滅,隨后又在其理念下得到重建。隨著時間的推移,滅霸在堅持自己理想的同時,逐漸感受到了孤獨,他開始體會到那種身為反派所獨有的孤獨。在尋找無限寶石的旅途中,他遇到了眾多同樣堅守著理想與理念的超級英雄。面對這些英雄,滅霸總是網開一面,盡量避免殺戮,因為他深知,自己不過是在尋求一份理解,希望有人能夠共鳴他的理念,不再讓他孤身一人在黑暗中前行。在電影里,他不厭其煩地向鋼鐵俠、奇異博士、美國隊長、雷神等英雄闡述他的理想與理念,其實,他是在尋找那份久違的認同。然而,即便滅霸最終實現了他的理想與理念,依舊未能獲得任何超級英雄的理解。當他在夕陽下卸甲歸隱,那孤獨而落寞的背影在斬首的那一刻顯得更加凄涼。這種氛圍的營造,正是漫威所精心設計的。即便是超級反派,也有他自己的追求、情感和命運。在他們的結局背后,隱藏著另一種英雄式的孤獨。

  其實,滅霸在早期并未經歷過太多的人生波折,也未曾深切體會到獨自肩負“拯救宇宙”重任的孤獨感。由于他過早地洞悉了未來。

  其實這何嘗不是一場悲劇么?

  人類歷史上,有許多先知先覺的人,指引著人類正確的前進方向,照亮了人類前進的路途。

  但是,這些先知先覺者自己在世的時候卻得不到社會大眾的尊重,經常受到社會的打壓,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比如被燒死的布魯諾,被砍頭的譚嗣同。至少,他們承受著被人不理解、不認可、被孤立的窘境,以及自己孤獨、矛盾糾結的內心痛苦。

  先知先覺者,也是一個覺醒者,在覺醒的過程中,就要承受著內心矛盾糾結、孤獨的痛苦。因為他首先得質疑和否定自己已經成型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再逐漸形成一套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相當于把自己的思想意識換掉一部分,一個人完全的把思想意識換掉,這個是還是他自己嗎?很多人失憶了,很痛苦。如果一個人完全忘記了自己,思想換成了別人的思想,這個實際上等于自己已經死掉了。一個人換掉一個手指頭,問題倒是不大,如果換掉了大部分身體,會是怎么樣的痛苦?但很多人一生都是稀里糊涂的過著,不會去深度思考這些問題,就像昏睡之人。先知先覺者看到身邊的人都在昏睡,做著美夢,如果大聲吶喊驚醒他們,打擾了他們的美夢,就要遭受他們的謾罵和圍攻,甚至連親朋好友也不能原諒和寬容。

  所以,痛苦、心酸、孤獨是所有先知先覺者所要承受的代價。

  所有的先知先覺,在很多年以后,人們才能夠認識到他們的價值和正確的方向,那時候,人們才認可、傳頌這些先知先覺們的智慧和勇敢。但在世的時候,可能是窮困潦倒、痛苦一生。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頂尖科學家,試圖向一個五歲孩子解釋量子物理。你從波函數坍縮講到不確定性原理,孩子卻睜大眼睛問:“所以,電子是像小精靈一樣跳舞嗎?”你啞口無言——因為你無法想象不知道這些基礎概念的世界。這就是「知識的詛咒」:當我們掌握知識后,就再也回不到無知的狀態,導致我們高估他人的理解力,溝通變得低效甚至失敗。這種現象不僅普遍,還常常讓聰明人顯得“愚蠢”,阻礙創新與合作。但更爭議的是: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知識本身是否成了我們最大的敵人?

  「知識的詛咒」源于心理學,指知識擁有者難以從無知視角思考,假設他人共享相同信息。就像一旦學會騎自行車,你就忘了當初摔倒的笨拙;一旦成為專家,你就無法用新手語言表達。這種認知偏差由經濟學家科林·凱莫勒等人在1989年通過實驗揭示:受試者敲擊歌曲節奏,其他人猜歌名。敲擊者估計猜中率50,實際只有2.5——因為他們“聽”到腦海中的旋律,無法理解聽眾的空白。

  這種詛咒無處不在。在教育中,老師滔滔不絕講微積分,卻奇怪學生為什么一臉茫然;在職場中,程序員用代碼行話向客戶推銷軟件,結果對方只聽到“天書”;甚至在家庭中,父母用成人邏輯教育孩子,反而引發沖突。知識本應賦能,卻成了溝通的屏障。但為什么我們如此容易墜入這個陷阱?大腦的運作方式難辭其咎:我們依賴“認知捷徑”,自動填充信息缺口,以節省精力。然而,這導致我們忽略了他人的認知差距。

  當然,這不是說滅霸是對的!

  他應當算是生態恐怖主義者!

  薩諾斯的做法似乎并無多少“深刻”可言,他所依據的科學原理已經在中學生物課本里了。正如中學生物課本講到的那樣,自然界達到生態平衡,有多種方式去限制種群的擴張,比如疾病,天敵,消耗資源的能力等。而人類——智慧生命的發展是在努力打破這些限制,從而會打破平衡。結果是種群過度擴張,當消耗資源的能力超過了資源更新的能力,自然就走向了“衰壞”。當人類之外的其它物種的種群破壞生態平衡的時候,人們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屠殺”那種種群。比如近幾年的“美國大鯉魚”,還有中學課本上講過的“澳洲野兔”。人們甚至會帶著歡喜,享受這種“屠殺”。然而,在更大范圍內“破壞”自然平衡的,似乎恰恰是智慧生命——人類。他們肆無忌憚地贊頌自己的生命欲望,把盡其所能的生育當成一種權利,造成人口泛濫。這時候人們會意識到,限制自身的做法是“邪惡的”。于是,滅霸就作為“邪惡的”出場,消滅半數人口,以保衛生態平衡法則。

  薩諾斯要實現的是“生態法則的正義”,卻要被當做“邪惡的反派”。這大致就是所謂“知識的詛咒”。滅霸自以為是因為領悟到了生態平衡法則的科學,見識過破壞這種平衡所造成的生態災難,所以他認為消滅半數人口,避免對生態平衡的沖擊,實際上是站在生命的立場上為生命的利益而利用無限寶石。故而,作為生態恐怖主義者,滅霸的動機實際上與毒藤女和奧創比起來,是截然不同的,后兩者是反人類的,而滅霸卻是“為了人類”。滅霸應該被看作是在大尺度環境里強行推廣“計劃生育”政策的公益工作者。站在人類立場上,滅霸依據的是馬爾薩斯的《人口論》。人類的生殖欲望和消耗資源的欲望的擴張,傾向于超過環境的負載能力。具體的人總是自私的,人類有這種知識,卻不甘愿放棄自身的欲望,為了所謂的“平衡”。因此,站在自私的立場上,滅霸才是“邪惡的”,而滅霸要帶來生態法則的教訓,對于他而言,自私的生命種群,應該才是邪惡的。

  薩諾斯和人類之間的正邪關系,就像美國人和“美國鯉魚”之間的正邪關系。正如《寄生獸:生命的準則》里講到的,“保護環境”是個虛偽的概念,實質只是保護人類自己;人只是看到把人當食物的種群是邪惡的,但當人成為捕食者時,人自己也將是那樣邪惡的生物。當然,《寄生獸》里的這些話是站在寄生獸——捕食人類的生物的立場上來說的,道理是通用的,但立場是不同的。普遍的是,人類的自私性會歪曲法則(邏各斯)。不同的是,滅霸并不是代表某個具體的捕食者,并不想在生態鏈里占據某個生態位,他想要代表的是超越的法則。不過,“保衛”地球(這同樣是個虛偽的口號)的超級英雄們并不會這樣看,對他們而言,滅霸并不代表法則,而只是占據了某個奇怪的生態位:滅霸要消滅半數人類,卻不需要為此獲得什么利益。無限寶石只是滅霸實現“生態正義”的工具,不算什么利益。從《神盾局特工》第五季可以看到,滅霸之外有個外星人聯盟,想要的是在滅霸打擊地球之前,盡量從地球獲得他們想要的資源和利益。與那些外星人(典型的是克里人)相比,滅霸的規劃顯然要“高尚”得多。也怪不得滅霸在《銀河護衛隊》里會貶低指控者羅南的“政治”。那些星系政客們,所想的總是獲得他們自己或所屬家族社會的利益,而非像滅霸那樣維護自然法則的尊嚴。無論如何,依然,在滅霸不符合人文理想的意義上,他是個恐怖主義者。

  但這改變不了一點。

  那就是他自身的悲劇性!

  他一邊痛苦,一邊瘋狂制造死亡。

  這就太有戲劇性了!

  所以死亡眷顧他!

  如果他只是一個單純的殺人狂,死亡還真沒什么興趣眷顧……死亡無時無刻發生,只有那些最璀璨,最激烈,最有沖突性的死亡才能吸引死亡女神的注意。

  毫無疑問滅霸做到了。

  他太割裂了。

  他制造殺戮的理由,非常的高大上,他是真的這么認為的,內心深處也無時無刻的遭到拷問和折磨。

  但他的手段,粗暴而偏執!

  一邊內心高尚,一邊又瘋狂墮落……就很有那味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