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千三百五十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實際上不僅僅是死亡眷顧著滅霸,連永恒也在看著滅霸。

  死亡比較有格調,她對于自己的眷顧者很挑剔,那些崇拜死亡,或者蔑視死亡的人都不太會被她所關注。簡單來說,她就是那種典型的碧池,你如果蔑視她,或者重視她,她都不會太在意,只有那些不經意間在死亡之中升華或者掙扎的人才會引起她的關注。

  比如滅霸。

  再比如死侍!

  沒錯,死亡眷顧著死侍,這是一件很少有人知道的事情,甚至連死侍自己都不知道!

  眾所周知,死侍的誕生其實源于一場陰差陽錯的陰謀!

  死侍本身只是一個玩世不恭的城市雇傭兵,就是那種什么活兒都接的所謂雇傭兵,沒那么高大上,他甚至連代寫小孩作業這種業務都接。他的生活一直很糟糕,今朝有酒今朝醉,直到他遇到了凡妮莎,一個脫衣舞女,然后愛上了對方!

  他才開始真正有了改變的欲望。

  然后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他得了癌癥。

  為了能和凡妮莎繼續下去,他毅然決然的加入了一項實驗性治療項目……類似的項目全世界都有,一般都是實驗性的治療方式探索,一般來說治療效果完全看命!但有一樣好處,那就是這種實驗性的治療項目一般都不花錢!

  這很符合死侍這種窮逼的需求,他已經到了癌癥晚期,又沒錢,只能搏一把。

  可惜,他的運氣比較糟糕。

  這是一個基于史崔克上校對于變種人的衍生項目……史崔克死在了凱的手里,不代表著美國政府真的就徹底的放棄了關于變種人的研究,實際上對于這方面的研究,美國政府一直沒有放棄,不過更加隱蔽,也不再針對變種人。

  他們把目標放在了普通人身上。

  在史崔克的研究中,發現變種人和人類并沒有明顯的界限,變種人結合會誕生普通人,而普通人結合也可以誕生出變種人,兩者更加沒有所謂的生殖隔離,這說明什么?說明,兩者其實原本就是同類。

  甚至,關于變種人是人類進化形態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兩者并不算進化關系,更像是某種隱性突變。

  平時在觀看科幻電影時,我們常常會目睹這樣的情節:醫生或科學家向動物體內注入某種藥液,導致其基因發生突變,從而演變為一個令人恐懼的全新物種。這些變異的生物,擁有超乎尋常的力量,甚至反過來對人類展開攻擊,使得整個世界陷入混亂與不安。然而,這僅僅是科幻電影中的虛構情節。在現實生活中,雖然類似電影中的變種動物或人類極為罕見,但科學家們經過深入研究后揭示,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60余種基因突變,從這一視角來看,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被視為獨特的“變種人”。科學家們發現,每個人體內除了繼承自雙親的基因外,還攜帶著五六十種在父母身上并不存在的基因突變。這些突變并非通過遺傳獲得,而是經過變異產生。這一發現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知,因為過去普遍認為,子女的基因突變主要來源于父母。然而,新研究顯示,這種基因突變現象在每個人身上都普遍存在,而且個體所攜帶的突變基因往往雙親都未曾擁有。為了深入探究人體基因突變的根源,科學家們以一群年齡尚幼的兒童為研究對象,對他們體內的每一個基因進行了詳盡的梳理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幾乎每一個受試兒童體內都攜帶著多達6000余個潛在的突變基因。這些基因是否最終會發生突變,則主要受到兒童未來生活方式和成長環境的影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研究中,科學家們揭示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孩子身上,高達92的突變基因最初竟源自于父親的遺傳,而僅有36的突變基因來自母親。這一發現揭示,在大多數家庭中,孩子體內所發生的基因突變,其主要來源是父親的遺傳。

  為何每個個體都攜帶眾多變異基因,卻鮮見顯著的生理變化?科學家解釋道,并非沒有變化,而是這些變化往往并不顯著。通常,人體的基因突變與疾病相伴而生,但并非所有突變都帶來不良影響,某些基因突變甚至可能促進個體的優異發展。

  所以變種人和正常人,其實并無二致,只是基因突變導致,最后出現了明顯的不同,但本質上兩者沒區別。美國政府基于現實需要,不能直接研究變種人……至少像史崔克那種直接拿變種人當做耗材的事情是沒辦法了!

  但美國政府另辟蹊徑,他們打算通過基因誘變技術,把普通人變成變種人!

  在浩瀚的生命長河中,每一個物種的延續與發展都離不開基因的微妙調控。而基因突變,作為這一調控過程中的關鍵現象,既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來源,也是人類理解生命奧秘、探索疾病根源的重要窗口。

  基因突變,簡而言之,就是基因序列的突然改變。這種改變可以發生在dNA的任何一個位置,可能是單個堿基對的替換、插入或缺失,也可能是較大片段的重復、倒位或易位。這些變化看似微小,卻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基因的表達和功能,進而對生物體的表型產生顯著影響。基因突變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它不受生物體意志的控制,既可能自發產生,也可能由外界因素如輻射、化學物質等誘發。無論是細菌、植物還是人類,都無法完全避免基因突變的發生。基因突變對生物體的影響復雜多樣。一方面,它可能賦予生物體新的性狀,增加生物多樣性,推動物種的進化;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導致疾病的發生,如遺傳性疾病、癌癥等。因此,對基因突變的研究不僅有助于我們理解生命的本質,還為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線索。

  在自然界,基因突變是隨機的。輻射、化學物質,甚至細胞復制的“失誤”都可能引發這種“微小的拼寫錯誤”。這些突變大多數是無害的,但有些會帶來疾病風險,比如癌癥。而有趣的是,有一些突變卻讓人類具備了“超凡的適應能力”。例如,拉薩高原的藏族人能夠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自由生活,不會出現高原反應。這一切的秘密,藏在他們的EpAS1基因中。與平原人群相比,藏族人的EpAS1基因發生了一個“關鍵的拼寫改變”,讓他們的血液中不會過度增加紅細胞,從而避免了高原反應。這種“改變命運的堿基突變”,實際上是一種“自然選擇”的產物。幾千年來,生活在高原環境中的人類不斷“篩選”出有利的基因突變,最后,具備“高原生存優勢”的個體被保留下來。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非洲的部分人群身上。我們提到的“鐮刀型貧血癥”雖然是一種病,但卻在非洲某些地區“頑強地流傳”下來。為什么?原來,這種突變雖然會導致紅細胞的形態異常,但也正因為紅細胞形態的改變,使瘧疾寄生蟲更難感染這些變形的紅細胞。換句話說,這個“基因錯誤”在瘧疾流行的環境中,反而成了“生存的利器”。如果說藏族人的高原適應是“幸運的基因突變”,那么癌癥就是“災難性的基因突變”。癌癥的本質,正是dNA的“拼寫錯誤”——當控制細胞生長的“剎車基因”或“加速基因”發生突變,細胞就可能失去控制,開始瘋狂分裂,最終形成腫瘤。

  一種典型的例子是“p53基因突變”。p53是人體中的“腫瘤抑制基因”,正常情況下,它能監控細胞的“健康狀態”,一旦發現dNA損傷,就會修復它,甚至命令細胞“自殺”以防止癌變。

  可是,如果p53基因中的一個堿基被改變,原本的“保護機制”就會失效,癌細胞趁機失控生長。而研究發現,吸煙中的化學致癌物苯并芘(benzo[a]pyrene)會和dNA結合,導致p53基因的第157位“G”變成了“t”,這是導致肺癌的高風險突變之一。一個小小的“G變t”,竟然讓“細胞的守護神”變成了“失控的哨兵”。

  在過去,人類面對基因突變幾乎是“束手無策”。dNA被破壞了、拼寫錯誤了,那就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

  但現在,科學家們找到了“基因修復的鑰匙”——dNA修復酶。這種修復酶就像“文字校對員”,它會在dNA復制的過程中,發現“拼寫錯誤”,并嘗試把“錯字”修正回來。不過,dNA修復的“校對機制”并不完美,年紀越大,修復的效率越低,特別是在高活性氧環境中,dNA受損的速度遠遠快于修復速度,這也是“衰老”和“癌癥”發生的原因之一。有沒有可能增強dNA修復的能力?有研究發現,一些小分子物質可能幫助修復dNA,比如pqq(吡咯喹啉醌)和麥角硫因。pqq被稱為“線粒體生成因子”,能夠促進線粒體的增生,減少細胞中活性氧的攻擊;而麥角硫因則是強大的“抗氧化分子”,可以保護dNA不受活性氧的攻擊,減少“拼寫錯誤”的發生。更令人興奮的是,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誕生,讓人類有可能“主動修復”dNA中的拼寫錯誤。科學家利用cRISpR系統,像“精準的分子剪刀”一樣,剪除“錯誤的堿基”,然后換上“正確的字母”,這為治療基因病和癌癥開辟了新途徑。

  僅僅一個堿基的改變,可能讓人類進化出高原適應能力,也可能引發癌癥。一個微小的“拼寫錯誤”,卻能讓一個人一生的命運發生巨大的改變。不過,命運未必不可改變。隨著基因修復技術、dNA修復酶的研究深入,人類有望掌控“基因拼寫的編輯權”,甚至有一天,可以為每個人“修訂”屬于自己的命運之書。

  美國政府就想要憑借著這些技術,人造變種人。

  死侍求助的那個所謂醫療實驗項目,就是類似的項目組。

  這其實就是個騙局……但那些人還真沒完全欺騙死侍!

  死侍加入了x武器計劃。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他的身體被注入了金剛狼的基因,并在極端嚴酷的環境下經歷了非人的折磨。正是這些磨難,塑造了殺不死的死侍。他的痛苦并未白費,反而賦予了他超越金剛狼的強大能力,使他真正成為了不死之身。

  在這個過程中,死亡注意到了死侍!

  老實說,這種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人有很多,死侍并不出奇!

  但偏偏死侍對死亡的態度,讓死亡感到舒服。

  死亡女神喜歡死侍的核心原因在于死侍玩世不恭、幽默風趣的性格,以及他面對死亡時的獨特態度,這讓她感到新奇和吸引。死侍以打破第四面墻、自嘲和喋喋不休的幽默著稱,這種特質在嚴肅的宇宙中顯得獨特。死亡女神作為抽象實體,通常面對的是恐懼或悲觀的靈魂,而死侍的輕松態度讓她感到新奇和愉悅。死侍因不死之身而多次瀕死,但他既不恐懼死亡,也不抗拒命運,反而以戲謔的方式應對。這種坦然與死亡女神的本質形成共鳴,使她對其產生興趣。

  有趣的是,死侍和死亡其實有過交流。

  而且不止一次。

  在死侍接受折磨的時候,他不止一次在朦朧中看到了一名漂亮的,身材好到爆的女士出現在他面前和他交流。

  他以為那是凡妮莎。

  死侍和凡妮莎……可以說天生一對。

  兩者在很多方面都很合拍。

  于是死侍就和那個女人談起了戀愛……朦朧短暫但熱烈的戀愛。

  死亡對此感到新奇……沒人會真的愛上死亡。哪怕對死亡最狂熱的信徒也是如此,他們崇拜死亡,基本都是出于對于死亡的恐懼,沒人真的會愛上死亡。

  但死侍不一樣,這家伙真的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