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34章 趙阿哥要認祖歸宗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江寧,糧道衙門。

  趙安的岳母李氏正指揮仆人裝車,不遠處趙安的岳父、現任糧道衙門“辦公室”主任的丁太正與奉命前來迎接藩臺家眷的李林在說話。

  李林也是甘泉縣的童生,今年二十七歲,連續參加三次童生試都沒能考中生員,心灰意冷之下原本是要謀份活計的,結果被老宋一頓“忽悠”帶到了安徽,安排在藩司衙門的刑房做事。

  除李林外,另有十幾名漕幫子弟出身的親兵也在幫忙裝車,這些都是李林帶來的,防止路上出現什么意外。

  丁太如今是實際上的糧道衙門一把手,因為糧道被他女婿趙安給兼了,衙門二把手、管糧通判鄭符陽被調到巡撫衙門當經歷官,三把手運糧同知又在安慶辦公。

  等于說,糧道衙門的三個有正式品級編制的官都不在江寧本衙,實際工作是由吏員負責。

  管糧通判是糧道佐貳官,同地方主印官不同,佐貳官空缺須由主官上報吏部選任,若主官沒有上報,吏部不會選派新的佐貳官。

  趙安便卡了這個BUG,壓根沒上報吏部說自己的佐貳官被調到巡撫衙門,糧道的佐貳官因此空缺,原因便是想讓岳父替他實際把控糧道衙門,省得吏部再派個通判下來“奪權”。

  宿州大捷的請功折子上,丁太被趙安以督轉糧草有功保薦為候補知縣,通過的話就意味只有秀才功名的丁太不必經科舉就能成為大清的七品官。

  別人候補可能真就候補,趙安的岳父能候補么?

  直接就以候補知縣缺主持女婿的糧道衙門了,后面再稍事操作,恐怕比老丁進步的更快。

  有個省正的女婿,老丈人怎么也得弄個廳副當當吧。

  配合丁太工作的是原江寧庫的大使程大德,這人業務水平相當高,按趙安意思程大德正協助丁太全面整頓安徽各大庫包括漕糧轉運系統。

  整頓辦法大體參考后世的交通物流系統。

  名為督轉漕糧需要,實際是建立一個可以快速便捷轉運兵馬、錢糧物資的兵站系統。

  當然,這些程大德是不知道的,甚至丁太這個岳父也不清楚。

  李林等人上個月就來了,趙安那邊也是希望兩個夫人能帶著孩子早點到安慶新家,可春蘭小娘子產后一直惡露不停,擔心到了安慶會讓夫君不喜,所以便說自己身子不適無法出行。

  婉清這邊也有點舍不得離開父母,加上做月子便也沒著急搬家。

  這么一耽擱,搬家的事就拖到現在,直到老宋派人再次催促,婉清才決定搬家去安慶和丈夫團聚。

  春蘭這邊惡露沒了自是答應,尋思自己給丈夫生了個女兒,去了安慶怎么也要多要幾次懷個兒子才行。

  有點擔心丈夫重男輕女。

  趙安青天人設是在江寧打造的,既是青天,那肯定沒多少家當,唯一值錢的家當可能是擺在糧道大堂那口鐵棺材。

  鐵棺材肯定是沒法帶到安慶去了,又是趙安在糧道衙門最大的“象征”,所以丁太就悄悄將里面的小金棺材取出交女兒帶給女婿。

  可再清廉,兩個夫人加三個孩子,外帶伺候的保姆、廚子、車夫、管事、跑腿什么的,大大小小加一起也有二十來人,因此光行李就裝了三大車,坐人的車也得十幾輛。

  這些隨同去安慶的下人們無一例外全是丁家的人,從這點看,趙安的“內務府”將來鐵定姓丁。

  收拾差不多,婉清便抱著剛出生個把月的幼子在保姆張媽攙扶下準備上車出發。

  趙安給兒子取名趙寧,原因是兒子是在江寧出生的。

  若在江蘇出生就叫趙蘇,若在京師出生就叫趙京。

  通俗易懂。

  要是在安徽出生就得叫趙安?

  還好不是,要不然就亂了。

  女兒名字取的卻是講究,叫趙依依,取自《詩經·采薇》“楊柳依依”四字。

  這名字也是對應養女的“小小”之名。

  送行的糧道衙門人員見夫人出來趕緊上前紛紛見禮,因趙安在糧道時杜絕屬員給自己送禮,所以哪怕丈夫不在,婉清也不敢收這些人的“別敬”,笑著與眾人一一道別,表現的比趙安還親和。

  春蘭小娘子抱著女兒依依默默跟在婉清這個主母身后,小小則被一個保姆抱在懷里。

  直到目前為止,糧道衙門的人都以為春蘭是婉清,婉清是春蘭。

  沒辦法,誰讓婉清非要也跟著假到底呢。

  純粹小丫頭虛榮心作祟。

  當母親的怎么能忍心女兒遠離呢,況女兒初為人母,李氏是很想同女兒一起去安慶的,可丈夫這里又離不開她,只得將對女兒的心疼壓在心頭,強忍淚水反復叮囑:“以后娘不在你身邊了,你到了安慶要好生照顧自己和孩子,姑爺公務繁忙,你這做妻子的要多體諒”

  話未說完聲音已然哽咽,說不下去了。

  婉清眼中含淚,低聲道:“娘放心,女兒曉得,只是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爹娘.”

  同樣哽咽難言,母女倆就這么執手相看,淚眼朦朧。

  當父親的丁太見狀雖心中同樣難舍,卻強作鎮定道:“好了好了,姑爺在安慶等著呢,莫要誤了時辰。”

  說著,卻忍不住多看了女兒和外孫幾眼,仿佛要將母子的模樣深深印刻在心里。

  李氏只好抹去眼淚,拉著女兒的手送她上車,只婉清右腳剛踩上馬車下擺放的踏凳,遠處街口傳來一陣喧嘩聲,似有什么人朝這里奔來。

  眾人疑惑之下抬頭看去,卻見是一隊衙役護著一頂轎子快步奔來。

  看那轎子“款式”,當是個四品官的。

  眾人都以為是江寧城中哪位官員路過此地,未想那頂轎子卻直接停在了糧道門口,緊接著一位官員從轎中走出,有衙門人員認出此人,竟是那江寧知府李大人!

  江安糧道雖駐在江寧卻是安徽的官,平日與江寧官場沒有任何交結,那這江寧知府來做什么?

  丁太心中疑惑上前便準備詢問,若是公務便請知府大人入內詳談,未想那李知府視線直接繞過他看向自家女兒,滿面堆笑道:“這位就是趙夫人么!下官江寧知府李堯棟聽聞夫人要前往安慶與趙大人團聚,特來相送!”

  送我?

  婉清頗感意外,她們這次搬家雖未刻意隱瞞,但也絕未聲張,何至于勞動江寧的父母官親臨相送?

  “有勞大人了,”

  知書達禮的她忙斂衽行禮。

  見狀,李知府趕緊道:“夫人這可是折殺下官了,不敢當,不敢當.”旋即抬手,“下官備了些許程儀,不成敬意,還望夫人笑納!”

  身后立時有隨從捧上一份禮單,又有數名衙役將備好的禮物奉上。

  光看包裝,便知這些禮物價值不菲。

  婉清心中疑竇叢生,面上卻是滴水不漏,溫婉謝道:“有勞大人親臨,妾身實在惶恐,只外子身在任上,妾身這女流之輩何敢勞動大人大駕,這禮物更是愧不敢收,還請大人帶回。”

  “哎,夫人這話就見外了,下官與趙大人雖非同省為官,卻也與趙大人同城當差,期間也有過交道,對趙大人為人甚是欽佩,也極為仰慕”

  知府大人專門過來送禮走“夫人路線”的,哪里能把東西再帶回去呢,正說著呢,街口又有一騎飛速奔來。

  “吁!”

  馬上騎士抵近衙門口后即勒馬立定,不及下馬就高聲報道:“江寧布政使福昌福大人差小人前來奉上程儀一份,祝趙夫人一路順風!”

  江寧布政使?!

  這可把婉清嚇壞了,因為這位可是與自家夫君平級的大官,比眼前這位四品知府可要高出兩三級的。

  如此大的官也給自己送上程儀?

  別說婉清一頭霧水,父親丁太也是目瞪口呆,不明白江寧布政使同自家女婿有什么關系以致特意派人給女兒奉上程儀。

  知府大人心中卻是一肚子數,果然,那趙有祿就是天之驕子,否則,藩臺大人何以也派人來奉程儀呢!

  幸好自己及時收到消息,否則,真就錯過這攀附天驕的好機會。

  婉清怔著不知如何是好時,街口竟又傳來馬蹄聲,旋即就見一隊頂盔貫甲的八旗兵縱馬而來。

  不下五十騎!

  于并不寬敞的街道上縱馬馳來,聲勢極大,瞧著也極是嚇人,有幾個糧道衙門的工作人員見狀駭的下意識往后退了幾步。

  李林帶來的那些漕幫親兵則立即警惕起來,離的近的數人直接沖上前來擋在了夫人身前。

  知府大人也是一凜,不是害怕那幫八旗兵滋事,凜的是竟然江寧將軍也派人來“拍”趙阿哥的馬屁!

  看來,兩江的封疆大吏們都知道這樁皇帝秘辛了!

  如此說來,趙阿哥認祖歸宗怕也不遠了吧。

  那幫八旗兵遠遠就降了馬速,待離的近了,為首的一八旗佐領直接于馬上抱拳,聲若洪鐘道:“末將八十六奉江寧將軍之命,特來為趙夫人護送開道!將軍有言,趙大人乃國之棟梁,家眷安危至關重要,故末將須護佑夫人車駕直至安慶地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