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0章 四福兒的震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驛丞,縣郵政局長、交通運輸管理局長兼招待所長。

  這個職務擱趙安前世是實權職務,有望晉升縣級,但擱這個時代晉升空間極其有限。

  因為,驛丞屬雜職,不入流,連九品都沒有。

  驛丞的仕途天花板就是九品,沒有貴人提攜或碰上狗屎大運,一輩子都在科級打轉的存在。

  本朝歷史上唯一從郵政系統發跡的高官只有一人,便是雍正朝的李衛。

  不過李衛是直接擔任從四品的一省驛傳道(廳),未到任就改任正四品的云南鹽道,在云南鹽道任上呆了不到三個月就被提拔為從二品的云南布政使。

  也就是說李衛并非從驛傳系統基層做起,而是雍正為了方便李衛出任云南布政給先安排的過渡性崗位。

  說白了李衛當時級別不夠,雍正又想大用他,就給先安排個級別夠但不算實權職位的崗位過渡一下。

  如此既提升了品級,又豐富了履職經歷,完美繞開朝廷用人制度。

  就是過渡的時間有點短,五個月時間過渡兩個四品道員崗位。

  僅這一點來看,趙安是大大不如的。

  畢竟李衛是實任藩臺,而他是代理。

  趙安這邊雖沒有直接任命縣令的權力,臨時委任一個驛丞代理知縣的權力還是有的。

  除了這個叫范濤的驛丞對于精準救災有經驗外,也是因為驛丞這個不入流的職務相比知縣更為務實,對民間情況了解的更多,比之那些科舉正途官更能應付當下這復雜的災情。

  即技術性官僚比科舉正途官更能適應形勢的發展。

  同時也是對外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只要務實的吏員們能夠積極投入救災,朝廷新任的代理藩臺大人便會破格予以提拔,一個讓他們從事業轉為公編的機會。

  哪怕這位代理藩臺大人剛剛違規擅殺地方主官,很有可能會被朝廷革職查辦,但那是后面的事,且誰敢說如此大災情況下朝廷不會默認此事。

  畢竟,安徽已經餓死上百萬人。

  非重典不能大治。

  消息靈通的要是知道這位代理藩臺上個月剛剛被巡撫大人摘參,結果沒被參倒反而高升代理藩臺,只怕對這位代理藩臺違規殺人一事要持另一個看法了。

  很難說皇帝是不是對安徽巡撫朱珪以及整個安徽官場救災無能不滿,這才故意啟用一個“酷吏”來整治安徽官場。

  人這個東西就是奇怪,同樣的一件事能有千百種不同的看法。

  而機遇,往往藏在其中一兩種看法中。

  暫署的意思實際就是個過渡,干的好了未必真讓你擔任縣令,但“吏轉官”卻是實實在在的。

  起碼,省了你八年勘磨期。

  再不濟,被省里大員看中記下名字,對底層的吏員而言無疑也是燒高香的存在。

  范濤的激動趙安看在眼里,為了讓定遠縣的官吏服這個暫署知縣,趙安當場就寫了張條子給范濤,并告知定遠縣內若有人不服他這個知縣,便叫這人與他這個代理藩臺“理論”一下。

  誰敢跟親手殺縣令的藩臺大人理論?

  皇帝賞給的黃馬褂血跡可是斑斑。

  鑒于定遠縣是重災區,縣里某些地區已如人間地獄,如那被殺的定遠知縣所言有族長將族人論斤稱兩賣,把個宗族的祠堂變成肉鋪。

  這事聽起來無比恐怖,背后藏著的卻是宗族為了香火不得不做出的“斷臂”之舉。

  以少部分族人的生命換取整個宗族的延續。

  于宗族而言,是不得已。

  于當下安徽官場而言,其實也是大多數官員的心態。

  被殺的定遠縣明顯也有這種心態,否則就不會消極救災,因為他的判斷是災情短期內不僅不會好轉,反而會加劇。

  如此,將有限的錢糧投入救災,后面怎么辦?

  跟寧保城池不保鄉野一個道理。

  趙安不是封建官僚,做不到犧牲一部分人換取另一部分人存活,自來這個時代以來,他哪怕給上面的“領導”出過太多餿主意,但從未真的損害過底層百姓利益,也真正做到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所有的做戲無非是想換得更大的官階,從而能讓他站在更高處為百姓服務,而不是視人命為草芥,一將功成萬骨枯。

  更不可能將災區發生的種種可怕之事視作電影畫面一看而過,而是必須毫無保留的沖進救災第一線,盡一切力量挽救那些在死亡線上垂死掙扎的災民。

  無它,是人而矣。

  就災情的嚴重程度來看,再不全力發揮官府的救濟力量,定遠縣以及周邊極有可能就會爆發大亂。

  鳳陽,可是出過朱太祖的。

  一旦爆發起義,趙安所做的一切就前功盡棄。

  為此,他在定遠縣專門停留數日督促地方全力救災,除將定遠縣存庫的錢糧都拿出來救濟災民外,亦命縣里發動富戶士紳捐錢捐糧,同時組織相關救災隊深入鄉村與地方保甲緊密結合,建立針對白蓮教的聯防體系,同時打擊嘯聚山林的災民。

  對演變為匪的災民隊伍,趙安著人貼榜于顯眼處,除告知救災不力的定遠縣被誅殺外,就是告知各項救濟措施,引導災民前往領取賑災錢糧。

  對為匪者無論頭目還是挾從,一概不咎,哪怕之前殺過人也不追究。

  同時發文滁州方面要求立即往定遠縣調撥糧食五萬石,為確保救災通道通暢,救災糧不被災民和土匪哄搶,手書密信派人前往天長“調兵”。

  此前趙安在江寧出發時就命丁九選2000漕幫青壯,以運送救災糧名義先期進入與揚州搭界的天長待命,帶領這支隊伍的是二幫主事徐霖。

  這支隊伍原本是趙安打算利用朱珪辦團練機會就地轉為安徽團練一部,現在則要將他們立即用起來,先確保救災通道的通暢。

  如果道路出現問題,再多的錢糧也是運不進來的。

  不過官面上即使是外地前來支援救災,如此多的青壯也不可能在地方官眼皮底下深入災區,更何況還是持械。

  最大的可能是收到徐霖剛帶隊伍從天長出發,就會被沿途的官府視為反賊加以鎮壓。

  故而趙安一面以代理藩臺身份行文沿途各縣,指徐霖這支隊伍乃隸屬糧道衙門的運兵,現提級歸藩司直接指揮,除運送救災糧外亦承擔驛道保障任務,要求沿途各縣予以方便。

  “運兵”分兩部分,一支歸漕運衙門指揮,一支歸漕糧八省的督糧道指揮。

  趙安手下就有個運糧同知官專門負責運兵,不過這個同知官駐地在安慶,目前都沒有和趙安這個頂頭上司照過面。

  而運兵本就被漕幫壟斷,因此各地漕幫分舵都有專門的運丁服,衣服一換人一集中便是一支軍隊。

  以運兵名義將徐霖部調到災區保障官道通暢完全合法,2000運兵的吃喝也不是小數目,除徐霖部自己攜帶的部分糧食外,趙安命滁州方面給予供應。

  淮北地區的團練大多有名無實,為防白蓮教大舉造反,趙安又行文設在鳳陽府的壽春鎮,要求該鎮務要確保主要官道的驛站、要沖。

  壽春鎮是綠營在安徽境內的兩大鎮之一,另外一鎮則是駐防在江南的皖南鎮,兩鎮綠營兵總數在14000人左右,江北的壽春鎮約6000人,江南的皖南鎮約8000人。

  清廷在安徽未設專門統領綠營的提督,兩鎮兵分由總兵節制,主要承擔地方治安、漕運護衛任務,歷來清廷遇到大的戰事基本都不會調安徽綠營參戰。

  指揮系統上,安徽綠營雖受巡撫節制,但實際指揮權卻在兩江總督手里。

  朱珪之所以大辦團練穩固地方,除了安徽綠營不堪用以外,就是因為他要調動安徽綠營須經兩江總督孫士毅批準,文書環節上麻煩。

  趙安這個代理布政因為兼徽慶寧太道原因對駐扎在這些地區的綠營有節制之權,但同樣也沒有指揮之權,也須上報兩江總督獲得批準方能調動。

  不過婁老師是總督大人的“大秘”,且新任的兩江總督大人對他這個豆腐青天很是欣賞,因而在調兵程序這一塊反而比朱珪更容易獲得批準。

  為確保萬無一失,趙安遂給兩江總督府上報,要求獲得對駐防在皖北的壽春鎮綠營“臨時調動指揮權”,只要兩江總督批準,他就能隨時抽調壽春鎮用于救災,或平亂。

  于定遠縣停留數日后,趙安在做完最后一件事便啟程前往鳳陽城準備與前任荊道乾交接,同時“會見”壽春鎮總兵。

  這最后一件事便是給相識的官員寫信,如江蘇巡撫福崧、按察使額其納、揚州知府方維甸、鹽政阿克當阿、江寧知府李堯棟、揚州巡鹽御史鄭博文、漕運總督的吳參政、溫福將,以及自己的岳祖父老丁以及揚州教育系統,揚州金融系統.

  總之,只要與自己認識的官員或打過交道的官員,趙安都給寫了信。

  一封號召各界積極發動力量,為安徽災區捐錢捐糧的公開信。

  信的末尾,皆是一句大白話:“拜托了,趙有祿萬謝!”

  沒辦法,僅靠安徽一省力量根本救不了這么大的災,唯有四面八方眾志成城來救才行。

  京師。

  天太熱,軍機處值房悶的很,外面的知了也叫的煩死人,搞的心悶頭熱的當值軍機大臣福長安火大,一拍桌子怒罵:“粘桿處那幫東西死哪去了!”

  粘竿處又名尚虞備用處,專門做執燈、幫車、幫轎、捕魚、逮鳥、抓獸、修網等宮中雜事,捕知了也是他們的業務范圍。

  雍正年間粘竿處還一度充當了前明東西廠特務角色,不過本朝老太爺登基后這業務就給停了。

  幾個當值的滿漢章京同樣是熱得腦袋冒汗,沒辦法,這天實在太熱了,以致于值房放的冬天儲冰都解不了熱。

  老太爺那邊也熱的有些受不了,昨兒個還同和珅嘀咕是不是提前去承德避暑,讓和珅擬定隨行皇子皇孫、后宮嬪妃、伴駕大臣名單。

  什么人能跟老太爺一起避暑,什么人不能去,那可是大有講究的。

  為這名單,和珅在府里不斷和親信商議,就這也才定了一部分出來。

  和珅本人肯定是要去的,福長安也想去,可和珅卻讓他留在京里守著軍機處,搞的福長安大是郁悶。

  結果本來就燥的心情叫知了這么一喊,可不把中堂大人惹毛了么。

  也不能怪粘竿處的人沒上心,這不聽說皇上準備提前去承德,宮中和內務府相關機構都為這事在忙,一時忘了派人到軍機處捉知了。

  章京們沒辦法,只能找來梯子,讓幾個身手矯健的筆貼式拿網去兜那知了,如此忙活了半個時辰,總算是讓福中堂稍稍靜了心。

  另一個當值軍機大臣松筠去工部辦事了,眼下值房就福中堂一人,見四下也沒人,索性脫了上衣光著身子看起各地送來的奏折。

  值房內還有個叫安達禮的滿章京在幫忙,這人是福長安哥哥福康安提拔進軍機處任職的,原先在兵部任主事。

  安達禮剛把幾份福中堂看過的折子整理好,通政司那邊又有新折子呈了過來,按慣例安達禮先看有無督撫的密折專折,結果卻發現內中有一份新任暫署安徽布政趙有祿的專折。

  在軍機處當秘書的哪個消息不靈通,一見是和中堂提拔的人,安達禮忙將折子抽出遞給福中堂。

  “誰的折子?”

  福長安接過折子打開來看,旋即愣住,破口大罵:“這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膽了,他有幾顆腦袋夠砍的!”

  “叭”的一聲將折子拍在案桌,“凈他娘的沒事找事!”

  “中堂,出了何事?”

  安達禮不是外人,福家兄弟的親信,見福中堂如此生氣便大著膽子撿起那折子來看,看完也是愣住,失聲道:“擅殺地方主官可是死罪,中堂,這事可大了去了,您可不能糊涂,還是上報皇上將這趙有祿部議吧。”

  “部議?”

  福長安氣不打一處來,瞪了安達禮一眼:“部議個姥姥,這小子要完蛋,我那十萬兩銀子怎么辦!”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