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1章 百姓怪累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前世趙安看仙俠,里面有半步元嬰的說法,也就是實際修為未到元嬰境界,實力卻比金丹大圓滿要強,比元嬰稍弱那么一丟丟。

  這個半步元嬰說法擱趙安身上最是恰當不過,簡直就是量身打造的說法。

  如果說從二品是部級標配,那正三品就是廳級的最高配置。

  以廳級最高配代理部級一省之長,怎么著也得是候補委的級別。

  努努力就能去掉候補,再努努力進局(軍機處)也不是不可能。

  再努力的話,大概率就是老太爺說話理太糙,朕不大愛聽。

  雖然知道朱珪參不倒自己,但再一次原地飛升還是讓趙安很激動。

  怎么說呢,感謝老太爺的厚愛,感謝每一個支持以及幫助的同事、領導們。

  當然,更要感謝廣大百姓。

  因為正是廣大百姓的擁護與愛戴才把趙豆腐抬進青天行列的。

  沒有青天這個光環加成,他能短短數月就達成半步元嬰的成就?

  放眼大清朝,還有比他更年輕的半步大佬么!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自個都代理一省之長了,小貸黨肯定要跟著水漲船高。

  老丁那邊江蘇巡撫福崧有推薦安排,趙安不插手老丁今年也能高升,且趙安在江蘇有巨大利益鏈條,因此希望老丁繼續在江蘇任職。

  前幾天待參期間,他專門給福崧寫了封信,除了漕幫建筑工程隊進場施工一事,還輕描淡寫提到老丁兩句,說自己能有今日成就完全是這位縣尊慧眼識珠。

  沒有明言請巡撫大人如何照顧老丁,但福大人心中必定是有數的。

  不是他趙安的天才構思,福大人能獲賞雙眼花翎么。

  這份恩情,福大人能不回報?

  何況,趙安這邊都暫署安徽布政了。

  “五福兒”的風在江寧刮得很猛,以紹興朋友圈的傳播速度,只怕這會福大人也收到風聲了。

  再瞧巡撫摘參的結果是“五福兒”高升代布政,福崧肯定也迷糊。

  這一迷糊,老丁高升是板上釘釘的事。

  畢竟,無風不起浪,況這浪打的結結實實高。

  老宋這里因為級別較低,就算買官的話起步也不會太高,頂多一任知縣,多半還是云貴川。

  老宋這人才華說不上有,但忠誠是絕對的,所以趙安有必要利用代理安徽藩臺的機會拉老宋一把,盡可能的利用代理藩臺這個身份在安徽境內解決老宋的工作安排。

  不用任何人提醒,趙安也清楚老太爺讓自己代理安徽布政實際是在敲打朱珪,而朱珪又將自己視為眼中釘,因此他這個代理布政從現在開始就要表現出足夠強硬姿勢,讓安徽官場形成涇渭分明的兩股力量,而不是朱珪一個人說了算。

  想要形成這樣的格局,趙安就必須物色多多的“狗腿子”,人多力量大,光靠他一個人可對付不了朱珪。

  再大的官,只要下面人不鳥他,莫說巡撫了,就是總督也得靠邊站。

  趙安打算讓老宋先當一個散州知州,過個兩三年再幫其弄個實權知府。

  代理布政也是布政,布政使是有權力向朝廷舉薦破格提拔某人任職的。

  從五品的散州知州不在吏部規定的四品紅線范圍內,即知州這個職務只要地方督撫、布政愿意舉薦,吏部基本不會駁回。

  要是在江蘇把一個八品教諭舉薦為知州,難度相當大,清朝開國一百多年來除了現任四川總督李世杰是被當時的總督、巡撫聯名從一個九品巡檢破格舉薦為五品知州,再無其它例子。

  因為,江蘇那邊富,每一個實權崗位都有多少雙眼睛盯著,沒有強有力的后臺背景是不可能坐火箭上來的。

  安徽則不同,窮的叮當響,吏部選官時候補之人都不愿意到安徽做官,更何況現在安徽災情嚴重,簡直就是架在干柴上的大鍋,一有火苗就會沸騰。

  估計這會安徽不少官員都急著想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所以,只要操作得當,趙安是可以幫老宋直接運作成知州的。

  處不處的直接看不上,得上廳的強度。

  如此,既滿足了老宋的進步要求,又省下一筆吏部捐銀,還能實現對安徽官場的滲透,贏麻了。

  麻煩在于老宋是揚州甘泉縣的教諭,趙安是安徽的代理布政,一個是江蘇小官,一個是安徽大官,制度上沒辦法直接把老宋從揚州調到安徽來。

  借調都沒法借。

  趙安想了想直接吩咐老宋回去后就把教諭辭了,然后卷鋪蓋到他這個代藩臺大人手下做事。

  在老宋驚喜目光下,直接拍板:“過來后我先任命為你藩司經歷官,先幫我救災,攢下功勞回頭我好幫你往上報。”

  藩臺衙門的經歷司相當于藩臺辦公室主任,負責文書收發、檔案管理及日常行政事務。

  換個說法就是藩臺大秘。

  這個職務過往一般是由州判升任,干的好的話則能遷升知州、外府通判。

  只要“老領導”不倒,升知府、按察就是時間問題。

  老宋一個辭了教諭的舉人能直接出任藩臺大秘?

  趙安說能就能。

  大清各大衙門、地方衙門的屬員是允許正印官自行招募的。

  前提是學歷夠。

  老宋是舉人,這個學歷可以任職六品官。

  不過屬于橫空出世,把原本位置上的那位給擠掉罷了。

  這也沒什么好埋怨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沒理由前任用的大秘現任要接著用的。

  除了經歷司,藩臺衙門常設科室還有著負責審計財政的照磨所,負責復核刑名案件的理問所,另外則是管理藩庫的庫大使。

  這些要害崗位趙安肯定要一一換上自己人,只不過他現在都沒上任,而且安徽現在情況復雜,也不合適一上任就搞系統清洗,得慢慢來,動作不能太大。

  給老宋內定的知州是六安州,這個州很窮,卻是是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重要交通樞鈕。

  還有三年多白蓮教就要在湖北舉旗,趙安先前就計劃提前布局,現在有了代理藩臺的身份再不布局更待何時。

  六安,就是卡住白蓮教北上的咽喉,同時也是趙安“生事”的基地。

  老太爺口諭救災重要,但防亂更要緊。

  安徽境內的白蓮教趙安是必須予以清剿的,因為老太爺盯著呢,只不過他不打算把白蓮教殺光,而是把他們往湖北趕。

  趙安對白蓮起義了解不多,不知歷史上安徽白蓮教發展到什么程度,對后來的白蓮起義又有什么推動作用,反正把人往湖北趕肯定沒錯。

  群英薈萃也好,蘿卜開會也好,別在安徽鬧就行。

  千恩萬謝不用言表,老宋開開心心回揚州辦辭職手續,趙安這邊也沒閑著,當天就召開糧道衙門緊急會議。

  會議主題只有一個——救災。

  “同諸位想必知道安徽旱災嚴重,今朝廷委我暫署安徽布政,予我立即前往安徽救災,此時此刻,我心中全無升官之喜,有的只是對災情和百姓的萬分掛念.”

  趙安手中拿的是三份公文,一份是隨升官旨意一同送來的戶部急遞《勘災章程》、一份是自己前不久寫的《賑災條例》,以及一份將安徽各府州縣以重災、中災、輕災、未受災標明的圖冊。

  “凡糧道衙門所屬各庫在重災區的,無論是常平倉還是水次庫,全部就地放糧,糧道派專員到場協調地方官府一同發放。發放庫糧時須防胥役冒領,可令災民互結擔保。”

  “中災、輕災未受災地區,則應于城外顯眼處設立粥廠,水陸要沖、碼頭也要設粥廠,此外漕糧今年不再北運,就地調糧”

  就糧食系統救災工作進行系列指導后,趙安深情起身,環顧一眾工作人員竟是深深鞠了一躬:“安徽兩千多萬百姓的生死全在各位身上了,望各位以朝廷利益為重,以百姓為重,配合本官將救災這場攻堅戰拿下!”

  眾人見狀哪還敢坐著,紛紛起身表示一定不負藩臺大人厚望,拿出十二分的干勁落實藩臺大人的指示。

  趙安滿意,經他這幾個月的整治,江寧糧道衙門的官僚作風明顯少了許多,連帶著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

  不管什么年頭救災,最重要的就是效率。

  鑒于自己要往安徽就地指導救災,糧道衙門這一塊趙安交給自己的岳父丁太負總責。

  丁太只有秀才功名,又剛剛任職糧道吏員數月,哪怕女婿高升代理藩臺,他這個岳父也是不好立即吏轉官的。

  自家老丈人,趙安肯定會照顧。

  讓岳父在糧道衙門坐鎮監督糧食系統救災,也是給岳父下一步升官做的鋪墊。

  等災情緩減,就以岳父協助救災有功為其舉監,再在救災有功人員花名薄中添上岳父名字,多少也能混一個知縣。

  但是想讓糧道衙門這個廳級機關的工作人員在救災這一塊全身心投入,光鞠躬是不行的,還得有額外刺激。

  趙安的刺激就是:“這次救災,凡本衙表現優秀者,本官不吝破格錄用。”

  具體就是書辦轉吏員,吏員轉官員。

  聞聽此言,一眾參會的糧道工作人員都是精神一振,很自然想到糧道大人高升,肯定要從糧食系統調一些人幫忙,如此,不就是他們實現個人命運轉變的大好機會。

  小貸黨、教育黨外,還得有個糧食黨。

  趙安的宗旨只有一條——凡他任職的單位,所有工作人員都能跟著他喝湯。

  為此,計劃拿出五到八個知縣供糧食系統消化。

  既然是救災,地方官員肯定有表現優秀,也有表現不利的。

  作為老太爺欽點的救災防亂負責人,上報幾個救災防亂不力的縣官不是趙安的本職工作么。

  由于老太爺要求立即前往安徽,趙安不能在江寧多呆,準備明早就輕車簡從深入災區。

  夜里,主持了家庭會議,把有身孕的春蘭和婉清都叫到一個屋子,讓二人各自表現。

  春蘭表現的相當積極,都不用吩咐就主動上嘴。

  婉清看的目瞪口呆,可一想到夫君都是正三品的代理藩臺了,哪還敢讓春蘭獨美,趕緊蹲了下來。

  次日天還未亮,趙安就出發了。

  只帶了劉小樓、百里云龍等保鏢以及糧道衙門的十幾個差役,一律坐車,目的地是鳳陽,因為得先和在鳳陽被革了代理藩臺一職的荊道乾交接。

  藩臺衙門則在安慶,巡撫衙門也在那里。

  馬車剛啟動,趙安就拿筆在寫東西了,主要是關于防亂的措施安排。

  白蓮教在安徽境內發展到什么地步,趙安目前并不清楚,只聽婁老師說過鳳陽一帶的白蓮教和當地鹽匪勾結在一起,鳳陽知府派兵圍剿結果被鹽匪大敗,從此事可以看出安徽綠營的戰斗力很差。

  所以,防亂這一塊不能一味依賴綠營,還是得另組班底。

  老天爺給了個機會,安徽巡撫朱珪兩個多月前以巡撫名義行文各地,要求組建團練,目的也是防止災情嚴重導致民亂。

  一開始得知此事時,趙安不禁想到嘉慶對付白蓮教靠的也是團練,現在一想,這分明就是朱珪的主意。

  再結合朱珪是日后嘉慶的一號心腹,自然就能猜出是朱珪在安徽搞團練有了經驗,這才推廣去對付白蓮教的。

  不過朱珪這個創意無疑利好趙安,出發前命人給揚州的丁九送信,要丁九精選2000精壯漕工以運送賑災糧為由到泗州天長集結。

  趙安打算將這兩千人就地改為團練,直接聽命于他這個暫署布政,因為他身上還兼著徽池太寧兵備道的職責。

  可以練軍,也可以管軍。

  正寫防亂措施時,前方車隊忽的停了下來,掀簾一看,城門內外盡是黑壓壓的人頭。

  乃是江寧百姓聽說豆腐青天沉冤得雪前往安徽就職,自發前來相送。

  場面十分感人。

  有老人贈酒,有幼童獻花,有婦人激動哭泣,有追著馬車遲遲不愿離去的.

  直至駛出很久,再也不見百姓身影,趙安激動的心方慢慢平復,然后吩咐劉小樓:“回頭通知一下,百姓的賬都給結一下,咱差什么都不能差人百姓的辛苦錢對了,剛才那些追著本官馬車幾里地的婦人們,每人多發一兩銀子,跑這么遠,怪累的。”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