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88章 八零美食系統(27)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就在這時,后廚方向傳來一股奶香奶香的仿佛蜜糖罐子打翻了的誘人香味。

  原來是工作中的烤窯有面包出爐了!

  表皮金黃酥脆、內里奶白綿軟的蜂蜜面包,出爐的剎那,香飄數里,引得附近筒子樓的居民,都從窗臺、陽臺探出頭:

  “不年不節的,誰家在做好吃的?咋這么香啊!”

  聽說是大食堂改制的紅旗小吃部開業,不但有外酥里嫩的吊爐烤鴨、肉香濃郁的鹵味蓋飯,竟然還會做以前的西點坊、現在的供銷社才有得賣的蜂蜜面包?

  “多少一個啊?貴不貴?”

  巷子口有人吆喝著回應:“不貴!兩毛一個!五毛三個!”

  家有孩子鬧著要吃面包的居民一聽,立即揣上錢包,跑下樓來排隊了。

  然而沒等他們排上隊,就聽前面說賣完了。

  因為這款面包同時也是小吃部今天的贈品。

  一爐面包量不少,但消費的顧客也多,送出去一大半,剩下的很快就賣完了。

  “那啥時候還有啊?”

  “別急別急,二號烤窯的烤包子馬上出爐。”

  三食堂的師傅們:“……”

  輸了輸了!

  他們三食堂徹底輸了!

  春和巷紅旗小吃部火了!

  早上六點,就有不少居民、職工排隊來買油條、炸糕、煎餅果子了;

  上午九點,第一爐蜂蜜面包出爐,附近街巷的居民紛紛帶孩子來買面包;

  上午十點,第一批吊爐烤鴨也出爐了,排隊的人更多了;

  中午十一點半,到了職工們的午餐時間,小吃部擠滿了人。

  沒座位就站著吃,要不就拿飯盒打包間吃。

  一塊五的大肉蓋飯吃不起,那不還有五毛、三毛的鹵蛋蓋飯或鹵干子蓋飯嗎?

  用大肉蓋飯同款的湯汁一淋,比三食堂寡淡的大鍋菜美味多了!

  下午兩點,外帶窗口不但賣面包、麻花,還供應綠豆湯、酸梅湯以及免費的茶水。

  炎炎夏日來一杯井水冰過的沁涼飲品,簡直人生一大享受。

  茶水雖然是用老茶梗子泡的,但關鍵免費啊!

  走過路過接一杯喝喝,解渴消暑。

  附近居民區的老一輩們直夸這家新開業的小吃部會來事。

  下午三點,咸香酥脆的烤包子出爐!引得附近玩耍的孩子們嗷嗷喊餓。

  四點光景,又一批烤鴨出爐,面朝巷子的外帶窗口先一步排起了隊伍。

  四點半,釓鋼廠工人結束一天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先來小吃部轉轉。

  有的帶半只烤鴨回家;有的不買飯,就買份鹵大腸或是鹵雞爪,順便帶二兩剛炸出來的花生米,回家下酒吃。

  周邊居民,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每天都會牽著孩子來小吃部轉一轉。

  不見得每次都會消費,但不來看一眼,這天就好像有件事沒完成似的。

  謝姎每次看到一些懂事可愛、一如她家兩個娃的小孩兒,就會隨手送他們一根麻花或是一只小面包。

  當然了,遇到一些愛占便宜的老頭老太,牽著慣會就地打滾的霸道小孩,她就權當沒看見。

  這些老頭老太沒少在背后罵她摳門,揚言再不來她這里買東西了。

  但沒過幾天又乖乖來排隊了。

  實在是家里孩子作得很,非要吃她家的麻花、面包、烤包子,還有酸酸甜甜開胃又消暑的酸梅湯。

  小孩子酷愛這些。

  大人們則更喜歡吊爐烤鴨。

  以前家里來客人,都會去國營飯店點個紅燒肉或是傳統烤鴨,現在都是來春和巷紅旗小吃部買吊爐烤鴨。

  價格是比傳統烤鴨貴一些,但配菜多啊!不但送面餅、蘸醬、黃瓜絲、大蔥絲,鴨架還給免費過油炸、撒椒鹽,亦或是免費加工成鴨架泡飯。

  一開始沒人選鴨架泡飯,覺得泡飯有啥好吃的呀!肯定過油炸了撒椒鹽香!

  直到有一天,有個顧客說他嘴巴潰瘍但又想吃烤鴨,謝姎就推薦他嘗嘗鴨架泡飯,畢竟椒鹽鴨架更容易上火嘛。

  那顧客一嘗,眉頭都飛起來了。

  賊他娘鮮!

  就沒吃過這么鮮的泡飯!

  這等于買烤鴨送泡飯,飯菜都有了!

  打這以后,選擇鴨架泡飯的人就多起來了。

  春和巷紅旗小吃部的招牌也徹底打出去了。

  不僅周邊居民光顧,就是隔了好幾個街區的人們,聽說這里有一家剛改制的民營食堂賣的吊爐烤鴨非常有特色也特別好吃,會在休息的時候,專程騎著自行車大老遠地跑來買。

  來了以后,發現不但烤鴨很有特色,鹵味、點心也很誘人,大老遠的來一趟不容易,干脆每樣都買一點。

  帶回去跟家人、朋友一分享,這不找過來的顧客就更多了。

  生意越來越好,人手捉襟見肘。

  謝姎和小榮商量后,打算再招幾名幫工。

  謝姎第一個想到的是劉嬸。

  劉嬸沒工作,以前倒是有,后來讓大兒子接班了,如今靠在家接一點手工活貼補家用。

  “大妮你說啥?讓我去你那里幫忙?是真的嗎?”

  聽謝姎道明來意,劉嬸激動地站了起來。

  她知道小吃部里那兩個幫廚的工資,那可比她在家糊幾個火柴盒賺得多多了。

  不過很快冷靜下來:“可我不太會做菜……”

  謝姎笑著道:“不需要你做菜,你擅長面食,我打算讓你負責烤窯,具體的到時候我會教你。”

  劉嬸一聽,這是要把她當徒弟教啊?

  “大妮,這不妥吧?我都這把歲數了……”

  謝姎樂了:“沒啥妥不妥的,咱們小吃部不是國營飯店,不講究這些,招你進來也是幫我們自己減輕負擔。”

  至于“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那不還有合同嘛。

  她和釓鋼廠簽了五年,所以招進來的幫工,也都起步五年。

  五年后,如果他們選擇出去單干,她也不會阻攔他們。

  畢竟五年后,各個大廠即將迎來第一波下崗潮,會有大批職工下海。

  即便不是劉嬸她們,也會有其他人投身餐飲這塊和她競爭。

  謝姎從不忌諱良性競爭。

  相反,同行越多,美食才有機會大放異彩。

  她腦子里多的是各個世界風靡的美食。

  即使有人開了家和她風格極其相似的烤鴨鹵味炸貨店,影響了她的生意,那就換個賽道嘛。

  譬如這時候還沒引進國內的肯爺爺炸雞。

  她知道怎么做。

  忘了哪個位面養老時,在家搗鼓過炸翅,也烘焙過水果派。

  正好前幾天水生又得到一份炸貨的配方獎勵,不然她也不會想到在小吃部賣油條、麻花之類的。

  炸雞這條賽道要是走不通,那不還有后世排隊都要吃的蛙鍋、火鍋、小龍蝦嘛!

  世界很大、美食多樣,相信總有一款能引領潮流、風靡街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