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姎騎著自行車離開的時候,薛麗華還在巷子口翹首等候呢。
宿主,她等了也白等,她那個親戚錯過了進城的班車。
“嗯,明天還能再賣一鍋茶葉蛋。”
謝姎盤算著今天的收益,心情愉悅地回家了。
這年頭賣茶葉蛋是真賺啊!
早上就這么會兒工夫,賣出了四十五個,就算按兩毛五一個算,也賺了十一元。
那還是因為她的鍋太小,總共才煮了五十個。
要是換個大點的鍋,去的是人流量比巷子口大得多的車站,也不用多,一天賣個百來個茶葉蛋,每個月就有六百多元收入了。
而目前,普通車間工人的工資不過才五六十。
難怪有句話叫: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這個年代,敢于辭去工作、下海創業的,都能吃到“膽大”的紅利。
可惜,大部分人還是不敢邁出這一步。
大家嘴上說著“賣茶葉蛋似乎也挺賺錢”,但終究覺得這不是一項穩定營生。
大家寧愿賺著五六十的死工資,也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謝姎沒有這些糾結。
她回到自己街道后,先去看了眼小吃部的施工進度,和施工工人做了些溝通。
然后回家收拾院子、捯飭菜地,下午繼續煮茶葉蛋。
第二天照例起早,騎半小時車來到薛麗華家附近的巷子口繼續賣茶葉蛋。
這次她換了個食堂專用的大洋鍋,煮了一百個,從五點半賣到八點半,竟然也賣完了。
大部分居民一聽四個只要一塊錢,原本只打算買一個嘗嘗的,頓時覺得不買四個很吃虧,于是紛紛改口買四個。
就連薛麗華的丈夫,明明在家吃過早飯了,開門出來聞到茶葉蛋的香味,也擠進來買了兩個。
但他并沒有拿回家分一個給薛麗華,更不說給水生、木生了,而是邊走邊吃,沒到廠門口就把兩個蛋吃完了。
饒是主系統都忍不住吐槽了:那個女人把好東西都撥給這個男人吃,他卻偷偷吃獨食。真是連女人都不如!
最后一句謝姎就不愛聽了:什么叫連女人都不如?女人哪里差了?統子你什么時候也有性別歧視了?
主系統:……
忘了它家宿主也是女人。
不管怎么說,謝姎的茶葉蛋生意盡管只是開張第二天,但熱度十分不錯。
連吃過早飯的都擠進來買,何況那些沒吃早飯的。
你四個、我四個……比她預計的時間更早賣完。
依舊留了五個,一個自己吃,四個給倆孩子補營養,再次圓滿收攤!
薛麗華依舊在巷子口等她的遠房親戚。
說好的就這兩天過來抱孩子,昨天沒來,今天總該來了吧?
謝姎依舊翻墻進院子。
一回生、兩回熟,今天翻進去的時候,兩個孩子都在屋檐下蹲著。
水生是猜到她會來。
木生是學水生。
“媽!”
水生看到她,起身迎上前。
木生歪了歪頭,沒認出喬裝打扮的謝姎,但聞到了她手里茶葉蛋的香。
“媽!”
他雀躍地蹦了蹦。
但同時又很疑惑,媽為什么長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謝姎被他茫然的小表情逗笑了,一把抱起他,掂了掂分量:“似乎輕了些,沒吃飽?”
木生老熟悉這個懷抱了,轉身往她懷里一鉆:“媽!媽!木生要回家!”
“再等等。快了。”
水生兩口解決掉一個茶葉蛋,把另一個偷偷藏起來,留著晚上餓了吃。
當下他有更重要的事告訴后媽:“媽,我偷聽到他們說要把弟弟送養。”
原世界里,水生沒有可以仰仗的后盾,偷聽到薛麗華和現任丈夫的對話后,哀求她別把弟弟送人。
薛麗華見他知道了,干脆挑明說不僅要把木生送養,連同他也要送養。
水生怕和弟弟分開,苦苦哀求無果后,表示他有吃的,能養活弟弟,從而暴露了美食系統。
但這一世,因為有謝姎在,偷聽到這些話以后,水生只有氣憤沒有害怕,也沒有聲張,直至看到謝姎,仿佛看到了主心骨,氣憤地噘著嘴叭叭告起了狀。
找后媽告親媽的狀,說出去恐怕沒人信。
然而這卻是事實。
謝姎揉了揉他的腦袋道:“這事不用你操心,有我呢!別說不會讓你們出事,就算真被她得逞了,我也能把你們找回來。”
“嗯嗯!”水生用力點了點小腦袋。
他相信后媽。
“雞蛋抓緊吃掉,天熱容易變質,別留著。”
謝姎見他留了個雞蛋,叮囑他趁早吃掉。
隨即從衣服兜里摸出一個紙包,里頭是幾塊綿軟的小蛋糕和烘干水分的肉干,讓水生收起來。
“餓了就拿這個墊肚子。頂多再兩天,媽就接你們回家。”
謝姎沒多待,主系統提醒她薛麗華快回來了,就輪流抱了抱兄弟倆,翻墻離開了。
薛麗華今天又沒接到親戚,有點生氣。
以為那家人說話不算話,不來抱木生了。
談好的三百塊,她還等著用呢!
丈夫想買輛自行車,她自己想換塊手表。
要是改口不要了,錢拿不到不說,家里兩個小的怎么辦?真要她留著養啊?
薛麗華越想越生氣,到家理也沒理倆孩子,拿上手提包,重新鎖上院門去了趟娘家,抱怨這家人說話不算話。
薛母安慰她:“再等等!興許被什么事絆住了呢!真要是改口了,肯定會托人給咱們捎個口信。”
薛母倒是沒猜錯,那家人的確被臨時冒出來的事給絆住了。
最近各個村鎮都在挨家挨戶進行人口登記,登記完了以后要發放身份證。
那家人聽說后,擔心抱養的孩子上不了戶口,這不正托人四下打聽呢。
沒打聽到確切消息前,也不敢貿然抱個孩子回去,要成黑戶就麻煩了。畢竟他們不光自己要抱養一個,還要給別人家介紹一個。
謝姎通過主系統得知了這個情況,就放心地回家了。
茶葉蛋生意還能再做兩天。
回到家,發現她所在的街道也在宣傳身份證,有了卡片一樣精致小巧的身份證,今后出遠門不再需要介紹信了。
謝姎當然知道身份證的好處,二話不說拿上戶口本、結婚證,配合街道辦在登記冊上填寫了個人信息,包括兩個孩子的身份信息。
趁這機會把名字改了,從此她身份證上的名字不叫謝大妮,而是叫謝姎了。
上門的工作人員是從其他街道臨時借調的,并不清楚章家兩個孩子的具體情況,見謝姎如此配合街道辦這項工作,給她發了一支牙膏當獎勵,就高興地合上冊子去下一戶人家了。
恭喜宿主,這個世界的你終于有身份了。主系統故意逗她。
謝姎:“你不知道么?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