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05、現代性與來自英國的消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茶花女遺事演后感賦[近代]李叔同  東鄰有女背佝僂,西鄰有女猶含羞。

  蟪蛄寧識春與秋,金蓮鞋子玉搔頭。

  拆度眾生成佛果,為現歌臺說法身。

  孟旃不作吾道絕,中原滾地皆胡塵。

  對于瑪麗·杜普萊西這個人,米哈伊爾通過一些傳記、回憶錄以及他最近打聽到的一些消息,當然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關于她的經歷,簡單來說就是她爸經常家暴她的母親,她的母親忍無可忍跑了之后,她爸先是把她和她姐姐扔給親戚照顧,她的親戚對她同樣不好,后來她爸又把她賣給當地一個富老頭當情人。

  直到后來她爸得梅毒死了,她才來到巴黎闖蕩,之后經過不少金主的包裝才蛻變成了有名的茶花女。

  有著這樣的經歷,無論她有著怎樣的三觀和行為其實都不奇怪,但同時代的很多名人對她的評價都相當不錯,就像李斯特說的那樣:“一般來說,無論是對瑪麗蓉·德·洛爾墨這一類人,還是對曼儂·列斯戈那一類人,我都不懷偏見。但是,這一位實在是絕無僅有。她的心腸太好了”

  不過李斯特說歸說,但他還是拒絕把自己的生活與她的生活聯系在一起,甚至不同意按照她的愿望,陪她去東方做一次旅行。

  當然,在如今這個時代,類似的悲慘事件實在是有太多太多了,就像米哈伊爾想搞一個大一點的裁縫店,那么肯定就得多招點人手,米哈伊爾本來還想著做一個簡單的篩選,但聽來的許多經歷實在是把米哈伊爾聽得有點沉默了,為此又給了不少錢出去。

  只能說,革命老區是真的有道理的。

  而說回茶花女身上,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女演員這一職業也常常要面對潛規則和需要人包養之類的事,但擁有一份謀生的手段,總歸是多了另一種可能。

  某種意義上來說,在這一時期的法國,貞操不太重要實則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在生存艱難的時代,性總歸也是一種生存資源,也正是從這一角度來說,“妓女”這一文學形象才貫穿了東西方文學幾千年,因為這實在是很難回避的一個社會現實。

  不過到了后世,這一形象某種意義上已經消解掉了亦或者是轉換成了別的形式,畢竟倘若因為現實問題不得不如此,那么無論如何都應得到一定的理解和同情,但是為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由此或許可以回到波德萊爾那句看似荒誕實則已經包含了現代性的審美的話了:“我們血液里都有共和的精神,就像我們骨頭里都有梅毒。我們是民主的,也是梅毒的。”

  “也是梅毒的”又何嘗不是一種冷嘲熱諷和悲涼?

  未來并非盡善盡美,而是呈現出了另一種荒謬,倘若如今的法國人屬于梅毒,那么未來的現代人又是屬于什么的呢?現代人又應當如何解脫呢?

  這便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大主題。

  當然,這是屬于未來的事情,如今的米哈伊爾在得到了瑪麗·杜普萊西的地址后,也是留下一句:“期待您的回復”,接著便直接拍拍屁股走人了。

  而米哈伊爾這么干脆利落,不論是幫他介紹的青年特奧菲爾還是瑪麗·杜普萊西都被整的有點不會了,這就走了?后續呢?

  特奧菲爾對于米哈伊爾這樣的行為是最疑惑不解的,就這?這位米哈伊爾先生不是既有才華又有財力嗎?再加上他這樣的相貌,難道還害怕自己被拒絕不成?

  那么就是單純沒看上?

  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好好像也有點可能,畢竟據說他在俄國可是什么花樣都嘗了一個遍,簡直難以想象.

  而瑪麗·杜普萊西同樣有點納悶,本來她更多的還是認為這是對方想要吸引她的手段,現在看來好像還真不是這樣?

那么劇本的話  稍稍想了一下,其實依舊沒把這個劇本當回事的瑪麗很快就又同身旁的男人說起了話,而也正是在跟別人的對話中,她得知了剛才那位先生似乎是巴黎最近很是熱門的一位作家,而作為俄國人的他竟然寫出了很受歡迎的法語作品。

  出于好奇,她準備找上幾篇來看看,就像似乎比較知名的《項鏈》.

  某種神秘莫測的命運已經饋贈了她一份禮物,至于究竟是怎樣的價格,這一次需要由她自己來填寫。

  而米哈伊爾在達成自己的目的后也是很快就忙活起別的事情去了,他最近要做的事情實在是有點多,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去找一些靠譜的專業人士。

還是那句話,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干,就像如何排練出的好的戲劇,這其實也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既要處理服裝場地、打通各種人情關系,還要處理好演員們之間的一些齷齪和摩擦  這些東西米哈伊爾懂的是真不多,不過有一點好,米哈伊爾有錢!

  而且他的日常開銷是真不大,比起巴黎那些講究排場、窮奢極欲,然后搞得自己一屁股債的作家們可要寬裕太多了。

  既然有錢,那么一大半的問題就都能得到解決,米哈伊爾只需根據自己記憶當中的優秀成品讓演員們不斷調整就行了,至于什么人脈關系,有的需要米哈伊爾自己去努力和結交,有的還真就是現成的。

  除了此前說過的將軍的那層關系,米哈伊爾在俄國的其他很多朋友也都提供了一定的人脈和關系,可能不大,但幫米哈伊爾搞定一些小問題還是夠用了。

還是說,出來混,要有勢力要有背景  不過就算有這些東西,該四處走動還是要走動一下的,米哈伊爾也準備到時候找個時間問一問大仲馬有沒有什么合適的劇院介紹給他。

  而在此之前,審查制度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原本的歷史當中,小仲馬第一次將劇本遞給審查部門后便未能得到批準,以至于小仲馬不得不修改劇本,強化了瑪格麗特自我犧牲的動機,讓她的人物形象更偏向于一個“為愛贖罪的圣女”。

  與此同時,也略微軟化了阿爾芒父親的角色,讓他顯得不那么冷酷,更像是出于無奈的父愛。

但說白了,最后之所以能被批準,還是因為小仲馬認識的一位大人物在背后發力了  目前米哈伊爾正琢磨著該如何打通關系,但在此之前,他也是先將經過他一定修飾的劇本給遞了上去,畢竟該說不說,他在這一時期的法國某種意義上也稱得上一句“洋大人”了。

  所以大膽!竟然不想給洋大人一點優待嗎?!

  而在將劇本當中的有些地方確認好以后,米哈伊爾便也找了個時間將劇本寄給了那位茶花女。

  在等待回復的過程中,米哈伊爾有一天也是收到了一個讓他有點意外的消息,不過意外歸意外,米哈伊爾依舊如約來到了《世紀報》老板迪塔克的辦公室。

  而米哈伊爾剛一進門,熱情似火的迪塔克上來就要帶著他的大胃袋狠狠地擁抱米哈伊爾,米哈伊爾在感受到自己的腹部受到一陣猛烈的沖擊的同時,也是聽到了迪塔克熱情的聲音:

  “哦,哦!米哈伊爾先生!您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我都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話贊揚您了!究竟是怎樣的天才才能在巴黎接二連三地搞出大新聞?除了您再也沒有別人了!還有您不擅長的事情嗎?

  如今看來,之前的那些傳聞早就過時了!還好屠格涅夫先生最近又為我們帶來了新的版本!

  聽說您一槍能夠打中百米外的飛鳥這是真的嗎?您跟棕熊斗智斗勇的故事就更精彩了!還有”

  米哈伊爾:“???”

  老屠啊老屠,你什么時候能改了你愛吹逼的老毛病.

  作為一位見多識廣的巴黎人,迪塔克當然不會輕易相信任何吹逼小故事,尤其是在巴黎,像這樣的吹噓實在是太多了太多了,但是故事的主角如果是這位米哈伊爾先生的話,那么迪塔克還真愿意信一半!

  畢竟作為俄國人在法國寫出了暢銷書是怎么回事?精通十幾門語言是什么玩意?能用法語寫詩又是什么?還有什么叫能在音樂上驚艷肖邦?

  這些看似吹逼的小故事竟然都是真的!

  所以迪塔克選擇稍微相信一手。

  而他之所以對米哈伊爾是這樣的態度,那自然還是米哈伊爾引起的關注實在是讓《世紀報》賺麻了,可以說米哈伊爾搞出來的一系列新聞受益最大的人除了他自己就是《世紀報》了。

  不過與此同時,有些事情迪塔克也非常清楚,那就是米哈伊爾下本書的價格絕不可能像現在這樣了,無論如何都會漲上不少,所以才剛出現在巴黎文壇沒多久,他就能取得跟仲馬先生一樣的成績了?

現在想想,仲馬先生的那句“除了你和我,巴黎就再也不存在任何作家了”竟然有幾分道理  迪塔克在熱情跟米哈伊爾寒暄完了之后,他也是忍不住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笑著說道:“不瞞您說,這身衣服我前些陣子其實不太好穿出去,但是最近可就有些不同了!聽說有不少人都在打聽呢,您這邊有什么最新消息嗎”

  當迪塔克跟米哈伊爾說話的時候,其實在他的辦公室早就有兩位先生坐在了那里,而看他們的長相和氣質,跟如今的巴黎人似乎又稍稍有些不同。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目睹了迪塔克的一番表現后,這兩位英國人雖然臉上還帶著微笑,但在內心卻是對迪塔克這樣的表現有些鄙夷。

  不就是一位年輕的作家嗎?至于嗎?

  法國的文學界果然是不行了,竟然都輪到一位俄國人來當主角了!

  至于說他的也能在英國賣的很不錯,那是另外一回事,倘若不是拿我們英國人當主角,他還真的未必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不過賺錢這種事肯定是不寒顫的,雖然他們心里多多少少抱了一點這樣的想法,但當米哈伊爾真的過來了以后,他們還是相當熱情地跟米哈伊爾握了握手,接著便開口說道:

  “尊敬的米哈伊爾先生,您的作品前些日子已經在我們英國出版了,銷量相當不錯,上次談合作的時候您未在巴黎,這次聽說您在我們便匆匆趕來了,與此同時,我們也想同您談一談您的新作品的事情.”

  說到這里,這兩位英國的書商其實依舊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法國的書在英國暢銷成這個樣子實在是有些罕見,以至于英國市面上現在依舊隨處可見這位先生的盜版書。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也不想掏合作這個錢,直接盜版無疑要省事多了,但奈何這個年輕人的書確實挺對英國人的胃口,這樣一來,提前從他這里獲得一部分書稿率先發行將會更有利可圖。

  正因如此,他們今天才坐在了這里想談一談合作上的事情,看看對方能不能提前將一部分書稿寄到英國去。

  當然,價格什么的可沒在法國這邊這么高,不直接盜你的書就不錯了!還想要高稿酬?

  不過對于這個問題米哈伊爾倒是也沒過多在意,只要符合這年頭的正常價格就好,米哈伊爾最感興趣的無疑還是英國的文壇是一個什么狀況,以及英國的連載書都怎樣的一個分成方式,因此他便問了這兩位英國書商許多問題。

  盡管這兩位英國書商有些詫異,甚至還在心里暗暗嘲笑了兩句:“怎么?他難道還想在英國寫點東西嗎?他有這個實力嗎?問這么細有什么用?”

  但他們面上還是好好回答了米哈伊爾的這些問題。

  而談到最后,他們也是頗為客氣地同米哈伊爾握了握手,接著還客套了一句道:

  “歡迎您之后來英國做客。”

  對此米哈伊爾只是微微一笑,然后清晰地說道:“我會的。”

當米哈伊爾處理著這些事情的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茶花女》的劇本也終于要被法國審查機構的人員和瑪麗·杜普萊西翻開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