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設巡捕督查道專司監察疏》通過。
巡捕督查制度,成為近現代警察督查制度的源頭。
剛開始的時候,督查制度減少了巡警的腐敗,保證了巡警隊伍的戰斗力。
國祚1。
威望值不變。
剩余威望:1380
蘇澤搖頭,自己這份上疏沒能漲威望,算是純虧了。
大概是京師的威望,都被海瑞給賺去了吧。
等到五月中旬休沐的時候,蘇澤再次出門的時候,感覺街頭的治安又明顯提升了一些。
就在蘇澤出游的時候,新科狀元張元忭,也激動的來到了自己的新家。
新式土樓的建造速度之快,遠超了工部官員的想象。
因為每一座土樓的建造都是固定的,早期制約土樓建設的就是水泥和鋼筋這兩個材料。
但是隨著京郊煉鋼廠的大量出產,加上直沽水泥廠在修造完直沽炮臺后,開始穩定向京師供應水泥,新式土樓的水泥供應日益穩定。
蘇澤提出新式土樓至今,工部已經完工了超過五十座新式土樓。
這些新式土樓分布在京師各衙門之間,張元忭分到的這個房間,就在距離工部不遠的地方。
原本張元忭是住在會館的,但是會館距離衙門很遠,張元忭每次上衙都要越過小半個京師。
張元忭分到了廉租房,這房子要比原本會館的房間租金低很多,距離上班的衙門還近。
張元忭在休沐日這一天,在一眾好友的幫助下,完成了喬遷的工作。
張元忭已經成婚,不過妻子還在老家,新式土樓對于他這樣一個京漂單身漢來說,分到的房間已經足夠寬敞了。
只不過這么一群男人,實在沒人會做飯,等到了飯點的時候,張元忭的同年韋信說道:
“咱們去鴻臚寺的酒樓租個鍋子,回來吃炙子羊肉如何?”
聽到這個建議,眾人連連叫好,張元忭這些日子都在工部忙碌,對于京師的美食并不了解。
但是既然大家都贊同,張元忭家距離鴻臚寺的迎賓館也不算遠,于是眾人立刻前往迎賓館。
鴻臚寺的迎賓館原本是招待外國使節的,王世貞上任之后,也讓迎賓館的酒樓對外服務。
因為迎賓館要接待四方的使節,所以也有很多異域風情的菜式,很快就成為京師有名的酒樓。
張元忭這才明白什么叫做炙子羊肉。
這是一種特殊的鐵板鍋子,眾人買好之后回到張元忭家里,燃起炭火之后,先在鐵鍋里倒上一些油。
緊接著將調味腌制好的羊肉放進去,整個鍋子立刻發出迷人的香氣。
張元忭聞著香氣,想到價格,又有些擔憂的說道:
“這鍋子這么便宜?是迎賓館認得諸位,故意壓低價格嗎?近日來御史可是盯得緊啊!”
韋信哈哈一笑說道:
“子燼兄,這炙子羊肉就是這個價格,你就放心的吃吧!”
在場的幾個同年也是老饕,他們也紛紛向張元忭作證,這炙子羊肉就是這個價格。
張元忭還是有些不信的說道:
“這么大的一盤羊肉,這么便宜?”
韋放說道:“北方的羊本來就便宜,我聽說這些年來九邊馬市換來的羊越來越多,羊的價格也越來越低,現在京師的普通百姓,一個月都能吃上一兩次羊肉。”
“那香料呢?”
張元忭聞到了香料的氣味,以前香料可是奢侈品。
韋放笑著說道:
“子燼兄,這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啊?”
“現在的香料價格已經很低了,這還要感謝佛郎機人。”
張元忭疑惑的問道:“感謝佛郎機人?”
韋放說道:
“佛郎機人和奧斯曼人打仗,切斷了通往西方的香料貿易路線,呂宋那些種植園產出的香料,就只能賣給我們大明的商船了。”
“而現在不僅僅是呂宋,澎湖那邊看到香料賺錢,也開始種植香料,香料的價格就下來了。”
張元忭說道:
“也就是說,我們吃的是草原的羊肉,用的呂宋的香料?”
韋放笑著說道:
“子燼兄說的沒錯,哈哈哈!”
另外一名同年說道:
“子燼兄說的還不全,我們手上的饅頭,用的是遼東的麥粉。”
“遼東的麥粉?”
這名同年名叫姚純臣,這些日子是在戶部觀政的,就在主管京師物資的地方部門工作。
他說道:
“去年春天開始,朝廷就給了政策,愿意去遼東開拓的百姓,減免三年稅賦,每戶給田十畝,五口以上給牛一頭。”
“山東和京畿地區,已經有不少百姓北上了。”
“朝廷給給了這些百姓麥種,據說是武清伯家的高產良種。”
“遼東苦寒之地,但是土地肥沃,種植出來的小麥果然品質上等,迎賓館中用的就是這樣的麥粉制作的饅頭。”
聽完了這些,張元忭感慨道:
“如今京師,可真是‘四方來朝’啊!”
眾人紛紛點頭,這和以往朝貢還不一樣,如今這些貿易,是普通百姓也能感受到的好處。
張元忭又問道:
“這些東西,京師的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嗎?”
眾人紛紛點頭。
姚純臣說道:
“剛剛買炙子烤肉的時候,排在前面的就是城南的一名匠人,他是專門來這里買肉的。”
“當然,羊肉還是貴了一點,我看戶部的報告,京師普通百姓吃的更多的還是臘腸。”
“臘腸?”
張元忭知道臘腸。
在南北朝的時候,北方就會制作香腸來保存肉食。
姚純臣說道:
“京師城外的養豬場,有一種豬肉和豬下水制作的臘腸,加上一些去腥增香的香料后,只要簡單煮一下就能吃,在普通百姓中很受歡迎。”
“聽說蘇翰林也對這種臘腸高度評價,還請東宮建立了專門制作臘腸的工廠。”
“這些工廠都用了機器,制作成本進一步降低,現在東宮的商鋪都會出售這種臘腸,京師普通百姓都是靠這個來獲得肉食的。”
張元忭回憶起了這種腸子,他每天在去工部上衙的時候,總能遇到煎炸這種腸子的攤位,也有行人會買一份裹上面餅就一邊走一邊吃。
張元忭還想到自己在工部的工地上,也有大鍋煮同樣的腸子,他沒想到這些腸子竟然還和東宮有關。
張元忭想起腸子的味道,碎肉加上下水,水煮的時候還是壓不住那股腥臊味,只有油煎的時候才能算是味道不錯。
“這腸子不好吃吧?”
姚純臣說道:
“當然不好吃,東宮商鋪也有純肉的腸子,但是價格對于普通百姓還是太貴了一點。”
“這種腸子價格親民多了,也能讓百姓獲得油水,大家都稱呼為‘東宮便民腸’。”
“京師百姓還是很喜歡這種臘腸的。”
張元忭想到那些工地上吃著臘腸的匠人們,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這才明白這個大時代對于普通人生活的變化。
韋放又說道:
“子燼兄,聽說工部準備在城北城南也建造新式土樓?”
張元忭點頭,這也不是什么大秘密,他在工部已經聽萬主司討論過了。
官府手里還有一些位置不好的房產。
這些房產都在城北城南一些治安不太好的地區,這里距離各大衙門太遠,租給官員沒人要。
所以工部也在討論,要不要將這些房子建造成新式土樓。
但是工部內對于建成后土樓有爭議。
一部分官員認為應該一次性出售給百姓,這樣工部就可以回籠資金,建設更多的土樓。
有一部分官員則認為,這些土樓應該和租給貧困官員的土樓一樣,廉價租給貧困的京師百姓。
雙方各執一詞,也都各有自己的道理,所以工部也沒有討論出個結果出來。
對于這個話題,這幫官場新人也紛紛發表了意見,大部分還是贊同出售的想法。
但張元忭想起工部那副“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大字,又覺得這些房子還是租給貧困百姓比較好。
眾人吃飽了之后,又提出要出去逛逛,眾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去城外的水晶宮轉轉。
蘇澤選擇出游的地方也是水晶宮。
上次博覽會以來,水晶宮已經成為京師城外的重要市集。
因為進城的商品需要交稅,很多來京師做生意的商人,就只會將商品拉到京師城外集散。
而京師城內的商人,則會專門出城,來到水晶宮邊上選購商品,再將這些商品拉到城內的商鋪中去。
如果所有商人都在城門等待檢查交稅,那商品通行的效率也就太低了。
于是順天府的稅吏也想出來一個辦法。
順天府在水晶宮市場也設置稅卡,商人交易之后,可以在這里開具完稅的證明,然后稅吏再將貨物給封上。
等到入城的時候,城門檢查的稅吏,只要核對完稅憑證,然后解封貨車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大大增加入城的效率,方便了進出城內外的商戶。
而商戶在水晶宮聚集,久而久之,城內的百姓也就知道了水晶宮這邊的商品又多又便宜。
個人攜帶商品進城自然是不用交稅的,對于百姓來說,在這里買東西,又省去了入城的稅收,于是水晶宮逐漸成為一個超級大市場。
蘇澤這一次來,看到楞嚴寺的山墻又后退了一大截。
沈一貫說道:
“這是楞嚴寺又捐出一片土地,交給順天府建造市場。”
蘇澤今天是和沈一貫和羅萬化兩家一起出游的。
原本也約了申時行,但是這些日子西南開戰,申時行身為兵部武選郎,休沐日也要留在兵部,所以沒辦法出行。
蘇澤原本還約了王任重和沈藻,但是他們也同樣因為衙門公務,休沐也要值班。
沈藻被海瑞推薦,出任第一任督查道御史,負責監督五門巡城御史治下的巡捕營。
沈藻忙著搭建巡警督查的班子,這些日子經常往來于報館,詢問蘇澤要怎么辦。
蘇澤將前世警務督查的體系搬過來,幫助沈藻建立了一套簡單的督查體系。
上一次辦水晶宮博覽會的時候,楞嚴寺就主動捐贈土地,這一次楞嚴寺又主動讓出土地,蘇澤只能感慨這主持的覺悟也太高了一點。
讓出土地的楞嚴寺,香火卻更加鼎盛了。
沈一貫說道:
“聽說現在的楞嚴寺僧人,都不用種地了。”
羅萬化問道:
“朝廷不是有令,限制寺院發放高利貸嗎?那楞嚴寺的僧人要如何過日子?”
沈一貫笑著說道:
“雖然讓出了土地,但是臨寺的店鋪還是楞嚴寺的,出租這些店鋪就能獲得好大一筆收入了。”
“另外一甫兄不知道,這楞嚴寺的齋飯也是很大一筆收入。”
“齋飯!?”
沈一貫說道:
“這么大的市集,方圓也沒有多少人家,一開始的時候是商戶捐贈香火,請楞嚴寺燒一些齋飯送過來。”
“久而久之,這位法嚴方丈就發現了商機,干脆設立飯堂,直接出售齋飯。”
“楞嚴寺的齋飯味道不錯,物美價廉,很快來市場的商人百姓也開始去吃。”
“聽說楞嚴寺的伙房內有一百多號僧人整日忙碌,專門制作齋飯。”
蘇澤不由的感慨,這位法嚴方丈當真是經營奇才,當主持可惜了!
但是再看看楞嚴寺重修的大殿,鼎盛的香火,好像當方丈確實也需要經營能力。
眾人向市場內走去,沒多遠就見到了一群人圍著一個攤位,攤位內傳出爭執聲。
蘇澤本來想要離開的,卻發現一個熟悉的人影,正是今科狀元張元忭。
原來張元忭和同年來到這個市集,一位同年見到這個攤位上出售的玻璃制品新奇,忍不住動手碰了碰,卻打碎了一個玻璃花瓶。
這個店主立刻跳起來,聲稱自己是西域朝貢的使者,這個花瓶是要進獻給皇帝的禮物,張口就索要一百銀元。
如果是以前,這幫新科進士只要亮明身份,這個看起來像是胡商的老板也不敢再訛詐。
但是現在海瑞整頓都察院,御史們都盯著官員,眾人都是官場新人,也不想要生事,只能理論起來。
可越是理論,這個胡商的嗓門就越大。
就在張元忭騎虎難下的時候,一群巡捕走了過來。
為首的胖巡捕是外城巡捕營的警督李德福。
這些日子,巡捕營上下戰戰兢兢,水晶宮市場又是外城重要的地方,休沐日人流最大,李德福身為警督親自過來維持治安。
李德福上前了解了情況后,對著胡商說道:
“朝廷有法令,藩屬國的商人需要在鴻臚寺邊上的四方市售賣,你說這些玻璃是貢物,為何在水晶宮市場出售!?”
這下子那個老胡商汗流浹背了,李德福又說道:
“冒充貢使可是大罪!”
老胡商連忙說道:
“大人饒命!小人并非貢使者,這些玻璃也都是房山玻璃窯廠進貨的!”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