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91章 海瑞入京的第一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八寨的投降非常果斷。

  這些西南的土人部落,其實早就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模式。

  特別是他們和地方官府之間的微妙關系,這些都是朱時坤在臨行前專門學習過的。

  甚至什么是土人,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

  這一次八寨投降的頭人中,好多人都能說流利的漢語,看起來就和漢人一樣。

  有的寨子甚至可以說就是漢人的寨子,除了一些當地土人的裝飾之外,生活習慣也都和漢人一樣。

  事實上就是這樣。

  西南地區的漢人,如果朝廷的壓迫太厲害,或者在當地犯事之后,就會逃亡到山中的土人部落。

  土人部落的首領也會招攬這些流民,部落的強盛在于人口,吸納漢人流民可以壯大部落,而漢人可以開墾種植土地,給部落更多的物資。

  然而,就和土司部落坐大之后,會給地方官府造反一樣。

  一些漢人流民頭領壯大后,也會造土司的反。

  比如這次三土司之亂的頭領,白馬部落的趙權,就是勢力大了以后要篡奪土司之位,朝廷不肯授予他才叛亂的。

  明初就開始改土歸流,世人總是有一種想法,認為改土歸流越是成功的地區,漢化程度就越高。

  改土歸流,就是將世襲傳承的土官,比如土司之類的職位,改為具有一定任期的流官。

  可實際上是,很多改土歸流地區的流官職位,依然被一些部族世代掌握,改土歸流就是名義上而已。

  而一些名義上改土歸流很成功的地區,也會殘存一些土人部落,散布在這些城鄉的邊緣地區,就比如八寨這樣。

  朱時坤現在也想明白了,西南這種情況,還是因為官府的影響力太弱了。

  就連防城這種洪武年間就已經廢除土司的地區,竟然還有八寨這樣的土人部落占據要道,一有風吹草動就想要要挾朝廷。

  而一旦遇到朝廷的強力鎮壓,他們又會立刻投降。

  朱時坤冷笑一聲,他答應赦免這些土人部落,可不代表他要徹底放過他們。

  朱時坤立刻對著八寨的土人頭領提出要求,命令他們立刻從山上遷居下來,并且從八寨征調一百青壯作為輔兵,隨偵查總旗查探廣西情況。

  八寨頭人想要反對,但是想到明軍的恐怖武器,又只能將不滿憋回去。

  等到防城官府姍姍來遲的時候,朱時坤已經處理完八寨的事務。

  他將安置八寨村民的任務交給官府后,就領著隊伍離開防城,開始偵查任務。

  三月二十六日,京師。

  今日不是休沐日,但是京師城門口熱鬧非凡。

  在門前站著一堆官員,在官員身后則是大量京師的百姓。

  除此之外,還有京師各大報紙的采風使。

  就連蘇澤都被羅萬化拉著,換上了便服來到了京師城外。

  “來了來了!”

  不知道是誰大喊了一聲,地平線上出現了一輛寒酸的馬車。

  “海青天來了!”

  和百姓們的歡呼不同,城門外站立的這群官員,臉色卻不太好看。

  他們今天是來迎接都察院新任副都御史,代行都察院事的海瑞的。

  按理說,迎接領導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但是當這位領導是海瑞海剛峰的時候,很少有下級官員能笑出來。

  就算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都察院御史,也擠不出一絲笑容來。

  前任左都御史王廷在任的時候,御史們經常逼迫王廷,要求他帶頭上書彈劾大臣。

  一旦王廷不從,這些御史就會大嘩,指責王廷畏懼權貴,不配帶領都察院。

  這時候軟弱的左都御史王廷就會屈服,乖乖聽從都察院的多數意見。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沒辦法,和海瑞相比,都察院這幫御史實在是不夠看。

  你上書再激烈,能比得過《治安疏》?

  你說你是大明的忠良,你敢上書罵皇帝嗎?

  連皇帝都不敢罵!還敢說自己是剛正不阿的言官!?

  都察院和其他衙門不同。

  《大明會典》給了科道官員極大的自主權,為了能讓科道言官沒有顧忌的使用監督權,朱元璋做了相當復雜的制度設計。

  比如六科不設領導,直接就是一個扁平化的部門,六科給事中都擁有獨立的權利。

  都察院雖然是科層式結構,但實際上領導各道御史的,也就是資深御史。

  而資深御史和普通御史在官職上沒有區別,只是留任時間最長的御史。

  左都御史在很多時候,也無法命令手下的御史。

  但這只是理想中的情況。

  實際上,強勢的左都御史,也是可以掌控都察院的,畢竟左都御史掌握了都察院的人事和考核權力,像是王廷那么軟弱的左都御史還是很少見的。

  但是都察院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

  那就是都察院內出現了一個道德楷模。

  都察院內,一個道德楷模的影響力是極為強大的,這樣的人提出的事情,御史們都會跟從。

  而海瑞就是如今大明最大的道德楷模,他又被任命為副都御史,掌都察院事。

  那海瑞對都察院的影響力就太大了。

  蘇澤看著海瑞那輛寒酸的馬車,實在無法想象這是一名大明高級官員的座駕。

  馬車停下,海瑞從馬車中下來。

  蘇澤看到了一個清瘦的官員,身穿官袍站在風中。

  海瑞的官袍是新的,這是隆慶皇帝親自賜下的,應該是京師外的驛站換上的。

  畢竟副都御史已經是朝廷的高級官員了,海瑞也不需要專門穿帶補丁的衣服,來顯示他的清正廉潔。

  到了海瑞這個年紀和聲望,已經不需要這些了。

  這次海瑞是獨身赴任。

  他的母親已經去世,妻子也過世了,海瑞的兒子都夭折了。

  不過海瑞還是有女兒的,但是他的女兒已經嫁人。

  蘇澤不由的感慨,從各種意義上來說,海瑞都是無敵之人啊。

  三名資深御史上前,向海瑞行禮道:

  “恭迎大司憲回京!”

  海瑞卻說道:

  “本官只是副都御史,并非大司憲。”

  “另外本官正準備上書,朝中官員酷愛附庸風雅,喜歡用古代官職來稱呼當朝官員,以至于稱呼混亂,就連普通官吏都搞不清朝廷的職署。”

  “本官已經寫好奏疏,請求陛下禁止這種不良的官場風氣!”

  海瑞的聲音鏗鏘有力,在場的百姓紛紛叫好,就連人群中的蘇澤也點頭。

  海瑞說的問題確實沒錯。

  官場這么叫,搞得所有人都暈頭轉向。

  也就是蘇澤這樣的翰林,本身學歷比較高,所以才不會被這些稱呼搞暈。

  一些基層的官吏都不理解這些職位到底是什么,更不要說是普通百姓了。

  而這種稱呼上的混亂,同樣也造成了朝廷公文系統的混亂。

  甚至有的部門主官附庸風雅,連下級官員的名字也要用古稱,最后是驢唇不對馬嘴,就連自己衙門的人都搞暈了。

  但是在場的御史都傻了。

  大家對于海瑞抵達京師要立威這件事早有思想準備,但是沒想到開頭第一話就點了炮!

  那個迎接海瑞,稱呼海瑞“大司憲”的御史更是腸子都悔青了,怎么自己第一話就惹禍了呢?

  看到這幫御史吃癟的樣子,就連蘇澤都忍不住笑起來。

  但是海瑞也沒有刻意刁難這些下屬,還是感謝了他們的迎接,算是將這場儀式完成了。

  等到最后的時候,海瑞又轉過身,對著圍觀的百姓說道:

  “都察院有監察百官的職責,從明日起,都察院打開大門,各位父老鄉親有什么冤屈,都可以在都察院中陳述,查證屬實本官一定會上書彈劾有司官員!”

  “如果懼怕官員報復的,從今日起都察院大門外設立信箱,百姓也可以投書檢舉,只要是證據確鑿的,都察院也一定會受理!”

  聽到海瑞這么說,在場的百姓都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

  和百姓的歡呼相比,那些迎接海瑞的御史,以及很多隱藏在人群中的官員,臉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就連蘇澤也沒想到,海瑞竟然這么猛。

  這是上來就要對整個京師的貪腐官員下戰書啊!

  但是蘇澤對此十分的高興。

  隨著自己穿越后的一系列改革,京師已經非常繁榮了。

  而隨著繁榮之后,各種弊政也開始顯露出來。

  有了海瑞坐鎮,可以狠狠打擊一下官場的不良風氣,這對于日后的變法自然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子霖兄,海大人如此橫沖直撞,會不會影響閣老?”

  羅萬化擔憂的問道。

  海瑞執掌都察院,是高張兩派斗爭的偶然結果。

  雙方都不愿意對方控制都察院,但是皇帝需要將都察院管起來,最后只能調來了海瑞。

  可海瑞的性格,勢必不會顧忌黨爭,那一旦是犯罪的人,海瑞可不會管你是高閣老還是張閣老的人。

  蘇澤說道:

  “這是個好事啊。”

  “子霖兄別說笑了。”

  “我可不是說笑。”

  蘇澤說道:

  “能被海剛峰盯上的官員,必然是大奸大惡之輩,這些人借助黨爭的機會,為個人謀取私利。”

  “有海剛峰這柄大明神劍,幫著兩位閣老鏟除身邊的奸邪小人,兩位閣老又怎么會生氣呢?”

  羅萬化看著蘇澤,覺得他是詭辯,但是自己又說不出反駁的話。

  然后就見到海瑞牽著自己破舊的馬車,在一眾都察院官員的簇擁下進入城中。

  五門巡查御史王任重怎么也沒想到,海瑞上任的第一把火,竟然燒到了自己的頭上。

  誰讓他是負責外城治安的巡城御史呢?

  海瑞打開都察院大門,又在都察院門前設置投書的信箱后,剛開始的時候百姓還不太相信。

  一直到有一名百姓進入都察院,訴說了一名刑部官員搶奪他家房產的案子后,海瑞立刻出擊,將案件調查清楚。

  這個搶占房產的刑部主事被彈劾罷官,海瑞還派人監督他歸還侵占的房產。

  這件事過后,百姓沖入都察院衙門,開始將自己的冤屈傾斜到都察院中。

  而王任重負責的城外巡捕營,就成為訴說冤屈最多的地方。

  當今天王任重從城外召回都察院,等待面見海瑞的時候,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王任重并沒有參與那些事情。

  作為一名前途遠大的官員,他自然不會貪圖巡捕營的小利,但是一個馭下不嚴的罪名是跑不掉了。

  等到王任重走進了海瑞的公房,海瑞將手里的文書放下,讓王任重在桌案前的椅子坐下。

  接著海瑞將高高的狀書推給了王任重。

  “這些都是城外百姓控訴巡捕營的狀書。”

  王任重小心翼翼的翻看起來,但是很快他松了一口氣。

  其實這些百姓狀告的都是一些小問題。

  王任重對于巡捕營還是管的很嚴的,他也經常去地方的巡所巡查,但是畢竟城外這么大的范圍,出現一些問題也是在所難免的。

  果然,海瑞的語氣也沒那么嚴厲,而是先肯定了王任重的工作:

  “京師五門中,外城巡捕營的問題雖然最多,但沒有一起涉及到人命官司,王御史的工作還是不錯的。”

  王任重剛剛松一口氣,海瑞的語氣又嚴厲起來:

  “可是這些小案子,更關系到百姓對官府的看法,這些案子更是不能輕視!”

  王任重也嚴肅起來。

  手里的這些案子,都是一些地方巡警勒索百姓的案子。

  正如海瑞說的那樣,這些案子都不到人命的地步,但是造成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

  比如有城外的巡警,專門會夜里突擊搜查民驛的商隊,打著檢查的名義勒索行商。

  還有的聯防隊,直接在道路上私設關卡,攔截過往商隊。

  再有巡捕營拿錢辦事,幫著地方豪強滋擾百姓,打擊報復仇家。

  這些案子說大不大,但是對巡捕營的影響卻很不好。

  王任重也汗流浹背起來。

  海瑞說道:

  “都察院有督憲之責,是最能夠造福百姓的職位,但是本官看眾御史,總是想要彈劾朝中重臣而一舉揚名,卻對于這些最讓百姓憎惡的小官小貪視而不見。”

  “吾等身為清流,卻不想著為百姓做事,總是想著通過彈劾重臣揚名,豈不是本末倒置?”

  “王御史,巡捕營的案子雖小,但每一起案件后都關系很多家庭,切不可讓這些利用朝廷公器欺壓百姓之輩逍遙法外啊!”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