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75章 皇帝失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隨機推薦:

  高拱從重臣的隊伍中走出來,大聲喊道:

  “殿中御史何在!”

  幾名殿中御史匆忙走出來,高拱立刻說道:

  “妄議龍體者,意圖動搖國本,殿中御史還不履職!?”

  聽到高拱這句話,在場眾臣立刻安靜下來。

  殿中御史則提起筆,虎視眈眈的盯著群臣,這下再沒人敢多說話了。

  高拱立刻定了調子:

  “諸位也看到了,正旦大朝會已畢,龍體無恙!”

  蘇澤內心翻了一個白眼,但是高拱這句話倒是也沒說謊。

  隆慶皇帝好歹也是完成了正旦大朝會的全部流程,最后宣讀圣旨請身邊太監代勞,這其實也是正常的流程,先帝嘉靖就不愛自己念圣旨。

  好歹皇帝沒有當著群臣的面昏倒。

  高拱繼續說道:

  “諸位都是朝廷肱骨,我大明國本早定,自當知道不必憂慮!”

  這句話就有水平了。

  即使皇帝出問題了,但是太子已經確定了,高拱的潛臺詞是即使皇帝出問題,大明的權力繼承也是穩定的。

  果然這句話說完,群臣的表情也舒展開。

  最后高拱說道:

  “近日來京師火災頻發,本官和諸位閣臣輪流值守在內閣,各有司衙門也要派人留值。”

  這等于是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雖然高拱沒有承認皇帝的身體有問題,但是群臣又不是瞎了,宮中的消息也終將傳出來的。

  只不過隆慶皇帝的身體惡化太突然了。

  高拱這一番操作迅速安定了人心,在場的所有大臣都是頂尖的人精,大家也都明白,大明的朝局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了。

  接下來高拱又請來司禮監的秉筆陳洪,以皇帝名義賜予上朝群臣新年禮物,然后宣布解散了正旦大朝會。

  蘇澤等一眾大臣退場,但是內閣輔臣們卻留在了大殿之內,看來是準備進宮查看皇帝的狀態。

  蘇澤心中也有些感慨。

  皇帝身體出問題,內閣爭權,司禮監內也暗流涌動。

  大明最高權力的三個核心,皇帝、內閣、司禮監都出了問題,李春芳內閣時期的穩定風向立刻就變了。

  大部分的大臣,包括蘇澤在內,自然是懷念那一段政治穩定的黃金時代的。

  但是依然有不少人更喜歡這樣動蕩的時期,畢竟混亂才是上升的階梯。

  至于朝局會走向何方,這方世界的歷史也已經被蘇澤改變太多,蘇澤自己也看不清前路了。

  正月初三,幾道政令從皇宮內發出。

  李時珍擔任太醫令,并且代表太醫院公布了皇帝的身體狀況。

  李時珍的診斷結果是“陛下陰陽失調,又感風寒”,治療方案是調攝靜養,只開了一些簡單的藥物。

  這個診斷結果倒是讓朝廷上下安了心。

  李時珍是當世的神醫,他的診斷結果自然是準確的。

  雖然這份診斷結果肯定還隱瞞了很多內容,包括皇帝身體“陰陽失調”的原因,以及皇帝還有沒有其他疾病。

  但這都說明皇帝并不是能立刻致死的急病。

  如果是這樣的話,權力交接就不會太劇烈,對朝政自然是好結果。

  緊接著,隆慶皇帝又頒布圣旨,由太子朱翊鈞代替皇帝出席上元燈會,同時又以鍛煉太子為由,將今年的春耕禮也交給太子主持。

  這兩件事算是暫時安定了外朝人心。

  緊接著,皇帝再發圣旨。

  今年的會試,以內閣首輔,大學士高拱為知貢舉。

  內閣次輔,大學士張居正為總裁官。

  吏部侍郎呂調陽,出任副總裁官。

  又列出了二十名閱卷官,都是翰林出身的官員。

  除了蘇澤自己外,自己的幾位老熟人,張四維、申時行都被塞進了閱卷官的名單之中。

  這份名單也同樣充滿了政治博弈。

  知貢舉是名義上的主考官,主要負責科舉方面的統籌工作,并不是直接的考官,也不負責出題批改之類的事務。

  所以知貢舉雖然名義上也是考生的座師,但其實論親近程度,是不如總裁官的。

  按理說,高拱是應該做這個總裁官的,而不是讓給自己的政敵張居正。

  但是蘇澤又很快明白了高拱的心思。

  總裁官、副總裁官和閱卷官,在會試期間是要“鎖院”的。

  也就是說,從出卷一直到會試批改結束,他們都要在貢院里鎖著,不能和外界溝通。

  張居正出任總裁官,那從二月到三月這段日子,他都要被鎖在貢院里。

  一旦隆慶皇帝在這段時間出現什么意外,張居正就無從應對!

  不愧是玩政治的老手!

  而副總裁官呂調陽,在高拱擔任吏部尚書的時候,就是他的吏部侍郎。

  呂調陽是妥妥的“高黨”。

  這樣一來,也能削弱張居正這個“座師”的影響力。

  而這份閱卷官名單,也同樣是各方勢力的大佬,給自己看中人才的鍍金名單。

  能夠入選閱卷官,差不多等于是準重臣的名單了,等到有了主考官的資格,擔任一屆主考官,差不多就能入閣了。

  大明朝的高級官員升遷就是如此的迅速。

  比如張居正,他在嘉靖三十八年,剛剛從正七品的翰林編修,升為六品右春坊右中允。

  三年后,嘉靖皇帝駕崩前,他就升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

  接下來等到隆慶皇帝繼位后,張居正就立刻入閣。

  蘇澤比起這些“前輩”來說,也不過是稍微走得快了一點,出名更早一點罷了。

  正月十五,今年的上元燈會比起去年規模要小了一些。

  燈會上,也多了一些祈福祈壽的吉祥符號,百姓也會購買壽字符,在家中禱告為皇帝增壽。

  京師百姓自然知道攤上隆慶皇帝這樣一個皇帝的不容易。

  隆慶在位期間,解決了北方邊患問題,發展京師工商業。

  更罕見的是,隆慶皇帝在位期間沒有折騰,不像是他的父皇那樣興修宮殿道觀,京師百姓安寧了很長時間。

  其實大部分君主只要不折騰百姓,好好呆在宮里,百姓的生活都能變好的。

  再加上蘇澤一系列發展工商業的改革,讓京師成為北方工商業的中心,更加的繁榮。

  普通百姓記不住那么多的政策,他們會將統治者的名字掛在繁榮之前,以后都會將君主和這段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聯系起來。

  有關隆慶之治的說法,在民間迅速傳開。

  當然,官方是不認可隆慶之治這種說法的。

  皇帝還沒龍馭賓天,說什么“隆慶之治”是不是在咒罵皇帝死?

  等過完上元節,蘇澤就被召入宮中。

  召見蘇澤的自然不是隆慶皇帝,而是太子朱翊鈞。

  自年前開始,太子就從東宮搬回皇宮,年后詹事府也暫停了經筵。

  蘇澤能被召入宮中,是因為他是通政司的官員,擁有出入宮闈的憑證。

  而從正旦大朝會后開始,普通官員就不能出入宮闈了。

  蘇澤不由得為自己的先見之明而高興。

  等見到了小胖鈞,少年太子的臉色比年前難看了不少。

  “蘇師傅!”

  也許是這些日子承擔了太大的壓力,小胖鈞見到蘇澤就眼眶微紅,蘇澤也有些真情流露,他連忙對著太子說道:

  “殿下,外面風寒大,還是進屋再說吧。”

  小胖鈞揉了揉眼睛,也知道外面人多嘴雜,于是拉著蘇澤進入太子寢宮之內。

  身邊的親信太監張宏屏退了左右,小胖鈞才開始說道:

  “蘇師傅,父皇在正旦大朝會后就失語了。”

  蘇澤也是一驚。

  他猜想過皇帝的病情,卻沒想到嚴重到這個地步。

  “李太醫怎么說?”

  小胖鈞說道:

  “李太醫說,父皇是風疾發作,他施針及時,沒有留下其他后遺癥,但是失語需要長時間調養才能恢復。”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隆慶皇帝是在正旦大朝會上中風了。

  只不過因為搶救及時,所以后遺癥就只有失語,并沒有造成其他的后果。

  當然,對于皇帝來說,失語是很嚴重的事情。

  “陛下還能手書嗎”

  小胖鈞連連點頭說道:

  “手書沒問題。”

  “那就好。”

  “蘇師傅,孤應該怎么辦?”

  蘇澤看向自己的弟子,如今的朱翊鈞,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

  他首先說道:

  “殿下,陛下只是生病了,好好調養是能康復的。”

  這句話自然是安慰人的話,但是聽完之后,小胖鈞明顯高興了一些。

  蘇澤接著說道:

  “殿下要做的,就是侍奉陛下湯藥,及時向御醫了解陛下的病情。”

  “剩下的事情,就請皇后和貴妃安排就行了。”

  “母后母妃?”

  皇后是陳皇后,貴妃就是小胖鈞的生母李貴妃了。

  按照大明的政治慣例,一旦隆慶皇帝去世,那這一后一妃就會自動升格為兩宮太后。

  在這種時期,因為皇帝的遺旨是需要太后確認的,太后就具有巨大的政治影響力。

  小胖鈞連連點頭說道:

  “母后和母妃那邊,孤日日都去請安。”

  蘇澤點點頭,只要做好這些事情,小胖鈞這個太子就安全了。

  蘇澤接著又安慰了小胖鈞幾句,又給他安排了一些功課,又承諾會帶一些解悶的書籍報紙給他,這才從宮中離開。

  皇帝失語,這可是非常嚴重的政治事件。

  皇帝作為皇權的執行者,如果他無法將自己的話說出來,那皇權就有可能被其他人控制。

  就在蘇澤回到了自己通政司的公房后,窗戶外傳來咕咕咕的聲音。

  蘇澤打開窗戶,胖鴿子飛進了屋內。

  這胖鴿子落在桌子上,看著蘇澤發出一聲“咕”聲。

  這胖鴿子最近也不知道抽了什么瘋,竟然喜歡吃上了陳米。

  而且它還有講究,咕一聲就是一年的陳米,咕咕兩聲就是兩年的陳米。

  好在這胖鴿子基本上也就只會咕一聲,蘇澤掏出一袋子去年的陳米,胖鴿子這才伸出腿,任由蘇澤解開信籠。

  這是從皇宮內飛出來的信。

  寄信的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張誠。

  張誠的信中,也說明了皇帝的身體狀況,正旦大朝會后隆慶皇帝就失語了。

  失語以后,隆慶皇帝的性格越發的暴躁,就連司禮監秉筆陳洪都被皇帝打罵過。

  現在只剩下司禮監掌印馮保還能呆在皇帝身邊。

  馮保面對皇帝的打罵都能忍受,日夜不停的陪伴在皇帝身邊,獲得了皇帝的信任。

  如今馮保日日夜夜都值守在皇帝的寢宮之中,甚至將司禮監的大部分事務都讓給了陳洪。

  而陳洪趁機在司禮監專權,開始不斷的排擠張誠。

  張誠向蘇澤求助,詢問自己要如何自處。

  蘇澤皺起眉頭,馮保果然是老狐貍啊。

  越是皇帝虛弱的時候,他越是貼上去,讓隆慶皇帝離不開他。

  至于司禮監的權利,司禮監的權利本身就是皇權的延伸。

  蘇澤提起筆,他也給張誠寫去了建議。

  他的建議也很簡單,既然馮保已經壟斷了皇帝身邊的位置,這時候張誠也已經擠不進去了。

  病人是十分敏感的,張誠強行湊不過去,反而會引起皇帝厭惡,并且讓馮保警惕。

  所以蘇澤給張誠的建議,如果擠不進皇帝的身邊,那就湊到陳皇后和李貴妃的身邊,利用這段時間。經營好和未來“兩宮太后”的關系。

  對于張誠這樣的聰明人來說,這些話已經足夠了。

  一旦皇帝駕崩,太子年幼,皇權就會轉移到“兩宮太后”的身上。

  張誠只要能在兩人這邊取得信任,那新朝的司禮監中,就永遠有他的位置。

  等到胖鴿子飛走之后,蘇澤看向皇宮方向,一抹陰云罩住了皇宮的角樓。

  皇宮,內閣。

  天黑之后,內閣燃起燈火。

  從正旦大朝會后,內閣中始終有兩位閣臣值守,今日是張居正和趙貞吉值守。

  一名老者,在一群太監的簇擁下,來到了內閣。

  “李醫令,龍體如何?”

  見到老者,張居正和趙貞吉連忙問道。

  這老者正是新任太醫令李時珍,他在正旦大朝會后果斷給皇帝施針,搶救下了皇帝,立刻獲得了皇帝的信任,被火線提拔為太醫令。

  李時珍斟酌說道:

  “今日陛下進了湯藥,脈象也已經平穩一些。”

  張居正說道:

  “請李醫令登記醫簿。”

  醫簿,就是皇帝的醫療記錄,這也是為了方便明日其他閣臣查看的,讓內閣所有成員都能對皇帝的身體狀況有一個了解。

  李時珍登記的時候,一名小太監偷偷靠近張居正,將一個小紙條塞給了張居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