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昊本來以為這個條件提出來,這些倭人會群情激奮的表示反對。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倭人竟然紛紛表示支持。
特別是為首的今井宗贊道:
“貴使所言極是!我倭國人愚昧無禮,不堪教化,如有沖撞天朝上國之處,自然要依上國律法裁定!”
“貴使所列三條,吾等都沒有意見。”
宸昊這下子算是明白了,堺港的倭國商人就是軟骨頭。
當然,這一切也都建立在大明強盛武備和無敵的炮艦上的。
宸昊想起來,自己村里的一條惡犬。
這條惡犬總是對著瘦小的他狂吠,還曾經追趕他跑過幾里地。
后來有一次,宸昊壯起膽子,提著木棍主動去找這條惡犬,給了它一棍子之后,這條惡犬就再也不敢對著他叫了,每次撞上還會發出討好的哀鳴。
大概倭人就是這樣的性格吧。
宸昊頓時覺得無趣。
在朝鮮的時候,朝鮮上下為了租借濟州島和治外法權還爭執過一下,雖然最后很快就屈服,但是好歹也算是為了自身利益爭取過了。
但是倭國這邊賣得心安理得,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當然,堺港只是倭國的一個自治城市,管理堺港的也不過是一群商人。
但是宸昊依然對倭人極為鄙夷。
再想到堺港的白銀,倭人的金山銀山,宸昊涌起了新的想法。
當然,這個想法目前也只能是想法,陛下和朝堂諸公交代他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了。
當日,木下秀吉從堺港的大商人那邊,用織田家的名義,籌措到了足夠的白銀。
李文全將這批佛郎機炮交割給木下秀吉,完成了這筆交易。
兩人還約定,下一次倭銀公司抵達堺港的時候,織田家還會派出使者,繼續購買佛郎機炮。
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倭銀公司運輸到倭國的貨物全部售出。
看著那些矮小的倭人苦力,用盡全力駝運絲綢瓷器的時候,李文全心中也涌起了奇怪的想法。
這場數額驚人的貿易,恐怕對倭國普通人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影響吧?
但是看到滿倉的白銀,李文全立刻踏上了返程的路。
十月二十一日。
昨日剛剛結束了旬末的休沐,蘇澤領著家人去郊外賞楓。
可興致沖沖的去,卻發現西山邊上不知道什么時候建造了一座煉鋼廠。
這下子也沒什么楓葉可看了,蘇澤只能打道回府。
京師的空氣是越來越差了。
蘇澤嘆息一聲,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今天蘇澤來報館上衙,不一會兒沈一貫沖了進來。
“子霖兄!李神醫進京了!”
羅萬化也看向沈一貫問道:
“入宮了嗎?”
沈一貫點頭說道:
“入宮了!昨日傍晚抵京的,連夜就入宮了!”
兩人紛紛嘆氣。
李神醫就是李時珍。
上個月,應天巡撫海瑞,突然保舉李時珍入太醫院。
這件事本來就十分的奇怪。
李時珍在南京辦金陵醫學院,剛剛完成招生,李時珍作為院長,正是需要忙碌的時候。
金陵醫學院也是海瑞支持建設的,這個關鍵時候,海瑞又怎么會讓李時珍離開金陵?
很快各種傳言喧囂塵上,最后的版本是,皇帝身體有恙,所以海瑞才舉薦李時珍入京的。
現在看來,這個傳言基本上落實了。
今年下半年以來,隆慶皇帝在外朝大臣面前露面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就連幾次國家大典,隆慶皇帝也是派遣太子或者定國公徐文壁出席。
皇帝龍體有恙的消息,不僅僅是在京師中下級官員之間傳開,就連京師百姓也有所議論。
蘇澤聽完也是心中嘆息。
原時空,隆慶皇帝是在隆慶六年五月駕崩的。
現在已經隆慶五年十月了。
自己雖然改變了大明這么多,但隆慶皇帝的身體狀況似乎沒什么變化。
實際上皇帝有恙這個消息,在朝廷高級官員那邊已經不是傳言,而是確實的消息了。
高拱就告訴自己,光是九月份,皇帝就召見了御醫兩次。
皇帝的癥狀是頭暈目眩,手足顫抖,御醫診斷后倒是沒有大礙。
但是這種情況經常性發生,還是讓高拱這個內閣首輔憂慮。
沒辦法,老朱家的壽數實在是太不讓人放心了。
這次李時珍入京,也是通過海上快船入京的。
蘇澤還是希望隆慶皇帝能多活一陣子的。
皇帝一死,朝局必然動蕩。
剛剛換了首輔,朝局已經中出現了暗流,如果死了皇帝,大明朝穩定的局面會立刻崩潰。
雖然自己有道具萬病藥,但是誰知道隆慶皇帝到底有多少沉疴?而且有的病都是皇帝自己作的。
給皇帝獻藥同樣也是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的,這次治好了,那下次呢?
想到京師之中那些離譜的謠言,一旦獻藥一次,日后不獻藥反而成了過錯了。
蘇澤暫時將這件麻煩事情拋在腦后。
李時珍都入京了,自己也改變了歷史,李時珍還驗證了自己的“微生物致病說”,說不定有李時珍治療,隆慶皇帝能多活一陣子。
皇帝的健康問題,還是不適合公開討論,簡單結束了這個話題之后,羅萬化問道:
“肩吾兄近日不忙嗎?不是聽說火者的朝貢使團抵京了嗎?”
蘇澤也豎起耳朵。
火者,也叫火州,后世有一個更有名的名字,吐魯番。
如今吐魯番的統治者名叫馬黑麻。
自從唐代以后,中原逐漸失去了對西域的控制。
大明在最強盛的時候,也只是對吐魯番進行過羈縻統治。
嘉靖末期,吐魯番的統治者馬黑麻派遣使臣來京師朝貢。
嘉靖皇帝冊封他為忠順王。
但是這位忠順王似乎并沒有那么忠順,他除了是大明的忠順王之外,還是葉爾羌汗國的吐魯番總督。
其實大明朝廷也知道這件事,但是為了絲綢之路的商貿,大明朝廷也算是捏著鼻子認下了這件事。
沈一貫嘆息說道:
“這次火者的使者來者不善啊。”
“這是為何?”
“火者使者來了以后,不肯住在鴻臚寺的迎賓館中。”
羅萬化好奇的問道:“這是為何?”
朝貢使臣來京師,一般都是住在迎賓館之中。
大明的迎賓館住宿質量不差,還有專門的翻譯,甚至還有異國的廚師來烹飪使團當地的美食。
沈一貫恰恰就是負責迎賓館的。
沈一貫為了提升迎賓館的待遇,在迎賓館不忙的時候,允許外售一些異國風情的美食。
羅萬化還幫著他在報紙上宣傳過,效果也確實不錯,迎賓館的酒樓生意相當不錯,很多菜也頗受京師百姓的歡迎。
沈一貫嘆息說道:
“因為咱們鴻臚寺叫寺。”
羅萬化還是不理解,但是蘇澤很快理解了。
蘇澤問道:
“火者的宗教沖突,已經到了這般地步了嗎?”
沈一貫驚道:
“子霖兄竟然連火者的事情都知道?”
他又看到羅萬化還不是理解,沈一貫說道:
“一甫兄你不知道,或者如今的局勢相當不穩定。”
“簡單的說,火者現在是‘三方博弈,四教混雜’。”
“三方,就是火者西部的葉爾羌汗國,交河故城的東察合臺汗國殘部,以及我大明在火州的衛所。”
羅萬化點頭,他身為報館主編,還是博聞強記的,另外兩方他都聽說過。
東察合臺汗國,是成吉思汗子孫建立的政權,曾經在中亞地區占據很大的勢力。
但是如今已經衰落,汗庭都已經被擊潰,但是還有一些殘部控制城池,以土匪和各大勢力之間的雇傭軍身份存在。
葉爾羌汗國,其實統治者和東察合臺汗國的血脈一樣,也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
但是葉爾羌汗國信仰綠教,統治者是蒙古人,但是葉爾羌汗國的主要居民還是西域人,葉爾羌汗國的宮廷中的官員學者也基本上都是綠教的教士。
葉爾羌汗國和東察合臺汗國爆發過激烈的戰爭,最終葉爾羌汗國取代了勝利。
羅萬化又問道:
“四教呢?”
沈一貫說道:
“火者原本是東察合臺汗國的領地,不少部落信奉蒙古長生天,而從唐代開始,西域就信奉佛教,很多城市也都供奉佛像。”
“葉爾羌汗國將綠教定為國教,如今火者的宮廷都信仰綠教。”
“最后當地還有火祆教的信仰。”
蘇澤點頭,沈一貫的總結十分到位,吐魯番這個地方,就是三方博弈,四教混雜。
原時空,這位忠順王馬黑麻的政治手段還算是可以,這會兒還能勉強平衡局勢。
吐魯番這個地方,是佛法東傳的路徑,當年唐玄奘前往天竺的時候,就在《大唐西域記》中記錄過西域佛國林立的盛況。
但是天竺自己的佛教都消亡了,西域諸國隨著氣候變化,沙漠化加劇,文明也開始消退。
當然,千年佛教還是有生命力的,火者的寺院在統治者頻繁更迭中,找到了自己的存亡之路,就是將佛寺變成商棧。
因為統治者更換太頻繁了,西域佛教放棄了引導上層統治者的路。
西域地區的佛教,逐漸和商業融合,形成了一種以佛寺為中心的貿易網絡。
佛寺還可以吸納人口,所以這些佛寺也形成了很多寺院產業。
火者地區很多佛寺,會經營大量的棉田生產棉花,然后和中原商人交易絲綢。
而吐魯番這個地方,本身也很適合種植棉花,所產的棉花品質很好,所以這些佛寺的棉花價格也很不錯。
除此之外,葡萄干、西域馬,也是這些火者佛寺經營的產業,可以換取不菲的利潤。
也是靠著絲綢之路,這些佛教徒頑強的生存了下來。
這在蒙古通知時期還能過下去。
蒙古人對待信仰的態度比較開放,成吉思汗的那幾個汗國,基本上都對宗教不做限制。
火者佛寺的絲綢之路貿易還能維持。
但是如今葉爾羌汗國控制了火者,情況就變了。
綠教本身商業也很發達,因為它原本就是商人之中誕生的信仰。
綠教的經典其實很多地方更像是一步商業法典。
而綠教的傳播范圍,也都在絲綢之路的節點上,他們自然明白絲綢之路的利潤。
這些綠教商人,和火者的佛教商人,產生了激烈的沖突。
結果就是,火者地區的平衡逐漸被打破,局勢越發的不穩定。
原時空,大明在萬歷年間,因為火者的局勢徹底混亂,最后選擇了關閉嘉峪關,禁止任何商隊往來。
至此,絲綢之路斷絕。
沈一貫憂心忡忡的說道:
“這次火者使者來貢的同事,甘肅急報火者發生了屠殺佛寺的事情,不少佛寺請求內遷。”
“有官員提出要關閉嘉峪關,禁止難民遷入。”
羅萬化嘆了一口氣。
“子霖兄,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
其實從海洋時代開始,陸上絲綢之路的價值進一步降低。
而且從唐代往后,中亞地區的環境惡化,又被突厥、蒙古反復蹂躪,如今綠教又大興,關閉嘉峪關之議也不是沒有道理。
蘇澤說道:“我更關心甘肅的宗教問題。”
聽完沈一貫也說道:
“還是子霖兄想的深遠啊!”
蘇澤的擔憂也絕非空穴來風。
隨著綠教不斷傳入,西北地區的宗教沖突日益嚴重。
原時空,一百年后,發生在西北地區的陜甘回亂,就是民族和宗教沖突的總爆發。
這場回亂,造成了千萬級別的人口損失,幾乎摧毀了西部地區,其影響甚至連蘇澤穿越前都沒有消除。
如果火者的佛教徒被清剿,這些綠教必然會進一步往西北地區傳教,這顯然也是蘇澤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蘇澤皺起眉頭,火者問題不是簡單的外交和宗教問題,更是重要的民族和宗教問題。
“所以子霖兄要上書嗎?”
看到蘇澤抽出奏疏,沈一貫驚喜的問道。
火者使團來京,對于鴻臚寺也是一件麻煩事,如果蘇澤愿意出手,他這個鴻臚寺的官員自然是很樂意的。
蘇澤搖頭說道:
“這件事茲事體大,我認為應該搜集陜甘的消息,再由有司共議。”
請:m.llskw.org